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如何提高药理学实验教学质量
【摘要】药理学是一门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而提供的一门基础性理论医学课程。它不仅是一门基础的课程,而且还是一门由基础向临床不断转变的重要过渡阶段课程。因此,在药理学实验教学中,只有不断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才可以从根本上提高药理学实验的教学质量。
【Abstract】Pharmacology is one for clinical medication,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rovided by a basic medical curriculum theory. It is not only a basic curriculum, but also a changing from the basic research to clinical course an important transitional phase. Thus, pharmacological experiments in teaching, only constant motivation of students and initiative, can radical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pharmacology experiments.
【Key words】Pharmacology;Experimental teaching;Quality药理学是医学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门课程,对于学生来说,药理学课程学习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其他课程的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才能够把理论知识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药理学实验教学的地位和现状
药理学是医药院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是通过动物实验建立起来的。通过药理实验可以从中发现许多理论的知识,从而从根本上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效的激发学生对药理学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还可以培养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具备基本的实验技巧和技能,开拓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也是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所需的。由此可见,药理学的实验教学作为理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因素,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但是由于常年以来,许多学校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把实验教学作为了理论知识教学的补充和扩展,而且受到实验经费等因素的影响,使得药理学实验内容过于单一,且针对性较差,无法真正实现实验教学的目的。这就造成了许多教师在教学中过于重视理论教学,往往把实验教学抛置脑后,这就给学生留下实验教学简单乏味,可有可无的印象,使他们缺乏相对的积极性。因此,学校应把药理学实验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根本上提高药理学的教学质量。
2端正实验态度,变被动为主动
在药理学实验中,大多数都是动物实验,例如小白鼠或者是兔子。在实验课中我们通常可以发现,学生对动物实验普遍存在两种态度:一部分学生会觉得小动物很可爱,觉得新奇,很想通过药理实验来验证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但是另一部分学生却表现的很胆小,不敢去抓小动物,怕脏怕累,整个实验中只是站在旁边看,没有动过一次手。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这种现象,端正学生的实验态度,把被动变为主动,在药理实验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动手,克服学生心中的障碍,加强他们的心理素质教育。在实验中细心观察每一位学生,在操作过程帮助有困
难的学生,让他们成为真正的药理实验参与者。
3实施分层教学法,合理安排实验内容
在药理实验中,教师可分层对学生进行教学,主要按照学生专业、层次来对学生进行分层,并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对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并按照不同的教学内容来制定教学方法,从根本上提高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于目前许多新的专业不断涌现出来,按照不同的专业来安排实验的方案是非常重要的,例如眼视光和医学影像学专业,在实验内容的设置上不仅要设置基本的药理学实验,还要设置一些与专业课有关的药理实验,从而使理论和实验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运用这样的方法,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带动他们的学习动力。
4进行必要的实验教学改革
4.1更新教学理念。当前,实验改革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要关注最新研究动态,还要积极参与到科研活动中去,不断的开拓思维。教师要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能够组织学生有效的开展药理学实验,此外,教师还要不断的补充学科知识,充实自己,能够清楚的阐明自己的观点和客观点评,不同专业领域的研究方案。教师可以通过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积极开展药理学实验,积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措施)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促进学生发展,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够教育出一批具备综合化素质的学生。
4.2优化教学学时。在药理实验中,对于一些具备设计性和大型的实验,教师应把实验教学的学时时间进行一定的延长,可由2个学时变成4个学时。这样的改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动手的机会,为实验的方案设计和实施提供有效的平台。例如在有机磷酸酯类中毒及解救这一实验中,教师如果只是单纯给学生讲解一些实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让学生按部就班的进行实验,这会使整个实验的效果得不到有效的发挥。而如果教师把教学方式改变成为设计性的实验,并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实验,那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3规范实验评价体系。传统评价标准是根据实验结果评定成绩,导致学生为获得高分造假,实验态度不严肃,无法客观分析可能出现多种实验结果的可能性和由操作导致的实验误差,使实验的科学性受到极大的影响,无法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实验态度,从而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因此,应根据学生的实验态度、动手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客观分析等实验的全过程来制定合理的评价体系。在对学生的评价过程中,教师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种对学生的实验进行全面的评价,改变了过去传统以结果为标准的评价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有效的发挥,把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5结论
总而言之,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转折时期,在利用先进设备的基础上,各校的教育工作者应集思广益,不断的研究和探讨出具有专业特色的药理学实验。与此同时,做好各项实验的准备工作,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把实验课和理论课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极大程度的提高药理学实验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志瑶,高立波.对实验教学的再认识[J].长春大学学报,2002,(05).
[2]李淑惠.加强实验室建设,搞好药理实验教学[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1999,(04).
[3]敖英,彭仁琇,汪晖,陈金和,王红英.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之我见[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4,(04).
[4]陈鑫玲.分层教学法在药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