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葡萄生态产业园可行性报告

葡萄生态产业园可行性报告

来源:宝玛科技网
葡萄生态产业园可行性报告

1总 论

1.1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葡萄生态产业园建设项目 1.1.2 项目性质:新建 1.1.3 建设地点:

1.1.4 建设单位:####有限公司 1.1.5 项目法人:### 1.2项目建设地点与范围

贺兰山东麓地处宁夏银川市西、西南与西北郊20~50km处,东邻黄河,西近腾格里沙漠和贺兰山,是自然形成的洪积平原。气候属典型的温带性干旱气候,既是宁夏亟待治理的荒漠地区,也是我国酿酒葡萄的重要原产地之一。产业园位于宁夏贺兰山东麓永宁县沿山地段,建设范围包括银巴公路以南、201省道以西、贺兰山以东、散石子以北的沿山区域,东西长14.7km,南北宽12.7km,总面积5650.16hm2。

1.3项目定位与总体建设目标

####葡萄生态产业园是以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为主体,融观光、休闲、会展及世界葡萄酒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生态产业园。通过多次实地考察和论证,并经地方批准,####有限公司确定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治沙和葡萄种植技术,在防沙治沙的基础上,种植5.0万余亩有机葡萄,并以所生产的有机葡萄产品做为原料,酿造葡萄酒和冰葡萄酒,项目建成后产业园将成为我国三北地区防沙治沙和改造荒漠的示范区;国际一流的葡萄酒原料生产基地,环保型、生态型和有机型葡萄酒及冰葡萄酒生产基地以及国内外著名的以葡萄酒庄为主的酒业观光旅游生态园。

项目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把产业园建成融生态整治、生产示范、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园区。在建成国家一流的工厂化农业示范基地的同时,带动区域农业及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实现葡萄种植及葡萄酒加工产业结构的调整,并对实现区域农业增效、当地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意义。产业园的建设还将极大地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力地推动再就业工程,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产业园建设主要目的为:

⑴ 建立五万余亩集约化优质葡萄种植基地与荒漠化治理示范区,设施配套完善,符合贺兰山东麓葡萄原产地域要求,产品通过有机产品认证。

⑵ 选育优质抗冻酿酒葡萄新品种,应用节水灌溉技术和有机栽培技术,建立生态型产业园区基础研究开发条件和技术团队。

⑶ 建设年生产能力2.5万吨的优质葡萄酒生产线。将优越的自然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推动宁夏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培育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⑷ 通过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产业创新品牌,形成新技术辐射源,建立科技培训、人才培养基地,探索“龙头企业+基地”的酿酒葡萄产业基地建设模式。

⑸ 填补宁夏葡萄酒文化旅游的空白,推动区域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⑹ 建立完善的“引导、企业运作、中介参与、农民受益”的园区运行机制。 1.4可行性研究范围及依据 1.4.1可行性研究范围

本项目根据###葡萄生态产业园建设的要求,结合项目区的具体条件及建设单位的经济技术实力,从以下几方面对产业园建设进行全面分析论证。

⑴ 建设现代化葡萄生态产业园的目的意义与市场需求预测。 ⑵ 建设条件分析、建设规模、总体布局与建设方案。

⑶ 组织管理与运行管理机制,项目投资估算与建设进度安排。 ⑷ 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分析及研究结论。 1.4.2可行性研究依据 (1)法规 ① 产品质量法

② 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

③ 、有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方针、产业 ④ 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原产地域保护管理办法 ⑤《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 (2)规范标准

① 葡萄酒(GB15037-2006) ② 葡萄酒、果酒通用分析方法

③ 葡萄酒及果酒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④ 葡萄酒卫生标准(GB/T 15037—1994)

⑤ 宁夏酿酒葡萄栽培技术规程(DB /T204-2004) ⑥ 食品质量认证实施规则──酒类 ⑦ 酒类流通管理办法2005

⑧ 酒类商品批发经营管理规范2005 ⑨ 中国葡萄酿酒技术规范

⑩ 相关农业、林业、水利、电力、燃气、通信、建筑、规划技术规范 (3)规划文件

① 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② 宁夏葡萄产业发展规划(草案)

③ 宁夏优质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及发展规划 ④ 银川市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⑤ 永宁县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⑥ 宁夏葡萄酒行业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 ⑦ 宁夏葡萄产业调研报告 1.5主要建设内容与规模

###葡萄生态产业园总面积5650.16hm2,主要分为生态产业示范园、国际葡萄酒庄文化苑、酿酒葡萄种植园及西夏长城游牧文化观光园四大功能区。其中:

生态产业示范园占地面积681.13hm2,包括:(1)葡萄新品种示范区,面积63.70hm2;⑵优良苗木繁育区,面积43.10hm2;⑶ 葡萄观光休闲区,面积500.83hm2;⑷ 鲜食葡萄产业化种植区,面积42.00hm2;⑸ 葡萄酒生产区,占地面积25.00hm2;⑹研发与管理中心,占地面积6.50hm2。

国际葡萄酒庄文化苑占地面积1152.90hm2,建设法国、德国、西班牙、美国、澳洲等风情葡萄酒庄园6个。

酿酒葡萄产业化种植园占地面积2829.66hm2。 西夏长城游牧文化观光园占地面积986.50hm2 1.6产业园主要产品

项目建成后,正常生产期主要产品年生产规模为:葡萄种苗350万株,酿酒葡萄3.43万吨,鲜食葡萄0.55万吨,中高档葡萄酒2.50万吨,生态旅游观光游客3.00万人次,

培训农民3000人次。

1.7建设期限及进度

项目建设期限为七年,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为2008~2009年,主要建设生态产业示范园;二期为2010~2011年,主要建设国际葡萄酒庄文化苑;三期为2012~2014年,主要建设酿酒葡萄种植园和西夏长城游牧文化观光园。

1.目总投资与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98429.86万元,其中建设投资92391.91万元,铺底流动资金6037.95万元。固定资产投资:新品种示范区275.84万元,优良苗木繁育区5.04万元,观光休闲区2660.15万元,国际葡萄酒庄文化苑3813.80万元,酿酒葡萄种植园22080.55万元,鲜食葡萄产业化种植区199.65万元,葡萄酒生产区5627.万元,研发与管理中心1772.00万元,西夏长城游牧文化观光园637.55万元,基础设施25513.62万元,环保工程85.00万元,附属工程2614.22万元,绿化美化工程9167.55万元。

勘察设计费2250.35万元,建设单位管理费1500.23万元,科技支撑费1500.23万元,预备费4013.12万元,建设期贷款利息8116.36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为6037.95万元。

本项目建设资金由银行贷款、企业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组成。其中:企业自筹资金40150.00万元,银行贷款36750.00万元,其他资金21529.86万元采取增资扩股方式或其它融资渠道筹措。

1.9效益评价

(1)经济效益:本项目在第9年后产品生产能力达到设计能力,项目正常生产期产品年销售收入共140204.49万元;年产品销售税额25741.54万元,年23834.76万元,城市建设税1191.74万元,教育附加税715.04万元,所得税16167.26万元;年利润总额为491.70万元,扣除所得税后利润为32824.44万元,可分配利润27900.77万元;贴现率按10%计,计算期内财务净现值为56752.44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7.18%,比基准收益率10%高出7.18个百分点,动态投资回收期10.58年。

(2)社会效益:项目产业化示范辐射带动功能强大,既为企业发展开拓广阔空间,又为区域经济创造良好的发展契机;充分发挥了地域优势,加快了区域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必将加速当地农林业的现代化发展速度,在满足社会物质生活需要的同时,实现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农村劳动力创造了就业机会,增加了农民收入,对地方财政贡献巨大。

(3)生态效益:产业园内将形成大面积的葡萄种植区和景观绿地,通过场地绿化、道路绿化、渠道绿化、生态林带等生态建设,将形成大面积的绿色植被,产业园植被覆盖度达到85%以上,将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改善区域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随着园区绿色植被的形成,也为野生动物、昆虫、鸟类提供生存空间,区域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

1.10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表1-1。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 表1-1

序号 项 目 单位 数量 % 备注

一 产业园建设总面

积 hm2 5650.16 100.00

1.1 新品种示范

区 hm2 63.70 1.11

1.2 优良苗木繁育

区 hm2 43.10 0.75

区 苑 园 区 1.3 葡萄观光休闲

hm2 500.83 8.75 1.4 国际葡萄酒庄文化

hm2 1152.90 21.40 1.5 酿酒葡萄种 hm2 2829.66 49.46 1.6 鲜食葡萄产业化种植

hm2 42.00 0.74 植

1.7 葡萄酒生产

区 hm2 25.00 0.44 1.8 西夏长城游牧文化观光

园 hm2 986.50 17.24 1.9 研发与管理中

心 hm2 6.50 0.11 二 产业园主要产品产

量 2.1 葡萄种苗 万

株 350 2.2 酿酒葡萄 万

吨 3.43 2.3 鲜食葡萄 万

0.55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 续表1-1

序号 项 目 单位 量 % 备注

2.4 葡萄酒 万

吨 2.50 三 人才培

养 农业技术培训 人/

年 3000 四 生态观光旅游 万人次/年 3.00 五 项目总投资 万

元 98429.86 100.00 6.1 固定资产投资 万

元 75011.61 76.21 6.2 其他投资 万

元 5250.81 5.33 6.2.1 勘察设计费 万

2250.35 2.29

数 6.2.2 建设单位管理费 万元 1500.23 1.52

6.2.3 科技支撑费 万

元 1500.23 1.52

6.3 预备费 万

元 4013.12 4.08

6.4 建设期贷款利息 万

元 8116.36 8.25

6.5 铺底流动资金 万

元 6037.95 6.13

七 项目财务效益指

7.1 年产品销售收入 万

元 140204.49

7.2 年上缴税费 万

元 25741.54

7.3 总成本费用 万

元 91212.79

7.4 年税后利润 万

元 32824.44

7.5 财务净现值 万

元 56752.44

7.6 财务内部收益

率 % 17.18

7.7 投资回收

期 年 10.58

1.11研究结论

1.11.1 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发展,适应我国及宁夏葡萄种植业新形势,能促进宁夏葡萄产业的快速发展。###葡萄生态产业园立足宁夏独具特色的葡萄产业区域优势,建设以产业化和生态观光型为主体的示范基地,抢占西北地区乃至全国葡萄种植产业的制高点,形成超前性产业化开发优势。对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立项建设十分必要。

1.11.2 项目区光热充足,水、电、土地及人力资源丰富,有良好的外部协作条件和科技依托,建设条件十分优越。国内中高档葡萄酒及鲜食葡萄需求量不断增大,产品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1.11.3项目建设方案设计综合性强,产品、项目形象突出,产业开发、产品开发互补性良好,技术成熟先进实用。

1.11.4项目经济效益好,投资回收期短,还贷及抗风险能力强,经济可行。项目财务净现值为56752.44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7.18%,比基准收益率10%高出7.18个百分点,动态投资回收期10.58年。

1.11.5本项目产业关联性强,示范带动作用巨大。项目的建成不仅使产业园有机农业和生态观光农业得到优化升级,将成为西北地区一流的观光农业和有机农业示范基地,通过示范辐射带动区域高效种植业产业化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也十分显著。

2项目建设背景

世界农业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石油农业和现代农业等发展阶段。现代农业具有五个突出特点,即农产品市场化、农业企业化、品种优质化、生产规模化和技术高新化。世界各国农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差距较大。我国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阶段,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赶超世界农业发达国家,满足世界1/4人口对农产品的需要,是我国农业对全人类的巨大贡献。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是面向新世纪的重大决策,也是确保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加快西部的发展给西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也给我国葡萄酒产业和企业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作为西部省份的宁夏,如何利用西部大开发的优势,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和资源优势,合理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适应新形势下市场经济的要求,是当务之急。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是西部大开发的基础,寻求既能发挥当地优势资源保障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又可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与提高,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开发建设项目,就成为地方谋求发展的抓手。

宁夏回族自治区、审时度势,提出种植业要从单一的生产型向生产、生态、生活复合型转变,努力发掘农业(种植业)资源的生态、文化、旅游等功能。积极扶持种植基地建设,培育名牌产品,顺应种植业市场化、产业化的趋势,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生产组织方式的转变,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推动种植业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实现传统种植业向生态型、观光型和现代精准型转变,面对国际国内两个大市场,推进产业化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自治区十分重视葡萄产业发展,2003年制定了《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及发展规划》,随后出台了《关于加快葡萄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将葡萄产业确定为宁夏农业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列入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纲要。近年来宁夏葡萄产业发展较快,2007年底宁夏葡萄基地达21万亩,产量8万吨,产值5亿元,其中酿酒葡萄基地13万亩,葡萄基地的迅速扩大带动了葡萄酒酿造业的发展。目前,以西夏王、御马、贺兰山、鹤泉等为主体的葡萄酒加工龙头企业已达16家,贺兰山东麓葡萄产区也已成为张裕、王朝、长城等国内知名葡萄酒公司的优质原料基地。加快葡萄生态产业园建设,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不断推进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相关部门相互协作,全方位为企业提供服务,农业科技部门给予龙头企业以科技支撑,金融部门积极向葡萄种植基地发放贷款,确保发展后劲,将为宁夏德福葡萄生态产业园的建设与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

中国是世界上葡萄酒消费增长最快的市场。10年来,世界葡萄酒传统消费国的消费量基本维持原有水平,唯独中国市场异军突起,葡萄酒销量不断攀升,这让全球葡萄酒厂商趋之若鹜。曾有法国报刊用“令人瞠目结舌”来形容中国葡萄酒市场近年来的需求增长速度。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随着经济发展及人们饮酒观念转变,葡萄酿酒行业将保持较高幅度的增长,消费的地区和人群呈现向外延伸的趋势,并将继续保持下去。但从我国葡萄酒产业发展的现状来看,葡萄原料供给并不充裕,这也为葡萄产业园的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机遇。

葡萄酒的酿造素有“七分原料,三分工艺”之说,即葡萄原料的好坏是决定葡萄酒质量的关键因素。我国可用于种植葡萄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北、宁夏和地区。宁夏德福葡萄生态产业园位于贺兰山东麓,其地处银川平原的西部,系黄河冲积平原与贺兰山山前洪积扇之间的过渡地带,属中温带干旱气候区,年平均气温8.9℃,4-9月活动积温32℃,日照时数3029.6小时,年降雨150-200mm。这里沙砾结合型土质透气极佳,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加上干燥少雨,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且西有贺兰山天然屏障抵御寒流,东有引黄灌渠横穿而过,可满足葡萄生长各个时期的水份需要。大量调查数据表明,在水热系数、温度、湿度等方面,这一地区比法国的波尔多地区更胜一筹。而且,在这里种植葡萄无病虫害,

具有果实香气发育完全,色素形成良好,含糖量高,含酸量适中,产量高,无污染,品质优良的优势,是一个得天独厚的绿色食品基地。德福葡萄生态产业园的建立,将给宁夏乃至西部葡萄酒的发展,尤其是高经济附加值的酿酒葡萄的生产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葡萄酒加工业随之兴起必将带动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及消费能力的增强。

综上所述,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宏观背景下,通过当地各级的正确引导和支持,充分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发挥企业自身的科技、经济优势,在银川西部建设一个高标准、高水平的葡萄生态产业园,并通过提供优良种源、技术支撑等服务,带动区域葡萄种植、葡萄酒加工产业的快速发展。发挥区位优势,开发葡萄及葡萄酒旅游资源,符合国家和自治区葡萄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的要求,顺应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需要,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3.1实施西部大开发,发展宁夏沿黄城市带产业集群的需要 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中明确提出:要重点发展一批中心城市,培育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长江上游经济带、南(宁)贵(阳)昆(明)经济区,以带动整个西部地区发展。其中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布局中就包括宁夏沿黄河地区,简称沿黄城市带。产业集群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它在国际国内起到了加快经济发展的示范作用。从美国的“硅谷”、加州葡萄产业区,意大利普拉特的纺织业区,到德国鲁尔钢铁和机械制造区;从中国台北的新竹科技工业园区,浙江特色工业产业区,到广东东莞的制造业基地等,莫不如此。无论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还是传统产业集群,都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增长极。宁夏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依托地域及资源优势,强力推进宁夏沿黄城市带葡萄产业集群发展,以发展“一地一品”特色产业为突破口,着力培育葡萄种植及加工产业集群,对宁夏经济实现超常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意义。###葡萄生态产业园的建设还必将极大地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力地推动再就业工程,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3.2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葡萄生态产业园的建设与发展,有利于区域“三农”问题的更好解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有利于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二是有利于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的集约化发展,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三是通过职业培训或辐射带动作用能够提高农民素质,加快农村和城市劳动者一体化的步伐。德福葡萄生态产业园的建设与发展,能有效推动农村的产业化与城镇化,促进区域的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和农民增收,在新世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工程中有所作为。

3.3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区域特色产业的发展

贺兰山东麓是我国酿酒葡萄的重要产地,建立规模化种植与葡萄酒酿造产业园,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 建立品种改良、科技培训、技术创新、统一销售的发展新模式,把葡萄种植与加工业发展成为区域特色产业,促进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对实现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意义。德福葡萄生态产业园的建设将为其葡萄酒加工企业提供优质葡萄原料,同时又能把葡萄的种植与葡萄酒的生产、加工、销售与区域特色旅游资源开发相结合,开发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葡萄文化旅游项目,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3.4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需要 贺兰山东麓约有120万亩适宜发展葡萄种植的土地。属中温带干旱气候区,年平均气温8.9℃,4-9月活动积温32℃,日照时数3029.6小时,年降雨150-200mm。这里沙砾结合型土质透气极佳,气候干燥少雨,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达三千小时,昼夜温差大,且西有贺兰山天然屏障抵御寒流,东有引黄灌渠横穿而过,可满足葡萄生长各个时期的水份需要。

这里是我国十大优质葡萄产地之一,种植葡萄病虫害少,具有香气发育完全,色素形成良好,含糖量高,含酸量适中,产量高,无污染,品质优良的优势,是一个得天独厚的有机食品基地。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给宁夏葡萄种植及加工企业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将丰富的资源优势、地缘优势、机遇优势及企业的资金、技术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必将加速区域农林业的现代化发展速度,在满足社会物质生活的需要同时,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5依托科技优势,培育龙头企业及区域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需要

###葡萄生态产业园是科技含量较高的农业项目,作为农业科技开发基地,它将融科学性和技术先进性于一体,同时又具备农业技术推广和示范作用。作为生产基地将发展贸工农、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充分体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优势,发挥农业项目风险小、收益稳定的特点,使企业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率,实现企业的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走上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良性发展道路。

4市场需求及建设条件分析 4.1市场需求分析

4.1.1有机与绿色名特优果品需求分析 葡萄品种繁多,营养丰富,酸甜可口,深受人们的喜爱。我国葡萄生产以鲜食葡萄为主,产量占世界鲜食葡萄总量的34.7%,世界排名第二,但仍然不能满足人们消费水平提高的要求,特别是有机及绿色葡萄果品,在市场上更是供不应求,因此,葡萄产业发展的潜力很大。

我国的有机与绿色果品生产起步较晚,虽然经过近10年的发展,但产品类别及数量仍处于较低水平,目前专门从事有机与绿色果品开发和经营的公司为数不多,有机与绿色果品的“生产基地—龙头企业—品牌—市场”产业链条正在形成阶段。国内市场高品质有机果品大多是由国外进口,主要来自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

宁夏非常适宜发展有机与绿色果品,而葡萄是其中效益较好的果品之一。本项目主要生产有机与绿色名特优葡萄,立足于银川,面向西安、兰州、北京、太原、呼和浩特等重要城市。根据项目经营策略,本项目实行生产、储运、销售一体化经营,通过保鲜加工延长产品保质期,使产品销往全国各大城市。本项目的规模化生产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使人们能够以较低价格品尝到高品质的有机葡萄果品,同时也使产业园成为银川有机葡萄的集散地。

纵观有机与绿色名特优果品市场格局,可以看到受气候、地理位置及工艺、技术等客观因素所限,供需矛盾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将继续存在,而且少有竞争对手,使本项目处于极有利位置,产品市场前景将十分广阔。

4.1.2 葡萄酒及其原料市场需求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对葡萄酒、果酒消费需求快速增长,品饮葡萄酒已成为一种时尚。葡萄酒的市场需求每年以10%~20%的速度增长,目前人均消费0.38L,城镇人均消费葡萄酒0.7L。中国是世界上葡萄酒消费增长最快的市场。10年来,世界葡萄酒传统消费国的消费量基本维持原有水平,唯独中国市场异军突起,葡萄酒销量不断攀升。曾有法国报刊用“令人瞠目结舌”来形容中国葡萄酒市场近年来的需求增长速度。从目前到2010年间,中国将是全球最活跃的葡萄酒市场,葡萄酒消费量将增长近36%。国内专家曾预测,到2025年时,中国的中产阶层很可能超过5亿人,届时,被视为时尚和身份象征的葡萄酒将更加畅销。

随着全国葡萄酒市场的持续升温,在东部葡萄酒酿造业的带动下,西部酿酒葡萄种植遇到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市场前景广阔。宁夏贺兰山东麓地区是不可多得的优质酿酒葡萄产区。中国著名的葡萄专家罗国光、晁无疾指出,贺兰山东簏是中国最优质的葡萄酒产区;李华更明确的说,宁夏的葡萄原料好到可以不加任何人工的痕迹就可以酿出世界顶尖的好酒。本项

目坚持\"原料基地化,基地品种化,品种区域化\"的原则,在具有独特地理优势的贺兰山东麓建成较具规模的酿酒葡萄种植与葡萄酒酿造产业园,将给西部葡萄酒的发展尤其是高经济附加值的酿酒葡萄的生产带来更广阔发展空间。以2006年为例,葡萄还没完全成熟,就有企业哄抢,即使是质量最差的葡萄,也被高价收购,整体价格达到每公斤4元。丰产期酿酒葡萄平均亩产可达到1000~1500公斤,甚至更高,以2元/公斤来计算,亩产值可达到2000~3000元,除去400~900元的成本,酿酒葡萄亩平均纯收入1600元以上。此外,葡萄种植企业的发展也将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当地农民收入的提高。

4.1.3 生态旅游产品需求分析

宁夏位于我国中部偏北,黄河的中上游地区,属温带性干旱气候,且南北气候差异大,冬寒漫长,夏少酷暑,夏季尤为适合避暑。自治区的首府银川市七、八月份平均气温在20℃上下,昼夜温差在12℃以上,是全国大中城市暑期最凉爽的城市之一,全年接待游客300万人次,旅游总收人11.2亿元,并且呈不断增长趋势。

现代旅游的发展趋势是生态旅游产品、农业旅游产品以及休闲旅游产品不断受到人们的青睐。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开发和持续发展,自治区吸引游客的范围将会逐步地扩大至西北、华北地区乃至全国,使来此进行生态旅游的游客会大幅度的增加。

德福葡萄生态产业园不仅要生产出高品质的有机和绿色农产品,而且要充分发挥观光农业的生态旅游功能,通过建立国际葡萄酒庄文化苑、生态农庄、葡萄文化体验园、设施果园及西夏长城游牧文化园等游览设施,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旅游活动,使旅游观光者在游览、度假的同时真正领略到现代高科技农业的内涵和外延。

4.2建设条件分析 4.2.1自然条件 (1)地理位置

德福葡萄生态产业园位于宁夏贺兰山东麓永宁县沿山地段,为西夏渠扬黄灌区。建设范围包括银巴公路以南、201省道以西、贺兰山以东、散石子以北的沿山区域,东西长约14.7km,南北宽约12.7km,总面积5650.16hm2。

(2)地形地貌

园区地形比较平缓,总体由西向东倾斜,最高海拔高度为10m,最低为1160m。地貌类型为洪积平原,园区以西为贺兰山地,贺兰山南北向纵亘边境,海拔一般在1500~2200m。

(3)气候

园区地处西北内陆,远离海洋,属温带干旱气候区,具有典型的气候特征,四季分明。春季温暖干旱,升温较快;夏季炎热,降水较多;秋季凉爽,降温迅速;冬季寒冷,少雨多风。光照丰富,热量充足,干旱少雨,蒸发强烈,昼夜温差大。≧10℃年活动积温3300℃,年日照时数3000h左右,年日照率65%以上,太阳总辐射量6100MJ/m2,昼夜温差10~15℃,无霜期平均为176天,热量适中,光热资源丰富,年降水量202mm,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年降水量62.2%,年蒸发量1400-2600mm。丰富的光热资源、干旱少雨的气候条件,并且病虫害发生少,有利于葡萄生长结果及有机物质合成,适宜于优质葡萄种植与生产。

(4)土壤

园区土壤主要有灰钙土、砾石土两个土壤类型。灰钙土是本区地带性土壤,占土壤总面积的95.0%以上。主要分布在园区的山前洪积扇区,土体干燥,质地偏轻,pH值8.1~9.07,土壤平均有机质含量0.4%。砾石土主要分布山前洪积扇区及河滩地,砾石含量一般在30%以上,面积约占土壤总面积的5%。

(5)植被

园区自然气候干旱,天然林稀少。植被以荒漠化草原为主,包括了荒漠化草原和人工林两种植被类型。

野生植物共有100余种。主要乡土乔木树种有杨树、柳树、榆树、沙枣、白蜡、国槐、臭椿等,灌木树种有沙棘、酸枣、柠条等;主要栽培经济树种有苹果、梨、杏、桃、葡萄、枣、枸杞、桑树等。

4.2.2社会经济条件

园区所在永宁县2007年生产总值33.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6.3亿元,第二产业19.5亿元,第三产业7.3亿元。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产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9︰59︰22。全县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6098元。地方财政总收入2.2亿元,财政支出5.1亿元。

2007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11.9亿元。其中农业产值7.7亿元,林业产值0.1亿元,牧业产值3.2亿元,渔业产值0.7亿元。2007年全县设施园艺累计达1467hm2,葡萄种植面积达4133 hm2,蔬菜水果实现产值2.3亿元。园林水果面积5867 hm2,产量3.9万吨,增长9.8%。

全县总人口为20.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3万人。年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5320人,发展劳务产业人员3.8万人,劳务收入1.8亿元,有组织地输出劳动力13116人。2007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4193元,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9.1%。

4.2.3劳力资源条件

至2007年底永宁县总人口20.9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6万人,农业劳动力资源约6.5万人,其中男劳动力约3.6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约1.0万余人,此外城镇还有众多下岗职工,为园区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而且,本地劳动力价格低廉,可降低项目建设及运营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4.2.4土地资源条件

园区土地总面积为5650.16hm2,全部为荒地,土地产权明晰,地广人稀,不存在拆迁问题,可开发利用空间很大。地方已与#####公司签订有关用地合同,用地已落实,用地合同见附件。

4.2.5水资源条件

天下黄河富银川,黄河为宁夏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在国家、水利部颁布实施的《黄河可供水量年度分配方案》中,年分配给宁夏的黄河干支流耗水量为40亿m3,从自治区取水许可证年审情况看,宁夏全区实际耗用黄河水32.38亿m3,剩余7.62亿m3。

园区天然降水很少,年平均降水量仅为190mm。但产业园位于西夏渠散石子扬水灌区,干渠支开口水量是860.47万m3,并且园区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项目建设及运营用水基本能够得到保证,但在西夏渠供水之前,应申请开采部分地下水资源,以应急需。

4.2.6交通运输条件

园区距自治区首府银川20km左右,201省道及银巴公路绕园区东、北两侧,对外交通十分便利,发达的道路系统为项目建设物料运输奠定了良好的交通条件。

4.2.7电力供应条件

园区地处宁夏经济较发达地区,区域电力系统完善,年供电总量达60多亿度,实际用电量约54亿度,电力供给有余。同时,青铜峡水电站年发电能力为96674.777万千瓦时,为园区供电创造了便利的条件。

园区用电主要为葡萄酒酿造、灌溉设施及人员生活用电,用电可就近接入,电力供应条件非常优越。

4.2.8种苗供应条件

由于园区距省府银川很近,银川市及周边县(市)苗圃众多,年产各类生态及经济树种苗木达3000万株以上,另外邻近的陕西、甘肃、内蒙有一批技术力量雄厚的苗木生产企业,年产各类苗木上亿株,完全可以满足园区防护林建设的需要。葡萄苗木园区建有自己的苗木繁育基地,可采用嫁接苗方式提供优质种苗。

4.2.9 各级高度重视 自治区、将葡萄种植及加工作为特色产业之一,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发展的和措施,加快葡萄生态产业园建设,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不断推进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与此同时,在发展葡萄产业过程,各相关部门全方位提供服务,农业科技部门为葡萄种植大户、龙头企业给予必不可少的技术支撑,金融部门也积极向葡萄种植基地发放贷款,确保发展后劲,这些举措为宁夏德福葡萄生态产业园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4.2.10 当地具有葡萄种植的历史传统 早在宋朝和西夏时期,宁夏就已经开始了葡萄的种植和葡萄酒的酿造,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葡萄文化。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勤劳的人民培育了许多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优良酿酒、鲜食葡萄品种,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经验和加工技术,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实践经验丰富的葡萄栽培技术人员。因此,悠久的葡萄种植历史传统为产业园的建设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人员、技术、品种、文化筹备。

4.2.11 项目建设单位资信

###葡萄生态产业园的建设单位为宁夏德福酒花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人民币,总资产2000万元人民币。

#####有限公司是由泰国####集团和澳门####团有限公司合作出资成立的外商独资企业。泰国####集团是由泰国著名爱国实业家####先生创办,始于20世纪90年代,总部设在泰国曼谷。##集团至今已发展成为拥有房地产业、食品产业、旅游业、矿业和商业为一体的多元化大型企业集团。目前3000多名员工活跃在###集团海内外10多家公司的不同领域。###集团有限公司于1991年在澳门正式成立,起初以经营电器产品为主,经过十多年的努力,###逐步迈向多元化的发展,至今已是澳门较具规模的综合企业之一。集团直接投资和联营的业务范围广泛,主要包括家庭电器及数码产品销售、能源开发、房地产投资及管理、科技产品研发生产、保安护卫系统、旅游娱乐及酒店管理等。公司业务遍布澳门、中国内地及海外等地。泰国###集团、###集团具有强大的资金实力。因此,####有限公司具备项目建设的基本信誉和能力。

5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 5.1指导思想

####葡萄生态产业园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主攻有机农产品生产和创立生态观光农业精品,把产业园建成国家一流的葡萄种植、葡萄酒生产及葡萄酒文化旅游体验基地和宁夏发展现代农业的龙头企业。因此,其建设指导思想是依托宁夏贺兰山东麓优越的区位优势,凭借德福酒花公司的现代化经营手段和融资能力,将产业园建成外向型葡萄生产基地及农业观光园,形成优势葡萄酒产业园,有效提高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同时,通过产业园的经营和管理模式推广,提升辐射区的葡萄种植业及葡萄酒加工业的生产水平。

5.2建设原则

本产业园建设坚持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1)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2)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

(3)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的原则。

(4)科技进步提高项目建设质量、以质量求生存的原则。 (5)集约化、基地化、商品化发展的原则。 5.3建设目标

##葡萄生态产业园建设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现代农业技术为手段,通过主攻有机与绿色鲜食葡萄及酿酒葡萄生产、葡萄酒酿造,建成有机果品供应、示范和优

质葡萄酒酿造基地,著名的观光农业基地,宁夏的特色产业园,最终实现产业园生产标准化、产业规模化、科技高新化、机制市场化、整体现代化、园区景观化。同时带动周边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形成区域新的经济增长点。

主要建设任务:

⑴ 建成宁夏以酿酒葡萄为主体的种植业孵化器。以产业园为依托,连接企业与农民,摸索葡萄种植业发展新思路,带动银川乃至宁夏葡萄种植业率先进入现代化、规模化、设施化行列。

⑵ 建成有机与绿色葡萄果品工厂化栽培示范基地及沙漠治理示范区,应用设施农业技术生产有机与绿色果品及葡萄酒酿造原料,通过市场开拓,打造品牌,使其跻身于世界葡萄果品大市场。

⑶ 建成我国优质葡萄酒生产基地。建成一个年生产能力达到2.50万吨的优质葡萄酒龙头企业,打造国内甚至国际葡萄酒系列产品知名品牌,把资源优势转化成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

⑷ 建成国内一流的观光农业及葡萄酒文化旅游地。通过引入最新的种植业技术与设施,高效利用生物资源,展示新种源、新产品,使人们领略葡萄种植园田园风光,体验葡萄种植及葡萄酒文化,充分展现人与自然和谐。

6总体布局 6.1指导思想

总体布局要突出观光种植的景观特色以及工厂化农业高新技术、现代化葡萄酒酿造工艺、有机农业、精准农业的要求,充分体现农业地域文化内涵,以景观节点、交通廊道为主形成观光网络,追求产业园田园化。

6.2布局原则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产业园功能分区布局主要考虑以下原则: ⑴ 功能突出集中原则

产业园分为生态产业示范园、国际葡萄酒庄文化苑、酿酒葡萄产业化种植园、西夏长城游牧文化观光园四大功能区,各功能区项目布局相对集中,主题突出,风格鲜明。

⑵ 因地制宜融入自然原则

依据自然场地条件,随形就势与自然融为一体,展现新田园胜景。 ⑶ 景观风格鲜明化原则

自然奥秘无穷,人类文化博大精深,风格多样。产业园生产生活与休闲娱乐活动交织出一个新的网络空间,对不同的空间,应特化景观风格,使整个园区展示规整式与自然式交相辉映的景观格局。

⑷ 以人为本,生态网络化原则

以人为本,以绿为主题,构筑网络式生态通道,使产业园成为极具活力的生态网。 6.3功能分区布局

####葡萄生态产业园分为生态产业示范园、国际葡萄酒庄文化苑、葡萄种植园及西夏长城游牧文化观光园四大功能区。生态产业示范园又分为新品种示范区、优良苗木繁育区、观光休闲区、鲜食葡萄产业化种植区、葡萄酒生产区、研发与管理中心等园区;国际葡萄酒庄文化苑分为6个国际葡萄风情酒庄。

6.3.1 生态产业示范区 (1)新品种示范区

新品种示范区布局于示范园的西南部。 (2)优良苗木繁育区

优良苗木繁育区位于示范园区西部,主要包括组培楼、智能化温室、炼苗温室及大田育苗区等。

(3)观光休闲区

观光休闲区位于产业园西北部,优良苗木繁育区北部,主要包括采摘体验园、葡萄休闲观光运动中心及葡萄园艺园。

(4)鲜食葡萄产业化种植区

鲜食葡萄产业化种植区位于示范园东南部大部分面积,呈自然式布局。 (5)葡萄酒生产区

葡萄酒生产区位于示范园中部,主要包括现代化的葡萄酒酿造厂房、葡萄酒城堡及污水处理厂等。

(6)研发与管理中心

研发与管理中心葡萄酒厂与国际管理中心之间,主要包括综合管理楼、酒厂职工公寓、产业园高级公寓、研发中心与产品贮藏库等。

6.3.2 国际葡萄酒庄文化苑 园区位于产业园东南部的区域,其东部紧邻201省道,主要布局6个国际葡萄酒风情酒庄。

6.3.3 酿酒葡萄产业化种植园

位于产业示范园及国际葡萄酒庄文化苑以西及以南的区域,建设产业园农庄2处,配套以必要的公共设施及建筑,其余以酿酒葡萄产业化种植为主。

6.3.4 西夏长城游牧文化观光园

西夏长城游牧文化观光园位于产业园最西部的区域,以开发游牧及草原生态文化旅游产品为主。

7项目分区建设方案 7.1生态产业示范园 7.1.1新品种示范区

该区占地面积63.70hm2。其中品种示范园占地58.592hm2,管护房占地0.012hm2,道路占地道路占地1.5925hm2,排水渠道占地0.637 hm2,防护林占地2.8665hm2。立足当地的资源和自然条件优势,瞄准国内、外葡萄发展的动向和趋势,选择和引进最优质鲜食、酿酒葡萄品种、应用新技术、新设施,并对其进行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充分发挥园区的示范、引导作用,促进区域葡萄品种和栽培技术的现代化发展。

7.1.2 优良苗木繁育区

该区占地面积43.10hm2,其中建筑物占地0.50hm2,道路占地1.0775hm2,场地铺装0.2155 hm2,渠道占地0.4311hm2,防护林占地1.9397hm2,苗圃地38.9412 hm2。

应用植物组培与转基因育种新方法,为产业园及产业辐射区提供优良葡萄及其它植物种源和技术支撑,加快科技成果商品化,提高农业集约化生产水平和产品科技含量。该区兼具科研和生产两种功能。在积极开展植物组培与转基因育种技术研究的同时,引进国内外葡萄、花卉、蔬菜等经济作物新品种,选育适合宁夏发展的优良品种;同时采用基因育种工程技术,选育适应性强、抗逆、品质优良、高产的转基因苗木新品种;通过植物组培手段,快速繁育优良种苗,满足银川及区内外的的种苗需求。

(1)主要建设项目

① 组培楼:建筑面积600 m2,其中:组培实验室占用面积250 m2 ,基因工程实验室占用面积150 m2 ,附属用房占用面积200 m2。

② 智能化温室:建筑面积1500 m2,采用连栋玻璃温室结构。 ③ 炼苗温室:建筑面积3000 m2,日光温室。

④ 育苗园区:占地面积38.94 hm2。 (2)繁育品种

鲜食葡萄品种:红地球、无核王、皇家秋天、无核红宝石、克瑞森、森田尼、红意大利、维多利亚、奥古斯特、矢富罗莎、大粒六月紫、葡萄园皇后、京秀等。

酿酒葡萄品种:梅鹿辄、黑比诺、蛇龙珠、晚红蜜、赤霞珠、味儿多、贵人香、白玉霓、佳美、佳利酿、宝石、雷司令(RieSling)、威达尔(Vidal)、霞多丽(Chardonnay)、贵人香(l-Calian Riesling)、米勒(Muller Thurgau)、琼瑶浆(Cewurztra miner)、白品乐(piaot Blance)、灰品乐(Pinot Cris)、长相思(Sauvigon BLance)等。

(3)生产规模

年产组培葡萄苗50万株,大田苗木300万株。 7.1.3 葡萄观光休闲区

占地面积500.83hm2,其中建筑占地0.54hm2,水系占地9.00 hm2,道路占地7.51 hm2,绿化占地13.51 hm2,渠道占地3.00 hm2,葡萄采摘园216.57hm2。主要建设项目:

⑴ 采摘体验园:种植以鲜食为主的葡萄,供游人采摘、品尝,体验田园生活,占地面积216.57hm2,其中葡萄设施栽植区占地面积10.00 hm2,建日光温室大棚60座,采用“矮、密、早、快、优”栽培模式,每棚定植1200~1400株,单产2000~2500kg,在实行反季节栽培的条件下,可做到一年定植,二年达产,两年三熟的效果。其他区域葡萄种植株行距为0.6 m ×4m。到正常经营期,可年产鲜食葡萄4872.86吨。

⑵ 葡萄休闲观光运动中心:集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科研、科普

教育、旅游观光、运动健身、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现代化庄园,建筑面积2250m2。 ⑶ 葡萄园艺园:建筑面积2250 m2,游客在此可了解葡萄及葡萄酒的历史、文化,领略葡萄酒酿造的独特魅力,享受风格迥异的葡萄酒主题餐饮服务,接受全新感受的葡萄美容,还可以学习有关葡萄酒礼仪和葡萄酒鉴赏的各种知识。也可以体验农田耕种、采摘等综合性康体项目。

7.1.4 鲜食葡萄产业化种植区 占地面积42.00hm2,其中管护房占地面积0.012hm2,道路占地1.05 hm2,渠道占地0.42 hm2,防护林占地1. hm2,停车场占地0.50 hm2,灌溉沉淀池占地9.00 hm2,鲜食葡萄种植面积29.128 hm2。采用现代农业设施栽培技术,严格按照无公害鲜食葡萄生产技术规程的标准和要求,建立健全葡萄园各项操作规程,生产出优质、高效的无公害果品。产品瞄准国内高档消费市场及国际出口市场。主要选择红地球、克瑞森、无核王、皇家秋天等优良品种,栽植株行距为0.6m×4m。到正常经营期可年产鲜食葡萄655.42吨。主要建设内容:

(1)管护用房:2处,每处60m2。 (2)防护林:面积1. hm2。

(3)鲜食葡萄种植园:29.13 hm2。 7.1.5葡萄酒生产区

占地面积25.00hm2,其中建筑占地面积1.52hm 2,道路占地0.625 hm2,广场占地1.40 hm 2,水系占地1.325 hm 2,绿化占地14.09hm2,葡萄种植面积6.04 hm 2。建设内容包括前处理车间、制冷车间、发酵车间、稳定车间、灌装车间、办公及休息室、化验室、仓库及品尝室、污水处理厂、锅炉房、配电房、管理房等。

⑴ 生产规模:年生产各类葡萄酒25000吨,其中中档葡萄酒产量为20000吨/年(干红葡萄酒产量为13000吨/年,干白葡萄酒产量为7000万吨/年),冰葡萄酒及白兰地(XO、VSOP)、高档起泡酒等产量5000吨/年。

⑵ 建设目标: 建成全国一流的集研发、生产、销售、旅游为一体的葡萄酒生产基地。

⑶ 产品质量标准:葡萄酒执行《葡萄酒》(GB 15037-2006)标准;白兰地执行《白兰地》( GB11856)标准。

⑷ 生产技术与工艺流程

① 干红葡萄酒生产技术与工艺流程 Ⅰ 生产技术

酿酒葡萄成熟采收后经分选、发酵、贮存、稳定处理、无菌灌装等过程生产干红葡萄酒。 Ⅱ 工艺流程

干红葡萄酒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酿酒葡萄→分选→除梗破碎→成份调整→酒精发酵→分离压榨→苹乳发酵→倒罐→贮存→均衡调配→稳定性处理→超滤除菌→灌装→成品

工艺流程说明:

◆采摘时在田间分品种采收葡萄,进厂后分批破碎。

◆用除梗破碎机去除果梗,葡萄浆汁用泵送入发酵罐,并按比例加入亚硫酸。

◆ 葡萄汁的装量为发酵罐容量的 80%,按工艺要求加入酒用活性干酵母、果胶酶进行酒精发酵。温度控制在26~32℃。当比重接近996 g/l、残糖小于4g/l时,分离压榨。压榨汁和自流汁分开进行苹乳发酵。

◆ 酒精发酵依发酵前测定的含糖量和酸度以及工艺要求调节成份。

◆ 苹乳发酵采用纯汁发酵。装量为发酵罐容量的 100%,发酵温度 18~22℃,按工艺要求加入乳酸菌进行苹果乳酸发酵,层析分析苹果酸完全消失时,将此原酒转到贮酒罐中,按要求补足亚硫酸,并满足贮存。

◆ 贮酒半个月后,开放式倒罐一次,12月份再倒罐一次,第二年根据酒的的情况下胶过滤或直接过滤,澄清贮存。酒始终满罐贮存。

◆ 经贮存后的酒为原酒。通过成份测定和品尝,对原酒进行调配混和以达到出厂质量要求。为得到清澈且外观稳定的产品必须进行稳定性处理。在酒中加入一定量皂土、明胶等对酒作下胶处理; 7~10天酒可澄清,经过滤后再将葡萄酒送冷冻罐中,将温度降至-5℃并维持 10~30天,待冷处理稳定后用过滤机过滤。

◆ 灌装前先用除菌板过滤,再用膜过滤机除菌后进行装瓶,装瓶后的酒送入成品库房。 ② 干白葡萄酒生产技术与工艺流程 Ⅰ 生产技术

酿酒葡萄成熟采收后经分选、破碎、皮渣分离、发酵、贮存、稳定处理、无菌灌装等过程生产干白葡萄酒。

Ⅱ 工艺流程

酿酒葡萄→分选→除梗破碎→皮渣分离→成份调整→酒精发酵→分离压榨→苹乳发酵→倒罐→贮存→均衡调配→稳定性处理→超滤除菌→灌装→成品

工艺流程说明同干红葡萄酒工艺流程说明。 ③ 冰葡萄酒生产技术与工艺流程 Ⅰ生产技术

冰冻葡萄成熟采收后经分选、压榨、浓缩、发酵、陈酿、冷冻处理、无菌灌装等过程生产冰葡萄酒。

Ⅱ 工艺流程

冰冻葡萄→采摘→分选→压榨→浓缩葡萄汁→澄清→控温发酵→葡萄原酒→陈酿→冷冻→过滤除菌→灌装→成品冰酒。

工艺流程说明:

◆ 延迟葡萄采收期至12月下旬,让果实冻在树上,并经2~3周时间,解冻和冻结2~3次。在果实冻结时采收,果温应在-8℃~ -10℃为宜。

◆ 在压榨过程中,加工场地的温度必须保持-8℃以下。按80mg/l计算添加亚硫酸。压榨出粘稠汁液需要施加较大的压力,每压榨1kg葡萄汁需5kg葡萄,这样才能浓缩出较高的糖、酸及各种风味成分(浓缩汁含糖量32~36%,含酸量达8.0~12.0%)。

◆ 发酵控制:将浓缩汁回升10℃左右的温度,按20mg/l添加果胶酶澄清。澄清后按1.5~2.0%的比例加入低温酵母菌进行发酵,温度控制在10℃~15℃,缓慢发酵4~5周。

◆ 发酵后的原酒液,经过3~5个月陈酿后,用皂土下胶澄清,澄清时酒液温度应控制在8℃。

◆ 澄清的原酒液,测定其SO2的含量,应控制在40~50mg/l为宜。

◆ 澄清原酒液放在-4℃~-5℃温度中进行稳定8-10天,然后除菌过滤,无菌灌装。 ④白兰地生产技术与工艺流程 Ⅰ 生产技术

白兰地是指以葡萄为原料,经发酵、蒸馏、贮存、调配而成的蒸馏酒。 Ⅱ 工艺流程

酿酒葡萄→检验→破碎→压榨→发酵→分离→蒸馏→贮藏→调配→陈酿→冷冻→过滤外理→检验→灌装→成品

工艺流程说明:

◆ 用于酿造白兰地的葡萄必须无病害、无腐烂。葡萄采收后,应及时运到加工现场,运输葡萄用的车辆需洗刷干净,用条筐或食用塑料筐盛装葡萄。

◆ 葡萄验收检验合格后,立即进行除梗破碎压榨,迅速取汁发酵。

◆ 入罐后,迅速调温度,加入活性干酵母,尽快发酵,发酵过程应尽可能缩短时间,这样可防止氧化。当比重小于 1000 g/l、残糖小于4g/l,立即倒罐,并满足贮存。整个葡萄加工、发酵以及贮存期间不得使用 SO2、偏重亚硫酸钾等防腐剂。

◆ 白兰地蒸馏工艺在白兰地生产环节中可以说是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它可以将生产白兰地的葡萄品种固有的香气以及发酵时所产生的香气成份以一种最优的比例保留下来,并给以后的贮存提供前期芳香物质,因而白兰地的蒸馏决不仅仅是单纯的发酵酒的酒精提纯,因而它的蒸馏酒度不可太高,法国对白兰地原料酒的蒸馏酒度要求不可高于86%(V/V),一般是在 68%~72%(V/V)范围内,这样,才可将发酵原料酒中的芳香成份,有效地保留下来,并得其精华,以奠定白兰地芳香物质的基础。

◆ 橡木桶贮存工艺是完善白兰地品质的重要环节。一种优雅浓郁的白兰地,其令人久久回味的悠香就是白兰地经贮存而来的。贮藏白兰地时,应在桶内留有 1~1.5%的空隙,一方面防止受温度影响发生溢桶,另一方面还可在桶内保持一定的空气,利于氧的存在以加速陈酿,每年要添桶2~3次,添桶时必须采用同品种、同质量的白兰地。贮藏期间应有专人负责定期取样观察色泽,品尝口味、香气,注意酒质的变化,一旦发现有异常现象,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要及时地将熟化的酒倒入桶径大、容积大的木桶里,防止酒过老化。贮藏中应随时检查桶的渗漏情况,以及桶箍的损坏情况,桶箍应采用不锈钢材质,若采用铁箍应定期油漆,以防铁箍在地窖中因潮湿的环境而生锈,随倒桶等操作被带入酒中,致使酒中铁含量超标。

◆ 调配是完善白兰地风味的最后一道重要工序,勾兑与其说是技术不如说更是艺术,一个优秀的勾兑师应具备对白兰地的喜爱之心,熟悉并掌握白兰地的生产工艺,感觉器官灵敏,熟知白兰地的色、香、味及风格的典型性。

◆ 白兰地产生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一是存在高级不饱和脂肪酸,可用冷冻方法除去。二是因酿造过程及勾兑用水不慎会有微量钙离子,而酒中含有酸类物质,可产生不溶性钙盐,因而要严格控制酿造用水。

◆ 灌装前过滤检验,封装成品,送入成品库房进行贮藏。 ⑤起泡葡萄酒生产技术与工艺流程 Ⅰ 生产技术

起泡葡萄酒是葡萄原酒经密闭二次发酵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葡萄酒,其压力应大于或等于0.35兆帕(250 ml/瓶)。

Ⅱ 工艺流程

起泡葡萄酒有三种酿制方法:瓶式发酵法、罐式发酵法、人工充气法,本项目采用瓶式发酵法和罐式发酵法进行生产。

其工艺过程如下: 瓶式发酵法

◆ 将主发酵后的干白葡萄酒,加入蔗糖和酵母,装瓶密封后平放,经过初步发酵,瓶内二氧化碳达到一定压力后,移入阴凉的地下酒窖中平放(堆放)继续发酵,由此产生的二氧化碳被封闭在瓶内。其中二次发酵是缓慢的,可长达2年。

◆ 二次发酵完成后将酒瓶朝下斜插到有瓶洞的架子上,并定期摇瓶,使酵母沉淀物聚集到瓶口。一段时间后移至地面“吐渣”(将瓶颈迅速冷却,打开瓶盖,利用瓶内二氧化碳的压力,使包含着沉淀物的结冰部分排出),然后加入调味剂,同时补充原酒或同批起泡葡萄酒。接着迅速压盖或加盖软木塞,捆扎铁丝扣,封口,最后成品。

罐式发酵法

罐式发酵法是为满足大批量生产要求而出现的,其产品属中档产品,其工艺酿造机理与瓶式发酵基本相同。

⑸ 工程建设方案

① 前处理车间:建筑面积600m2,标准化厂房; ② 制冷车间:建筑面积2500m2,标准化厂房; ③ 发酵车间:建筑面积6000m2,标准化厂房; ④ 稳定车间:建筑面积500m2,标准化厂房; ⑤ 灌装车间:建筑面积900m2,标准化厂房; ⑥ 办公及休息室:建筑面积500m2; ⑦ 化验室:建筑面积300m2; ⑧ 仓库:建筑面积1500m2; ⑨ 品尝室:建筑面积200m2;

⑩ 地下酒窖:与国际展览中心合建,地下一层为酒窖,面积2500 m2。 其它配套设施:

① 污水处理厂:占地面积300 m2;

② 附属用房及配电房:建筑面积300 m2; ③ 管理用房:建筑面积500 m2。 ⑹ 设备选型

① 带式给料机(30m3/h)2台; ② 除梗破碎机(18t/h)2台; ③ 果梗风送机(T500)2台; ④ 气囊压榨机(PE100)1台; ⑤ 红酒发酵罐(100m3)25个;

⑥ 白酒发酵罐(50m3)10个; ⑦ 贮罐(100m3)75个; ⑧ 贮罐(50m3)50个; ⑨ 贮罐(30m3)25个; ⑩ 稳定罐(20m3)5个; 11稳定罐(15m3)5个; 12稳定罐(10m3)5个; 13中转罐(10m3)5个; 14周转容器(非标)5个;

15罐装流水线(2000瓶/h)2套; 16圆盘式过滤机(NF10)4套; 17微孔膜过滤机(3t/h)4套;

18双速双向活塞泵(13~26 m3)5套; 19蠕动泵(30m3/h)2台; 20离心泵15m3/h)3台; 21冷处理设备(50m3)2套; 22污水处理设备1套。

⑺ 葡萄酒城堡:建筑面积4000 m2。完全采用手工作坊方式进行葡萄酒酿造,休闲观光游客和葡萄酒酿造爱好者在这里可以亲自参与全流程的葡萄酒手工酿造工艺,亲身体验无穷的葡萄酒文化。设计年生产能力为2000吨。

⑻ 葡萄种植:在葡萄酒场厂房周围种植酿酒葡萄,种植面积为6.04 hm 2,正常年份,可年产优质酿酒葡萄90.60吨。

7.1.6研发与管理中心

占地面积6.50hm2,其中建筑面积0.475hm 2,道路占地0.16hm2,园林绿化用地5.265hm2,场地铺装0.60hm2。主要建设内容:

⑴ 研发与综合管理楼(含信息网络中心):建筑面积4000m2,欧式4层建筑,是产业园的研究开发中心、指挥中枢和综合服务中心。

⑵酒厂职工公寓:建筑面积为2250 m2,包括职工食堂等,现代式建筑,为葡萄酒厂工作人员生活用房。

⑶ 产业园高级公寓:建筑面积3600m2,为产业园管理人员的生活用房。 ⑷ 产品贮藏库:保鲜库建筑面积2000m2,保鲜设备1套。 7.2国际葡萄酒庄文化苑

国际葡萄酒庄文化苑总面积1152.90hm2,其中建筑占地面积为1.95hm2,道路占地19.76hm2,防护林占地32.06hm2,绿化占地12.68 hm2,场地铺装2.92 hm2,渠道占地17.79 hm2,加油站占地0.09hm2,仓库占地0.12 hm2,葡萄种植面积为1065.53 hm2。主要建设内容为:

(1)国际风情酒庄:建设世界各国典型的葡萄酒风情酒庄,呈现异域葡萄酒风情和文化。总建筑面积12000 m2,分6个酒庄,每个酒庄建筑面积2000 m2。

其中澳洲酒庄占地面积154.90hm2,德国酒庄占地面积131.80hm2,西班牙酒庄占地面积180.00 hm2,法国波尔多酒庄占地面积144.70hm2,法国勃根地酒庄占地面积180.00 hm2,美国酒庄占地面积361.50hm2。

⑵ 加油站:建筑面积150 m2,设备1套; ⑶ 仓库:建筑面积150 m2;

⑷ 酿酒葡萄种植:采取标准化种植技术和科学化管理模式,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和果品安全生产,实现酒庄分散种植模式。主要选择黑比诺、蛇龙珠、梅鹿辄、赤霞珠等优质酿酒葡萄品种,栽植株行距为0.6m×4m 。

7.3酿酒葡萄种植园

占地面积2829.66hm2,其中建筑占地面积120.34 hm2,道路占地62.26hm2,防护林占地171.48 hm2,渠道占地24.91 hm2,蓄水池占地5.60 hm2,加气站占地0.09 hm2,酿酒葡萄产业化种植区占地2444.98hm2。采取标准化种植技术和科学化管理模式,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和果品安全生产,实现从农户分散种植向基地规模化种植的转变。主要选择黑比诺、蛇龙珠、梅鹿辄、赤霞珠等优质酿酒葡萄品种,栽植株行距为0.6m×4m 。

同时,在区内建设功能相对完善的公共建筑、设施等,如托儿所、学校、门诊、医院、文化站、邮政所、房屋管理中心等,以满足产业园工作人员及其家属工作、上学、生活等各方面的需求。

主要建设内容:

(1)产业园农庄:建产业园农庄2处,建筑面积分别为70000 m2、102200m2。 (2)其它公共建筑:建筑面积13750 m2,其中: 托儿所:2所,建筑总面积1760 m2,砖混结构; 幼儿园:2所,建筑总面积3300 m2,砖混结构; 小学:1所,建筑总面积4550 m2,砖混结构; 门诊部:2处,建筑总面积400 m2,砖混结构; 文化站:2个,建筑总面积800 m2,砖混结构; 健身中心:1处,建筑总面积200 m2,砖混结构; 粮油站:2处,建筑总面积400 m2,砖混结构; 煤气站:2处,建筑总面积40 m2,砖混结构; 菜市场:1处,建筑总面积200 m2,砖混结构; 副食店:1所,建筑总面积200 m2,砖混结构; 小吃店:3处,建筑总面积300 m2,砖混结构; 饭店:1处,建筑总面积300 m2,砖混结构; 茶酒庄:1处,建筑总面积100 m2,砖混结构; 百货乳品店:2处,建筑总面积200 m2,砖混结构; 服装店:1处,建筑总面积100 m2,砖混结构; 杂货店:1处,建筑总面积100 m2,砖混结构;

洗浴美发中心:1处,建筑总面积200 m2,砖混结构; 综合维修部:1处,建筑总面积100 m2,砖混结构; 农庄管理中心:1处,建筑总面积200 m2,砖混结构; 房屋管理站:1处,建筑总面积100 m2,砖混结构; 环卫绿化站:2处,建筑总面积200 m2,砖混结构。 7.4西夏长城游牧文化观光园

建设西夏长城游牧文化观光园,总面积986.50 hm2,其中改良草场574.00 hm2;营造防护林400.50 hm2;修筑道路长度14.35km,建设荒漠广场12500 m2,德福寺建筑面积1500 m2,文化休闲中心1250 m2,蒙古人家4处建筑面积共1200 m2,供游人体验西夏游牧文化。

7.5葡萄种植及防护林营造主要技术措施 7.5.1葡萄种植技术措施 (1)立地条件分析

产业园位于银川平原西部的贺兰山东麓,属贺兰山冲积洪积平原,西有贺兰山天然屏障抵御寒流,东有引黄灌渠横穿而过,可满足葡萄生长各个时期的水份需要,土壤为沙砾结合型土质,透气性佳,是我国十大优质葡萄产地之一。葡萄种植病虫害少,具有香气发育完全,色素形成良好,含糖量高,含酸量适中,产量高,无污染,品质优良的优势。良好的自然条件,优越的区位优势,是一个得天独厚的有机与绿色食品基地,为产业园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自然环境。

产业园地形起伏比较平缓,由西向东倾斜,约呈1.80‰的坡度,海拔1160~1440m,东西高差280m左右。区内土壤以淡灰钙土为主,土质为砂壤,夹少量砾石。土壤通气、透水性好,但肥力较低。虽然天然降水贫乏,且难以利用,但园区位于引黄灌干渠旁,灌溉条件优越。

(2)品种选择

综合考虑到产业园建设目的和立地条件,葡萄种植品种选择以下两大类25个品种。 ①鲜食葡萄:红地球、无核王、皇家秋天、无核红宝石、克瑞森、森田尼、红意大利、维多利亚、奥古斯特、矢富罗莎、大粒六月紫、红玉霓、葡萄园皇后、京秀等。

②酿酒葡萄品种:梅鹿辄、黑比诺、蛇龙珠、晚红蜜、赤霞珠、味儿多、贵人香、白玉霓、佳美、佳利酿、宝石等。

(3)种植技术 ①种植密度

合理的造林密度不仅能使幼苗充分发育,而且能使葡萄最大限度利用空间,达到优质丰产的目的。根据产业园立地条件,确定葡萄种植密度为4167株/hm2,株行距为0.6×4m或0.6×1(7)m(宽窄行相间种植)。

②整地

整地采用带状挖沟整地。整地带宽1.0(2.0)m,深0.8m。整地前一年秋季进行,将表土和心土分别堆放,便于栽植时回填。

③苗木栽植

从法国、意大利及德国等国引进具有抗寒、抗冻、抗碱的葡萄和冰葡萄优良品种砧木,采用先进的组培技术,进行脱毒繁育,获取无病毒苗木,保证有机葡萄及葡萄酒生产对苗木的要求。鲜食葡萄采用设施栽培的生产模式。葡萄种植全部采用植苗方式,苗木选用2~3年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根系发达的Ⅰ级葡萄苗木,且需经过品种质量检验、消毒及根系修剪处理。

葡萄栽植季节以春、秋季为主。春季在土壤解冻后,苗木新芽未萌动前进行栽植;若秋季栽植,应在苗木停止生长后,土壤封冻前进行,宁迟勿早。应尽量缩短起苗至造林的间隔时间,保证起苗、运苗、栽植三道工序的连续性。若不能马上栽植,应进行假植。

为达到防风固沙的目的,葡萄种植采用环保种植模式,在1米宽的定植沟表层铺20~30cm厚的砾石,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节约灌溉用水量,防止沟内土壤盐碱化、盐渍化和水土流失;增加土壤的通透性,防止定植沟内杂草丛生,减少除草用工;降低地表湿度,增加辐射热,提高昼夜温差和有效积温的利用率,减轻病虫危害。

苗木栽植前应先将表土拌以农家肥、厩肥或复合肥回填作为底肥,每公顷30000~37500kg,苗木根系浸水一天,并用保水剂及ABT生根粉处理。栽植时苗木直立穴中,保持根系舒展,分层覆土踏实。当覆土至2/3时,轻轻上提苗木,以使根系向下,并同土壤接触密实。埋土深度以高于苗木根际5cm为宜。栽植时要做到“三埋两踩一提苗”。

(4)经营管理技术 ①补植

种植当年及时进行检查,当苗木成活率<85%时,应于当年秋季或次年春季补植;成活率达不到40%时,应重新种植。补植苗木树种及其品种、苗龄应与原造苗木相同。

②抚育管理

加强幼苗抚育管理可以提高种植成活率,促进幼苗生长,保证产业园如期产生经济效益。 A、幼苗抚育。连续抚育2年,每年不少于2次,以松土除草为主,结合松土、除草进行修枝、除蘖、抹芽等。松土除草做到“三不伤、二净、一培土”,即不伤根、不伤皮、不伤稍,杂草除净,把锄松的土壤培到幼树根际。松土深度要适当, 5~20cm为宜,里浅外深,春浅秋深,前期浅、后期深。修枝、抹芽应在春末夏初进行,修枝刀口要平滑,不能拉伤树皮;抹芽主要是清除砧木新芽。

B、灌溉。产业园灌溉全部采用滴灌,水源为黄河水,根据葡萄不同生长阶段的生理需水和降雨情况,适时灌溉。

C、施肥。施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葡萄营养状况,增加叶面积,提高生物量的积累。产业园立地条件较差,肥力不足,应加强葡萄营养诊断,适时追施肥料,以保证葡萄正常生长发育,为后期稳产、高产和提高品质奠定基础。施肥应根据不同品种和不同立地条件,合理确定肥料用量及种类,一般以长效复合肥为主。为防止地下水被污染和土地盐渍化加剧,建议多施生物有机肥料。

生物有机肥由N、P、K三元素及多种微量元素、有机质、生物有益菌、土壤活化剂、酶细胞活性剂等诸多营养元素组成,可以为酒葡萄的生产提供各种营养元素,而且对调节土壤的理化指标,活化土壤,增加土壤的肥力和通适性,防止土壤盐碱化、盐渍化起到决定性作用。施用全营养元素生物有机肥,可将肥料中的无机营养转化为有机营养,其养分可被充分利用吸收,葡萄根系对该肥料营养吸收全面,可促进根系生长发育,树体健壮,果实品质提高。针对酒葡萄生长发育不同时期,调配各种营养成分含量,并且液态肥可利用滴灌、机械喷洒,方便使用。

D、幼苗保护。包括防病、虫、鼠害,防寒,防冻,防日灼以及防止人畜破坏等。建议采用无土防寒技术,将定植沟内的苗木冬剪后不下架,用特制的防寒被覆盖,使葡萄树进入正常越冬休眠,确保地面无大量裸露的防寒土堆,避免由于大风引起的沙尘造成土壤漂移流失,杜绝有土防寒造成的土壤沙漠化,避免土壤裸露水分蒸发量大而引起的土壤返碱,防止了冬春季大风而产生的沙尘及沙尘暴,节省大量人力物力,无土防寒材料可用于防止倒春寒的危害。

E、整形修剪。整形修剪是葡萄培育的重要环节,对葡萄产品产量和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应根据品种特点适时进行修剪整形,以通风透光,增强树势。整形因品种而异,以能充分利用空间因子,提高产量和品质为前提。

F、葡萄采摘。

酿酒葡萄设计产量7500kg/hm2,鲜食葡萄设计产量22500~30000 kg/hm2。葡萄采摘方式采用人工与机械两种方式,采摘时间按照葡萄成熟的时机及酿酒工艺要求决定,适时采摘。采摘时注意不要损伤葡萄枝条及灌溉设施等。

(5)冰葡萄的种植技术 ①品种选择

根据##葡萄生态产业园所处的地域特点,选择雷司令(RieSling)、威达尔(Vidal)、霞多丽(Chardonnay)、贵人香(l-Calian Riesling)、米勒(Muller Thurgau)、琼瑶浆(Cewurztra miner)、白品乐(piaot Blance)、灰品乐(Pinot Cris)、梅鹿辄、长相思(Sauvigon BLance)等优质品种。

②种植技术

A、##葡萄生态产业园种植冰葡萄采用日光温室大棚种植,产量控制在8000~9000kg/hm2。

B、温室大棚内种植的冰葡萄果实成熟期为9月中下旬,延迟栽培管理到12月中下旬,进行第一次冰冻,室温应达到-8℃~-10℃,冰冻的果实经3~5天后回温到解冻状态(2~3天),再进行第二次冰冻,如此反复3~4次。采收时应在冰冻状态下进行。

C、设施栽培的其他栽培技术同前述的葡萄种植管理技术。但应注意葡萄在无霜期内生长发育,要接受太阳的直射。

7.5.2防护林营造技术措施 (1)立地条件分析

立地条件基本上和葡萄产业种植区一致。 (2)树种选择

用于防护林营造的主要树种应为树形高大,防护效益好的深根性树种,树种配置宜乔灌结合,以提高防护效能。道路两侧林带兼有绿化美化的作用。根据产业园立地条件、防护功能和环境美化的要求,确定防护林造林树种为:

周界防护林带树种:杨、银新杨、臭椿、樟子松、榆树、剌槐、火炬树、沙枣等。 园区防护林网树种:银新杨、银白杨、河北杨、三倍体毛白杨、杨、107杨、108杨、110杨,白蜡、樟子松、云杉、金枝垂柳、五角枫、元宝枫、香花槐、红叶李、桧柏等。

(3)造林技术

①树种及林带结构配置

A、周界防护林带:以防护功能为主,兼有绿化美化及围护功能。由外向内配置型式为2~10行银新杨(或杨)+宽度不等的刺槐、樟子松、油松、臭椿、榆树、火炬树等形成带状混交林。

B、园区防护林网 东西主干道:道路每侧2行银新杨+1行香花槐(间植桧柏)+沙地柏与月季相间绿化带。 南北主干道:道路每侧1行银新杨+1行樟子松+1行樱花(间植红叶李)+沙地柏、月季、草花绿化带。

渠道林网:每侧2行杨树,林带下植黄刺玫、柠条、紫穗槐等。 支路林网:每侧2行乔木、林带下植柠条、紫穗槐、黄刺玫等。 ②造林密度

根据防护功能需要确定。

周界防护林带:杨树造林密度2.5×3m,每公顷1667株,“品”字型栽植;刺槐、樟子松造林密度2.5×3m,每公顷1667株,“品”字型栽植。

园区防护林网:河北杨、杨、银白杨株距1.5×3m,其它乔木树种株距1.5×4m,黄刺玫、柠条、紫穗槐株距1.0×0.5m,沙地柏、月季为0.5×0.5m。

③整地与栽植

采用穴状整地,机械或人工开挖,“品”字型或单行配置。杨树、刺槐等乔木树种坑穴直径0.4~0.6m,深0.4~0.5m;灌木类树种坑穴直径0.2~0.3m,深0.3~0.4m。其余整地要求同前。

根据产业园的自然特点,防护林网的营造应与路、渠网的建设同步。

苗木采用2~3年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无损伤的Ⅰ级苗木。起苗应细致,保持苗木根系完整,茎、芽不受破坏。随起苗、随蘸浆,分级包装运输,及时造林。若长途运输必须采取适宜的保湿措施,防止苗木失水,影响造林成活率。

全部采用植苗造林,造林季节为春、秋季。杨树应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栽植,刺槐、樟子松等一般在4月中旬栽植。秋季造林在10月下旬至土壤封冻前进行。

栽植方法及要求同葡萄种植。 (4)经营管理措施

①补植:苗木当年成活率低于70%时,于当年秋季或翌年春季用同龄大苗补植,成活率<40%时应重新造林。

②幼林抚育:每年2次,连抚2年。穴内人工松土及除草,并结合松土及除草进行扩穴、培土。第一次抚育在春末夏初草少时进行,第二次在夏未秋初。开始应浅锄,随着幼树长大,适当加深锄土深度。一般5~20cm为宜。为了美观,林网树木可适当人工整枝。

③灌溉与施肥:防护林灌溉全部采用滴灌,根据苗木需水情况及天气状况适时灌溉。为了促进苗木生长,使其尽快成林发挥生态效益,应结合灌溉适时施肥。防护林可适当追施尿素等速效肥料。

④幼林管护:防护林主要分布于园区周界及路渠两侧,人为活动频繁,应加强管护,防止火灾发生和人为破坏。此外应加强病虫害、鼠害、灼伤、冻害的防治工作。

⑤整形修枝:防护林兼有绿化美化的作用,应适当整形修枝,修枝应在落叶后至萌芽前进行。主要是剪去病虫危害枝、过密枝或树干下部影响美观及交通的侧枝。

7.5.3种苗供应方案 (1)种苗需求量测算

经测算园区共需各类苗木18360000株,其中葡萄苗木23860000株,防护林苗木4500000株。防护林苗木中乔木苗木2700000株,灌木苗1800000株。另外需草籽10000kg。

(2)种苗供应方案

####葡萄生态产业园是永宁县引进进的外资葡萄产业项目,生态产业园肩负着对该类产业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苗木质量要求十分严格。

产业园本次规划苗圃43.10hm2,其中生产用地面积38.94hm2。由于苗木培育自身特点所决定,产业园规划苗圃第一批苗木出圃需要三年时间,因此园区营造林前期用苗必须通过外购解决。基于上述要求,外购苗木应从国家良种基地或国有大中型苗圃调入。银川市范围内现有多家国有中型苗圃,苗木年产量近3000万株,品种较齐全,基本能够满足本工程前期用苗。后期造林用苗及补植用苗采用产业园苗圃自育苗木,但必须保证苗木质量及优良品质。

8景观建设工程 8.1植物景观

通过植树造林、栽花种草等一系列工程措施,将造景植物合理布局和精巧配置,形成完整的绿地系统和优美的植物景观。绿色植被可以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调节环境温度、湿度,减少风害,降低噪音,对改善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起着巨大作用。同时,它又是进行文化宣传、科普教育、社会交流以及供游人游览观赏、休闲游憩的场所。

8.1.1 植物景观建设原则

⑴ 坚持“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以美观为前提,以实用为基础,遵循经济规律,综合考虑。

⑵ 体现地方特色的原则。产业园内的绿化植物以当地的乡土树种为主,充分体现其地方特色。

⑶ 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改善产业园小环境的原则。

⑷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以典型的地带性植被景观为主体模式,工程建设与景观建设同步的原则。

⑸功能多样、高效的原则。植物景观建设兼顾环保、防灾、娱乐与审美等多种功能,形成有机的整体,发挥最佳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8.1.2 植物景观建设指标

产业园内,规划道路两侧绿化面积为23.43 hm2;场地绿化60.93hm2;产业园周边生态绿化249.26hm2,主要为产业园外围营造100m宽的防护林带。

8.1.3 植物景观建设树(藤、草、花)种的选择

选择适应本地区环境条件的绿化树(藤、草、花)种,充分有效地改善产业园小环境,满足园林绿化多功能要求,反映地方特色。同时,要近期与长期结合、速生与慢生结合、常绿与落叶结合、乔灌草结合,形成丰富多样的植物景观。

⑴ 绿化树种的选择。主要选择丝棉树、铺地柏、杨树、榆叶梅、腊梅、紫叶李、红花刺槐、国槐、龙爪槐、木槿、连翘、金叶女贞、紫叶桃、银杏等树种。

⑵ 绿化藤本植物的选择。主要选择凌霄、紫藤、葡萄、爬山虎等。

⑶ 绿化花卉的选择。主要选择金叶莸、矮牵牛、一串红、万寿菊、三色堇、鸡冠花、百日草、菊花、月季、玫瑰等名优花卉品种。

⑷ 绿地及观赏草种的选择。主要选择大叶麦冬、羊胡子草、牧场早熟禾、黑麦草等品种。

8.1.4 植物景观建设模式 遵照植物景观的建设原则,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产业园重点功能分区的实际和特点,采用多种多样植物景观建设模式,使其既能相互融合,又各具特色。各主要功能区内植物景观建设模式主要有:

⑴ 道路绿化美化

道路绿化美化既可修饰道路,增加一道景观,又可以起到组织交通,引导游人的作用。道路绿化美化应注意水平与垂直绿化相结合,植物景观基调与产业园各功能区景色相协调,还应遵循交通快速、安全、便捷,环境卫生、安宁、美观的原则。

① 主、支道路绿化美化 主、支道路绿化长度为18.10km,其中主路5.33km,每侧绿化宽度为10m;支路12.77km,每侧绿化宽度为5m。主、支道路路面宽阔,选用体态雄伟、树冠宽阔的乔木,种植2-4行,每条路以1-2种花木为绿化主体,形成如银杏大道、青杨大道、国槐路等景观线,使其各具特色。绿化树种可选择杨树、银杏、槐树等乔木为基调,间植四季花色分明的花灌木及藤本,如木槿、黄杨、迎春、女贞、矮牵牛、月季等。

② 步道绿化美化

游览步道既是联络各功能分区、作业区、休息、娱乐活动场地的脉络,又是分隔空间和休闲赏景的地方。步道随地形及分区起伏而变化,随劳动作业及景观布局之需要而弯曲、转折,可栽植绿篱,如黄杨、大叶黄杨、女真、迎春等,或植以具有造型的球体、柱体花灌木,也可两边栽植藤本,形成藤架,如葡萄、紫藤、爬墙虎等,以地形地势配置园林小品、山石、石桌椅等,增加沿路的情趣。

⑵ 观光休闲区植物景观建设模式

① 植物景观建设应做到常绿树与落叶树、乔木与灌木、速生树与慢生树、不同树型、不同色彩的树种搭配栽植,使乔、灌、草、花相映成景,美化居住环境。

② 树木花草的种植形式要多种多样,可采用孤植,如雪松、银杏等;丛植,如木槿、连翘、迎春等;群植,如刺槐等,以多种形式的植物布局丰富空间景观内容,并结合道路、建筑物、门洞等形成对景、框景、借景,创造良好的景观效果。

③ 同一地段的景观建设,植物种类不宜太多,但又要避免单调。突出一种有特色的植物材料,在同一基调的基础上又各有特色。

④ 利用攀缘植物,装饰美化建筑墙面、围栏、矮墙,遮蔽各种不雅之物,提高立体绿化效果,可选择的攀缘植物有凌霄、葡萄、紫藤等。

⑶ 研发管理中心植物景观建设模式

此区域的绿化美化装饰应采用与其功能相应的建设模式,为游人、管理及工作人员创造一个防暑、防寒、防风、防尘、防噪的工作、休闲、学习、生活环境。营造美丽的花坛、花架、花池、乔灌木等复层绿化的休息、活动场所。主体建筑物的前后采用规则式种植树形优美的乔木,如青杨、合欢等。广场周边设置花坛,广场中心可设置音乐喷泉以及雕塑加以点缀修饰。园区中铺设休憩、运动等草坪。园区周围设置矮小的围栅或种植绿篱、花篱,与周边环境有所隔离。

8.2园林建筑小品及休憩设施

结合功能分区、景点景物、道路形状,在道路的转折点、分叉处、广场、观光园、酒庄等地设置一定数量的桌、椅、凳、台、棚、水池、花坪、花台、雕塑、喷泉等园林小品,丰富景观内容,供游人休憩、观赏。各种小品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为增加野趣,应以自然石、木质和仿木等材质为主,个别小品可采用混凝土、玻璃钢和不锈钢等材质。

9基础设施与附属工程 9.1基础设施

9.1.1道路工程与场地硬化 产业园的道路主要是沟通其内、外部及各功能区之间的交通。道路建设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满足产业园的管理、生产、观光游览、环境保护等需要。产业园的道路按不同的用途及功能分为主路、支路、步道三种。

(1)产业示范园区道路

① 示范园区主路:长度为5.33km,宽8.00m,水泥路面; ② 示范园区支路:长度为12.77km,宽6.00m,水泥路面; ③ 示范园区园路:长度为9.27km,宽1.80m,碎石路面;

④ 葡萄观光休闲区支路:长度为18.76km,宽4.00m,砂石路面; ⑤ 研发与管理中心支路:长度为0.27km,宽6.00m,水泥路面; ⑥ 葡萄酒生产区支路:长度为1.04km,宽6.00m,水泥路面; ⑦ 新品种示范区支路:长度为3.98km,宽4.00m,砂石路面;

⑧ 鲜食葡萄产业化种植区支路:长度为2.62km,宽4.00m,砂石路面; ⑨ 优良苗木繁育区支路:长度为2.69km,宽4.00m,砂石路面。 (2)国际葡萄酒庄文化苑道路

支路长度为49.40km,宽4.00m,砂石路面。 (3)酿酒葡萄种植区道路

支路长度为191.00km,宽4.00m,砂石路面。 (4)西夏长城游牧文化观光园道路

道路长度16.43 km,宽6.00m,砂石路面。 9.1.2 供电工程

经测算全产业园用电负荷2392. kvA,供电采用国家电网供电,供电线路采用地下直埋式电缆,一般情况下沿道路埋设,其中:

(1)高压线路

高压电缆线路长度为10.94km。 (2)低压线路

低压电缆线路长度为9.90 km。 (3)变、配电站

根据计算的用电负荷,考虑发展需要,变压器总负荷容量3100 kvA。设置变电站10处,配备1000 kvA箱式变压器1台,500 kvA箱式变压器3台,100 kvA箱式变压器6台及相应的配电设施。另外配备功率为50 kw的备用柴油发电机3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