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的信息化平台构建探索

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的信息化平台构建探索

来源:宝玛科技网
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的信息化平台构

建探索

摘要:管安全就是管风险,安全生产的许多工作都是围绕风险管控开展的,基于风险的安全管理,在风险识别、风险评价等风险管理方面,在我国还较薄弱。新形势下按照现行法规标准要求,企业在大力推进和持续改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同时,如何做好双重预防机制的制度化管理和底层工作,是企业常规性开展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基础工作。有必要理清思路,并根据企业所属行业特点、生产装置实际状况和基本业务类型,坚持将安全与技术深度融合的基本理念,分析探究影响“双重预防”有效推进和落实的关键因素及薄弱环节,从战术层面剖析和探讨双重预防机制的底层逻辑与技术支撑,从而将这项机制转化为企业安全生产全员参与的专业日常活动。

关键词: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化平台 引言

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信息技术手段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应用系统,可以通过汇聚行业部门的各类监管对象、事故隐患及监管执法等信息,结合辖区电子地图,形成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一张图,构建全业务流程闭环管理体系,为安全生产监管、决策提供直观的信息支撑,从而更科学合理地诠释双重预防机制中的“两个提前”和“两个重叠”、更加精细规范地提升管理效能,有效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1风险与隐患的关系

有人将风险和隐患这对概念的关系理解为递进或者并列关系,认为风险管控缺陷导致隐患出现后,隐性的风险转变成显性的隐患,此时风险就不存在了;也有人理解为相互依存、包容的关系,认为风险和隐患均是客观的存在,风险管控不好,就可能出现隐患。笔者倾向于后一种观点。《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隐

患排查治理导则》中对“隐患”进行了定义:“对安全风险所采取的管控措施存在缺陷或缺失时就形成事故隐患”。据此可知,风险和隐患并不是相对、非此即彼的关系。事故发生前,无论管控措施是否到位、无论是否存在隐患,风险都一直存在。只有认清两者关系,才能准确理解“把安全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的真正含义。

2共性问题分析、探讨

2.1双重机制与其他安全管理体系的融合性问题

很多企业在双重预防机制的构建过程中对于双重预防机制和与现有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融合问题产生疑惑。认为双重机制与其它安全管理体系存在矛盾、冲突等问题。那是因为在双重预防机制推行的过程中并没有很好地将其与原有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相融合,出现了同一个企业多种安全管理体系或机制并行或各行其道,与安全生产实际脱离。

2.2安全管理责任落实难

首先,缺乏清晰的责任标准,难以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其次,缺乏先进的技术手段保障责任的落实。第三,缺乏考核评价机制,虽然有考核制度,但由于缺乏考核评价数据,作业过程追溯性差,安全监督力量严重不足。

2.3双重预防机制运行有效性不良

有些企业在构建双重预防机制过程中聘请了专家服务,建立起了双重预防机制,而将文件束之高阁,日常管理工作依然照旧。这里面既有专家的问题也有企业的问题。专家建立双重预防机制应该立足企业实际,要企业人员参与进来,着重培训或培养企业的双重机制建设。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还是要以企业为主体,要切实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履行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受聘专家也要从自身安全使命出发,切不可一切自己动手,为了建立资料而建立资料。建立双重预防机制,最主要的是要让这套机制在企业正常的运行起来,发挥其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作用。专家的行为应该是帮助企业构建双重预防机制,而非越俎代庖,

应把工作重点放在培训企业双重机制管理人员和业务素质提升上,帮助企业建立和运行双重预防机制,而非构建出一个空壳子。

3双重预防机制与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安全生产标准化核心要素要求包含:目标职责、制度化管理、教育培训、现场管理、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和持续改进等内容。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已成为规范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和保障能力的重要手段。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加强安全生产的一项带有基础性、长期性、根本性的工作,是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双重预防机制既是企业安全生产的法规要求,也是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现建设的核心内容和重要分支。在强调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化建设的同时,专门规定双重预防机制的构建,凸显此项工作的全过程管理应常抓不懈,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安全生产以基本理念,即把人的生命和健康放在首位,当人的生命健康与企业经济效益、财产保护面临冲突时,首先应当考虑人的生命健康,而不是考虑经济效益和财产损失。双重预防机制的构建,应按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思路,坚持在组织机构领导下的全员参与,目标职责及思想行动上把握三道防线。1)坚持关口前移。根据企业所处行业特点、生产装置或基本业务特性和管辖区域,全面评估安全风险影响范围,按生产岗位→各专业设备系统→各套装置→整个企业→周边区域影响,超前辨识预判并分类梳理各类安全风险,采取相应的风险评估方法确定安全风险等级。在此基础上通过制度约束、技术和管理等手段和措施的落地执行,严防风险演变、隐患升级,有效管控各类安全风险。2)强化隐患排查治理。依据企业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加强组织领导及过程管控,突出专业技术支撑,适时开展状态评价和智能化管控等技术监督,结合第三方专业化服务等保障措施,通过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等有效运作、严格执行PDCA闭环管理制度、绩效考核与督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事故隐患。3)强化事后处置。及时、科学、有效应对各类事故,有序实施应急救援现场处置,最大限度降低事故后果影响程度。

4双重预防机制的信息化建设

为适应“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的时代要求,构建企业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信息化平台,将企业安全生产信息纳入监管部门信息平台,通过与企业联动的风险隐患动态数据库的构建,全力推动企业有效运行双重预防机制,有效监督企业实现风险分级动态管控,跟踪隐患整改清零闭环管理,全面提升安全风险防控水平。据此要求,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应审时度势,将安全生产智能化管控系统构建与智慧工厂建设,纳入系统性统筹规划,做好系统集成总体方案与顶层设计。在此基础上,充分评估和利用企业原有资源系统,对智能工厂在生产管控、供应链管理、设备管理、能源管理、安全环保管控等业务应用的适应性,减少重复投资和对生产系统的影响,破解安全生产的痛点、难点问题,实现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安全风险智能管控平台的作用。首先,系统实现企业各层级员工明确目标责任,量化每一层级的安全工作任务,选用与工作任务对应的危险源和控制措施、管控层级(含安全见证点),生成工作票和作业危险点(源)辨识预控措施卡。其次,高效智能化管控生产安全,实现了全天候、全过程、全方位的管控,大大提升了安全管理水平。其三,管控平台解决了安全管理手段过时、安全信息不对称、监督不到位问题和隐患排查不到位、处置不及时、不闭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双重预防机制安全管理系统[J].中全生产科学技术,2018,14(11):2. [2]张锋.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探讨[J].石化技术,2018,25(11):276+304.

[3]杨雪健.基于双重预防机制的煤矿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D].西安科技大学,2018.

[4]李峰.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探讨[J].中全生产,2018,13(04):38-40.

[5]张畅.企业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管理理论分析[J].中国商论,2018(02):104-10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