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曳引钢丝绳及其他曳引系统校核计算

曳引钢丝绳及其他曳引系统校核计算

来源:宝玛科技网


电梯常用计算

电梯检验师资格考核考前辅导讲座 8

孙立新

8 电梯常用计算

曳引钢丝绳伸长量

曳引钢丝绳弹性伸长量

轿厢载荷的加入和移出会使曳引钢丝绳长度产生弹性变化,这对于大起升高度电梯尤其需要关注。

曳引钢丝绳在拉力作用下的伸长量可由下式计算:

S式中:

LH EaS—钢丝绳伸长量,mmm;L—施加的载荷,kg;H—钢丝绳长度,mm;

E—钢丝绳弹性模量,kg/mm(E值可由钢丝绳制造商提供,不能得到时可取约计值7000 kg/mm); a—钢丝绳截面积,mm。

例:某电梯额定载荷为2000kg;起升高度65m;钢丝绳直径为13mm,6根。求轿厢在额定载荷时相对于空载时的钢丝绳伸长量。

解: a =(13/2)×л×6=796mm;制造商提供此钢丝绳E=6800 kg/mm; h=65m =65000mm

2

2

2

2

2

2

S20006500024mm

6800796 曳引钢丝绳塑性伸长量

电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载荷、零部件磨损沉陷等会造成曳引钢丝绳永久性的结构伸长,即所谓的“塑性伸长”。其约值为:轻载荷钢丝绳为长度的%;中等载荷钢丝绳为长度的%;重载荷钢丝绳为长度的%

参考文献:Kempe’s Morgan-Grampiam

曳引钢丝绳安全系数

定义

安全系数是指装有额定载荷的轿厢停靠在最低层站时,一根钢丝绳的最小破断负荷(N)与这根钢丝绳所受的最大力(N)之间的比值。 要求

(1)曳引钢丝绳安全系数实际值S≥按GB7588-2003的附录N得到的曳引钢丝绳许用安全系数计算值Sf;

(2)曳引钢丝绳安全系数实际值S≥按GB7588-2003的9.2.2条款规定的曳引钢丝绳许用安全系数最小值Sm :

①对于用三根或三根以上钢丝绳的曳引驱动电梯为12; ②对于用两根钢丝绳的曳引驱动电梯为16; ③对于卷筒驱动电梯为12。 校核步骤

(1)求出给定曳引系统悬挂绳安全系数实际值S S式中:

T—钢丝绳最小破断载荷,N; n—曳引绳根数; m—曳引钢丝绳倍率;P—轿厢自重,kg; Q—额定载荷,kg; H—轿厢至曳引轮悬挂绳长度(约等于电梯起升高度),m; q—钢丝绳单位长度重量,kg/m;gn—重力加速度。

(2)按GB7588-2003的附录N计算出给定曳引系统钢丝绳许用安全系数计算值Sf

Sf是考虑了曳引轮绳槽形状、滑轮数量与弯曲情况所得到的给定曳引系统钢丝绳许用安全系数计算值,按以下求得:

①求出考虑了曳引轮绳槽形状、滑轮数量与弯曲情况,折合成等效的滑轮数量Nequiv

Nequiv = Nequiv(t) + Nequiv(p)

式中:Nequiv(t) —曳引轮的等效数量. Nequiv(t) 的数值从表N1查得。

表N1

V型槽 U型/V型带切口槽 不带切口的U型槽 Nequiv(p) —导向轮的等效数量

Nequiv(p) = Kp (Nps + 4 Npr)

式中:

Nps—引起简单弯折的滑轮数量;

Np—引起反向弯折的滑轮数量;反向弯折仅在下述情况时考虑,即钢丝绳与两个连续的静滑轮的接触点之间的距离不超过绳直径的200倍。

V型槽的角度值γ Nequiv(t) 下部切口角度值β Nequiv(t) Nequiv(t) — — 75 0Tn m

(PQHnrq)gn35 80 0036 85 0038 90 1 0040 95 0042 100 0045 105 00Kp—跟曳引轮和滑轮直径有关的系数

DtKpDp式中:

Dt—曳引轮的直径;



4Dp—除曳引轮外的所有滑轮的平均直径。

②根据曳引轮直径与悬挂绳直径的Dt/dr比值、等效的滑轮数量Nequiv,从下图N1查得许用安全系数计算值Sf:

图N1

图中的16条曲线分别对应Nequiv值为1、3、6、18………140时随Dt/dr值变动的许用安全系数Sf数值曲线,根据计算得到的Nequiv值选取向上的最近线。若需要精确可用插入法取值。

(3)校核

当S≥Sf;且S≥Sm ,曳引钢丝绳安全系数校核通过。 例:某电梯Q=1500kg;P=2000kg;H=50m;采用4根Φ13钢丝绳, 最小破断载荷T=74300N;q=58.6kg/100m;曳引结构如图,U型带切口曳引绳槽,β=90º, 验算钢丝绳安全系数。

解:①求出给定曳引系统悬挂绳安全系数实际值S

ST n m

(PQH n m q) gn式中:T—钢丝绳最小破断载荷,T=74300N; n—曳引绳根数,n=4; m—曳引比,m=2;P—轿厢自重,p=2000kg;Q—额定载荷,q=1500kg; H—轿厢至曳引轮悬挂绳长度, 约等于电梯起升高度h=50m; q—钢丝绳单位长度重量,q=58.6kg/100m;gn—重力加速度。 ST m n743004216.2

(PQH m n q)gn(20001500502458.6/100)9.8②按GB7588-2003的附录N计算出给定曳引系统钢丝绳许用安全系数计算值Sf

a) 求出考虑了曳引轮绳槽形状、滑轮数量与弯曲情况,折合成等效的滑轮数量Nequiv

Nequiv = Nequiv(t) + Nequiv(p)

式中:Nequiv(t) —曳引轮的等效数量;Nequiv(p) —导向轮的等效数量 Nequiv(t) 的数值从表N1查得,U型带切口曳引绳槽,β=90º时, Nequiv(t)=5 Nequiv(p) = Kp (Nps + 4 Npr)

式中:Nps—引起简单弯折的滑轮数量,本系统设置了两个动滑轮,即Nps =2;

Npr—引起反向弯折的滑轮数量,根据反向弯折仅在钢丝绳与两个连续的静滑轮的接触点之间的距离不超过绳直径的200倍时才考虑的规定,本系统没有反向弯曲,即

Npr=0;

Kp—跟曳引轮和滑轮直径有关的系数,本系统曳引轮的直径Dt=600mm;除曳引轮外

有滑轮的平均直径Dp=500mm;Kp=(Dt/Dp)=(600/500)= Nequiv(p) = Kp (Nps + 4 Npr)=(2+40)= Nequiv = Nequiv(t) + Nequiv(p) =5+=

b)根据曳引轮直径与悬挂绳直径的Dt/dr比值、等效的滑轮数量Nequiv, 从图N1查得许用安全系数计算值Sf

曳引轮的直径Dt=600mm;悬挂绳直径dr=13mm,Dt/dr=600/13=46, Nequiv =,选取向上的最近线Nequiv =10。横坐标Dt/dr=46与Nequiv =10的曲线交汇点为15,即Sf=15。

③校核:本系统曳引绳根数n=4,按GB7588-2003的9.2.2条款规定,曳引钢丝绳许用安全系数最小值Sm=12;已查得许用安全系数计算值Sf=15;已求出安全系数实际值 S=,

即 S>Sf S>Sm ,曳引钢丝绳安全系数校核通过。

4

4

曳引电动机容量

按下式计算:

N式中:

Q (1K) v

102N—电动机功率(kW); K—电梯平衡系数; Q—额定载重量(kg); V—额定速度(m/s);

η—曳引传动总机械效率,对使用蜗轮付曳引机的电梯η=(可根据曳引机传动比估算,传动比越大效率越低), 对无齿轮曳引机电梯η= 例:电梯额定载重量Q=1000kg,额定速度v=1 m/s, 平衡系数k=,蜗轮付曳引机减速比为I=32,求曳引电动机功率N。

解:对I=32的蜗轮付曳引机,总机械效率取较小值,η≈

N

(1K)Qv(10.45)100019.8kW 1021020.55 曳引机输出扭矩

按下式计算:

Μ1式中:

9500Niη n1M1—电动机额定功率时曳引机低速轴输出的扭矩,Nm; N1—电动机额定功率,kW; n1—电机额定转速,r/min;

η一曳引机总效率,由曳引机厂提供;或根据蜗杆头数Z1及减速箱速比I来估算,

Z1=1,η=~; Z1=2,η=~; Z1=3,η=~; I数值大,效率取较小值 。

曳引机输出轴最大静载荷

按下式计算:

T式中:

P1.25Q1n1q1Hsin(α90)(PKQn2q2H) rrT—曳引机输出轴最大静载荷(以125%额定载荷,轿厢在最低层站工况计算),kg: n1—曳引绳根数;q1—钢丝绳单位长度重量,kg/m; n2—平衡链根数;k—平衡系数;

q2—平衡链单位长度重量,kg/m; H—提升高度,m;—钢丝绳在曳引轮的包角,角度值。

曳引机的盘车力

按下式计算:

F式中:

(1k)QD1gn

r I η D2 F—提升有额定载荷的轿厢曳引机盘车手轮所需的操作力,N;

k—平衡系数;Q—额定载重量(kg);D1—曳引轮直径,mm;D2—盘车轮直径,mm; r—曳引钢丝绳的倍率;I—曳引机减速比:η—曳引传动总机械效率,对使用蜗轮付曳引机的电梯η≈(可根据曳引机传动比估算,传动比越大效率越低), 对无齿轮曳引机电梯η=;gn—重力加速度。

例: 电梯额定载重量Q=2000kg,曳引钢丝绳的倍率r=2,平衡系数k=,曳引轮直径D=0mm,盘车手轮直径d=400mm,减速器减速比为I=32,机械传动总效率η=。

如不设紧急电动运行装置,提升有额定载荷的轿厢提升有额定载荷的轿厢手动盘车时作用在手轮上的力F是否符合要求(不考虑曳引钢丝绳、随行电缆自重)

解:电梯额定载重量盘车时作用在手轮上的力

F(1k)QD1 gn(10.5)200009.81==186 (N)

2r I η D222320.65400标准规定手动盘车所需力应不大于400N,F=186N,小于规定值,符合要求。

轿厢运行速度

按下式计算:

vjD.n60rI1000式中:vj—轿厢运行速度,m/s; D——曳引轮直径,mm ;

n——电动机转速,r/min; r—曳引钢丝绳的倍率; I—曳引机减速比。 例:某电梯额定运行速度v=2.0m/s,额定载重量Q=1000kg,轿厢内装500kg的砝码,向下运行至行程中段测得电机转速n=1450r/min。减速器减速比I =46:2, 曳引钢丝绳的倍率r=1,曳引轮节圆直径为630mm,平衡系数K=。问轿厢运行速度是多少是否符合规定

解:

vj6303.1414502.07860146/21000

速度偏差=(vj-v )/ v = -2)/2==%

标准规定电梯轿厢在50%额定载重量时,向下运行至中段时的速度不大于105%,不小于92%,该梯速度偏差为%,符合要求。

曳引力

定义

曳引力是指依赖于曳引轮和钢丝绳之间的摩擦力来实现、保障电梯功能的一种能力。 要求

钢丝绳曳引应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轿厢装载至125%额定载荷的情况下应保持平层状态不打滑;

(2)必须保证在任何紧急制动的状态下,不管轿厢内是空载还是满载,其减速度的值不能超过缓冲器(包括减行程的缓冲器)作用时减速度的值。

(3)当对重压在缓冲器上而曳引机按电梯上行方向旋转时,应不可能提升空载轿厢。

GB7588-2003附录M 提示曳引力计算采用下面的公式:

T1ef用于轿厢装载和紧急制动工况;T2T1ef用于轿厢滞留工况(对重压在缓冲器上,曳引机向上方向旋转)T2

式中:

ƒ—当量摩擦系数; α—钢丝绳在绳轮上的包角, rad; T1、T2—曳引轮两侧曳引绳中的拉力。e—自然对数的底,e≈ 校核步骤

(1)求出当量摩擦系数 ƒ

a)对曳引轮为半圆槽和带切口半圆槽,使用下面公式:

4cossin22 fsinsin式中:

μ——摩擦系数。

β——下部切口角度值, rad; γ——槽的角度值, rad;

4cossin22式中的的数值可由绳槽的

sinsinβ、γ数值代入经计算得出;也可以从下图直接查得:

2.202.152.102.052.00计1.95算1.90值1.851.801.751.701.651.609092949698100102104106绳槽下部切口角度ß绳槽上部角度γ=30°绳槽上部角度γ=45°绳槽上部角度γ=60°

图8-1 b) 对曳引轮为V形槽,使用下面公式: 轿厢装载和紧急制停的工况:

41sin2f,对于未经硬化处理的槽; sin1f,对于经硬化处理的槽。sin2轿厢滞留的工况:

f1sin2 ,对于硬化和未硬化处理的槽。c) 计算不同工况下ƒ值

摩擦系数μ使用下面的数值:

装载工况μ1=;轿厢滞留工况μ2=;紧急制停工况μ3= (vs——轿厢额定速度下对应的绳速,m/s)。 (2)计算 е

ƒα

0.1

1vs/10分别计算出装载工况、轿厢滞留工况、紧急制停工况的е1

ƒα

、е2

ƒα

、е3

ƒα

数值。

(ƒ 数值在步骤①求出;钢丝绳在绳轮上包角α的弧度值由曳引系统结构得到) (3)轿厢装载工况曳引力校核

(按125%额定载荷轿厢在最低层站计算,轿底平衡链与对重顶部曳引绳质量忽略不计) T1P1.25Qw1gn rPkQw2T2gn

r式中:

T1、T2——曳引轮两侧曳引绳中的拉力,N; Q——额定载重量,kg;K——电梯平衡系数; W1——曳引钢丝绳质量,kg;W1≈H(电梯提升高度,m) ×n1(采用钢丝绳根数) ×q1(钢丝

绳单位长度重量,kg/m) ×r(曳引钢丝绳倍率);

W2——补偿链悬挂质量,kg;W2≈H(电梯提升高度,m) ×n2(采用补偿链根数) ×q2(补偿

链单位长度重量,kg/m)

r——曳引钢丝绳的倍率; gn——标准重力加速度,m/sα(gn≈81m/s) 校核:轿厢装载工况条件下应能满足 T1≤е1

T2ƒα

2

2

,即曳引钢丝绳在曳引轮上不滑移。

(4)在紧急制停工况曳引力校核:

(按空轿厢在顶层工况计算,且轿顶曳引绳与对重底部平衡链质量忽略不计,滑动轮惯量折算值与导轨摩擦力因数值小忽略不计)

T1T2PkQgnaW1grrnar PW2W3gn-a r式中:

α——轿厢制动减速度(绝对值),m/s(正常情况α为0.5m/s,对于使用了减行程缓冲器

的情况,α为0.8m/s);

W3——随行电缆的悬挂质量,kg;W3≈H/2(电梯提升高度,m) ×n3(随行电缆根数) ×q3(随

行电缆单位长度重量,kg/m)。

校核:紧急制停工况条件下,当空载的轿厢位于最高层站时应能满足 T1≤е3

T2ƒα

2

2

2

,即曳引

钢丝绳在曳引轮上不滑移。

(5)在轿厢滞留工况曳引力校核:

(以轿厢空载,对重压在缓冲器上的工况计算)

T1Pw2w3gn

rwT21gn

rƒα

校核:在轿厢滞留工况,当轿厢空载,对重压在缓冲器上时,在轿厢滞留工况条件下,应能满足 T1≥е2

T2,即曳引钢丝绳可以在曳引轮上滑移。

计算实例: 曳引系统参数

参数名称 电梯轿厢自重 电梯额定速度 额定载重量 电梯平衡系数 电梯提升高度 曳引钢丝绳的倍率 采用钢丝绳根数 采用钢丝绳单位长度重量 补偿链根数 补偿链单位长度重量 随行电缆根数 随行电缆单位长度重量 钢丝绳在绳轮上的包角 参数代号 P v Q k H r n q1 n2 q2 n3 q3 单位 kg m/s kg % m kg/m kg/m kg/m degree rad 曳引轮半圆槽开口角 参数值 1550 1000 48 2 7 2 1 159 30 105   degree rad 曳引轮半圆槽下部切口角

①当量摩擦系数 ƒ 计算

 degree degree a)曳引轮为带切口半圆槽,使用下面公式:

4cossin22 fsinsin4cossin22β=105°;γ=30°从图8-1查得 2.16

sinsinb) 装载工况, μ1=

4cossin22 f110.12.160.216

sinsin轿厢滞留工况,μ2=

4cossin22f220.22.160.432

sinsin紧急制停工况,μ3=

0.10.1==

1vs/1012.52/10(vs为轿厢额定速度下对应的绳速, vs=v×r)

4cossin22f330.0672.160.144

sinsin② 计算 е

ƒα

装载工况,е1

ƒα ×

==

ƒα×

轿厢滞留工况,е2紧急制停工况,е3

== ==

ƒα×

③ 轿厢装载工况曳引力校核

T1P1.25Qw115501.251000470gn=9.816023 (N)

r2W1=7×××2=470 kg W2==2××=432 kg

T2PkQw215500.481000432gn=9.8120(N)

r2W2=2××=432 kg

T116023ƒα

== <е1= T2120所以,在轿厢装载工况条件下,当载有125%额定载荷的轿厢位于最低层站时,曳引钢丝绳不会在曳引轮上滑移,即不会打滑。

④ 在紧急制停工况曳引力校核:

T1nar rr15500.4810009.810.54709.810.52 =

22PkQgnaW1g=13005(N) T2PW2W3gn-a r=(1550+432+54)×(9.81-0.5)2 =9477 (N) ƒαT1=13005= <е3=

T9477.2所以,在紧急制停工况条件下(轿厢制动减速度α为0.5m/s),当空载的轿厢位于最高层站时,曳引钢丝绳在曳引轮上不滑移。

⑤ 在轿厢滞留工况曳引力校核:

T1Pw2w3155043254gn 9.81 9976(N)

r2w1470gn 9.81 2303(N) r2W3=1×× / 2=54 kg

T2T997614.33 >е2ƒα= T23032所以,当轿厢空载且对重装置支撑在对重缓冲器上时,在轿厢滞留工况条件下,曳引钢丝绳可以在曳引轮上滑移,即当对重压在缓冲器上而曳引机按电梯上行方向旋转时,应不可能提升空载轿厢。

结论: 该电梯曳引力按GB7588-2003附录M校核,符合要求。

电梯导轨

按GB7588-2003附录G验算

对电梯导轨的验算,GB7588-2003提示按附录G进行。附录G考虑了电梯的综合受力工况及组合,提出了最大允许变形和许用应力要求,对验算的阐述达21页,理解和实施都有难度。以下提供一个验证计算实例,可作为计算公式理解和应用的参照。

(1)计算选用参数

参数名称 电梯轿厢自重 参数代号 P 单位 kg 参数值 1550 参数名称 额定载重量 电梯额定速度 电梯提升高度 电梯曳引比 轿厢宽度 轿厢深度 导轨支架间的间距 导靴导向部分与底脚连接部分的宽度 上下导靴之间的垂直中心距 x方向的偏载距 y方向的偏载距 轿厢门的位置 轿厢导轨数量 弹性模量 导轨型号 导轨导向和悬挂方式 导轨抗拉强度 延伸率 导轨面积 导轨X轴截面抗弯模量 导轨X轴最小回转半径 导轨Y轴截面抗弯模量 导轨Y轴最小回转半径 重力加速度

(2)电梯导轨计算许用应力和变形要求

参数代号 Q V H Rt 单位 kg m/s m m mm mm mm mm m mm mm mm kg/cm T90/B 2参数值 1000 2:1 1600 1400 2500 10 175 200 735 2 ×106 A B l C1 Hg D C x1 n E 中心导向和悬挂 S Wx ix Wy iy g MPa % cm cm cm cm cm m/s 2332370 17 81 查阅GB7588之10.1.2.1和的要求,符合JG/要求的电梯导轨计算许用应力σ为:

①当正常使用载荷情况:σperm

perm

和变形要求

=165MPa

②当安全钳动作时的情况:σperm

=205MPa

③T型导轨的最大计算允许变形为:δperm=5mm (3)当安全钳动作时的电梯导轨强度及挠度校核计算

①导轨的弯曲应力是由轿厢导靴对导轨的反作用力而引起的应力。 ②弯曲应力m的计算:

a. 导轨的受力Fx、Fy计算(假设xq=yq=0):

2×9.81×1000×175导靴侧面受力:FxK1gQD= = N

2×3500nHg导靴端面受力:FyK1gQC= 2×9.81×1000×200=1121 N

n2Hg×350022b. 弯矩Mx、My计算:

3×1121×2500=525469N.mm

16163Fxl3×490.5×2500My===229922N.mm

1616Mx==c. 弯曲应力x,y计算:

x=Mx525469==25.14MPa W20900x3Fyly=MyWy=229922=19.32MPa

11900d. 弯曲应力m的计算:

mxy25.1419.3244.46MPa< σperm=205MPa

③压弯应力K的计算:

e. 轿厢作用于一根导轨的压弯力FK的计算:

Fk=k1g(P+Q)2×9.81×(1550+1000)==25016N n2f. My,Mx弯矩的计算: g. 值的计算:

(a) 细长比λ确认:

Lk=l=2500=142.05 =iminiy17.6(b) 值的计算:

=×λ=

h. 压弯应力K的计算

压弯应力K=(F+KM)=25016×3.41K3A1720=49.60MPa

其中:K3为冲击系数,根据表得:K3=;

M为附加装置作用于一根导轨的力,假设该力已被平衡,故此力不考虑; A为导轨的横截面积, A=S=1720mm。

2

④压弯和弯曲应力c的计算:

压弯和弯曲应力C=K+0.9m=49.60+0.9×44.46 =.61MPa<perm

=205MPa

⑤弯曲和压缩应力的计算

弯曲和压缩应力=m+⑥翼缘弯曲F的计算:

.5翼缘弯曲=1.85Fx=1.85×490=9.074MPa< perm=205MPa 2F210C1F25016K59.0MPaperm =205MPa =44.46+A1720其中:Fx为导靴作用于翼缘的力,由前面计算知:Fx=;

C1为导靴导向部分与底脚连接部分的宽度。

⑦挠度x、y的计算:

3挠度0.7Fxl0.7x48EIy490.525030.110cm=1.10mm< perm=5 mm 82.0109.81523挠度0.7Fyl0.7y48EIx112125030.127cm=1.27mm<perm=5 mm 82.0109.81102.2⑧结论:在安全装置动作的情况下,选用导轨的强度及挠度校核符合要求。 (4)当电梯处于正常使用运行工况时的电梯导轨强度及挠度校核计算: ①弯曲应力m的计算:

a. 导轨的受力Fy、Fx的计算(假设xq=yq=0):

导轨的受力F=K2gQDxnHg1.29.811000175294.3N

235001.2×9.81×1000×200=672.68N

2×35002导轨的受力

K2gQC=Fy=nH2g式中: K2为冲击系数,表得:K2=;

b. 弯矩Mx、My计算:

3×672.68×2500=315321.42N.mm

16163Fl3×294.3×2500弯矩My=x==137953.13N.mm

1616弯矩Mx=3Fyl=c. 弯曲应力x,y的计算:

弯曲应力x=Mx315321.42==15.09MPa W20900xWy11900.13弯曲应力=My=137953=11.59MPa yd. 压弯应力的计算:

在“正常使用,运行中”工况下,不发生压弯情况。 e. 复合弯曲应力m的计算

复合弯曲应力m=x+y=15.09+11.59=26.68MPa<②翼缘弯曲F的计算:

翼缘弯曲F= perm

=165MPa

1.85Fx1.85×294.3==5.44MPa<102C12 perm

=165MPa

其中:C1为导靴导向部分与底脚连接部分的宽度。

③挠度x、y的计算:

Fxl3294.32503挠度x0.70.70.066.cm=0.66mm< perm=5 mm 8EIy482.0109.8152挠度y0.7672.6825030.70.076cm=0.76mm< perm=5 mm 8EIx482.0109.81102.2Fyl3④结论:在正常使用(运行)工况下,选用导轨的强度及挠度校核符合要求。 (5)当电梯处于正常使用装载工况时的电梯导轨强度及挠度校核计算: ①弯曲应力m的计算:

a. 导轨的受力Fx的计算(假设xq=yq=0):

(a) 轿厢装卸时,作用于地坎的力FS的计算:

轿厢装卸时,作用于地坎的力FS= ==3924N (b) 导轨的受力Fx的计算:

导轨的受力F=FSx13924735412.0N

xnHg23500导轨的受力Fy=0

式中: x1为轿厢门的位置;

Hg为单侧上下导靴间距。

b. 弯矩My的计算:

弯矩y=

c. 弯曲应力y的计算:

弯曲应力yMyWy19312516.23MPa

119003Fxl3×412×2500==193125N.mm 1616d. 压弯应力的计算:

在“正常使用,装载”工况下,不发生压弯情况。 e. 复合弯曲应力m的计算

复合弯曲应力my16.23MPa②翼缘弯曲F的计算:

翼缘弯曲F perm

=165MPa

1.85FxC121.854127.62MPaperm =165MPa

102其中:C1为导靴导向部分与底脚连接部分的宽度。

③挠度x的计算:

3Fxl3412250挠度x0.70.70.092cm=0.92mm< perm=5mm 8EIy482.0109.8152④ 结论:在正常使用(装载)工况下,选用导轨的强度及挠度校核符合要求。 (6)结论:该电梯导轨强度和变形按GB7588-2003附录G验算,符合要求。 根据轿厢总载荷查表核对

在要求不十分精确时,可以根据轿厢总载荷(电梯额定载荷+轿厢自重)核对轿厢导轨的型号和导轨架间距。

例:电梯额定载荷2000kg, 轿厢自重2500kg, 轿厢总载荷为2000+2500=4500kg;查下表,规格为16.4 kg/mm的导轨,导轨架间距在3.0m以下满足要求。

电梯导轨与轿厢总载荷(电梯额定载荷+轿厢自重)(kg)

导轨架 导轨规格 间距(m) 11.9 kg/mm 16.4 kg/mm 17.9 kg/mm 22.4 kg/mm 27.6 kg/mm 33.5 kg/mm 1,8 2,4 2,7 2500 2500 2500 2325 2150 1975 1800 1400 4500 4500 4500 4500 4500 4500 4500 4275 5000 5000 5000 5000 5000 5000 5000 4775 6800 6800 6800 6800 6800 6800 6800 50 9500 9500 9500 9500 9500 9500 9250 9000 13600 13600 13600 13600 13600 13600 12400 11300 参考文献:Janovsky,lEllisHorwoo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