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学音乐案例

小学音乐案例

来源:宝玛科技网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我是少年阿凡提》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

《我是少年阿凡提》是一首具有民歌风格的歌曲。曲调诙谐、欢快,它生动地赞扬了少年阿凡提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优良行为。歌曲为二四拍,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刻画了欢乐风趣的阿凡提形象以及对破坏自然环境的不良行为的愤恨之情。第二乐段以连续密集的节奏音型出现,配以富有民歌特色的衬词“啦啦啦”“来来来”更鲜明地表现了主人公活泼向上的精神面貌,唱出了新一代少年阿凡提自豪、欢乐的心情。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歌曲《我是少年阿凡提》感受新一代少年活泼向上的精神风貌,激发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心。

2、 感受歌曲浓郁的民歌风格,用欢快、风趣的情绪演唱歌曲。

3、 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掌握附点音符及升记号的唱法。

4、 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创编音乐小品等形式与同学合作表现歌曲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1、唱准“我可对他不客气”一句中的切分节奏。

2、创编小品表现阿凡提保护自然环境的行为。

设计思路:

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所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面对学生,教师不仅要传授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感知、欣赏、创造、交流、合作等综合能力。如何把这些贯穿到教学中去?显然,空洞的说教和机械的灌输是不能够实现的。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意义,应该说早已被人们所认识,爱因斯坦的“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即是一句至理名言。音乐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生活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并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与始终。在这一课中,我始终将“兴趣”两字放在首位,由此展开课堂教学。本课教学首先从认识阿凡提入手,通过了解阿凡提这一幽默风趣的神话人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阿凡提的旅游见闻为主线将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进而展开学习过程,让学生的兴趣持久保持。创编练习一方面是让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编能力得到锻炼,另一方面也是学生深化、巩固学习内容的重要环节。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欣赏导入

1、师:同学们,老师来考一考你们。猜一猜,老师表演的这几个动作是什么地方的舞蹈动作?——教师表演律动《好》,学生观摩感受。

2、学生自由回答问题内容:是。

3、师:是的,这是几个舞的动作。在我国的西北部,,那里生活着许多少数民族的同胞,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维吾尔族了,说起维吾尔族呀,不认识他就是你最大的遗憾了!——媒体出示“阿凡提”画像。

4、指名学生回答。

5、师:对,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阿凡提。那你能说说你所了解的阿凡提是怎样的人吗?请你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它。

6、学生交流:聪明、机智、滑稽……

[设计意图] 教师以舞蹈的形式导入,一方面为教学内容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以起到活跃气氛,营造融洽、愉悦的教学氛围的作用,而说一说阿凡提是怎样的人则加深了学生对阿凡提这一人物形象的了解,为下一步的学习作好了铺垫。

7、教师小结。

二、活动尝试,学习歌曲

1、 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阿凡提邀请大家去他的家乡做客呢!来,快快骑上阿凡提的小毛驴,我们出发吧!——师生共同律动(骑驴)。

2、 师:咦,小毛驴怎么停下了?——媒体出示破坏环境的几幅画面,学生观察并说说图意。

3、 师:打鸟儿、捉青蛙、折断花和树的行为激怒了小毛驴,看到这些阿凡提会怎么做呢?——播放范唱《我是少年阿凡提》,学生聆听感受。

4、 学生找出描写阿凡提做法的那一句歌词。

5、 指名朗读“我可对他不客气”。师生共同评价其朗读水平。

6、 指导全班学生朗读“我可对他不客气”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按歌曲节奏朗读,要求加重“不”的语气。

7、 教师弹琴,学生听唱歌词。

8、 学生互相教唱学习有困难的地方。

9、找出下滑音和升记号,理解其记法和唱法并在教师的示范下跟唱。

10、学生自我展示这首歌的演唱。

[设计意图] “小毛驴怎么停下了”这一问语,设置了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主动参与学习。

三、巩固拓展,创编小品

1、 师:捕杀小鸟和青蛙等行为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平衡,平时你还见过哪些破坏环境的不良行为呢?又是怎样对待的呢?请你找好朋友合作编一个小品并演一演。

2、 学生分组排练,教师巡视指导。

3、 各组展示,师生共同评价,奖励环保小卫士标志。

[设计意图] 创编小品的练习正是学生巩固学习成果的练习,在此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编能力、表演能力、合作能力和评价能力。

四、品尝果实,加深体验

师:在环保小卫士们的共同努力下,大自然又恢复了往日的美貌,在这美好的环境里,吐鲁番的葡萄丰收了,好客的阿凡提请我们来尝一尝这个特产呢!

1、 分发葡萄,学生品尝。

2、 指名学生说说吃葡萄的感受。

3、 教师总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们的付出也必有收获,在大家的努力下,吐鲁番的葡萄更熟更甜了。保护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义务,愿我们都来争做环保小卫士,让我们的家园更美丽!

[设计意图] 品尝丰收的果实让学生在体验中明白甜美的果实离不开环境的呵护,明确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此外,品尝丰收的果实也是对学生上课表现的物化评价。

教学后记:

情景一:

在课的导入部分,我首先用一段舞吸引了学生的视线,让学生初步感受舞蹈浓郁的民族特色,进而由引出阿凡提这一人物。在“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你所了解的阿凡提”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的反应出乎我的意料。我原以为四年级的学生知识面不会太广,对阿凡提的了解也不会太多,再者时间有限,因此我设想学生只要以一个词语来概括对阿凡提的了解,并且只要有个别学生会说,撑撑场面,点到为止就行。谁知一提到阿凡提,教室里顿时热闹了起来,学生在用一个词语形容后,禁不住打开了话匣子悄悄在下面交头接耳地议论起他们通过动画片、课外书等渠道了解的阿凡提。于是,我索性顺水推舟让学生痛痛快快地讲了起来,甚至还给学生煽风点火:哇,你们了解得真多呀,老师真佩服你们……

感悟一:尊重、赏识,兴趣的源动力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其实质是教师应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精神自由。这种尊重可以体现在教师鼓励的眼神中,真诚的一瞥中,亲切的浅笑中,甚至在举手投足的细节中……不是有这样一句俗语:“给点阳光就灿烂”吗?我们教师给学生一点“好脸色”,他们也会“灿烂”的!本环节中,我深知惟有一颗开放而不受的心,学生才能充分表现其独创性及丰富的创造才能!因此我对孩子们的行为采取了放手、鼓励的态度,所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为本课教学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使本课教学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情景二:

“在环保小卫士们的共同努力下,大自然又恢复了往日的美貌,在这美好的环境里,

吐鲁番的葡萄丰收了,好客的阿凡提请我们来尝一尝这个特产呢!请每组的组长来领取葡萄。”我的话音刚落,教室里顿时又热闹了起来:“嘿,是真的葡萄!”“老师,是真的给我们吃吗?”看到我肯定的眼神,学生高兴地品尝起这甜美的果实,并承诺“以后还会认真上音乐课”以期待老师“再给我们一些好吃的”……

感悟二:评价、激励,兴趣的催化剂

灵活、多样的评价手段和方法越来越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其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肯定,自我激励,相互竞争的平台,而且“评价”作为新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对于提高课改实施的有效性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新课堂又呈现了另一种令人担忧的“浮华的热闹”、“散乱的活跃”:“好”“你真棒”等教师的赞美之词响亮煽情却又让人觉得空洞不值一品;“五角星”、“小红花”作为物质评价在课堂中漫天飞舞,学生玩腻了,随手扔掉的现象屡屡发生,不能否认这些方法刚开始时所产生的效应,但久而久之,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受到如此的评价时,也就习以为常,甚至漠然了。让学生品尝起甜美的果实这种奖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这样的评价既给了学生美好的享受,又使学生即时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使学生获得了由衷的满足感,充分得到了成功的体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正是对音乐课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才能主动参与学习,将学习看成是一种乐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饶有兴趣的学习中不断地正确认识自我,不断完善自我,从而促使学生的素质得以全面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