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性质(打√选择) 设计( ) 论文( √ ) 一、文献综述 “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一直是我国会计信息研究及应用的一个重点话题。我们应对我国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大对会计行业的整顿和建设,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因为只有这样,我国的会计工作才能步入正轨,我国的经济建设的秩序才会规范有序,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健康、快速地向前发展。 我国学者对会计信息失真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2001年徐融等在《会计信息故意性违法失真的防范》一文中提出,从加强道德规范、加强法律约束、加强内部管理和控制、加强对会计信息的监督和检查、加大违法处罚力度和会计违法成本、营造会计人员“”的格局等六个方面阐述了对故意性违法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的防范措施,是根治会计信息失真、杜绝弄虚作假和粉饰舞弊的有效方法。李爽先生在2002年主持编写的《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成因与对策研究——会计报表粉饰问题研究》中提出,运用规范性方法,使用演绎的方法构建会计报表粉饰的基本理论,分析会计报表粉饰的防范和相关各方的法律责任。蒋燕辉在2002年出版的《会计监督与内部控制》一文中提出,从内部监督系统和内部控制两方面,对会计舞弊和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认为强化会计监督与内部控制是一项战略性的规划。建立会计监督与内部控制机制,是从源头上预防、控制和治理会计信息失真、违法经营及的一项重要举措。 西方社会从构建企业内、外部双重环境的角度思考构建防治财务报告舞弊的机制。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建议采用以基本原则为基础的会计准则,将任命审计师的工作交给的私营机构,通过专业团体,聘用与会计师事务所没有任何联系的永久性监督人员审查事务所的业务;并扩大公司报告的范围,将企业所涉及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的问题都包括进去。Elliott和Jacobson将会计信息失真定义为财务报告舞弊,强调了通过故意行为对相关财务后果的不实反映。Elliott在1993年出版的《舞弊审计与法务会计:新工具与新技术》一书中对财务报告舞弊定义是“财务报告舞弊牵涉故意错报财务价值,从而强化获利现象,达到欺骗投资者和信贷提供者的目的”,舞弊学理论也可以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和动机。 会计信息失真影响了投资者、债权人等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微观决策及的宏观经济决策,严重危害了国家、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因此,本文从我国会计信息现状入手,系统的研究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提出了应建设一个行之有效的会计规范体系的结论。进而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二、论文主要内容 本文首先明确明确会计信息的具体内涵,以我国会计信息现状研究入手,从具体的会计工作的角度分析信息失真的几种表现形式及其危害,并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运用多种社会研究方法,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系统的研究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从而提出防止信息失真并增强会计信息真实性、正确性的方法和措施,最后提出了应建设一个行之有效的会计规范体系的结论,以净化会计信息的环境。 三、研究方案 1、“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问题的提出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会计信息失真影响了投资者、债权人等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微观决策及的宏观经济决策,也使会计职业陷入了严重的社会信任危机害人价值危机,严重危害了国家、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因此本文提出“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2.“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研究的目标 通过对本问题的研究,提出了应建设一个行之有效的会计规范体系,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水平,营造一个良好的会计环境,从而根治我国会计信息失真这一顽症。促进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实现中国经济的腾飞。 3.“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研究的方法 (1)利用归纳的方法,从主客观的两方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采取定性方法,对具体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3)利用比较法,举例法等方法,说明特殊性 4.“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研究的步骤 (1)浏览相关会计工作与经济效益关系的文献资料和期刊,拟定大纲; (2)明确相关的定义,分析两者的关系; (3)借鉴国内与国外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4)根据文献资料和对比方法拟订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思路和对策 四、工作进度安排 阶段 应完成的主要工作 与指导教师沟通,完成论文写作进度计划表。 根据写作进度计划及论文指导书的要求,浏览相关文献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根据开题报告广泛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撰写论文初稿,交指导教师审阅。 按指导教师提出的意见修改初稿,直至指导教师认可。 完成论文中、英文摘要以及英文资料的翻译工作,完成论文装订,最终定稿。 熟悉全文内容,草拟答辩提纲,做好答辩准备工作,进行论文答辩。 起止教学周 1 2 3 4 5 6 第10周 第11周 第12周 第13周 第14周 第15周 五、主要参考文献 [1]乐敏.会计信息失真成因与治理浅析[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8,(12) [2]陈信元,叶鹏飞,薛建峰.我国会计信息环境的初步分析[J].会计研究,2000,(8) [3]武晓成.浅谈会计信息失真根源与治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35) [4]李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成因与对策研究—会计报表粉饰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5]徐杰晟,淑惠.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方略[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11) [6]杨翠兰.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的切磋[J].达州职业手艺学院学报,2006,(21) [7]蒋燕辉.《会计监督与内部控制》[J].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8]徐融等.《会计信息故意性违法失真的防范》[J].财务与会计.2000,(7) [9]王跃堂、孙铮、陈世敏.《会计改革与会计信息质量》.会计研究.2001,(7) [10]谭劲松,丘步晖,林静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经济学思考[J].会计研究,2000,(7) [11]Auther Levitt. The Importance of High Quality of Standards Accounting[J].Accounting Horizons,1998,(6) [12]Elliott and Jacobsonand. “The Relevance of The Value Relevance Literature For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Setting”, Working Paper, 1993 六、指导教师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 七、系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