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七色花》有感(精)(三)

《七色花》有感(精)(三)

来源:宝玛科技网


《七色花》有感(精)

△七色花

一、教材特点分析

《七色花》是一篇根据前苏联著名童话改写的选学课文。课文写了小女孩珍妮用神奇的七色花帮助她做事的故事,启示人们要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全文共11个自然段。第

1、2自然段写珍妮因迷路而直哭,一位老妈妈送她一朵能帮她做事的七色花。第3——9自然段写珍妮用七色花瓣为自己做了许多事。第

10、11自然段写珍怩为自己用最后一片花瓣帮助一个双腿有病的小男孩而感到快乐。全文紧紧围绕“神奇的七色花”从“得花”到“用花”,层次清楚。珍妮用七色花瓣做的7件事,按事情开展的顺序,从先到后一件一件有详有略地写,条理清晰。语言重复较多。除了第6件事略写外,其它几件事根本上都按珍妮遇到什么困难或想要什么、她怎么做、结果怎样的方法表达,写法相似。因此,教学中注意以下两点:

1、教师应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强调以学生自学为主。 2、根据童话的特点,应加强朗读练习,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进入课文描写的意境,感悟蕴含的思想内容。

二、学生特点分析:

三年级的小学生对童话充满兴趣,且想象丰富,估计对课文《七色花》较为喜爱。

第 1 页 共 10 页

三、教学设计意图:

表达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合作、探究,让学生在学习中开展能力,受到思想熏陶。

四、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读准注拼音的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读好课后习题的三个句子。

3、通过虚拟的情境,让学生进入童话所描写的意境,感受小女孩用最后一片花瓣帮助双腿有病的小男孩的快乐,培养乐意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重难点:

难点。引导学生探究发现第1——6片花瓣与第7片花瓣在写法上的异同,以及领会小女孩为什么要帮男孩的内心思想过程。

六、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奇妙的童话世界总是那么令人遐想无边,无限向往,这节课就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插上想象的翅膀,一起飞到那神奇的丰富多彩的童话王国,去采一朵美丽又神奇的七色花。

1、板课题《七色花》 2、读题

3、见过七色花吗。想不想看一看。(出示七色花) 4、师在音乐声中述故事1——2自然段。

第 2 页 共 10 页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要求:读准生字,读通课文,思考:珍妮用七色花做了哪些事。

2、反响,板书。

(三)细读课文,体味情趣(导语。这真是一朵神奇的七色花,每撕一片花瓣,就能实现一个愿望,你觉得珍妮郑哪一片花瓣最有趣,你就选读哪一段读。有滋有味地读,谁读得好,读得让这些花瓣飞起来。)

1、同桌互读. 2、个别读,点评。

(四)合作探究,比较发现。(导语。同学们,经你们这么一读,教师觉得七色花更美了,也更神奇了,细心的同学有没有发现,从用第一片花瓣到用第七片花瓣在写法上有哪些相同的,有哪些不同的。)

1、四人合作研究 2、汇报交流,点拨归纳。

3、小结。当自己遇到的困难被抑制了,心中的愿望实现了,是多么快乐的事呀,但当帮助了有困难的人,帮助了需要帮助的人,那就更快乐了,因为别人快乐,自己也快乐,快乐变成双倍的了。

4、精读10至11自然段。让我们美美地读这一段,一起分享珍妮帮助别人的快乐。

自由读——个别读——评议——师生合作读

第 3 页 共 10 页

(五)想象延伸,扩展阅读。

过渡:多么神奇的七色花呀,要是我也能拥有一朵,那该多好,同学们,你们想要吗。好,闭上眼睛,伸出双手,嘘——听,七色花和着音乐的节奏轻盈地飞来了,小心,合拢双手,拿好了。(出示:七色花)现在,这朵神奇的七色花就属于你了,你想用七色花实现什么愿望,找好朋友说……

1、找朋友

2、交流。刚刚,从你的好朋友那里你听到了什么。 3、小结。其实,只要你有一颗善良美好的心灵,七色花就在你的心中。同学们,你觉得这堂课快乐吗。你有什么收获。

青田县城东小学吴秀俊 /4/12 ※ ※ ※ ※ ※ ※ ※ ※ ※ ※

第 4 页 共 10 页

写字教学体会点滴

写字是语文教学中一项极为重要的根本功训练。如何提高学生的写字水平呢。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认真上好写字课

上课过程中,要强调写字的姿势,注重培养学生的写字技巧,让学生熟练掌握字的笔画、构造的特点,做到“识写结合”。使写字教学与识字教学严密结合起来。是注重直观形象教学。指导学生写字时,我经常利用幻灯片,如:把难写的笔画,重要字形的间架构造在幻灯片上用彩色笔勾勒出来,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二、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培养学生兴趣的过程中,经常变换符号。让学生时时有新鲜感,发挥“小五角星”“圆圈”“小红花”的作用。在学生写字时,我在教室里巡视,发现写好的字,马上打上“小五角星”或“小圆圈”等符号,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从而激发学生养成认真书写的浓厚兴趣;其次还采用比赛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每个月全班要进展一次写字比赛,在本单元学过的生字中选出字,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这样做,不但提高了书写质量,还稳固了所学的字。比赛后请字写得好的学生当评委,评定成绩。除设

一、

二、三等奖外,有时还设优胜奖和鼓励奖。凡得奖的分别

第 5 页 共 10 页

给以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孩子们的劲头很高,对写字很有兴趣,写字的质量也相应提高了。

第三、指导学生观察,教给学生书写方法

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在指导学生分析字形时,我首先引导学生认真地观察字形,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如教学“手、月、左”三个字。因学生对撇画的知觉模糊,常把“手、月”的撇写得很斜,“左”的撇很短,是平撇,比横画稍斜一点即可。“月”的撇是竖撇,这一撇的前三分之二是竖,先向下行笔,然后由左下出锋。“左”的撇是斜撇,一开场就向左下行笔。通过比较,“三撇”的不同形象就清清楚楚了。其次在教学时,指导写字要落实到位,把方法教给学生,在指导书写合体字时,让他们仔细观察每一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它们之间的搭配,逐渐使学生掌握字的构造特点和书写规那么。如两竖同时书写时,右竖总是要高于左竖;左窄右宽的字,右局部不要越过竖中线;上中下构造的字,中间局部要写得扁宽些,左中右构造的字,三局部要写得狭长些。这样可以使整个字体严密紧凑。

总之,写字教学要持之以恒,严格要求,才能收到好效果。 (作者:曾玉琴此文曾发表于《青田教研》) ※ ※ ※ ※ ※

第 6 页 共 10 页

※ ※ ※ ※ ※

看图作文的指导

《小学生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两种能力从一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看图说话,看图写话,就是作文最初步的训练。”

有趣的图画最能吸引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低年级课文编排了不少的看图说话,看图写话训练,在一年级教学中,我对学生加强了看图完整地说一句话到几句话的训练,做到词句通顺、前后连贯。从二年级开场,我注重了学生看图写话的训练。看图写话是对学生观察、思维、说话能力的综合训练,它能为今后的命题作文打下一定的根底。

我是怎样指导学生看图作文的呢。下面谈点体会。 例如:教材第四册《根底训练2》的第6题看图整理句子。我按多层次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在看图的根底上整理句子,写出创造性的文章。要写好一篇文章,观察是根底,只有观察得仔细,才能写得具体。我首先指导学生从整体去观察,让学生看懂图意,用一句话说说这幅图主要讲一件什么事。(教师带着同学们在海边看日出)

第 7 页 共 10 页

然后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从近到远一局部一局部地观察,要求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这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人。是什么时间。你从哪里看出来。大海是怎么样的。海的远处有些什么。天空中有些什么。

在学生观察清楚画面根底上还必须要求学生根据图意的内容推想出事情的全过程,启发学生进展合理的想象,因为只有想象的丰富,才会描写得生动。这就要根据画面提供的线索,加以扩展和延伸。因为画面是静止的,人物是无声的,必须根据情节的开展,予以合理的想象,作必要的补充。所以我在《看日出》看图作文中,是这样设计问题启发想象的:日出前后的风光是怎样的。同学们看到这样美好的风光会怎么说。怎么做。怎么想。同学们根据实际的生活,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快乐地说:啊,多美的风光,大家唱啊,跳啊,迎着初升的太阳欢呼起来。太阳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太阳给我们带来了温暖。

最后,我要求优等生用自己的话创造性地写下来,对差生只要求他们把课文中打乱的句子理顺成文就行了。

根据图意,发挥自己的想象,一位学生在本子上这样写: 看日出

昨天早晨,教师带着同学们到海边去看日出。

刚去时,天才蒙蒙亮,无边无际的大海上,海浪一浪接一浪地翻滚着,海的远处是一片云雾,空中有几只海鸥在自由自在地飞翔。接着东方越来越亮。天边的云慢慢地变红了,太阳露出了头。不一会儿,鲜红的太阳从彩云里钻出来,它面对微笑,射出万道金光,

第 8 页 共 10 页

好看极了。同学们都陶醉在美的风光中,快乐地唱啊。跳啊。迎着初升的太阳尽情地欢呼。

接着,太阳越升越高,它给人们带来光明,带来了温暖。 经过一年多的看图说话,看图写话的训练,同学们的说话能力,写话能力都提高很快。只能写二三句的学生现在一般能写一百多字的文章了。爱好作文的留晓雷同学的看图写文《收获》还被选登在青田县第19期小学生作文选上。

在全段看图作文比赛中,竟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全段总分第 一、全段获奖6名,我班占了4名,其中一等奖,杨凯二等奖,周媛、蒋晓三等奖。

(作者:沈琪香此文曾获县小学作文教学论文二等奖) ※ ※ ※ ※ ※ ※ ※ ※ ※ ※

这样教记得牢

第 9 页 共 10 页

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创造了方方正正的汉字。汉字是表意义的。著名文学家安子介先生说:“汉字是一个阿丽斯仙境似的领域,每一段转变抹角,就有一段故事。”在识字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对字的形、意义的分析,可以增加学生识字的兴趣,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以往在教学“腾”字时,学生往往把右边“马”写成“巳”,整个字变成“”。我用编故事形式:新婚一月,夫人头上戴着二朵花,骑着马儿回娘家。要学生跟着念,边念边写。整节课气氛活泼,在听写时,全班学生这个字全对。一位差生跑来,笑眯眯地对我说:“教师,这样教,记得牢。”又如在教学“武”字时,我就编了个故事:从前,有个小皇帝,五岁时就登上皇位在登基时,他见左右大臣佩戴宝剑之类武器,小皇帝吓得脸色发白。后来,为了小皇帝不害怕,身边大臣上殿时一律不准带宝剑。所以原来的“武”改成了现在的“武”。同样,学生掌握得很好。

在识字教学中,采用编故事的形式,学生乐学易记,收益匪浅。

(作者:彭苏娥……)

第 10 页 共 10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