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6・ CHINESE NURSING RESEARCH June,2012 Vo1.26 No.6C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都随 之发生变化,2型糖尿病病人的发病率在我国呈明显上升趋势, 成人已高达30.0 E T]。IGT是2型糖尿病发展过程中的的一 个中间阶段,若干年后IGT人群中大多数会演变成糖尿病 ]。 [23买买提・阿不都热依木,阿西彦・麦合木提,阿米娜・哈衣尔.维 吾尔族糖耐量低减病人血脂与I血L尿酸水平的相关性分析[J].心脏 杂志,2009,21(1):139. [3] 李光伟.糖尿病一级预防任重道远[J].中华内科杂志,2O06,45 (2):91 92. 因此,IGT的防治已成为目前预防型糖尿病发生,减少心血管疾 病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医院一卡t区一家庭护理干预在国内外被 逐渐应用于慢性疾病的管理 。]。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对62例 IGT病人实施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干预模式,干预后病人血糖 较干预前降低,提高了治疗依从性、病人对糖尿病的认知程度。 社区家庭管理作为一种可持续性干预的手段,对防止IGT病人 的病情进一步发展成糖尿病有重大意义。 IGT病人多为门诊和体检对象,医院内的健康宣教是有限 [4]陈超,叶镇鹏,谢日文,等.参芪降糖胶囊在糖耐量低减人群向2型 糖尿病发展中的干预作用l_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9,16(1):58 59. [5]杨娥,余学英,莫足娥.不同方式的干预措施对糖耐量受损病人的 影响[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7,21(4):269—270. [6]Tuomilehto J,I indstrom J,Erikss JG,et a1.Finish diabetes preven tion study group.Prevention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by changes in lifestyle among subjectswith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J]. NEngl J Med,2001,344(18):1343 1350。 E7]蒋群花.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病人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6, 20(1A):30—3l_ 的,社区护理宣教是医院护理工作的延续,能及时发现病人存在 的问题,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该模式整合了医院和社区的医 疗资源,充分发挥了家属参与的协同作用,促进了护患关系的和 谐,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Unwin N,Shaw J,Zimmet P,et a1.糖耐量低减和空腹血糖受损; 定义及干预的现状[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3,19(1):128. [8]李春霖,陆菊明,潘长玉,等.糖耐量低减者两年后的转归[J].中华 内分泌代谢杂志,1997,13(2):86. E9]全国糖尿病防治协作组.1994年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 [J].中华内科杂志,1997,36(6):384—389. [1o]刘玉萍,刘晓丽,周付华.等.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干预模式对老年 糖尿病病人低血糖昏迷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0,39(14):1901一 l903. 作者简介徐玲,主管护师,专科,单位:541001,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收稿日期:2O12—02—19;修回日期:2012—06—05) (本文编辑寇丽红) 过渡期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 疾病出院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Influence of transi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一新的护理实践模式,为病人提供了由医院返回家庭、社会正常 生活和_T作的过渡期照顾,弥补了c()PD病人 院后获得康复 信息困难和健康需求难以满足的不足,为提高病人的自我护理 行为提供依据。本研究对5o例COPD康复期病人实行过渡期 护理干预,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on self care abiIitV Of patients With chron— iC obstructive puImonary disease 耿利琼 Geng Liqiong(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Chuzhou City,An— hui 239001 China)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o月一2ol1年5月在我院呼吸 科经治疗后进入稳定期的COPD病人5O例。其中男36例,女 14例;年龄43岁~79岁(68.7岁±6.4岁);文化程度:大学及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c 以上6例,中专及高中18例,初中及以下26例;]_作状态:在职 4例,农民】1例,退休及无业35例;病程:5年以下12例,6年~ 1O年ll例,≥11年27例;吸烟17例,不吸烟22例,戒烟l1 例;住院天数:5 d~10 d 24例,≥11 d 26例。纳入标准:诊断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2.18.055 文章编号:1009—6493(201 2)6C—l7l6—0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 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肺功能逐渐减退,给病人生活 带来极大痛苦,反复的急性加重不但加速病情进展,严重影响病 人的身体功能和生活质量,同时给社会和医院带来较重的经济 和医疗负担。过渡期护理是为确保病人 院后jragJ转入另一医 符合2007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制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诊治指南》的诊断标准 ;自愿参与本研究;住院时间≥5 d;居 住在滁州市内。排除标准:有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者;严重的心 血管疾病者、合并恶性肿瘤者。 l_2 过渡期护理干预方法 疗机构或是社区和家庭能够继续进行疾病所需的治疗和康复, 是护士应用过渡期护理模式(transitional care model,TCM)对 病人所采取的一系列护理行为l_J,需要由医生、护士、病人及健 康照护者共同为病人提供综合的过渡期护理计划和家庭随访服 务,其强调过渡与转运过程中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和有效性。这 1.2.1成立干预小组 科室选派专业的医生和资深护士成立 COPD出院过渡期护理干预小组,培训小组成员,学习过渡期护 理的理论模式和家庭肺康复的内容。 护理研究2012年6月第26卷第6期下旬版(总第398期) ・1717・ 加重,同时某些药物的影响,病人心理变化较大,容易出现焦虑、 1.2.2评估及健康教育 病人住院时认真做好各项资料护理 评估,包括日常生活习惯、家庭住址、联系电话、文化程度、心理 抑郁情绪。和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保持有效的沟通方式, 在电话里和上门访视时根据其心理变化鼓励其保持良好心态、 乐观情绪,积极配合康复期的治疗,同时动员家属积极配合我们 的工作,给病人热情关怀鼓舞,让病人消除因疾病影响家庭经 济、生活的顾虑,以开朗、乐观心态对待疾病。⑤用药管理:长期 规律用药在COPD康复期,坚持用支气管扩张剂长期规律治疗 是目前药物治疗最有效的方式。定期通过电话和家庭访视了解 病人用药情况,并及时把情况反馈给医生,遵医嘱指导病人用 状况、家庭成员基本情况和家庭经济情况等,建立联系档案。出 院前2 d或3 d,发放自我护理行为问卷,询问病人出院后护理 需求。出院前1 d,根据自我护理行为问卷的调查结果,制定个 体化指导和支持方案。 1.2.3随访 1.2.3.1 电话或短信随访 每2周1次,包括解答疑问,跟进 指导;预约家庭访视时间。 1.2.3.2家庭访视病人出院后第1周进行1次家庭访视,以 药,让家人督促病人根据医嘱合理用药,防止盲目、乱用抗生素。 ⑥症状管理:学会正确处理症状或避免危险发生的技巧,如寒冷 后每8周1次。病人自愿回科随访者可4周~8周1次。访视 内容,①评估自我护理行为水平。②呼吸方法训练和有氧运动 天气外出时戴口罩,气急时身体前倾、减少活动或休息,坚持耐 寒锻炼,有效咳嗽和叩背法。⑦督促病人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坚持家庭康复锻炼,强化病人自我护理和参与意识。 1.3评价方法 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评量表(ESCA)c 4 3,评价 病人自我护理能力。于病人出院当日和出院后3个月复诊时由 呼吸方法训练:有卧位和坐位训练,根据病人的体能和病情决 定,每天3次,每次5 min。呼吸要自然,不能强呼强吸,熟练后 要应用到日常生活之中,使之成为自然呼吸的方式。主要方法 有缩唇呼吸法、腹式呼吸法。在坚持这两种锻炼法的同时,根据 病人的情况指导病人进行肢体呼吸操的锻炼,包括四肢和胸廓 2名专职的护士发放测评问卷,用统一的指导语指导其完成,能 完成问卷阅读与填写者自行填写,有视力障碍等原因不能 完成者,由陪护家属填写,问卷当场收回。此量表4个项 运动,对提高和改善全身心肺功能有很大的帮助_3]。有氧运动 选择步行、慢跑、踏车、园艺、家务、太极拳、广播体操等,运动量 宜从小开始,量力而行,逐渐增加运动耐受量。在运动时请求家 属配合陪同,以防意外发生,并告诉家属应急处理措施。③健康 生活方式指导:指导家庭成员协助病人戒烟限酒,保持室内空气 洁净,减少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吸入,让病人尽量少去人多的 目,即自我护理概念、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和自我护 理知识,共43个条目,每个条目按5级评分制计分,评分越高, 自我护理能力越强。分3个水平,即评分>66 为高水平,33 ~ 66 为中等水平,<33 为低等水平。 公共场所。每次家庭访视时通过和家庭成员的沟通了解病人的 饮食状况,纠正其不足,帮助和指导家人为病人制定合理的营养 计划,避免辛辣、过冷、过热和生硬食物,鼓励、督促病人配合食 疗。④心理护理干预:COPD病人由于疾病反复发作和进行性 1.4统计学方法所得资料均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建 立数据库,进行t检验等。 2结果(见表1、表2) 表1过渡期护理干预前后C()PD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评分(”一50,j± ) 分 表2过渡期护理千预前后COPD病人 自我护理能力水平(”一50) 例( ) 果显示: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处于中等水平,表明COPD病人具 备一定的自我护理行为知识能力,但自我护理能力还不太理想, 需要进一步提高,其原因可能与COPD病人出院后获得康复信 息困难,倘若病人在住院期间对自我护理知识不熟悉,出院后容 易出现健康需求、治疗和护理的严重脱节和不足l6]。 3.2过渡期护理干预 有研究表明,为COPD病人提供连续 的、全程的出院后自我护理知识指导,对健康结局有明显的正性 3讨论 效果。本研究对COPD出院病人开展以过渡期护理干预模式, 3.1 自我护理 自我护理行为是指个体自我护理需求的反应, 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护理知识、自我护理责任感等得分高 于干预前(P<0.01),结果说明过渡期护理干预能取得较好的 效果。 是个体为满足自我护理需求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其目的是调 动病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使病人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处于自愿参 与,主动积极的最佳状态,达到提高病人健康水平的目的,包括 满足一般性自理需求的自理行为、满足生长发育自理需求的自 过渡期护理作为一种新的护理理念,是病人机体康复的重 要资源,是专门为加强病人从医院到家庭这一过渡时期的健康 干预措施,将治疗和护理服务从医院延伸到社区和家庭,可以提 供个体所需的信息和情感支持,分享他人的建议和想法,从而内 心感到幸福和愉快。访视过程的心理护理可以帮助病人克服不 良情绪,以积极的心态主动参与自我护理的过程。很多C()PD 理行为和满足健康偏离性自理需求的自理行为嘲。COPD病人 由于肺功能下降而严重影响正常的社交活动由于自我护理能力 低下而不能采取有效的健康行为,生存质量随之下降,因此,自 我护理已成为COPD防治体系中一种重要的手段。本研究结 CHINESE NURSING RESEARCH June,2012 Vo1.26 No.6C 病人出院后由于没有医护人员的监管,加上年老健忘,逐渐放松 lescents with Crohn’S diseaseI J 1.Proc Nutr Soc,2O10,69(1):174 177. 对自己行为约束,特别是一些固定的不利于病人健康的生活习 惯不易放弃,因此有必要对COPD病人加强出院后护理以及健 康教育,通过过渡期护理干预了解病人病情变化,家用氧气的使 用情况,不断向病人持续灌输自我护理知识和行为指导,帮其树 Eel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 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 (1):8一l7. 立正确的健康理念,满足病人要求根据自身健康需求在医院、社 区和家庭之间顺利运转和过渡以及获得不间断的、同质的护理 [3]徐海琴,陈文积.呼吸康复护理对老年COPD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 [J].护理杂志,2009,26(6B):30—31;37. [4]耿桂灵,梁涛.自我护理能力的概念和测评方法的研究进展[J].护 理研究,2006,2O(1A):4—6. 服务的需求,帮助病人及健康照护者掌握有效的自我护理知识 和技能,学会紧急情况应对方式,引导病人在社区和家庭中制定 科学、合理的自我康复保健计划,减少病人的自我护理障碍。 参考文献: [1] Beattie RM.Symposium 6:Young people,artificial nutrition and transitional car:Nutrition,growth and puberty in children and ado一 [5]Anthony SJ,Martin K,Drabble A,et a1.Perceptions of transitional care needs and experiences in pediatric heart transplant recipients LJj.Anl J Transplant,2009(3):614—619. [6]赵文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分 析[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08:1. 作者简介耿利琼,副主任护师,本科,单位:239001,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收稿H期:2012—01—29;修回日期:2Ol2—06—05) (本文编辑寇丽红) 护理干预对居家晚期癌症病人淋巴 水肿的影响 lnfluence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后肢体,先健侧后患侧,先按压区域淋巴结(锁骨上、腋窝、腹股 沟),然后沿其引流区域的淋巴管走向作按摩 ]。第1步骤是以 旋转式按摩手法按摩肿胀肢体及躯干相邻的躯干,再将肿胀的 躯干区淋巴液引流至对侧躯干区,按摩时速度宜慢,第2步再按 摩水肿肢体近心端的淋巴结,最后将淋巴液由远端推向近端。 按摩时使用20 mmHg(1 mmHg一0.133 kPa)~3O mmHg的 lymphedema in home patients with ad VanCed CanCer 杨辉,李玲。沈军 压力、举高肿胀肢体,顺淋巴引流。轻度的淋巴水肿按摩的频率 为每天2次,一次完整的淋巴按摩平均40 min。④压迫治疗。 中度以上水肿的患肢按摩后低弹力绷带包扎,一般可采用3层 包扎,第1层用纯棉的绷带用来保护皮肤,第2层用棉卷、起着 保护关节及平均分散压力的作用,第3层用短缩性绷带,主要目 Yang Hui,Li Ling,Shen Jun(Hospice of Tumor HOS— pital of Hunan Province,Hunan 410006 China)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C doi:lO.3969/j.issn.1009—6493.2012.18.056 文章编号:1009—6493(2012)6C一1718一o2 淋巴水肿是由于淋巴引流功能障碍导致的组织水肿,是淋 的是为提供平均的压力,根据病人肢体大小选择不同的宽度[2 。 强化治疗20 d后,改为弹力袖简或袜筒。⑤运动。指导病人做 巴系统摄入与流出之间失去平衡所致l_1],是癌症病人在接受抗 癌治疗或疾病恶化时可能长期伴随的合并症之一。恶性肿瘤导 致的淋巴结转移和放化疗是淋巴水肿的最常见原因 ]。高蛋白 的组织液积累于单侧或双侧肢体,不仅造成水肿部位肿胀、疼 些肢体的伸展运动、肌力运动、呼吸运动以及有氧运动。避免做 增加病人阻力的剧烈重复运动,避免负重,以造成病人的过分疲 劳,对于中度以上水肿的患肢要用软枕适当抬高2o。~3O。。⑥ 与有心理障碍的病人进行沟通,同理病人的感受,从情感上给予 支持。建议家属和病人一起参与肢体按摩,由护士操作示范l 遍后再请家属重复操作1遍,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发放给病人 和家属,指导其掌握相关训练内容,主要由家属协助进行按摩及 痛、皮肤紧绷、干燥、变厚、肢体活动受限等_2],而且还会增加病 人心理负担,如焦虑情绪和沮丧心理等,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 帮助病人减轻水肿带来的痛苦,提升其生活品质,是宁养工作的 服务宗旨。我们对51例居家宁养的晚期癌症淋巴水肿病人进 行综合性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日常护理,并随时进行电话咨询。宁养院护理人员每周对病人 进行电话随访,半个月上门探访现场评估。连续干预30 d,由宁 养院护士进行最终评估。 1.2.2淋巴水肿分级 根据健侧肢体与患肢周长径的差异将 淋巴水肿的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水肿。小于3 cm为轻度 水肿,3 cm~5 cm为中度水肿、大于5 cm为重度水肿[2]。设5 个点测量健侧和患侧肢体的周径(cm)。下肢的测量点:大腿根 部和中段,小腿中段和踝关节上方以及足背;上肢测量点:上臂 上端和中段,前臂中段和腕关节上方以及手背。 1.2.3生活质量评定标准 以肿瘤病人的生活质量(QOI )评 分标准调查表进行_4],主要内容包括食欲、精神、睡眠、疼痛、家 庭护理配合和日常生活状况6项。每项1分为最差,5分为最好。 1.2.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方法,等 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用£检验。 2结果(见表1、表2) 1.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2010年9月一2O11年2月居家宁养 的淋巴水肿晚期癌症病人51例。所有病人经二级以上医院临 床或病理检查确诊为晚期癌症,其中男2O例,女31例;年龄31 岁~7O岁,平均54.6岁;肺癌16例,乳腺癌13例,宫颈癌12 例,直肠癌7例,卵巢3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淋巴水肿,意识清楚 能配合治疗护理。 1.2方法 1.2.i综合护理干预 接诊后建立病例档案,由专业宁养院护 士到家中为病人进行第1次评估,测量记录肢体周径,准确记录 水肿部位及分级。①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做好用药指导。包括 正确服用抗生素(用于淋巴水肿合并蜂窝组织炎)、镇痛药等。 ②指导病人及家属最基础的皮肤护理。选择中性的清洁用品, 根据病人皮肤的情况选择护肤乳液,避免皮肤过于干燥,避免浸 泡热水以增加淋巴液的生成。③徒手淋巴引流。原则是先躯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