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时代深化产教融合的基本途径

新时代深化产教融合的基本途径

来源:宝玛科技网
第15卷第4期2017年 12 月

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

Industrial Technology & Vocational Education

·85·

新时代深化产教融合的基本途径

何智慧,张继东

(唐山劳动技师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

摘 要: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分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在新时代根据企业转型升级需要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校企合作关键词:新时代;产教融合;

A 文章编号:1674-943X(2017)04-0085-02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

Fundamental󰀁Ways󰀁of󰀁Deepening󰀁

Integration󰀁of󰀁Production󰀁and󰀁Teaching󰀁in󰀁New󰀁Era

HE Zhihui, ZHANG Jidong

(Tangshan Institute of Labor Technicians, Tangshan 063000, China)

Abstract: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teaching is the only wa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reform, it is discussed how to further deepen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teaching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enterpris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in the new era and cultivate high-quality skilled personnel.

Key󰀁words:󰀁new era;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teaching;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 and enterprise

随着职业教育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标准的增高,出现了教学环节与企业需求脱节、学生就业和人才紧缺相矛盾等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各职业院校通过推进产教融合来弥补学校和企业之间沟通不足,力求真正把企业技术要求、管理制度、企业文化融合到学校的教育体系中,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使学校成为企业发展的人才储备基地。

唐山劳动技师学院结合实际情况在校企合作上不断发力,有力地推动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深化了校企之间的融合。

教育的效果有很大的区别。学校、教师、学生对企业的了解很少,在学生培养上与企业要求脱节,导致学生进入企业后,不能适应企业的要求,造成新员工流失现象严重,使企业用工和学生就业处于两难境地

[1]

目前产教融合的主要经验有:1.1 订单培养

在主导下,学校主动加强与区域及周边地区各类企业的联系与沟通,按照市场经济的需求和企业用工的需要,在招生源头上大面积地采用订单式招生,先后与三友集团、开元集团、凤凰园餐饮集团以及天津中建钢构、保定长城汽车、北京万生药业等20多家企业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为学校企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2 定向委培

为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工需要有效对接,根据各类企业岗位用工需求,积极与企业展开合作,打破原有的教学计划,与企业共同开发制定适应岗位要求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学校先后为鑫丰热电厂委培电力运行及维修工,为日本住友建机(唐山)有限公司连续委培六批特殊气体保护焊工,为工交总公司定向委培汽车修理工,为三友化纤企业定向委培化纤检验工,为南湖紫天鹅庄大酒

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现状分析

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经进行30多年,积累了大量的有益经验,也存在着许多有待改进的问题。首先,随着市场的变化,科技的发展,企业生产工艺的改进、生产设备的更新加快,使得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增加了,而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国家统编教材的内容、学校教学实训条件等很大程度滞后于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其次,校园氛围和企业的生产环境有很大的不同,课堂教育和现场

2017 - 11 - 15收稿日期:

何智慧(1973 -),女,本科,高级讲师,主研方向为职业院校电工电子课程教学。作者简介:

·86·

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

第 15 卷

店、国丰维景大酒店等多家大酒店定向委培餐烹和服务人员。这种定向委培“量身定制”“上岗即用”的实用型人才,非常受企业欢迎,真正实现了学校人才的培养与企业岗位的需要“零”距离对接。1.3 开展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的“2+1”教育模式,即在校学习2年,第3年到专业相应对口的指定企业带薪实习的教学形式。顶岗实习是学校安排在校生实习的一种方式,它使学生必须完全履行其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独当一面,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对学生能力锻炼起很大的作用。1.4 社会培训

短期培训同样也能为社会、为企业输送更多的技能型人才。短期培训主要有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岗前培训包括农民工转移培训、转业军人培训、再就业培训以及为企业新招员工组织的培训等,目的是让新员工了解工作流程、厂纪厂规、安全操作等内容;使新员工熟悉即将从事的岗位情况,能更快、更好、更安全的应对新工作。[2]在职培训是企业为了提高员工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使员工从工作中获得培训,从培训中获得更多岗位知识的培训模式。职业院校利用自己的师资和先进的设备资源为企业组织针对高技能人才开展的“金蓝领”技能培训和技师社会化考评的培训和鉴定工作,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针对员工理论基础不强的现状,组织送教上门等培训。

2 深化产教融合的基本途径

职业教育关门办学必将是死路一条,只有社会和企业的融合参与才能提升培养质量。在校企融合上,需要不断谋求新的突破,创新具有现代职业教育特征的新型模式

[3]

2.1 推进新型学徒制试点

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是河北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推动企业职工培训工作的重大举措。我院与唐山三友集团为首批新型学徒制试点单位,双方在合作模式、培训期限、培养方案、组织保障等方面深入探讨,制定学徒制培训计划。按照做细、做实、做好的原则,探索一条能够实现校企双方优势互补、合

作双赢的成功之路。

2.2 完善企业培训基地和学生实习基地

学院在开元集团建立学生实训基地,定期分批派学生到开元集团进行轮岗实习、顶岗实习,学院在开元集团设立教学设施,使企业成为学院实训车间的前沿,使学生及时掌握最新的科技知识和技能,实现学院的教学内容与企业的生产实际零距离对接,学生的就业与企业的用工需求零距离对接。开元在我院建立企业职工培训基地,依托基地开展对开元新员工进行岗前培训,对在职员工进行技能提高培训和金蓝领技师培训;利用学院的场地设备和师资为企业组织每年至少一次的员工技能竟赛;利用学院教育教学资源和技术力量与开元合作进行新产品开发或研发

[4]

2.3 加强校企双方的多样化合作

学院与多家企业的董事长、经理及主管技术人员开展校企合作交流研讨会,组织各大企业到学院考察调研,交流研讨,企业家们和学院领导就未来加强企业与学校的互动,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展开讨论,旨在实行校企联姻,实现共赢。此外还为企业家颁发特聘客座教师的聘书,定期邀请他们为学生进行就业和创业指导。2.4 完善订单培养

双方共同制定教学计划,按企业要求调整课程设置,根据企业需要安排教学内容,使原非定向生转变为定向生,进而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学生毕业后能快速达到企业订单要求,达到与企业长期合作共赢的目的,实现从入口到出口,培养出“适身”“上岗即用”的实用型人才。

综上所述,职业院校需要不断创新校企合作新模式,不断强化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切实把各项工作做实、做好、做活,才能真正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对接,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高技能人才。

[1]何智慧,张继东.探索产教结合强化校企合作[J]. 中国培

训,2012(6):28-30.

[2]刘华刚,宋昀.高职院校实训中心建设[J].职业,2011(8): 58.

[3]覃秉金. 浅析高职生的就业力及其提升举措[J]. 中国外资, 2011(5):52

[4]韩冬.我市首个校企合作奖学金启动[N].唐山劳动日报, 2011-01-1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