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工程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及执行标准
1、海翔大道改造及共同沟工程施工设计图,以及设计变更、补充、修改图纸等。
2、现行《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20108-2008) 3、《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4、福建省及厦门市对防水的暂行规定 5、防水材料的技术性能要求
6、我单位在类似工程施工中所积累的经验和取得的成果。
二、工程概况
1、工程简介
海翔大道改造工程总长约1830米,现状道路红线宽度60米,改造后红线宽度为84~121米,另有A-F匝道工程。其中下沉式道路全长1490米,地面道路全长340米,为城市快速路;地面道路工程包括海翔大道地面道路改造段长340米(K0+000~K0+170段和K1+660~1+830段)、A-F匝道、横四路长约1793.333米,为城市次干道;海翔大道综合管沟工程长约1183.332m米(含与和乐路、和悦路共同沟衔接段),和美路下穿段综合管沟工程长103.70m。
本项目为集美新城核心区海翔大道改造及共同沟等工程H1标段,主要工程项目包括:
海翔大道改造工程K0+000~K0+811.467(含A、B、C匝道工程),全长811.467m。横四路工程K0+000~K0+931.467(含相应的交叉口),全长931.467m。海翔大道综合管沟工程G0+000~G0+493,全长493m。人行天桥一座,跨径为21.36+22+22+21.36m,桥面净宽3.328m。
各参建单位如下:
建设单位:厦门市市政建设开发总公司 设计单位:厦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 地勘单位:厦门地质工程勘察院
监理单位:厦门兴海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监督单位:厦门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2、结构形式
下沉式道路结构设计为Ⅱ级防水,结构以自防水为主,结构顶板、底板及侧墙采用防水钢筋混凝土,闭合框架、U型槽混凝土标号C40抗渗标号S8。结构外表面采用喷涂水泥基结晶渗透型防水涂料(1.5kg/m2)。
3、主要工程数量
水泥基结晶渗透型、聚氨酯防水涂料主要工程数量表 材料名称 闭合框架 U型槽 共同沟 单位 M M M 222水泥基结晶渗透型防水涂料(1.5kg/m2) 3510 2490 聚氨酯防水涂料三元乙丙/丁基橡胶防水卷材 00 备注
三、施工进度计划
根据总体工期安排及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框架涵防水层施工计划于2011年8月25日开始,2011年08月28日完成,U型槽和共同沟具体施工时间按结构完成时间穿插施工。
四、施工组织及施工方案、工艺流程
安排专业防水施工班组及综合班组等专业化作业组,共计施工人员30人。具体安排详见下表。
人员职责分配一览表
职 务 现场负责人 技术总负责 桥梁工程师 安全工程师 质检工程师 姓 名 乔 梁 刘 晖 王 亮 鲜昭平 吴松波 备注 全面负责,安排现场各项工作 现场管理、技术交底 实施施工方案 安全交底、安全检查 质量检查 测量工程师 试验工程师 施工员 综合组 专业防水施工班组
管晓荣 张 娟 祁炳林 共计15人 共计15人 控制测量、测量放样 各项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等试验、检测 各工序及班组协调管理 安装、拆除脚手架及支架 防水层施工 (一)、水泥基结晶渗透型防水涂料施工 1)基层处理要求:
①新的混凝土结构浇注7天后,即可进行施工。
②破损、凹凸不平的混凝土结构,需要进行修补找平处理后,方可施工。 ③过分光滑的混凝土结构基面,需要打磨粗糙,以利于涂层与基面粘结牢固。 ④基面要干净、牢固、平坦,无孔洞、无浮灰、无油污。 ⑤基面必须潮湿;若基面干燥,要先喷洒水后再施工。 2)现场施工基面要求:
墙面浇注混凝土滴块要求予以清理。 现场施工部位的垃圾要求予以清理。 3、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流程图
检查验收 涂刷第一遍防水材料 涂刷第二遍防水材料 基层检查验收 基层处理 基层检查 细部处理 (1) 抹压法:用抹子把已经拌和好的防水涂料均匀地抹在防水施工面上,在每平方用料1.5kg的标准上要求防水涂层均匀分配,可以一次性完成施工,该施工法能保证防水涂层密实,与防水面结合性紧凑,故一般应在立面和顶面的防水施工时应用。 (2) 刮涂法:用橡胶刮板把已经搅拌好的防水涂料均匀地刮在防水施工面上,可一次性刮涂施工,该防水施工方法能确保防水涂层施工均匀,施工进度快,一般应用在水平面的防水施工。
(3)刷涂法:针对防水施工面不光滑及特殊部位的防水施工,用该方法施工时要求防水面有一定的湿度方可进行,最好边喷水边涂刷,要求两次涂刷完成,该方法用作防水施工可针对过分毛糙的防水面节约防水涂料用量,在糙面上涂布能确保防水涂层颁布均匀,涂料与基面附着力强。
(4)喷涂法:按水:料=1:2(质量比)调配,采用喷时应注意距涂层近些以保证灰浆充分喷进微孔中。 4、施工技术参数: (1)水灰比:0.30:1 (2)材料用量:1.5Kg
(3)施工后养护:10℃以上养护二次,10℃以下不养护 5、施工工序:
(1)基层清理:将表面混凝土滴块铲除,基面蜂窝、孔洞予以修补,施工前用水将基面的浮灰冲洗干净,太光滑的表面予以拉毛处理。
(2)拌料:按水∶灰=0.30∶1的要求先把定量的水倒入桶内,逐渐加入定量的粉进行搅拌,边加粉料边搅初具强度后开始施工,施工顺序与底涂呈十字交叉,采拌(用多少、拌多少,拌好的料在20-30分钟内用完)。
(3)底涂:将拌好的料用滚筒均匀的涂布在基面上,方向与施工顺序一致。 (4)面涂:底涂施工表面用滚筒施工,两道滚涂施工材料总用量1.5Kg/㎡,厚度1mm。
(5)养护:涂层呈半干状态后即应开始用雾状喷洒养护,养护必须用净水,水流不能过大,否则会破坏涂层,一般每天需喷水3-4次,连续2-3天,在热天或干燥天气要多喷几次,防止涂层过早干燥。
(6)回填:必须在防水施工完毕10天后进行,回填土必须采用湿润土。
(7)验收:防水施工完毕后7天才能进行抗渗实验。 6、注意事项:
(1)防水施工前基面必须湿润、干净,但不能有明水; (2)涂料涂刷前应先在基面上涂一层与涂料相容的基层处理剂;
(3)每遍涂刷时应交替改变图层的涂刷方向,同层涂膜的先后搭压宽度宜为30-50mm;
(4)涂料防水层的施工缝(甩槎)应注意保护,搭接缝宽度应大于100mm,接涂前应将其
甩槎表面处理干净;
(5)涂刷时应先做转角处、穿墙管道、变形缝等部位的涂料加强层,后进行大面积
涂刷。
(二)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
共同沟设计防水设防等级为二级,其主体不允许漏水,结构表面可有少量湿渍,总湿渍面积不应大于总防水面积的6/1000;任意100m2防水面上的湿渍不超过4处,单个湿渍的最大面积不应大于0.2m2。 1、施工准备 (1)材料及要求
①聚氨酯防水涂料,应具有出厂合格证及厂家产品的认证文件,并复验以下技术性能。聚氨酯防水涂料,以甲组份及乙组份桶装出厂;甲组份:异氰酸基含量以3.5±0.2%为宜。乙组份:羟基含量以0.7±0.1%为宜。
两组份材料应分别保管,存放在室内通风干燥处,储藏期甲组份为6个月,乙组份为12个月,使用时甲组份和乙组份料按1:2的比例配合,形成聚氨酯防水涂料,技术性能指标如下:
固体含量: ≥93% 抗拉强度: ≥0.6MPa 延伸率: ≥300% 低温柔度:在-200C绕∮20mm圆棒无裂纹
耐热度: 800C不流淌 不透水性: >0.2 MPa 干燥时间: 1~6h
②辅助材料:
磷酸:用于做缓冲剂
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用于做促凝剂。 二甲苯或醋酸乙酯:用于稀释和清洗工具。 (2)主要机具:
①电动工具:电动搅拌器。
②手动工具:搅拌桶、小铁桶、小平铲、塑料或橡胶刮板、滚动刷、毛刷、弹簧秤、消防器材等。 (3)作业条件:
①防水层聚氨酯防水涂料冷作业施工,涂刷防水层的基层应按设计要求抹好找平层,要求抹平、压光、坚实平整,不起沙,含水率低于9%,阴阳角处应抹成圆弧角。
②涂刷防水层前应将涂刷面上的尘土、杂物,残留的灰浆硬块,有突出的部分处理、清扫干净。
③涂刷聚氨酯防水涂料不得在淋雨的条件下施工,操作时严禁烟火。 ④防水涂料应避免在雨天、五级以上大风及烈日暴晒等不良气候条件下施工。 2.操作工艺 ⑴工艺流程:
基层清理→涂刷底胶→涂膜防水层施工→做保护层
⑵基层处理:涂刷防水层施工前,先将基层表面的杂物、砂浆硬块等清扫干净,并用干净的湿布擦一次,经检查基层无不平整、空裂,起砂等缺陷,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⑶涂刷底胶(相当于冷底子油):
①底胶(基层处理剂)配制:先将聚氨酯甲料、乙料和二甲苯以1:1.5:2的比例(重量比)配合搅拌均匀,配好的料在2h内用完。
②底胶涂刷:将配制好的底胶料,用长把滚刷均匀涂刷在基层表面,涂刷量为0.3Kg/m2左右,涂刷后4h手感不粘时,即可做下道工序。 ⑷涂膜防水层施工:
①防水材料配制:聚氨酯按甲料、乙料以1:2的比例(重量比)配合,用电动搅拌器强制搅拌3~5min至充分拌合均匀即可使用。配好的混合料应2h内用完,不可时间过长。
②附加涂膜层:穿过墙、顶、地的管道根部,地漏、排水口、阴阳角、变形缝及薄弱部位,应在涂膜层大面积施工前,先做好上述部位的增强涂层(附加层)。 附加涂层做法:是在涂膜附加层中铺设玻璃纤维布,涂膜操作时用板刷刮涂料驱除气泡,将玻璃纤维布紧密地粘贴在基层上,阴阳角部位一般为条形,管根为块形,三面角,应裁成块形铺设,可多次涂刷涂膜。
③涂刷第一道涂膜:在前一道涂膜加固层的材料固化并干燥后,应先检查其附加层部位有无残留的气孔或气泡,如没有,既可涂刷第一层涂膜;如有气孔或气泡,则应用橡胶刮板将混合料用力压入气孔,局部再刷涂膜,然后进行第一层涂膜施工。 涂刷第一层聚氨酯涂膜防水涂料,可用塑料或橡胶刮板均匀涂刮,力求厚度一致,在1.5mm左右,即用量为1.5kg/m2。
④涂刮第二道涂膜:第一道涂膜固化后,即可在其上均匀地涂刮第二道涂膜,涂刮方向应与第一道的涂刮方向垂直,涂刮第二道与第一道相间隔时间一般不小于24h,亦不大于72h。
⑤涂刮第三、四道涂膜:涂刮方法与第二道涂膜相同,但涂刮方向应与其垂直。 ⑥稀撒石喳:在第三道涂膜固化之前,厨房及卫生间在其表面稀撒粒径约2mm的石喳,加强涂膜层与其保护层的粘结作用。
⑸涂膜保护层:最后一道涂膜固化后,即可根据建筑设计要求的适应形式抹水泥砂浆找平层。
(三)三元乙丙/丁基橡胶防水卷材
共同沟与框架涵或U型槽和建段:共同沟顶面和外侧面设置非焦油彩色弹性聚氨酯防水涂膜+三元乙丙/丁基橡胶防水卷材,共同沟顶与框架/U型槽侧墙拐角处,防水卷材应折起≮50cm,迎土侧设水泥基结晶渗透型防水涂料,凌空面设装饰涂料。
防水卷材采用三元乙丙/丁基橡胶防水片1200×1.5。其物理性能要求如下:硬度(绍尔A)为60±5,拉伸强度≥18MPa,扯断伸长≥450%,扯断永久变形≤20%。
共同沟为钢筋砼结构,分缝间距为20-30m。在节与节之间设置变形缝,内设橡胶止水带,并用低发泡塑料板和双组份聚硫密封膏嵌缝处理。
变形缝施工要求:
1、当温度低于10℃时不应浇筑热浇封缝料;
2、变形缝嵌缝材料施工前,应对变形缝进行检查,使其符合图纸要求,并将预留槽内混凝土打毛,清扫干净;
3、止水带宽度和材质的物理性能符合设计要求,且无裂缝和气泡;接头采用热,不得重叠,接缝应平整牢固,不得有裂口和脱胶现象。T字接头、十字接头在工程加工成型;
4、止水带中心线应和变形缝中心线重合,止水带不得穿孔或用铁钉固定; 5、止水带在施工过程中严禁在阳光下暴晒,漏在外面的止水带应采用草袋等覆盖,避免紫外线辐射引起橡胶老化。 五.质量标准
1、质量保证措施 ⑴质量保证项目:
①涂膜防水材料及附加层玻璃纤维布必须符合设计和有关标准规定。并有产品合格证、试验报告。
②涂膜防水层及其局部应加强的变形缝、预埋管件处、阴阳角部位的做法,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才规定,不得渗漏水。 ⑵基本项目:
①涂膜防水的基层应牢固,表面洁净,密实平整,阴阳角呈圆弧形,底胶涂层应均匀,无漏涂。
②附加涂膜层的涂刷方法、搭接、收头应按设计要求,粘结必须牢固,接缝封闭严密,无损伤、空鼓等缺陷。
③聚氨酯涂膜防水层、涂膜厚度均匀、粘结牢固严密,不允许有脱落、开裂、孔眼、涂刷层不严密的缺陷。
④涂膜防水层表面不应有积水和渗水的现象。保护层不得有空鼓、裂缝、脱落的现象。 ⑷成品保护
①穿过墙体的管根、预埋件、变形缝处,涂膜施工时不得碰损、变位。
②已涂好的涂膜未固化前,不允许上人和堆积物品,以免涂膜防水层受损坏,造成渗漏。
⑸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①气孔、气泡:材料搅拌方式及搅拌时间未使材料拌合均匀;施工时应采用功率、转速不过高的搅拌器。另一个原因是基层处理不干净,做涂膜前应仔细清理基层,不得有浮尘和灰尘,基层上更不应有孔隙,涂膜各层出现的气孔应按工艺要求处理,防止涂膜损坏造成渗漏。
②起鼓:基层有起皮、起砂、开裂、不干燥,使涂膜粘结不良;基层施工应认真操作、养护,待基层干燥后,先涂底层涂料,固化后,再将防水层施工工艺依次涂刷。 ③涂膜翘边:防水层的边沿、分项刷的搭接处,出现同基层剥离翘边现象。主要原因是基层不洁净或不干燥,收头操作不细致,密封不好,底层涂料粘结力不强等造成翘边。故基层要保证洁净、干燥,操作要细致。
④破损:涂膜防水层分层施工过程中或全部涂膜施工完,未等涂膜固化就上人操作活动,或放置工具材料等,将涂膜碰坏、划伤。施工中应保护涂膜的完整。 2、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为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各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多形式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包括:新进工地人员三级安全教育;变换工种人员的安全教育;根据季节、施工项目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特殊工种应持证上岗,对各种安全事故处理坚持三不放过。同时建立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制度:公司每月检查一次;项目部每旬检查一次;施工队每周检查一次。
2)精心组织安排施工,做好安全工作,各种作业施工队必须按施工规程作业,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佩戴安全带。
3)框架涵及U型槽施工设有相应的护栏设施,对操作人员必须进行安全交底,明确安全的重要性。
4)按照厦门市建委、市关于《施工现场防火规定》的通知,做好防火安全工作。
5)各类电器、电线、机械设备要有专人负责,严守操作规程,电缆过路须埋管敷设,绝缘性良好,各种电器须安装漏电开关,坚持做好用电值班制度的交
手续。
6)施工支架必须经过严密的计算和校核,具备设计规范规定的安全系数,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避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7)各种机电设备和起吊设备的安全装置,都要齐全有效。在施工过程中要经常加以检查,保证机电设备的安全使用。 六、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本工程过往行人车辆多,周边居民多,商务活动多,推行文明施工,树立我单位良好的队伍形象。具体文明施工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防止抛洒滴漏。混凝土运输罐车严格用水清洗后进入城区。
2、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合理,各类材料、设备、预制构件等,堆放位置与施工纵平面图相符,并做到整齐有序,不任意占用车行道、人行道,土方集中规范堆放,并有护栏设施,弃土及时外运。废料、垃圾及不需要的临时设施及时清除、拆除并外运。
3、设置施工现场区域标示,施工区域用整齐、美观的彩钢板隔离围挡,施工现场入口处设置文明施工标牌,标明工程名称、概况、开竣工日期,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项目负责人、现场平面布置图等。
4、划分物料堆放区、加工区、机械停放区、现场办公区、生活区和人车通道及消防通道,并设洒水车一辆、专职清洁工,保持现场清整,减少粉尘污染。
5、场内机械停放整齐,材料堆码有序,施工便道通畅,各种线路清晰不乱。对危险的施工区域及设施、设置醒目的警示牌。夜间照明充足。各工序衔接井然有序,工人操作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七、雨季施工及防暴雨措施
1、加强对天气预报资料的收集,根据天气情况对施工计划进行调整,采用计划管理软件进行动态进度管理。
2、现场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以防止排水不畅造成周边交通堵塞。 3、暴雨来临前停止现场一切施工,对施工现场进行认真的安全检查,采取预防措施,消除隐患。
4、对机电设备要进行经常性检修并采取防雨措施,确保设备性能良好,线路不发生漏电、断电等情况。 八、防台风措施
1、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防台风领导小组,建立各项防台责任制和工作制度,防台风责任要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人员。要树立建重于防、防重于抗、抗重于救的防台风工作方针。
2、及时联系,制定和落实防台风预案。台风易发期要随时和当地气象、水文、海洋部门取得联系,得到预报情况后要认真分析防台风形势,明确防御重点,制定防台风预案,尤其是研究和落实防台风措施和人员、施工机具安全转移预案,并做好各项防台风准备工作。
3、项目部各部门领导要及时进岗到位,要加强值班,及时掌握汛情、工情和突发性灾情,并及时处理和上报。
4、从实战要求出发,落实防台风抢险队伍,补充储备好防汛抢险物料。要对防台风抢险队伍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演练,切实提高防台风抢险水平。要按标准备足防台风抢险物料,做到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确保能够及时足量调拨到位。
5、台风期施工不得进行高空作业,所有高架设备、模型、支架等均应有良好的接地和缆风绳,防止雷电击损和在台风中造成破坏。
6、台风过后,及时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修复被损设施,清理杂物,排除隐患,及时恢复正常的施工生产。
中铁一局海翔大道改造及共同沟工程H1标项目经理部
2011年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