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 术 交 底 记 录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交底摘要 交底内容 一、防水设计原理 长株潭城际铁路综合I标盾构区间工程 长株潭综合1标项目经理部 编号 交底日期 分项工程名称 [2013] 号 2013年3月27日 二衬施工 滨开区间矿山段二衬防水板交底 1、隧道防水等级按一级设计,不允许渗水,结构表面无湿渍。 2、结构防水设计和施工时遵循“以防为主、刚柔结合、多道防线、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3、结构防水设计根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结构特点选择施工方法,并依据有关规范、规程要求进行设计。 4、严格按工艺要求操作,做好防水层的保护,变形缝、施工缝的防水处理。 5、防水材料采用EVA胎基型单面自粘式防水板,防水卷材在出厂前应在每幅防水卷材两边预留10cm的EVA胎基,此范围内取消焊接面的土工布及粘接层,以便于现场的焊接施工。再采用幅宽50cm的双面自粘式防水卷材通过橡化沥青非固化防水涂料粘接,覆盖焊接部位,确保防水卷材焊接施工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二、防水施工工艺 第一道防线:初期支护加背后注浆。 第二道防线:外包柔性防水。防水层采用EVA胎基厚度≥1.5mm,幅宽≥4m,土工布重量≥400g/m2。 第三道防线:结构自防水。二次衬砌采用C35、抗渗等级P12的钢筋混凝土,并对二衬及防水层间进行二次注浆。
2.1施工工序 卷材质量检 查 洞 外 准 备 洞 内 准 备 1、超挖回填 2、基面处理 3、工作设备 土工布缓冲层→塑料圆垫片→铁垫片→射钉 图1 隧道防水构造图 施 工 准 备 质 量 检 查 焊 缝 补 强 焊接防水板接缝 防水板悬挂铺粘 缓冲层铺设固定 图2防水施工工艺流程图
2.2防水施工方法 2.2.1工作面准备 (1)基面上露出的钢筋头、钢管头及钢丝网等施作防水层前必须除掉(钢筋、管件、铁丝等切除后用锤铆平;对于锚杆端部外露较长时应自螺帽边缘外留5mm后切除),然后用1:2.5砂浆抹成圆曲面(40mm高、半径≥300mm),以免防水层被扎破。 (2)如果基面上有明水出现,必须进行处理,根据漏水情况,可分别采取注浆治水或用进行堵漏,确保防水卷材施工时基面无明水出现。 2.2.2仰拱防水层施工 (1)基层处理、验收合格后,即可按空铺法铺设无纺布(400g/m2,一般厚度3~5mm,幅宽2m)缓冲层,缓冲层之间的搭接宽度不小于50mm,搭接部位采用热风焊进行点焊焊接,在阴阳角处等防水施工薄弱的地方,可设双层土工布缓冲层作为加强层,仰拱缓冲层预留于侧墙上的长度应高出二次浇注时预留钢筋长度10cm。 (2)仰拱缓冲层铺设完毕经验收合格后,即可按空铺法铺设EVA防水板,防水板按垂直于隧道方向铺设,两幅卷材的搭接宽度应不小于100mm,用自动热合机双缝焊接(见图3)。铺设第二幅防水板时,应先与第一幅卷材焊接后再固定于塑料垫圈上。仰拱防水卷材预留于侧墙上的长度应高出二次浇注时预留钢筋长度200mm,并将预留部分用无纺布或加压聚乙烯泡沫塑料保护。 (3)仰拱部位防水铺设、验收合格后,应及时铺设保护层,然后再浇注5cm厚C15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待其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即可进行仰拱的钢筋绑扎。 2.2.3 侧墙及拱顶防水施工 (1)基层处理、验收合格后,即可铺设无纺布,铺设方法是在隧道的拱顶部的喷射混凝土基面上正确标出隧道的纵向中心线,再使缓冲层的横向中心线与喷射混凝土上的这一标志相重合,从拱顶部开始向两侧下垂铺设,缓冲层采用水泥钉、铁垫片和塑料圆垫片固定于已达到要求的喷射混凝土基面上,固定点之间呈梅花形布设,间距:边墙为1000mm,拱顶为500mm,缓冲层之间用手动焊点焊连接,搭接宽度不小于50mm。最后将边墙与仰拱预留缓冲层用热风焊连接,搭接宽度不小于50mm。见图3
图3防水板固定方法示意图 (2)拱顶缓冲层铺设完毕经验收合格后,即可铺设EVC防水板,铺设第一幅防水板时先在隧道供顶的缓冲层上正确标出隧道的中心线,再使防水板的横向中心线与这一标志相重合,先将拱顶部的防水板固定在塑料垫圈上,顺着缓冲层从拱顶向两侧下垂铺设, 边铺设边与塑料圆垫片固定,固定方式为用手动焊一一点焊固定。铺设第二幅防水板时,应先将其热合焊接在第一幅防水板上,然后再进行与塑料圆垫片的固定。最后将边墙与仰拱预防水板用热合焊连接,搭接宽度不小于100mm ,且仰拱与侧墙防水板的焊缝错茬至少300mm。 2.3缓冲层及卷材铺设注意事项: (1)铺设缓冲层时沿隧道环向进行铺设,不得拉得过紧,以免影响防水卷材的铺设,在分段铺设的缓冲层连接部位应预留不少于200mm的搭接余量。裁剪卷材也要考虑搭接,在底板上不小于300mm。 (2)防水层纵横向一次铺设长度可根据隧道断面大小、二衬混凝土循环灌筑长度等因素确定,铺设前,宜先行试铺,并加以调整。 (3)防水层的接头处应擦拭干净,保持干燥,防水层在下一阶段施工前的连接部分注意加以保护,不得弄脏和破损。分段铺设的卷材的边缘部位预留至少500mm的搭接余量。
(4)防水板接缝焊接采用双焊缝热合机将相邻两幅卷材进行热熔焊接,卷材之间的搭接宽度为100mm,接缝为双焊缝,中间留出空腔以便进行充气检查;水平搭接时,下部防水板应压在上部防水板上。当纵向焊缝与环向焊缝成十字相交时(十字形焊缝), 事先须对纵向焊缝外的多余搭接部分齐根处削去,将台阶修理成斜面并熔平,削去的长度≥130mm,以确保焊接质量和焊机通过顺利,最后将所有三层防水板搭接处用裁剪好的圆形防水材料补丁压焊或热风焊焊接密实并进行充气检查。 (5)将卷材固定于塑料圆垫片上时,不得拉得过紧或出现大的鼓包。特别注意阴阳角部位的卷材一定要与转角部位密贴,以免影响灌注混凝土的尺寸或将卷材拉破。 (6)防水卷材收口做法,采用背贴式止水带粘贴或焊接在防水卷材上,利用背贴式止水带表面突起的齿条与模筑混凝土之间的密实咬合进行密封止水 (7)在阴阳角处防水施工应在距拐角200mm处固定塑料圆垫片,垫片间距比正常情况适当加密,并注意在拐角处的防水板不能铺得太紧或出现大鼓包。 (8)焊机应设专人负责维修、保养与保管,每天、每台焊机在施工前均应焊取一个试样,确认试样合格后,焊机方可投入使用。 (9)防水层破损处的修补:在防水层上检查出破损后,应及时逐一标记,修补时用热风焊将补丁满焊在破损处,补丁应做成比破损孔边缘大70mm的圆形。 2.4特殊、重点部位结构防水 2.4.1变形缝防水施工 (1)变形缝防水施工方法 隧道变形缝处全环设置外贴式橡胶止水带、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与可注浆管,背水侧3cm内空隙采用聚硫密封胶填塞密实,其它空隙采用填缝料填塞。暗挖段变形缝防水施工见图4。 (2) 变形缝防水施工注意事项 预埋式止水带:在混凝土结构变形缝处,中埋式止水带应沿结构厚度的中心线将止水带的两翼分别埋入结构中,圆环中心对准变形缝。背贴式止水带中心对准变形缝,双面焊接于防水卷材表面。 安装中埋式止水带以细铁丝悬吊于钢筋上固定位置,在顶、底板水平安装时使止水
带形成盆式,以避免止水带下的气体在混凝土浇捣时无法逸出,形成孔隙。止水带设置时不可翻转、扭曲,如发现破损立即更换。 在混凝土浇筑前应避免止水带被污物和水泥砂浆污损,表面有杂质须清理干净,以免混凝土与其咬合不紧密形成渗水通道。接触止水带的混凝土不应出现粗骨料集中和漏振现象。 止水带应就位准确、安装牢固,模板的端板应做成厢形,在浇注一侧混凝土时保护止水带的另一侧翼不受到破坏。 2.4.2 施工缝防水施工 (1)施工缝防水方法 暗挖隧道二次衬砌施工缝分为纵向施工缝、环向施工缝。 纵向施工缝采用止水钢板+遇水膨胀止水条+混凝土界面剂。 环向施工缝主要采取措施:环向施工缝处全环设置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拱墙设置可维护注浆管。即外贴式橡胶止水带+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可维护注浆管,根据模板台车长度每12m设置一道,图5施工缝防水图。 图4 变形缝施工示意图
图5施工缝防水施工 (2)施工缝预埋的可重复注浆的注浆管: 1)注浆管埋设要求: ①注浆管安装长度应少于10米。其中包括PVC一头的长度。 ②两平行软管之间的间隔应至少不少于大约5cm,如果两注射软管之间由于建筑物本身的结构关系而不得不交叉时,位于上面的那根软管在重叠部分需用PVC安装。管得混凝土的保护层必须达到10cm。 ③必须对注射软管采取一定保护措施,如在每隔25cm来用特殊的夹子或导管 ④为了避免混凝土里面管口的破裂,PVC软管端口必须有足够的长度。 2) 注浆工艺要求 ①在注浆前,先用水进行注射,以便检测出泄露处,对于大点的漏隙可以用快干水泥进行表面堵漏后,才可以直接注射有漏的地方。 ②在准备注射工具盒机器前,根据真空原理,可以用水冲刷软管和设备,通过进口管开始注射,让另一端的管口张开,直到出现了浆液,然后用钳子使它卷曲固定进行封住。继续注浆直到泵能够维持每套设备的压力。要压力达到0.1~0.2MPa,取决于混凝土质量和施工缝的宽度。保持同样的压力3分钟(注射的压力无法准确指定)。关闭注射头的阀门,取掉管出口钳子,架起真空泵,用水管冲刷,清空软管管芯。 ③采用间歇注浆工艺,如果注浆压力在3分钟之内下降,在3小时之后重复注射。
3、施工缝防水施工注意事项: ①施工缝应避开地下水和裂隙水较多的区段,并宜与变形缝相结合。 ②水平施工缝不宜留在剪力与弯矩最大处或板与侧墙的交接处,应留在高出边墙与仰拱相交点300mm的墙体,墙体有预留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应小于300mm。 ③环向施工缝在初凝后,应用钢丝刷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垂直或者环向施工缝浇捣前,先涂刷混凝土界面剂,并及时浇注混凝土。 ④水平施工缝在初凝后,应用钢丝刷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先铺30~50mm厚的1:1水泥砂浆,并及时浇注混凝土。 ⑤所有的二衬环向施工缝均需预埋带可重复注浆的注浆管。 ⑥施工缝中部的钢板止水带为防止电化腐蚀,需采用钢筋将止水带与结构主体主筋焊接连接,连接点纵向间距不超过5m。 2.5 二衬背后注浆 二衬结束后对其背后注浆,是区间隧道防水很重要的一项措施。故我们将认真做好此项工作。在拱部预埋注浆管实行补偿注浆以填补背后空隙,二衬成形一段注浆施作一段,先对区段两侧进行封堵,在对其中间部位进行多次循环注浆。浆液用拌合机搅拌,浆液采用M10的水泥砂浆,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浆液由稀到浓逐级变换,注浆压力为0.1~0.2Mpa。 发 往:调度室、测量组、综合班 抄 送:副经理、土木总工、机械总工、设物部 存 档:工程部(共印 份) 交底人: 接受人: 复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