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果树ChinaFmits2013(l)2013年l月我国葡萄栽培科研进展王海波,,2,王孝娣,,,郝志强,王宝亮,2,郑晓翠,魏长存2,刘凤之,2,(1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2农业部园艺作物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辽宁兴城125199)摘细阐述!要从整形修剪 土肥水管理 花果管理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 抗逆栽培 果园机械化 设施栽培 栽培模式及有机栽培 非耕地高效利用9个方面,对我国葡萄栽培科研进展进行了详关键词葡萄栽培科研进展我国葡萄生产发展速度居国内果品之首,截至2100年底,葡萄栽培总面积55.2万h扩,居第6位,仅次于柑橘 苹果 梨 桃和荔枝;总产量854.万∃V十1%形叶幕(Y形架)和水平叶幕(倾斜式棚架)等!t,居第6位,仅次于苹果 柑橘 梨 桃和香蕉∀#!与以往相比,随着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启动与实施,我国在葡萄栽培科研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有力推动了我国葡萄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2土肥水管理我国在葡萄园土壤管理方面开展了行间生草和行间覆盖等的研究与示范推广工作;在肥料管理方面开展了生物菌肥 有机肥 配方施肥 平衡施肥和叶面肥等的研究与示范推广工作;在水分管理方面开展了,整形修剪沟灌 滴灌 渗灌 时空调亏灌溉 根系分区交替灌溉等多种水分管理方式的研究与示范推广工作!(l)行间生草葡萄园生草是一种优良的土壤耕作方式,已广泛用于世界主要酿酒葡萄产区!我国葡目前,葡萄整形方式由单一化逐步向多元化转变,各地区逐步形成适于当地气候 地理条件和品种的整形修剪方式,尤其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建设资金的资助下,初步提出了适合东北 华北 西北 华东及华南 华中及西南等产区的高光效萄园土壤管理的方式仍然主要是传统的清耕法!目前,我国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的主要区域已逐渐向生态条件更加适宜的干早和半干早地区转移!因此,在干旱 半干旱地区研究葡萄园生草对提高葡萄与葡萄酒的品质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肥料高效利用技术虽然我国已开始开展葡萄矿质营养需求规律与肥料高效利用技术研究,但远不能满足葡萄生产需求!相对而言,在叶面肥研究方省力化树形和叶幕形以及简化修剪技术规范!(l)酿酒葡萄单壁篱架的整形修剪正在向规范化 简约化方向发展,由多主蔓或双主蔓规则扇形逐渐向单干双臂T形(非埋土防寒区) 倾斜单干单臂水平龙干形(又称厂形或单层水平龙干形,埋土防寒区)和倾斜短干单臂∃爬地龙%形(西北干旱埋土防寒区)发展!(2)鲜食葡萄由大棚架 篱架多主蔓扇形逐渐向倾斜式小棚架(埋土防寒区) 高主干双臂T形或高主干单臂水平龙干形(配合T形架 Y形架和平棚架)和高主干H形(非埋土防寒区)发展!(3)设施葡萄由多主蔓扇形和直立龙干形逐渐向单干单臂或双臂的单层水平龙干树形(T形 倒L形 厂形)和单层水平形(又称单枝组树形)发展,配合直立叶幕(单壁篱架) ∃V形叶幕(Y形架) 62面较多,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如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本文于2012一07一30收到!*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项目(nycy饮一30一zP);中国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221习43);葫芦岛重大科技攻关专项!本文的撰写得到了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栽培研究室各岗位科学家及其团队成员的大力帮助,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刘凤之为通讯作者,电话:(0429)3598101 中国果树ChinaFruits2013(l)2013年l月系栽培研究室东北区栽培岗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葡萄课题组)研制出氨基酸类葡萄专用叶面肥和富硒 富锌功能性保健果品专用叶面肥!(3)水分高效利用技术目前,在我国集雨灌溉 滴灌 膜下滴灌 根系分区交替灌溉 混合(盐 淡)水灌溉等节水灌溉技术开始大面积推广应5抗逆栽培我国作为性季风气候区,葡萄栽培面临着干旱 寒冷 霜冻 冰雹 高温及洪涝等诸多灾害,随着气候异常年份的增多,气候灾害带来的损失越来越大,气候异常带来的有害生物胁迫也随之加剧,抗逆用,但与肥料高效利用技术研究一样,我国在葡萄水分生理及水分高效利用技术研究方面远不能满足葡萄实际生产需求,需加大研究力度!栽培成为必然趋势!葡萄抗逆栽培有3种方式:一是生物抗逆,即选择抗逆品种 抗逆砧木;二是工程抗逆,如修建灌溉 排水设施,采用避雨栽培等;三是栽培技术抗逆,如选择抗逆砧木优质嫁接苗,改良土壤,提高建园质量,寒地采用浅沟深栽的栽植方式减少埋土防寒用工,采用合理的树形和架式,控制产3花果管理目前,我国葡萄生产正由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特别重视花穗和果穗整形 果实套袋 合理负载 叶面肥合理施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科学使用等提高果实品质的技术措施,如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生产建设兵团的农五师 农六师等地,尤其是生产建设兵团的农五师建立了完善的质量追溯系统,生产的红地球和克瑞森无核葡萄品质居全国前列!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目前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栽培研究室针对南方产区提出了较为完善的花果管理技术规范,主要包括花穗 果穗整形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科学使用等!量,科学合理地进行病虫害防治等!3种方式的优化组合是实现抗逆栽培效益最大化的唯一途径!6果园机械化由于多年生葡萄园的传统栽培模式存在的架式过低 行距过窄和行头过小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葡萄园生产机械化的实施!目前,我国西部地区尤其是生产建设兵团,葡萄园生产机械化比例相对较高,但主要为土壤管理机械,如耙地 开沟 埋土防寒等机械,新梢管理机械及出土机械等尚未推广应用!4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目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葡萄生产中被广泛使随着果园机械需求越来越迫切,国内部分科研单位和企业开始从事果园机械的研发和生产!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山东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机化所和高密益丰机械厂4家单位联合开展葡萄园生产机械的系统研发,目前已经成功研发出开沟机 挖坑机 埋藤起垄一体机 旋耕机 割草机 碎用,其对葡萄营养生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促进生根(如IAA IBA和NAA等) 提高硬枝嫁接成活率(如NAA等) 提高苗木移栽成活率(如ABT生根粉和NAA等) 抑制枝梢生长(如多效哇和烯效哇等) 促进休眠解除(如石灰氮 单氰胺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研发的破眠剂l号等) 延缓叶片衰老(如6一BA和毗效隆等) 提高叶片抗性(如ABA 芸苔素内酪和茉莉酸等)等方面;对葡萄生殖生长的影草机 深松振动施肥机 新梢夏剪机和精细喷药机等机械!77.1设施栽培栽培设施的设计与开发针对过去我国葡萄栽培设施存在的明显缺陷,如响主要表现在提高坐果率(如GA3等) 诱导葡萄形成无籽果实(如G凡和链霉素等) 提高果实品质建造方位不合理 前屋面角和后坡仰角较小 墙体厚度不够 通风口设置不当 空间利用率低 光照不良且分布不均 操作费时费力 抗性差 抵抗自然灾害能力低等,我国开展了低成本 耐用 采光和保温性能良好 抵抗自然灾害能力强的栽培设施的研究,并取得一定进展!例如,在日光温室方面,国家葡萄产(如GA3 毗效隆 ABA 芸苔素内醋和茉莉酸等) 防止落花落果 疏花疏果和调节果实成熟期(如ABA促进果实成熟 BTOA延迟果实成熟等)等方面!植物生长调节剂虽然可以起到增加产量 改善品质等积极作用,但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盲目用药 使用时期不当 药剂配制方法错误及造成葡萄果品的食用安全隐患等问题,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应引起足够重视!业技术体系栽培研究室东北区栽培岗位针对不同地区特点分别提出低碳 高效 节能日光温室I型(适合北纬31一370地区) 1型(适合北纬38一43∃地区)和nI型(适合北纬科一480地区),同时初步开发出低63 中国果树ChinaFruits2013(孟)0123年l月而使植株体内矿质元素的运输速率变慢!为此,该团队提出了设施葡萄减少土壤施肥 强化叶面施肥 重碳 高效 节能日光温室辅助设计软件;在避雨栽培设施方面,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栽培研究室设施栽培岗位 华东及华南区栽培岗位分别提出了成本低 抗台风能力强的钢丝棚和塑钢骨架棚!视微肥施用的施肥三原则,并研发出设施葡萄专用叶面肥!7.2设施葡萄适宜品种的评价与筛选针对我国设施葡萄生产品种单一 品种结构不合(4)功能性保健果品针对功能性保健果品生产硒的吸收 的产业需求,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栽培研究室东北区栽培岗位开展了设施葡萄有益元素&分布和积累特性研究,并研发出功能性保健果品(富硒)专用叶面肥,初步提出了设施葡萄富硒果品生产技术!(5)休眠技术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栽培研究室东北区栽培岗位利用3种需冷量评价模型和2种需热量评价模型,对常用设施葡萄品种的需冷量和需热量进行了系统测定,并研究了二者的关系,为设理,难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栽培研究室东北区栽培岗位系统开展了设施葡萄适宜品种的评价与筛选工作,建立了由生物学评价(主要由环境适应特性 产期调节特性 产量特性和品质特性构成) 经济效益评价和生产验证等为主要评价指标的设施葡萄适宜品种的评价体系,筛选出了8一1 京蜜 矢富罗莎和奥迪亚无核等适宜设施葡萄7促早栽培的品种!7.3设施葡萄节本 优质 高效 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的集成与创新(l)限根栽培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栽培研究室设施栽培岗位提出了限根栽培模式,并对我国不同气候条件 土壤类型下的限根栽培模式提出了具体指标,对限根栽培条件下苗木选择 栽植密度 根系土壤容积和土肥水管理 树形及修剪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提出了应用的技术规范!(2)高光效省力化树形和叶幕形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栽培研究室东北区栽培岗位从微域环境 光合特性 叶片质量 果实品质和成熟特性等综合指标施葡萄促早栽培扣棚升温时间的准确确定奠定了基础;同时在对设施葡萄休眠机制研究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三段式温度管理带叶休眠人工集中预冷技术,使休眠解除时间大大提前!此外,在设施葡萄化学破眠剂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初步进展,初步得出了若干破眠效果良好的组合!7.4连年丰产技术体系的建立葡萄设施栽培存在严重的∃隔年结果%现象!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栽培研究室研究表明,光照不足(光照强度弱 光照时间短 光质差) 二氧化碳浓度低 负载量过大 肥水管理不当和叶片质量差等是造成设施葡萄∃隔年结果%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设施葡萄连年丰产技术体系,主要包括选择耐弱研究分析,确定了设施葡萄高光效省力化树形和叶幕形,其中高光效省力化树形为单层水平形(适合长梢修剪的品种,如克瑞森无核等)和单层水平龙干形光品种 充分利用自然光照资源 采用高光效树形和叶幕形 合理更新修剪 二氧化碳施肥 高效肥水利用 合理负载 保护叶片(适时揭除棚膜 及时防治病虫害等)!(适合短梢和中短梢混合修剪的品种,如夏黑 无核白鸡心等),配合的高光效叶幕形分别为短小直立叶幕(适合长势弱的品种,如87一1 金手指 维多利亚等) ∃V形叶幕(适合长势中庸的品种,如矢富罗莎 京蜜等) 水平叶幕(适合长势强旺的品种,如克瑞森无核 夏黑等)和∃V+l%形叶幕或∃半V+1%形叶幕(适合棚内新梢不能形成良好花芽且果实成熟期在6月中旬以后的品种,如红地球等)等!(3)肥水高效利用技术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栽培研究室东北区栽培岗位对设施葡萄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转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导致设施葡萄对矿质营养的吸收利用率低 容易出现缺素症的主要原因B栽培模式及有机栽培栽培模式多元化是近年来我国葡萄产业的重要特征之一,设施促早栽培 延迟栽培 避雨栽培 一年两收模式和都市休闲观光等多种栽培模式发展迅速,使我国葡萄生产效益进一步提升,栽培面积进一步扩大!近年来,青海 等高海拔地区依托日光温室栽培技术成功进行了商业化葡萄生产!设施促早栽培与延迟栽培不仅能延长葡萄供应期,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葡萄应对自然灾害能力!避雨栽培等研究已相继开展!南方大部分地区和北方设施栽培中推广的一年两收栽培模式,实现葡萄一年两收,市场前景非(T转第67页)有:土壤温度低,根系吸收功能下降,导致根系对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速率变慢;叶片大而薄 质量差 叶片气孔密度小,空气湿度大,导致叶片蒸腾作用弱,矿质元素的主要运输动力&蒸腾拉力降低,从 中国果树ChsnaFru盛ts2013(l)2013年l月预防工作,积极开展物理措施进行防控!秋末休眠 早春发芽前可采用堆沙法防治春尺镬和杨梦尼夜蛾,减少出土成虫的种群数量;在欧李园周围有大量温室或大棚种植时,早春要消灭蚜虫虫源,待有翅蚜迁飞前期或初期(4月中旬)及时悬挂黄色粘虫板进行防治;果实成熟期防治白星花金龟,可采用糖醋诱杀液川 毒饵诱杀 灯光诱杀,或进行驱避,或人工捕捉!3.3保护自然天敌参考文献吕佩坷,苏慧兰,高振江,等.中国现代蔬菜病虫原色图谱.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8:561一566李江霖,张涛,李新唐,等.果树多毛小蠢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植物保护,1995,21(l):s一10李宏,朱晓峰,阿不都克尤木,等.喀什地区多毛小蠢(6):135一138发生与为害规律.植物保护,2009,35张鲁豫,赵莉,李军如,等.轮台县杏树多毛小蠢生物学特性研究.农业科学,2011,8(9):1655一1660何笙,周泽容,吴赵平,等.白星花金龟发生与防治技(6):314一316洲,刘忠军,等.白星花金龟在农田生术研究初报.中国农学通报,2006,2许建军,袁在欧李种植地块,有较多自然天敌种类,应该加强对自然天敌生物的保护和利用,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3.4化学防治态区的寄主 分布及其发生规律.农业科学,2()9,X46(5):1042一1046根据欧李病虫的实际发生情况,必要时实施农药防治!如目前在欧李种植过程中,蚜虫为害高有华,于江南.白星花金龟引诱剂的筛选.农业大学学报,2011,34(4):332一334十分严重,超过敌蚜比,在5一石月,使用2.5%毗 虫琳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 3%陡虫眯乳油1500倍液等药剂喷药防治(卜,#,每隔7一10天喷1次药,石启田.天然银杏树脂水剂防治蚜虫 菜青虫药效试验.农药,2()O,39(9):28一29X连喷2一3次即可!休眠期或发芽前,也可喷石硫合剂,均可减少其他病虫的发生!注意结果期不适合 石进校,童爱国,陈义光.几种植物农药粗提物对菜蚜和蜻输的药效研究.湖北农学院学报,2002,2一111(2):109药剂防治!(上接第页)常广阔!同时,随着现代都市农业和农业旅游模式的发展,在城市近郊葡萄栽植地区出现了旅游观光型 在宁夏和等地的戈壁滩 沙地和盐碱地上指导建立了大面积的葡萄园,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利用葡萄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通过土壤改良技术,在盐碱 荒滩 戈壁滩 沙庭院型 庄园(酒庄)式葡萄园等,供游人观赏 采摘 餐饮等休闲娱乐!由于我国在葡萄栽培过程中施用农药 化肥等非环保资源,没有广泛采用有机栽培模式,我国葡萄的质量 口味 环保 卫生指标等方面还存在欠缺,不能达到国外的进口标准,世界市场份额低!目前我国也开始重视环保,提倡有机栽培,不使用农药,定量施用有机肥,如生产建设兵团建立了多个鲜食葡萄及酿酒葡萄有机生产基地!地等非耕地上栽植葡萄,应该是一条行之有效的 高效节能的发展道路!参考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010年中国农业统计资料.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厂十一十一十一十一+一十一十一十一+一+~干一十∋十一十一+一十一小一十 }(中国果树)2013年征订启事}9非耕地高效利用葡萄最大的特点是∃多占天少占地%,通过土壤改良技术,只需改良根域范围内的土壤,就可以使葡萄植株迅速爬满整个架面,!司时,由子葡萄树冠对地面的有效遮盖,还可以减少盐碱地土壤的水分蒸发,减轻盐碱土壤的毛细作用,因此,利用葡萄作为改良非耕地土壤的手段,在我国许多地区已开始应用!如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在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 甘肃农业大学在甘肃省河西走廊 上海交通大学{:篡滩军燕寸t收款人:(中国果树)编辑部电话:以29一359sl3lt}纂信戴默示撰几3.0!!十∋叫卜一叫卜一卜∋十一卜∋一∋州卜一卜∋州卜.洲卜.州卜..斗~.~卜∋叫卜∋刊卜∋州卜.州卜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