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个体化康复训练在脑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个体化康复训练在脑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来源:宝玛科技网
・206・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年12月第8卷第23期 Chin J Mod Drug Appl,Dee2014, . , .垫 有了很大进步。在I临床工作中,临床高度怀疑为肺癌的患者, 442. 首选x线检查,发现病灶而又不能准确诊断者或是高度疑似 [3] 刘士远,肖缃生.MRI豫弛时间及信号强度对肺癌的鉴别诊断 肺癌者,应该立即行cT平扫+增强扫描,若是结构不清楚 价值.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1994,17(3):136—140. 或是不能行造影增强者则选择MRI检查,如果以上检查均不 [4]王全师,吴湖炳,王明芳,等.1817一FDG PET对肺癌的诊断及 能确诊就只有行PET—CT检查。在日常工作中只有了解各种 鉴别诊断.中华核医学杂志,2003,23(1):1 1-13. 影响学检查的优缺点并且合理应用,是能解决大部分的肿瘤 [5]段刚,徐达传,陈卫国,等.隐蔽的肺部小结节病灶的x线诊 断——传统与数字化摄影的ROC评价.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的诊断问题的。 20O3(4):384—386. 参考文献 [6]李辉.周围型小肺癌的影像及其病理学基础.国外医学(临床 放射学分册).2003,26(1):26—29. [1]陈小启,戚乐,黄峰,等.纵隔型肺癌的cT及MRI表现分析. [7]崔允峰,刘庆伟,杨玉海,等.周围型小肺癌cT征象分析.中 实用放射学杂志,2009,25(12):1739—1741. 国医学影像技术,2001(11):1056—1057. [2]李铁~.肺癌影像学诊断 中华放射学杂志,1997,31(7):44,1— [收稿日期:2014—09—09] ・康复医疗・ 个体化康复训练在脑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王晓 【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康复训练在脑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实施康复治疗的脑瘫患儿 共60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的脑瘫患儿综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规 范康复训练基础上实施个体化康复训练。评定两组训练前后粗大运动及综合能力改善情况。结果观 察组训练后的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评分和对照组训练后的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训练后的脑瘫儿童综合能力测试评分和对照组训练后的脑瘫儿童综合能力测 试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结论个体化康复训练在改善脑瘫患儿粗大运动、精细动作、 认知、社会适应等方面效果显著,优于传统的康复训练,值得借鉴。 【关键词】脑瘫;个体化康复训练;粗大运动;综合能力 在小儿脑瘫康复训练中,运动训练是目前康复治疗小儿 1.2方法两组患儿均在本院实施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内 脑瘫的主要训练内容,而此类训练内容大多一样,不能够考 容包括按摩、平衡训练、特殊教育、作业疗法、物理疗法、 虑到每个患儿的具体能力训练,所以在小儿脑瘫康复训练中, 语言疗法、注意力等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的 要对患儿进行个体化康复训练,这样有助于提高脑瘫患儿的 康复综合治疗措施,训练过程中每种项目训练时间为20 min, 综合能力。本文选择在本院实施康复治疗脑瘫患儿,观察个 每天训练5次左右,每周训练5 d,平均训练时间为12周。 体化康复训练对此类患儿综合能力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观察组患儿在规范化康复训练下进行个体化训练,首先为本 1资料与方法 组患儿编制规范化康复训练系统,本规范化训练系统包括粗 1.1一般资料选择在本院实施康复治疗的脑瘫患儿共60 大运动、精细运动、认知、语言等方面训练内容,根据患儿 例,均符合脑瘫诊断标准(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制定的脑 的具体病情对患儿选择个体化训练项目,对患者的粗大运动、 瘫诊断标准)…。能够完成医护人员指示的动作,同时排除 精细运动、认知、语言等设计并安排康复训练内容。 合并癫痫患儿、合并精神疾病患儿。上述患儿分为观察组和 1.3观察指标对患儿训练前和训练结束后进行脑瘫儿童 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共30例f2012年12月~2013年12月 综合能力测试,观察患儿训练前和训练结束后综合能力(粗 期间病例),男l8例和女12例,平均年龄50.3个月。对照组 大运动、精细动作、言语及社会适应等能力)等改善情况; 患儿30例(2011年11月~2012年11月期间病例),男17例 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定量表对患JL, ̄tl练前和训练结束后的粗 和女l3例,平均年龄52.4个月。观察组患儿中痉挛型和徐 大运动改善情况。 动型患儿分别为19例和9例,混合型2例;对照组患儿中 1.4统计学方法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 痉挛型和徐动型患儿分别为20例和8例,混合型2例。两 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形式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 组患儿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尸>0.05),具有 料以率(%)形式表示,实施 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 可比性。 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评定结果比较观察 作者单位:473000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小儿脑瘫康复病区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年12月第8卷第23期Chin J Mod Drug ADpl,Dec 2014,V0l|8,NO.23 ・207・ 组患JLN练前和训练后的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评分分别为 不能够最大程度的改善患儿发育障碍 ' 。本文中,根据患 (48.2±5.2)、(57.8±4.7)分;对照组患儿训练前和训练后的 儿病情实施个体化康复训练,在此个体化康复训练前为脑瘫 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评分分别为(48.3±4.4)、(54.1±3.9) 患儿制定规范化的康复训练内容,而后给根据患儿具体病情 分。观察组患JLN练前的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评分和对照组 特点而制定适合本患儿的康复训练内容。结果显示观察组患 训练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训练后的 JL ̄ll练后的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评分情况优于对照组,观 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评分和对照组训练后的大运动功能测试 察组训练后的综合能力测试评分优于对照组,说明个体化康 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P<0.05)。 复训练在改善脑瘫患儿粗大运动、精细动作、认知、社会适 2.2两组患儿的脑瘫儿童综合能力测试结果比较观察组 应等方面效果显著,优于传统的康复训练,值得借鉴。 患儿训练前和训练后的脑瘫儿童综合能力测试评分分别为 (46.1±4.1)、f52.6±3.9)分;对照组患儿训练前和训练后的 参考文献 脑瘫儿童综合能力测试评分分别为(46.5±3.3)、(49.0±2.8) 分。观察组患JL ̄ll练前的脑瘫儿童综合能力测试评分和对照 [1]王永峰,李晓捷,吕洋,等.核心稳定性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 儿粗大运动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组训练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P>0.05);观察组训练后 2012,18(1):350—353. 的脑瘫儿童综合能力测试评分和对照组训练后的脑瘫儿童综 [2]沈敏,李泽萍,崔艳,等.智能运动训练系统结合综合康复训 合能力测试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练对痉挛型脑瘫下肢功能的疗效观察.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3讨论 2009,15(2):828—829. 脑瘫患儿的非进行性脑损伤可有各种因素所致,所以引 [3] 陈艳萍.康复训练指导在脑瘫患儿康复训练治疗中的应用与体 起患儿的发育障碍。由于脑瘫有诸多类型存在,每例脑瘫患 会.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 1,4(3):67—68. 儿的病情和特点各不相同,所以对患儿实施模式相同或训练 [收稿日期:2014—09—15] 内容相同的康复训练不能给有效的个体化的改善患儿发育, 药物自我处置技术训练在精神症康复期治疗的应用 赵艳华 【摘要】 目的探讨药物自我处置技术训练在精神症康复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72例 精神症康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 实验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实施药物自我处置技术训练。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社会功能缺陷和 生活质量差异。结果训练12周后和随访6个月,实验组患者社会功能缺陷评分明显下降,生活质量 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O.05)。结论针对精神症康复期患者采用药物自我 处置技术训练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药物自我处置技术训练;精神症;康复期 精神症为慢性进行性精神系统疾病,具有患病率 龄(36.75±4.19)岁,病程为6—32个月,平均病程(14.52±2.45) 高、致残率高、易反复发作的特点,其临床特点表现为异样 个月;对照组男19例,女17例,年龄18~54岁,平均年龄 心理体验、不适应社会的行为等,患者因病理破坏和易反复 (35.64±3.42)岁,病程为5~35个月,平均病程f15.92±3.15) 发作,导致其认知功能损害、生存能力下降、社会功能缺损, 个月。所有患者均符合精神症临床诊断标准,同时排除 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_l J。临床治疗过程中,抗精神病药 智力障碍、严重脑器质性疾病、严重躯体疾病等。两组患者 物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对患者的社会功能改善 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05),具有可比性。 效果甚微,药物自我处置技术训练是精神症康复的里程 1.2方法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 碑。研究表明 ,药物自我处理技术训练可有效提高患者社 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应用《药物自我处置程式》对患者进 会功能。本文通过对本院收治的72例精神症康复期患 行技能训练,主要包括:①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反应知识训练; 者分组比较,讨论药物自我处置技术训练应用于精神症 ②自我药物服用方法及评价;③正确认识药物副作用;④同 康复期的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健康照顾者共同商讨药物治疗相关问题。每部分均应用技能 1资料与方法 介绍、影像资料学习、角色扮演、现场讨论等学习方案。连 1.1一般资料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72 续训练12周,并进行6个月的随访。 例精神症康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 1.3观察指标分别在患者入组时、训练l2周后和随访6 例。其中实验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l9—56岁,平均年 个月时对患者社会功能缺陷和生活质量进行评定。患者社会 功能缺陷评价包括:职业、婚姻、社会退缩性、社会活动、 作者单位:463000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 家庭职能、生活自理能力等10个方面,得分越低表明患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