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钻井队学习参考资料第一期(钻工)

钻井队学习参考资料第一期(钻工)

来源:宝玛科技网
钻井工学习参考资料第一期(钻工)

一、如何正确使用钻具

正确卸放钻具(使用叉车轻取轻放);正确摆放钻具(钻具摆放整齐,两头距管排架不超过两米,摆放层高不得超过三层);严禁在钻具上摆放重物及腐蚀性化学药品,更不能将其当作工作、焊接平台;上钻台前要通径并带好护丝;接单根时要先涂抹标准丝扣油并轻对扣;上扣时要按规定扭矩上扣;要定期倒换钻具。 二、1、2、3级井控的核心工作

一级井控:利用泥浆密度平衡地层压力实现平衡钻井--核心工作:控制好泥浆密度及井筒液柱高度(及时灌浆)。

二级井控:一级井控失败,利用井控装备控制井口,再建井下压力平衡—核心工作:井控装备要处于正常待命工况(注重日常检查),坐好岗: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三级井控:井喷失控—核心工作:有效组织抢险。 三、井控工作的指导方针

立足于一级井控,搞好二级井控,杜绝三级井控 四、诱发溢流的常见原因

1、泥浆密度()降低:如井侵、加胶液过快、罐面大量用清水搞卫生、比重计不准(偏大)等,是造成井涌最多、也是发生溢流的最主要原因 。

2、井筒液柱高度(H)下降:如起钻不灌浆或灌浆不满不及时、井漏等。 3、抽吸力变大:如起钻过快、泥包拔活塞、泥饼虚厚、环空变小等 五、现场井控工作的主线

预防溢流-----发现溢流---------控制溢流---------处理溢流

预防溢流:首先时刻要有预防溢流的意识,如起下钻要控制速度,起钻要及时灌浆等。 发现溢流:要严格执行坐岗规定,坚守岗位,坐好岗是发现和控制井喷的关键。 控制溢流:就是要做好日常井控装备的检查与保养,并强化日常防喷演练,达到班自为战,战之能胜。

处理溢流:技术骨干人员要掌握压井技术和方法,做到胸有成竹,不慌不乱。 六、如何安全使用液压大钳

1.安装液压大钳应使井口、钳子、钳尾在一条直线上,并保持移送气缸靠尾柱端比靠大钳端低100一250mm,所有连接螺栓、销子、绳卡必须上紧。

2.液压动力装置应遮盖良好,防止进水而烧坏柱塞泵电机。

3.大钳应处于水平状态,使上下钳两个堵头螺钉能同时分别与钻杆(套管)公母接头贴合,防止因不平而打滑,甚至损坏钳子。

4.启动液压动力装置的电机和接通气源前,必须将大钳上的所有液气控制阀至于中位。

5.上卸扣作业前,应认真检查钳子上、下锷板、定位堵头是否与接头(套管)尺寸相符合,如有问题要及时更换。

6.上、下钳的定位手把在位置变换前,钳头的各个缺口必须对正,防止大钳机构失灵。 7.操作移动气缸双向气阀使钳子送到井口时要平稳操作。 8.钳头活门未关好时,不得操作换向阀进行上卸扣作业。

9.使用液压大钳时,夹紧气缸必须夹紧下接头,防止造成移送气缸活塞杆弯曲或断裂。 10.应根据不同钻具(套管)的最佳上扣扭矩紧扣,注意压力表指针不得超过该压力值,以防止扭坏接头(套管)。

11.操作大钳时,非操作人员不得进入钳子和移送气缸活塞杆摆动的扇形区域内。 12.除钻具和套管外,不得有其他任何东西包在大钳旋转体内,或放置在大钳上。 13.在使用中,若有不正常情况和不正常声音时,应立即停止操作,进行检查,不得带病作业。

14.全部操作完毕或检查更换钳子的零部件时,应停止液压动力装置工作,切断大钳气源。

七、起钻应该注意什么事项?

坐好岗-起钻过程中会由于起钻速度、井筒液柱变化等因素引起井下压力变化,存在极大的诱发溢流的风险,所以必须强化坐岗,不能以任何理由撤岗、松岗。

灌好浆-井下压力平衡是钻井的基础,泥浆密度与液柱高度形成的液柱压力是平衡地层压力的主要因素,在密度不变的情况下,不及时灌浆就意味着液柱压力的下降,就会出现井下压力失衡导致溢流的风险。

注意起钻速度-起钻速度过快,尤其是在油气层及其顶部以上300米范围内,极易因为抽吸力的增大而诱发溢流。

司钻与井口操作人员要配合好-配合不好容易出现单吊环,甚至顶天车事故。 护好井口--防落物,落物下井就意味着事故,事故是极大的浪费。 八、工作“六交六不接”的具体内容

六交:交任务;交质量要求和措施;交设备运行情况;交安全措施;交工具附件数量及完好情况;交设备运行记录及有关资料。

六不接:任务不清不接、质量要求和措施不明不接;设备保养不好不接;工具、附件、备用配件缺少损坏不接;安全措施不妥,设备、场地不清洁,漏油、气、水、电故障未排除不接;记录、资料不全、不准不接。

九、“四懂三会”的具体内容

四懂:懂性能、懂原理、懂结构、懂用途;

三会:会操作、会保养、会排除故障。 十、巡回检查的内容是什么?

检查设备连接部位是否牢固,震动是否超标,温度、压力是否正常,根据情况及时排除。 检查监视仪表是否灵敏,自控系统及安全防护装置是否可靠,根据情况及时送检。 检查设备零部件有无过度磨损及事故隐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