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财务共享模式浅析及发展前瞻

财务共享模式浅析及发展前瞻

来源:宝玛科技网
Communication & Information Technology经营管理2013/ 09

财务共享模式浅析及发展前瞻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财务部 陈 可

一、经济全球化催生共享模式

(一)经济全球化与经营

全球化(globalization)引致社会经济结构、生产和消费方式、产业结构的巨大改变,对企业的发展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张,公司在全球寻找低成本的生产基地或产业集群,保持其全球竞争力。

尽管受到全球金融风暴的冲击,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下,企业兼并与收购依然层出不穷,企业不断壮大。根据彭博社的统计数据,2011年全球已宣布的并购交易总额为2.26万亿美元,其中并购上涨53%; 2012年全球并购虽只有2.17万亿美元,但中国是亚太地区所有国家中并购活动最活跃的国家,全年共完成并购数633个,总金额1269亿美元,较2011年同比增长23.2%。正如《世界是平的》一书作者托马斯·弗里曼(Thomas L.Friedman)所说,“在抹平的世界中,有愈来愈多的公司一诞生就是全球性公司。”

越来越多的世界级企业由于采用了全球战略,使得他们在内部管理上要寻求更高效、科学、低风险和低成本的模式。

(二)财务共享模式应运而生

公司在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同时也不断调整自身的经营战略和管理模式,在全球经营的背景下,一个首当其冲的管理问题摆在眼前:如何用低成本、高效率,整合全球的资源,使其进行最优配置?这样的管理需求,为财务转型提出了迫切要求。财务将从传统意义的会计核算、资金结算,发展到具备资源配置、预算管理、绩效管理、资本运作、决策支撑等高端职能。而要发挥高端职能的作用,就必须在内部进行流程作业的改革,将生产予以规模化。

在经营的运营模式下,业务规模的扩张将分散的弊端放大,而将集中的优点凸现。在企业寻求的多种解决之道中,最典型、最有效,为最多企业所采用的内部

管理变革模式,就是财务共享。近年来,凡是跨地域经营

或者成员单位数量庞大的企业,都提出共享的思路。

技术的发展也为财务共享创造了有利条件。科技和进步深刻改变着企业管理模式,尤其是近年来兴起并广为企业采用的业务流程重组(BPR)、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等,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以往熟悉的内外环境,推动着企业管理模式的提升和创新,同时也为财务共享打下了信息平台基础。

二、财务共享理论、实践及意义

(一)共享服务的概念

共享服务的概念产生于80年代,经过30多年的发展,《财富》500强的公司超过半数已实现不同程度的共享,超过80%和欧洲的一半企业已经建立或正在建立共享服务中心(SSC)。耳熟能详的包括Wal-Mart、Intel、IBM、Microsoft、Motorola、P&G、Vodafone、UPS等,以及国内的中国石油、太平洋保险、中兴、华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

在Bryan Bergeron所著的《共享服务精要》一书中对共享服务阐述为“将非核心业务集中到一个新的半自主业务单元,这个业务单元就像在外部市场竞争的企业一样提供计费服务,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目的是提高效率、创造价值、节约成本以及提高对母公司内部客户服务的质量”。“共享”本身是信息技术的专业术语,但随着SSC的出现“共享服务”变成了企业整合财务运作、再造管理流程的一种崭新的管理模式,其范围包括财务、资金管理、人力资源、信息管理、法律咨询、市场营销、采购研发等,财务共享是其中的典型应用。

多数情况下,共享服务模式可以被简要理解为“内包”。所谓“内包(in sourcing)”,就是指共享服务中心仍作为公司的一个业务部门,但是单独核算。当为公司其它业务部门提供服务时,就如同两个公司进行关联

通信与信息技术2013年第5期(总第205期)

75

2013 / 09经营管理Communication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交易。

(二)全球通信企业共享服务实践

在通信运营商行列中,采用共享服务模式的不在少数。如Telefonica(西班牙电信),横跨欧洲、非洲与拉丁美洲的世界级电信运营商,在阿根廷设有共享服务中心,在欧洲各国建立二级共享中心服务于控股的70家公司;Cingular是美国最大移动运营商,拥有全美最大的移动语音及数据网络,通过实施SSC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财务核算质量,加强了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与及时性,并通过集中采购降低了设备成本;NTT DoCoMo是日本最大移动运营商,通过建立共享服务中心,有效降低了成本,实现流程规范化并为作业成本核算创造条件。

国内通信设备制造商中,中兴、华为也是较早采用共享模式的两个企业。由于其业务遍布全球,面临文化、区域管制、汇率、税收、成本、服务水平,甚至语言、时差等诸多经营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管理难题。建立区域性的共享中心是探索规模化运营、标准化管理以及成本降低、服务提升的必然道路。以中兴通讯为例,其在西安建立了全球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为100多个海外分支机构提供服务。华为中国共享中心也建在四川成都,辐射和支撑全国。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自2007年起也陆续开展了全集团范围的财务集中工作。中国移动打造了基于省公司层面的财务集中模式,省级核算中心集中了全省的核算、结算、支付、报表、档案、IT支撑等工作,并逐渐演进为公司的权威数据源和决策支持中心。中国电信在各省成立会计部,推进省级财务共享工作。

(三)财务共享的意义1、降低成本

共享服务最基本的作用在于降低成本。成本降低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因素:

首先是人工成本的节约。将资源、业务集中到共享服务中心后,通过流程的优化和IT系统支撑,一个人能处理几个单位或地区相同岗位的业务,从而令企业的人工成本得以降低。

其次是内部管理成本的降低。共享服务的实施将带来业务流程的标准化、细化、简化,这将大大提高效率,降低了企业的内部管理成本。

IMA一项研究对100家《财富》500强企业中实施和未实施共享服务的公司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所选择的6项共享功能的成本平均下降83%。

2、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

76通过财务共享把复杂的工作变得标准化、流程化、细分化,企业工作效率和质量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当然效率的提高还得益于IT系统的强力支撑,否则光是单据的集中就会花费比以往更多的行程时间。

世界上最大的企业软件供应商Oracle,经过6年时间在全球建立了两个区域化共享服务中心。Oracle只需要几天时间就可以完成全球65家子公司的年末结账和合并。共享模式和电子商务已经为Oracle节省了超过20亿美元。

3、加速企业标准化进程

实施财务共享之前,各业务单位资源分散、业务操作方式各异、操作流程不同。而共享模式为了集中处理,要求将这一切标准化。无论是管理制度,还是系统规范;无论是报销操作,还是业务流程,只有标准化、统一化的IT系统、业务规程,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集中目标。

4、信息融会贯通,并高度集中

通过共享收集更多的、超出财务核算所需的信息,是这一模式采用的另一巨大价值。由于业务报销从前端发起,企业可以利用集中的契机,在系统上设计更多的信息输入点和维度。当海量信息收集到共享中心时,就像一堆金矿摆在使用者面前,可以用其提供具有更多价值的决策支撑报告。

三、财务共享模式的演进及发展前瞻

(一)财务共享模式的演进

国外共享服务发展历程经历了从集中到第一代共享再到第二代共享的演进。

第一代共享强调以规模效应与消除冗余带来成本节约,比较重视选址、人员测算、最优工作量标准核定等。其有四方面的特点,分别是标准化流程、灵活化的组织、专门化分工和核心化的能力。

第二代共享强调形成完全服务传递模式,改进第一代共享中服务质量不高的缺陷,实现可持续的成本节约;同时,保留与发展体现客户便捷服务的呼叫中心(Call Center),保障服务提供标准的协议约定。第二代共享在人员、流程、技术方面均有显著的改进和特点。

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业务流程外包来进一步实现集中管理的收益。业务外包(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 BPO)是由服务共享中心发展而来,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经济型的经营管理策略、理念和方式。它将一些传统的由公司内部人员负责的非核心业务较长时间地委托转包给外部的、专业的、高效的、固定的服务提供

商,而公司自己则专注于核心业务,形成核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业务外包在国际上蔚然成风,在国内也很快被接受。以2011年为例,根据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COI)数据,全年全球离岸市场总体规模为1100亿美元,增长率为12%,其中中国离岸外包业务量保持快速增长,全年离岸业务执行金额238.3亿美元,增速高达62%。

目前全球很多企业都建立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也有很多企业将其所有的财务业务外包给共享服务提供商。例如英国石油(BP)就将其财务业务外包给埃森哲公司。只要企业在发展、内部管理和成本节约中找到平衡点,业务外包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途径。

(二)财务共享服务前瞻

共享服务发展时间不长,但随着应用的广泛,日趋成熟和普及。共享服务中心已经成为促进企业甚至公共事业部门在内的广大组织良性发展的重要构成部分。从成功企业的实践来看,共享服务在未来有四大发展趋势:

1、共享服务中心从区域中心向全球性中心发展目前大多数公司的共享服务中心还是分地域的,如企业在北美、欧洲和亚洲建立共享服务中心来覆盖全球业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共享服务中心将跨更大的地域提供统一服务,形成全球化的共享中心。

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沃达丰,于2007年5月宣布在匈牙利布达佩斯投入5000万美元建立全球共享服务中心,以处理沃达丰集团的财务事务,为沃达丰在全球的各个分公司提供服务。2012年10月,世界500强UPS(美国联合包裹服务公司)的全球服务共享中心落户安徽,该中心人员规模将达1200人,年离岸服务外包额超过1500万美元。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2、共享服务中心的功能将进一步扩展

随着地域概念的模糊,IT系统不断完善,特别是基于Internet和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共享服务中心的作用预计将逐渐拓展至供应链的全过程,继续着重于强化企业信息流的管理,是的管理层更迅速地获取高质量业务数据。共享服务中心逐渐演进为“新一代数据中心”,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一手和度的数据支撑。

3、共享服务中心外包化将更为明显

前面对外包的分析,以及提到的GE由共享中心发展而来的GENPACT就是典型的案例。更多公司会将共享服务外包给第三方专业公司,就像公司将货运、仓储外报给第三方物流一样。根据IBM的一项调查,未来三年,基础会计业务的外包是无法抵挡的发展趋势。

4、共享服务中心的虚拟化

基于Internet技术的IT系统和标准化作业流程使得共享服务中心的员工可以分布在全球,解决语言、招募优秀人才、成本压力等问题。在此趋势下共享服务中心的人数将进一步减少,运作成本可再降低。如无纸化影印体系、银企直联、智能核算体系、智能支付体系等技术的运用,将共享中心的运作效率和准确性都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财务共享服务的发展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企业发展。规模化的生产方式使得很多业务在财务生产线上作为产品来生产。财务共享服务的出现也改变了财务人员的业务结构,对未来人才的知识需求也产生了结构性变化。这种模式的盛行,导致社会对各层次管理人员的需求会发生显著转变,犹如一条生态链,将继而影响到企业人才培养、学习教育等各个社会环节。

财务共享服务之路不仅仅是财会行业的转型,同时也是中国生产结构由制造型向服务型转型的一个缩影。在全球金融风暴尚未平息,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的今天,中国传统以出口增长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将随之产生重大转变,这也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和管理指明了方向。我们相信有越来越多的国内大中型企业,走上财务共享之路,为企业、为国家创造更多价值。

    

参考文献

[1] 布赖恩.伯杰伦.共享服务精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 安德鲁.克里斯,马丁.费伊.服务共享.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 陈虎.未来之路—财务共享服务.财务与会计,2008年(7).

[4] 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5] Matt Quinn,Aifang Zhao,Daniel Wang.Technology Enabling Growth Increasing Efficiency, Reducing Costs- The Opportunity for the Finance Team.2006.

[6] Terry Lee.Staffing,Building and retaining a successful shared services team.Finance and Accounting Shared Services Conference,6-8 February,2007.

通信与信息技术2013年第5期(总第205期)

7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