)6)
中国民间疗法2007年6月第15卷第6期
中西医结合治疗
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83例
钱 黎
(浙江省嘉善县中医医院,314100)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可终止早孕,由于其安全、方便、免除手术痛苦,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但孕囊排出后或胎囊部分残留所致阴道出血量多、出血时间延长是当前药流的最主要弊端。笔者在临床中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试图缩短药流后出血时间,防止药流后并发症的发生。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2004年10月~2005年12月,来本院自愿要求药物流产的健康早孕妇女1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6例,对照组84例。年龄18~40岁,平均28.5岁,停经[49天,尿HCG阳性,B超确诊宫内妊娠,孕囊[2.5cm,无药物流产禁忌证及凝血功能障碍,并愿意被随访。两组在年龄、停经天数、孕囊直径、孕次、产次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药物及用药方法:药物:米非司酮由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每片25mg;米索前列醇片由上海华联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片200Lg;中药为生化汤加减:红藤15g,败酱草15g,当归15g,川芎9g,桃仁9g,马齿苋18g,红花6g,甘草9g,益母草18g。
服药方法:所有病例均予米非司酮,药物流产后7天、15天和30天复查。于第1天上午9时服50mg,晚上9时服25mg,共2天,总量150mg,第3天上午9时来院顿服米索前列醇片600Lg,留院观察8h。孕囊排出后,观察组给予中药,每日2次,水煎服,连服7日,7剂。两组同时加服阿莫西林0.5g,每日3次,服用7天(对青霉素过敏者改用其他抗生素),防感染。
临床效果评定标准:完全流产:孕囊完全排出,出血自然停止,尿HCG转阴,未经手术干预自然转经。不全流产:孕囊排出后,因出血过多或出血时间延长,查宫内组织残留后施清宫术。出血情况:量少为使用卫生巾10片或明显少于以往月经
相等;量多为使用卫生巾20片以上或明显多于以
往月经量。
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和V2检验。
治疗结果
观察组完全流产83例,3例行清宫术,完全流产率96.51%;对照组完全流产79例,不全流产5例,完全流产率94.27%,两组完全流产率比较,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
出血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完全流产者流产后阴道出血量比较 [例(%)]
出血量治疗组对照组量少53(63.86)*33(41.77)量中27(32.53)v31(39.24)量多
3(3.61)*
13(16.46)
与对照组比较,*P<0105,vP>0105。
两组完全流产者流产后阴道出血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出血持续时间见表2。
表2 两组完全流产者流产后阴道出血持续时间比较出血时间(天)
治疗组(例)
对照组(例)
[854*26>829*
53
x?s
8.07?3.27(天)*
13.21?2.35(天)
注:与对照组比较,*P<0105。
两组完全流产者阴道出血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讨论
米非司酮作为孕酮拮抗剂,在蜕膜、绒毛、子宫肌、子宫颈有对抗孕酮的作用,米索前列醇作为兴奋子宫肌类型前列腺素有兴奋子宫肌、抑制子宫颈胶原合成的作用。通过两类药物多方面的协同作用,使蜕膜绒毛退化和凋亡、子宫肌兴奋和宫颈扩张,达到满意终止早孕的效果[1]。但药流后出血时间长、蜕膜剥落不全是多年来困扰临床医生的一大难题,是育龄妇女对药流产生恐惧的主要原因。资料表明,蜕膜和绒毛的残留是药流后出血的主要原因,缩短药流后出血的主要途径是促使妊娠产物尽早排出[2]。
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过长、出血量偏多属于中医学/产后恶露不尽0之范畴[3]
。究其病因病机,多为产后冲任二脉受损,瘀血内阻,血不归经所致。因此,采用中药生化汤加减,方中当归、川芎、
2007年6月第15卷第6期
中国民间疗法)7)
与子宫壁的粘连;同时益母草、马齿苋可增强宫缩,以促进蜕膜残留绒毛剥脱排出,减少出血时间及出血量;红藤、败酱草清热解毒、祛瘀止痛;甘草调和诸药。诸药配合活血化瘀、收缩子宫、抗炎镇痛,能有效解除松软变性的绒毛及蜕膜与子宫壁的粘连,使残留的蜕膜排除,起到药物清宫的作用,达到减少阴道出血量,缩短出血时间的目的,从而提高药流的成功率。
针头的输液器插入阴道冲洗,不具备条件的就坐浴,同时用干净纱布蘸取中药液,轻轻擦洗外阴、阴
道壁;对未婚者只采用坐浴的方式。每天1剂,早晚各1次,每次20~30min,7天为1个疗程,未愈者进行下1个疗程治疗。治疗期间禁房事,经期禁用,每次冲洗坐浴后,换一次干净内裤,内裤要用开水洗烫,如男方检查亦有霉菌感染,则同时治疗,效果更佳。
参考文献
[1]吴熙瑞.药物性流产.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0:579
[2]乌毓明.米非司酮终止早孕的临床进展.实用妇产科杂志,1994,10(1):6
[3]许昕,滕秀香,谭庆,等.安宫颗粒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临床观察.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3,9:558
(收稿日期2007-01-18)
中西医结合治疗
霉菌性阴道炎170例
陶宏友1 陈桂姣2
1.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妇幼保健院,4304002.武汉市新洲区中医医院
1998年1月~2005年2月期间,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霉菌性阴道炎170例,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170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年龄最大的
65岁,最小的12岁,平均年龄35.2岁;病程最长的2年,最短的7天,平均23.2天;其中12~20岁者23例,21~40岁97例,41~50岁31例,50岁以上者19例。
治疗方法
11西药:制霉菌素片2片,每晚睡前塞入阴道内(未婚者不用此法),7天为1个疗程。21中药:苦参30g,百部30g,土茯苓20g,白鲜皮20g,蛇床子25g,龙胆草20g,黄柏20g,鹤虱20g,虎杖20g,苍术20g,枯矾10g,冰片6g。以上诸药加水2000ml,煎取汁1000ml,然后用干净纱布过滤,将冰片、枯矾溶化后兑入药汁中,对已婚有
治疗结果
疗效评定标准:痊愈:临床症状消失;妇检:外阴无红肿,黏膜无充血,阴道清洁度Ñ度,白带涂片镜检未见霉菌,3个月内无复发。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妇检:外阴无红肿,黏膜轻度充血,阴道清洁度Ò度,白带涂片镜检未见霉菌。有效:外阴瘙痒减轻;妇检:外阴皮肤较粗糙或结痂,阴道黏膜充血,有分泌物,阴道清洁度Ó度,白带涂片镜检可见霉菌。无效:经治疗后症状无明显减轻。
治疗结果见表1。
表1 按年龄分各组治疗结果
年龄(岁)例数痊愈显效有效无效痊愈率%有效率%12~20231832078.310021~40979160093.810041~50312344074.210050岁以上191522078.9100合计
170
147
15
8
0
86.5
100
典型病例
患者,女,28岁,首诊时间:2003年6月12日。患者诉10天前,月经过后,出现外阴及阴道瘙痒不适、白带增多,自行购买肤阴洁外洗后,症状有所减轻,但随后复发并逐渐加重,且局部有灼热感,带下量多,色绿黄如豆腐渣状,即前来我科就诊。妇检:外阴皮肤明显粗糙,有抓痕,外阴及阴道潮红,并布有大量豆腐渣样白带,色黄。白带化验检查:阴道清洁度Ô度,可见霉菌。舌质淡红,苔黄,脉弦滑。中医诊断:带下病(湿毒下注),西医诊断:霉菌性阴道炎。立即用上述方法进行冲洗治疗,1周后复诊,患者症状明显减轻,少量豆腐渣样白带,色淡黄,白带常规检查:阴道清洁度Ò度,可见霉菌。继续上述治疗,6月20日患者自觉症状消失,6月25日复诊,白带常规检查:阴道清洁度Ñ度,未见霉菌。3个月后随访未复发。
讨论
霉菌性阴道炎多因脾虚、湿热下注及感染所致,中药苦参、地肤子、苍术具有祛风燥湿、杀虫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