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u业图 <、lj¨a Il、c‘m In、 高油价下我国石油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_毛成栋’/王琳 /王健’ (1.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北京1 0l1 49;2.济南沃洲商贸有限公司,济南2503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国内c Pi持续走高,与此同时国际油价也在高位动荡中不断上升,这两者的变化趋势有着很强的 相似性。国际原油价格的走势影响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多个方面,而特有的不稳定性、难预见性也为我国的经济发 展埋下了隐患,因此发展我国自主的石油经济势在必行。通过大力拓宽勘探领域,逐步增加石油储备,积极参与 国际合作,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鼓励发展新能源,方可实现我国石油经济的良性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奠 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c Pl:国际油价;石油经济;石油储备;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407.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6995(201 1)1卜0032—03 O引言 20l1年6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涨幅达 缚,走出高位 ̄HNCPI的困局,才能使 我国石油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从而为 内动力、燃料和能源购进价格造成影 响。由于上游工业品价格对下游消费 布了5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数据,5月CPI 我国的经济发展注入更大的活力。5.5%,并创出34个月以来的新高,上 半年以来CPI一直居高不下的局面已超 出了大多数经济机构和专家的预测。 品价格传导具有一定的敏感性,上游 工业品渐高的生产成本,通过产业链 1国际原油价格通过影响我国石油 经济,进而影or ̄ucpl 国际油价虽然不会直接影响国 内CPI的水平,但石油行业是我国 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涉及行业广 泛,产业链长,传导作用强,会对国 条逐步向下延伸产生“成本推动”型 的物价上涨,从而直接影响cPI的上 涨。 (参见图2)赵笑字(2006)研 究表明,1979-2004年问,石油价格 上涨5%之后,会对农业、采掘业、 CPI的持续走高,是我国居民各种日常 生活的集中体现。追究其不断增长的 原因,也是众说纷纭,但根据2002年 l22部门投入产出价格影响模型,在国 际原油价格上涨100%的前提下,批发 价格指数涨幅为8.75%,CPI涨幅会达 Nq3.03%,国际原油价格已逐渐成为一 个影响我国国内CPI走势的关键因素。 食品制造业、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和供 同时对我国近两年多统计的国内CPI 走势与国际原油价格走势进行对比, 我们也不难发现两者有着很强的相 关性,在2008年初国际原油价格最高 8 6 4 2 0 时,我国CPI也呈现出高峰,而在2010 年初国际油价回落到低值时,我国CPI 也相应的在低值徘徊,虽然国际原油 价格不能完全代表我国国内CPI的整体 走势,但实际上国内CPI已在一定程序 上被国际油价所“绑架”了。 (参见 图1)因此只有摆脱国际原油价格的束 图1国际原油价格走势与我国CPI走势关系图 ▲作者简介:毛成栋(1 984一),男,山东省梁山县人,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研究实习员,工学硕士,主要从事预算价格标准 制定等研究。 32呻司司土货障锺『审Nafu Resource Ec。n。mlcS。fchlna 201I.JJ 0s()uIcc n Ll L1 iI id} 誓CO 四 ¨(,m■—I 。 1 农产品生产 农产品 2003年石油消费量首次超过日本,成 食品价 格波动 成本波动 价格波动 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 国,预计 ̄t]2025年,中国每天至少要 运输价格波动 原油价 消费l280万桶石油。当前中国石油产 业最突出的问题是,石油产量增长跟 格波动 交通费 用波动 不上石油需求增长。在过去10年中, 生活消费支出变动 中国石油生产年均增长速度约为1.8%, 大大低于5%的年均消费增长速度,导 工业品价格波动 工业、建筑业 致了中国对石油进口依存度的持续上 升。1998年中国对外石油依存度为18. 76%,2000年为30%,2001年上升到 34%。根据能源局2010年的统计数据, 中国2009年生产原油1.89{L吨,净进 口原油却达到1.99亿吨,原油进口依 生产成本波动 租金等居住成本变动 图2原油价格波动影响我国CPI的关系图 应业、化学工业、机械设备制造业、 场走势呈“w”型,油价在7l_83美元 的区间波动,同时结合世界经济与美 国经济走势等多方面的研究,不难看 出影响国际油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但其中世界经济复苏情况,美元汇率 和全球原油供需平衡已经成为影响国 际原油价格走势的主要因素,而时不 时爆发的地缘政治因素和天气因素也 存度首超50%的警戒线,达53%。 建筑业、运输邮电业、公用事业及居 民服务业等相关行业分别带来0.21、 0.39、0.20 0.90、0.55、0.42、 原油进口依存度不断提高,是至 少今后5年内的趋势,并在相当长的 时期内产生不了根本性的变化,同时 国际油价在短时间内又无法做出精确 预测,一旦油价大幅度波动,就会对 0.74、0.72和0.38个百分点的价格增 加。石油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我国国民 经济的方方面面,在一定的合理范围 健康发展的周期就会越长。因此,如 何科学预测国际油价走势,摆脱油价 内,国际原油价格越稳定,石油经济 一一 一一~ 一一一 一一一一赂一 一一 我国石油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 为应对近期在相对高位的国际油价态 势,抵御远期国际油价波动带给我国 对国际油价走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近期中东以及利比亚危机就是地缘政 治的集中体现。由于国际油价是受到 多重因素影响的,这更加大了我们准 确预测的难度。 国际油价走势很难用一个科学严 谨的模型去预测,但我国对石油的需 求量却一直在大幅度地增长,我国在 经济的冲击,我国宜加快发展自主创 新型的石油经济之路,以求实现良性 发展,更好地为国民经济服务。 波动的影响,就成为目前我国石油经 济面临的一道难题。 2国际油价预测难度加大,同时我 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 图l数据表明,20l0年国际原油市 3发展我国石油经济的对策与建议 中国石油消费的高度对外依存, 决定了中国在实施以节能为解决石油 资源短缺的重要措施的同时,还要通 过诸多途径增强抵御国际风险的能 力。 3.1拓宽勘探领域,油气增长点由常 规油气向非常规油气倾斜 自从我国提出陆相生油理论以 来,相继发现大庆、胜利以及塔里木 等大型碎屑岩整装油气田,为我国初 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能源保证, 后来拓宽了勘探理念,进一步发现了 普光、克拉2等大型碳酸盐岩气田。但 随着我国近些年经济的快速增长,以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及我国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难度的 进一步增大和油气需求对外依存度不 图3我国原油产量与石油消费量的关系图 2Ol1.JJ Nafu Resoufce EcoRomtcs。fChina呻司目土赞降锺毋33 产业圈网资源 IIndustrial}'.col?oln) eSOtlrCc ( 中东地区一直是全球石油的最主要供 应地。预计2020年中国进口原油资源 仍有45%一50%左右来自中东,依赖中 东原油的局势不会有太大改变。 和新能源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能源战 断提高,为确保我国经济、社会的持 续健康发展和油气的长期安全供给, 需要开辟多种油气资源途径,特别是 加强非常规油气资源的综合利用,建 立可接替能源,从资源储备上保障石 油安全。 非常规油气资源已经在全球能 略方向。可替代能源在高油价情况下 的真实使用,无论对石油生产国还是 石油消费国都是降低对未来不确定预 期的有用信息,以生物乙醇为例,巴 西以甘蔗为原料不但在国内汽车业基 本完成对汽油的替代,而且还有剩余 出口。客观上减少了石油出口国和进 口国进行长期石油交易的交易成本。 过于单一的石油进口路线,是我 国石油经济发展,乃至保障石油安全 的障碍。最近十几年,特别是进入2l世 纪以来,我国对石油进El的来源做出 了明确的战略安排和及时的部署,中 源结构中扮演重要的角色,2007年全 球非常规石油产量超过7500万吨,非 常规天然气产量超过18ooF ̄立方米。 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大石油公司 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十分丰富,如我 积极走出去,在中亚、南亚、非洲以 国的煤层气总资源量为36.8万亿立方 及进入难度很大的伊拉克都有了自己 米,我国已在煤层气开发上开展了大 的矿区,这对稳定我国石油进口有了 量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在沁水盆 更大的保证。 地建成了年产3亿立方米的气田,同时 3.4培育核心竞争力,积极扩大油气 页岩气也处在探索勘探阶段。因此拓 定价话语权 宽勘探领域,大力发展以煤层气、页 在复杂的国际石油产业形势下, 岩气为主的非常规油气勘探,是我国 中国石油经济面临严峻的竞争考验, 油气资源持续增长的可靠途径。 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 3.2增加石油储备,我国外汇由资金 地,应以坚持结构调整为主线,加 储备到物质战略储备转移 大科技创新力度,不断增强核心竞争 中国过去没有建立完整的石油储 力。 备体系,在国际石油处于低位时无法 相对于国外企业,我国的石化 大量购入,油价上涨时又无法减少进 企业技术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尤其在 口量,极大地削弱了国民经济的抗风 装置规模、技术经济指标和环保等方 险能力。因此,尽快建立石油储备体 面还有很大的差距。企业的产品以通 系,也是保障中国能源安全的重要步 用产品为主,产品主要用来满足中 骤。按照在2l世纪前20年全面建设小 低端市场需求,附加值不高,绝大部 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结合国民经济及国 分高档产品要依赖进口,缺乏核心竞 防对石油的需求和我国石油工业在国 争能力,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专 内外的发展前景,预计 ̄11201 1年石油净 利和专有技术不足,主导产品技术装 进口量有可能超过1.5亿吨,相应地储 备主要靠引进。面对国外公司在高品 备石油的规模应保持3750万吨。我国 质、高附加值产品方面的垄断地位, 已经选择了镇海、舟山、大连、黄岛 国内石化产品很难与之竞争。因此, 为四大战略石油储备基地,作为第一 我们必须重视自主研发,建立一套好 期的石油储备,后期的石油储备正在 的与机制,同时应充分利用国内 科学的规划中。 资源,广泛吸收先进实用的外部实验 石油储备的建立,既可以增强我 室阶段科研成果,借助外力加快企业 国应对国际油价波动的能力,又可以 自身科技创新进程,培育自己的核心 解决我们大量外汇储备闲置的问题, 竞争力,积极扩大国际油气定价话语 使外汇储备由资金储备向物资战略储 权。 备平稳转移。 3.5发展新能源,多渠道保证我国能 3.3参与国际合作,使油气进口更加 源供应 稳定 在石油消费量日益增长、国际油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石油进口国, 价高位动荡的形势下,发展替代能源 34寸司司土赘溶经冲Nafural Resource Economics of China 2011.11 为了促进新能源的发展,我国对 沼气、水能、核能以及风能等新能源 产业给予了一些优惠,但笔者认 为,目前的力度还远远不够,发展新 能源,规划是先导,是保障,落 实是关键。发展新能源产业是对稳定 石油价格,避免石油危机最直接有效 的手段,也是保证我国能源供应的重 要途径。 [j]王伟当代中国石油经济发展的分析与思i 考【J】科教前沿,2008(30):69 【2】王越,赵强.对完善当今形势下我国 石油储备体系的几点思考[J J.中国矿 业,2009(]0):1 1-1 5 [3 J杨逢珉,鲍华钧国际原油价格与; 中国能源安全[J】中国高新技术企 业,2009(21):68-69. [4】王志营 金融危机下如何提升中国石油经 济发展能力[JJ.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 2009(5):26-27 [5】王小马石油经济复杂性的初步分析[J】 : 中国矿业,2008(4):1—4 ’ [6】罗佐县油气供需结构对国际石油经济 形势影响分析[J】化学工业,2009(2):14一 17 -【7】陈定江,余亚东,胡山鹰,等后石油经济 时代中国能源化工的选择lJ】化工进展,: 2009(1):I~6 [8】任泽平,潘文卿,划起运原油价格波动对. 1 中国物价的影响一基于投入产出价格: ; 模型[J]l统计研究,20070 1):22—28 、 收稿日期:2011-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