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预应力混凝土箱形连续梁悬臂灌筑工法

预应力混凝土箱形连续梁悬臂灌筑工法

来源:宝玛科技网
(二)0#梁段施工

1、0#梁段利用墩顶及托架形成的平台施工,由于该梁段一般较长,混凝土数量较多,载面复杂,故分2次灌筑。第一次灌筑高度选择最厚的底板高度(如横隔墙进入洞底面),不绑顶板和腹板水平筋,外侧模一次安装到顶,避免错台。第二次灌注时边灌筑混凝土边安装内模。

2、在梁体内埋设φ20钢管,用测温仪监测温度.表面终凝后,混凝土内部温升约40℃时及时覆盖,采取洒水及顶板浇水等措施进行养护,使混凝土顺利地越过温度峰值区,避免混凝土表面开裂。 (六)一般梁段悬臂施工 1、吊篮施工

吊篮是悬臂灌筑施工的主要设备,是一个能够沿着轨道行走的活动吊架,它锚固悬吊在已经张拉成型的梁段上,在吊篮上进行一梁段的模板支立、钢筋绑扎、混凝土灌注和预应力张拉、压浆诸作业。完成一个循环后,新梁段产生,吊篮前移,固定在新的梁段位置上,如此循环直至连续梁完成。吊篮由万能杆件和部分新制杆件拼装而成,包括主桁系统、平衡锚固系统、行走系统、平篮及其悬吊系统,工作平台系统五部分。拼装程序为:地面拼装框架→梁顶安装走行装置→吊装框架→横向稳定连接→锚固→连接底模平台。当吊篮拼装完成后即开始悬臂施工1#、1`#梁段,完成一个循环将吊篮从一端接长,向另一端移动继续施工,当主桁接长至设计长度(36m)时,吊篮分离,加上平衡重,两端各处向前移就位。

(1)主桁系统:包括主桁架和纵梁滑道。主桁架由万能杆件拼装而成,高4m,宽8m,长18m,其中前悬臂长8m,后平衡臂长6m。纵梁滑道由槽钢组合而成,用以支撑底模平台并传递荷载和作上横梁的滑道供底底板平台对位。

(2)平衡锚固系统:平衡锚固系统包括平衡重部分和锚固部分,其抗倾覆系

数应满足“桥规”要求。平衡重主要平衡吊篮行走的倾覆力矩。锚固部分平衡吊篮在灌注混凝土时的倾覆力矩,可采用圆钢锚杆锚固在已灌梁段的顶板上,通过预留孔的形式,锚杆空过箱梁顶板,以带梯形螺纹的螺帽进行锚定。

(3)行走系统:行走系统采用走船加滚筒的形式,滚筒下面铺枕木和钢板作为走道。移动吊篮用4个5t葫芦,后边2个慢慢放松,前边2个拖拉,可以通过滚筒放置时的轴线位置的改变来引导吊篮纠偏。

(4)平篮及其悬吊系统:平篮即底模平台,通过4根吊带和6根吊带(箱内4根,箱外2根)悬吊于主桁架上的横梁(工字钢)构成悬吊系统。底模平台由槽形钢组成的纵、横梁和底模构成,纵、横梁通过活动铰支座联结,底模为木板。吊带采用16锰钢板带。吊带从组成横梁的两根工字钢之间穿过,再通过起吊扁担由千斤顶来支撑和调节。

在梁段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吊篮前端要产生一定的塑性变形,应利用水平仪进行监测,采用千斤顶提升前吊带的办法进行调整,变形达到3~4mm则调整一次。

为使每根箱内后吊带受力均匀,在收紧底模平台进对后吊带采用定值预拉措施。

(5)工作平台系统:它为悬臂施工提供安全方便的操作场地,包括张拉操作平台、底模前挑平台、底模吊平台。张拉操作平台主要用于每一梁段的预应力施工,由万能杆件拼装而成,位于吊篮最前端;底模前挑平台供安装端模、穿拔胶管和灌注混凝土时行人用;底模吊平台为安装和拆卸箱内后吊带而设。

2、模板施工

模板包括外侧模,端模和内模。悬臂施工一般节段模板能随吊篮一起行走并可倒用。

(1)外侧模:外侧模由组合钢模拼装而成,支架为自制钢桁架,模板固定于钢桁架之上,钢杵则支承在底模平台与箱梁翼缘相对应的两组纵梁上,钢桁架的支承横杆可以上移,支承横杆上移则外侧模下落,从而适应箱梁截面高度递减的变化。在支承横梁与纵梁之间设置操手楔,以作高度调整和卸模之用。箱梁两侧外侧模是相互对称的,为抗衡所灌混凝土对外侧产生的压力,在对称的两桁架上下分别设4根和5根对拉螺栓,使两边的外侧模紧紧包信已灌梁段和端模板,形成一个稳固的整体。

(2)端模:采用由若干钢板组装而成的组合型端模,通过块数增减或对换以适应断面高度的变化。成孔胶管孔预先按设计位置在组合钢板上钻好。端模板所受混凝土压力用若干根焊在梁段构造钢筋的纵向拉筋来平衡。

(3)内模:为避免产生水平施工缝,宜全断面一次灌注成型。据此要求,内侧模采用边灌边关的施工方式,即先立好内模支架,再灌底板混凝土。在灌注腹板混凝土时,安一层模板(30cm宽组合钢模),灌注一层混凝土,插入式震捣器直接从侧面进行振捣。如此循环直至腹板顶。

内顶模由钢板焊成整体性钢模,它由两边的木立柱支承,木立柱则支承在位于箱梁梗肋部位的钢制底梁上,底梁内端支承在已灌梁段上,外端支承在端模板上。另外木立柱之间打两排方木对撑,以抗衡混凝土侧压力并供站人操作之用。

5、悬臂灌筑施工平衡控制

在设计中根据结构规定了施工不平衡力矩的最大值,要求施工过程中任何时候T构不平衡力矩值不准超过此最大值。因此,施工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混凝土均衡灌注,T构两边最大偏差以1斗混凝土(约0.5m3)为限。 (2) 吊篮行走要求两边同步均衡,距支墩中心距离最大偏差0.5m。 (3) 施工机具放置在支墩中心附近,以减少不平衡力矩。

6、T构合拢段施工

(1)在灌注合拢段前,各T构均不应有不平衡力矩,所有大型设备(如吊篮)均应拆除或移至支墩中心,并拆除临时支座。此外,应在合拢段安装钢轨支撑并先用临时钢索张拉。

(2)灌注混凝土进要选择设计要求的外界条件(如气温、光照等)以减少梁体次应力产生。

(3)最后完成合拢段所有钢索张拉。 五、主要机具设备表

卷扬机:3KN3台,缆索式双筒5KN 4台。 六、劳动组织

木工18人,钢筋工20人,张拉班22人,起重班26人,混凝土班28人,架子工18人,电焊工3人,电工4人,机修工18人。索道绞车司机4人,信号工3人。

摘自《一九九一年度铁道部部级工法汇编铁道部预应力混凝土箱形连续梁悬臂灌筑工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