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材的创造性运用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材的创造性运用

来源:宝玛科技网
2014年8月下半月刊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材的创造性运用 项莎莎 (衢州学院浙江衢州324000) 【摘要】将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应用是当前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途径,在教育改革推进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站在发展的角度对现代 教材进行合理科学的运用,以教材为基础,实现教学过程的创造化构建。本文从教学资源的活用、挖掘、优化、补充等四方面, 论述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材的创造性运用。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教材创造性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J B[文章编号]1002—2562(2014)一16-251—1 教材是知识的主要载体,在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过程 堂更加轻松、活跃、高效,让学生乐于学习数学、善于学习数  中,都离不开对教材的运用,但也不能够只单纯的局限于教 学。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有一个全面的 3充分优化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学习行为 小学生正处在思维的形成时期,这一时期主要是由形象思 认知,并以此为基础,对教材进行有建设性的创新与充实,转 变传统严格按照教材讲授的教学方式,革新教学理念,使教材 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化过程,学生对教学课堂上的活动兴趣相对 充分展现出其应有的活力。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真正体会 强烈。因此,教师需要将教材上比较抽象的知识转化成具象的 到数学的价值与意义。 教学活动,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可以在情境中进行亲身经 1充分活用教材资源,激发学生学习意识 历,不仅可以在活动过程中学习到数学知识,还能够充分调动 教材是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工具,是专家与学者根据数 起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思维,让原本枯燥死板 学教学理念与教学经验打造而成的,随着教学理念的转变与课 的数学课堂“活”起来。 程改革的需求,现行的数学教材在重视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对 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对知识认知的基本规 学生的客观需求与情感体验也有所关注,以新课标为发展基 律,通过猜想一验证一归纳的方法,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 础,在教材内容与表现方式上都做出了多方面的改善,让学生 掌握与运用,通过具体的情境案例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寻找解 在学到应有数学知识的基础之上,在思想与情感等多方面都 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提升学生对创造性思维的运用,并从中得 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发展【l】。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的过程 到相应的感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各方面能力【3】。教师可以发 中,需要以现行教材为基础,对其进行合理分析与运用,尽可 挥自身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以实际生活为基础,对教材进行合 能使教材的最大效能充分发挥出来。 比如,在进行分数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学生已经掌 握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先引领学生认识几分之一,并以教材为 基点,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学生进行具体实例的演示与操作,让 学生对分数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充 分结合生活实际,以引起学生共鸣,降低学生对较难知识的排 理改编,提出具有建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使 教育的价值实现最大化。 4充分补充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学习转化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重要 资源,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也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多 种渠道,如广播、电视、网络等,但教材中的知识是前人的经 4】。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教 斥感,打造一个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 验总结,也不能忽视【学习,强化学生的直观感受,从而使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更加深 材为基础,加之生活中的多种素材,实现对教学资源的补充与 刻,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既以教 开发,挖掘出更加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元素,从而设计出更符 材为基础,又不完全局限于教材中,实现了对教学内容的灵活 合学生思想与兴趣的教学材料,开拓学生的学习与探索空间。 处理与运用。 教师对教材的创造性补充与改编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具有 2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指引学生学习感悟 实用性的教学素材,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在日常生活当中的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而教师所扮 实用价值,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达到最终 演的角色主要是引导者与组织者,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 的教学目的。 定要对学生的情况充分了解,并以此为基础,对数学教材进行 科学合理的再加工,从而使数学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有针对 5结论 综上所述,教材只是承载知识的一个载体,在小学数学的 性。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数学活动,促使其 教学过程中,不能够完全脱离教材,也不能单纯拘泥于教材, 在合作与探索的过程中,能够充分掌握与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 只有在充分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改编与再 与技能,从而得到更多学习经验。 造,才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猜想—验证一概括—运 用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充分重视对知识的探索过 程,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另外,教师在教学时需要 以构建学生相互学习的基础平台作为教学过程的主线,以求让 参考文献 【I】罗利川.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知识整合一一抓住实质,灵活简算【¨.科学 咨询(教育科研),201 3,06(19):193-194. 学生能够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维持健康积极的学习状态,引导 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内心 想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从教师的角度看,对教材 【2】魏佳,蔡艳华.期望与现实:关于小学数学教科书使用的一些思考【J】.当代教 育论坛(教学研究),2012,04(22):222-223. 认识的深刻程度会对数学教学过程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学生对 数学知识的感兴趣程度,教材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教师能否根 据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更深层次、更有针对性的再加工,是教 材充分发挥出其有效性的关键。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够使课 【3】李钰靖.解释的限度一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的反思【J】.河南教育 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5(25):206-207. 【4】琴,常宝宁.小学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材的比较分析一一以课改前后人 教社新旧两版教材为例[J】.教学与管理,201 3,03(25):154-155. 童至 兰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