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管理制度1、安全培训目的
安全培训是培养和保持高素质员工最有效的管理办法之一,它不仅保证了员工掌握开展工作的必要技术,还起到提升公司燃气安全管理水平的作用。
2、培训对象及范围
培训对象:新入职员工、在岗员工、工作岗位调动员工、脱岗三个月以上的复岗员工等。
培训范围:公司从事安全工作的相关人员。
二、安全培训目标、计划、组织实施
安全培训目标、计划、组织实施是整个培训活动的实质性过程和关键阶段,它关系到培训任务能否落实,培训目标能否实现。如果组织不好,各项工作之间的衔接就可能出现矛盾,培训目标就无法实现。因此,为做好培训计划的组织实施工作,应注意遵循相关原则并掌握其方法。
1、确定安全培训的课程目标
1)通过安全培训使受训人员能够熟练掌握燃气安全使用方法和燃气设施维修、养护、抢险技能,并进一步加强安全意识。
2)通过安全培训使受训人员能够熟知本岗位的安全工作职责、流程以及有关安全部门的交叉流程,能够在本部门顺畅的开展安全工作。
3)通过各种技能培训,使受训人员进一步理解燃气行业的安全内涵,并与企业形成共识,从而提高企业的燃气安全管理水平。
2、安全培训计划的基本原则
1)计划的严肃性
必须坚持计划的严肃性,并应通过精心的组织和严格的管理落实计划所提出的各项任务和目标,以保证培训效果。
2)计划的灵活性
计划制定后也会出现临时性变动,这就需要公司在实施培训计划时灵活掌握。
3)计划的科学性
计划必须从实际出发,必须有可靠的科学依据,包括准确的信息,完整的数据资料等,这样才能使整体计划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既富有创造性,又具有可行性。
4)计划的有效性
计划不仅要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而且要从众多的方案中选择最优的方案,以求得合理利用资源和提高效率。
3、组织实施安全培训计划的方法与步骤
1)公布安全培训计划
将安全培训计划打印并发至相关人员,以便明确其具体工作职责,并掌握培训项目的整体情况。
2)做好安全培训资源的准备
①培训管理人员、培训讲师的落实。在公司内选派安全培训管理人员和培训讲师。
②培训场所的选择与布置。为确保培训效果,最好选择较安静的培训场所,且室内光线、温度、通风要好,使受训人员感到舒适。
③应用工具的准备。培训过程中应用的工具主要有两大类:资料类工具和设施类工具。常用的资料类工具包括安全培训教材、讲义、讨论资料、测试资料等;设施类工具主要包括白板或黑板、投影仪、幻灯机、音响器材、多媒体网络终端等。要确保工具的品种、数量和质量满足并符合培训的需要,因为培训效果的好坏来自于受训人员的听觉、视觉和心里的共同接收效果。
三、安全培训形式、周期(频次)
1、新入职员工安全培训
新入职员工培训是使新入职员工了解所在岗位安全工作的运行原则和步骤以及总体计划,应包括两部分:岗前安全理论培训和上岗安全实践培训,岗前安全理论培训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岗实践培训。
安全培训周期(频次):新入职员工安全培训应采取即时培训的方式,第一时间向新入职员工灌输安全常识。
2、三级安全教育培训
1)公司安全教育培训(一级):由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组织,安全监察部门负责,教育内容包括: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法规、制度及安全生产重要意义,一般安全知识,本公司安全生产状况,安全生产危险源、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公司各项规章制度,重大事故案例,绩效考核和职业病预防等知识。
安全培训周期(频次):公司安全培训为员工调入公司的首次安全教育,之后可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定期的安全培训。
2)部门安全教育培训(二级):由部门经理负责教育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各部门主要概况、工作流程、安全注意事项、安全事故的典型事例等知识。
安全培训周期(频次):部门安全培训应按月度进行培训,应以部门月例会为基础,对月度安全工作进行总结和培训。
3)班组安全教育培训(三级):由主管、班组长或安全员负责教育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本班组和本岗位的安全岗位职责、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规章制度、工作性质、服务标准等,并讲解事故教训及案例,使员工始终保持警钟长鸣。
安全培训周期(频次):班组安全培训应按周进行培训,班长应以周例会为基础,对每周的安全工作进行总结和培训。
3、重点岗位的安全培训
公司直接从事燃气生产、加工、运输、存储、检查和燃气设施维修养护及入户安检等工作的重点岗位,应该加大安全培训力度和频次,必须做到持证上岗。
4、日常安全教育培训
1)对各部门员工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思想、安全技术和遵章守纪教育培训,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定期研究员工安全教育培训中的有关问题。
2)充分利用展览、宣传画、安全专栏、报刊杂志等多种形式,以及先进的互联网培训手段等,开展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3)应定期开展部门安全活动,班组安全活动(即安全活动月或安全活动日)。
4)在进行规模化的燃气设施改造、更换、维修的情况下,公司相关安全管理部门要对参加施工的员工进行安全教育。
5)员工违章及重大事故责任者和工伤人员复工,应由公司安监部门进行安全教育,并将内容记录存档。
安全培训周期(频次):日常安全培训应按总部要求和公司需要,或结合一些特定的日期和节日定期开展。
四、安全培训内容
公司的安全培训主要应由以下方面内容构成。
1、燃气安全知识(天燃气基础知识,使用、维修、养护燃气设施等安全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2、燃气泄漏现场应急处置(燃气泄漏的检查、现场处置、突发事故应急预案的启动)
3、具体工作技能(日常工作流程及具体内容、安检、燃气器具基本维修维护技术等)。
4、其它相关知识培训(各类表具性能及各种燃气设备设施的使用方法)。
5、职业道德及工作规范(增强全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6、国家级燃气管理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令第____号《城镇燃气管理条例》,自____年____月____日起施行。)
可根据以上安全培训内容结合自身的特点,向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并将上述知识有效地与日常安全工作融会贯通,使受训人员能够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安全意识和操作水平上实现双重提升。
五、组织实施安全培训的注意事项
1、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培训计划实施前,应召开一个相关人员的会议,一方面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另一方面为今后的培训过程中的沟通配合奠定基础。
2、密切配合,相互沟通
安全培训项目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针对性、专业性、长期性等特点,受训人员较多,培训过程中难免存在问题。因此,要特别强调相关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配合及全局观念。
3、严格监控,保证进度
要特别注意按培训计划的进度安排课程,既不要前紧后松,造成后期学员的松懈;也不要前松后紧,后期赶进度,影响培训的质量。
六、安全培训考评
在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后,要开展有效的考评工作,将考试与评分工作落到实处。
1、安全培训结业考试
每项培训结束,必须对参与人员进行理论闭卷考试、专业技能操作考核。考核标准由公司根据岗位的特性来制定统一的评分标准并提交人力资源部备案。考核完毕,公司需对成绩合格与不合格的人员进行《培训档案表》的记载,并进行完整存档。
2、受训人员学习评估
公司应以受训人员在安全培训过程中的表现,以及结业考试的成绩为依据,对受训人员进行全面评估,并将安全培训评估结果载入培训档案资料,主要内容有:岗位安全知识掌握程度、考核成绩、员工培训效果等。其目的是:有助于公司掌握员工历次的安全培训情况,为今后的安全培训工作提供借鉴。同时也为员工转正、晋升、加薪提供参考;对考核不合格员工的补考、处罚、降级、调职、转岗提供了有力依据。
燃气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管理制度(2)
【制度名称】燃气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管理制度
【制度目的】
燃气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是提高员工燃气安全意识、增强燃气安全技能的重要途径。本制度旨在规范燃气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确保员工对燃气安全的了解和掌握,提高燃气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属单位(或企事业单位)内部的全体员工,包括直接从事燃气生产、供应、使用、管理及与燃气安全生产相关的人员。
【培训内容】
1. 燃气安全知识及法规法纪;
2. 燃气事故案例分析与教训;
3. 燃气安全生产技术要求与操作规程;
4. 燃气安全事故应急处理与防范;
5. 燃气设备、设施维护和管理;
6. 燃气安全检查、监控及隐患排查。
【培训方式】
1. 新员工入职培训:新员工入职时进行燃气安全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基本燃气安全知识和本单位的燃气安全管理制度;
2. 定期培训:根据不同岗位的需要,制定相应的定期培训计划,定期进行燃气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3. 不定期培训:根据需要组织燃气安全专题培训,如隐患排查与整改、应急演练等;
4. 外部培训:鼓励员工参加外部的燃气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的燃气安全管理技能。
【培训管理】
1. 培训计划制定:每年起草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培训方式和培训时间;
2. 培训材料准备:制定培训教材和培训辅助材料,确保培训内容准确、易懂;
3. 培训人员选拔:根据教师资格和专业知识,选择合适的讲师进行培训;
4. 培训记录管理:对每次培训进行记录,包括培训日期、培训内容、培训人员等,形成培训档案;
5. 培训效果评估:对培训后的员工进行评估,掌握培训效果,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和方式。
【责任与制度执行】
1. 主管领导:负责制定燃气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协调各部门配合培训工作的开展;
2. 培训人员:根据培训计划,准备培训材料,组织和开展培训工作;
3. 员工:遵守燃气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积极参与培训活动,提高燃气安全意识和技能。
【制度考核与完善】
1. 考核:定期对燃气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进行考核,评估培训效果;
2. 完善:根据考核结果和实际需要,及时调整和完善燃气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管理制度。
【制度宣传与培训】
制度宣传与培训:将本制度在单位内进行广泛宣传,向全体员工进行培训,确保员工了解制度内容和要求。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如有需要修改的地方,经主管领导审批后生效。
燃气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管理制度(3)
燃气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是指通过组织燃气从业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和教育,加强他们对燃气安全生产的认识和技能,提高燃气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确保安全生产。为此,制定燃气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管理制度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个可能的燃气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1. 制度目的和适用范围
- 说明制度的目的,即加强燃气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确保燃气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维护安全生产。
- 确定适用范围,包括适用于所有燃气企业及其从业人员。
2. 培训需求评估
- 进行燃气安全生产教育培训需求评估,明确培训的内容、对象和频率。
- 设立培训需求评估的流程和责任人。
3. 培训计划制定
- 基于培训需求评估的结果,制定全年的燃气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
- 确定培训的内容、形式、时间、地点等信息。
- 负责制定培训计划的责任人。
4. 培训材料准备
- 根据培训计划,准备燃气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所需的材料,包括课件、案例分析、实操训练等。
- 确保培训材料的质量和有效性。
5. 培训组织和实施
- 按照培训计划,组织培训活动,并确保培训的顺利进行。
- 分配合适的培训讲师,确保讲师具备相关知识和经验。
- 培训活动的组织和实施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
6. 培训评估与反馈
- 对培训过程进行评估,包括培训的内容、形式、讲师等方面的评估。
- 收集培训参与者的反馈意见,了解培训效果和问题。
- 根据评估和反馈结果,对培训进行改进和完善。
7. 培训记录和档案管理
- 建立燃气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记录和档案,包括培训内容、参与人员名单、培训成绩等。
- 确保培训记录和档案的保存和管理,以备查阅和审计。
8. 考核和奖励制度
- 建立燃气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考核制度,包括培训成绩评定、考核方法等。
- 设立相应的奖励制度,激励燃气从业人员主动参与培训。
9. 监督和检查
- 设立监督和检查机制,对燃气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进行监督和检查。
- 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培训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以上是一个可能的燃气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具体的制度内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