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书画记》中的晚明徽州书画市场与收藏

《书画记》中的晚明徽州书画市场与收藏

来源:宝玛科技网
《书画 己》中的 晚明徽州书画市场与收藏 鲁凯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四川成都620860) 摘要:随昔经济实力的提升,徽商在 军地位 面对纷杂的晚明书画市场,罐 商的社会身份,男一方面也受当时的壹 关键词:徽商;书画市场:收藏风尚 E 中图分类号:II 24 中群思 文献标识码:A 后体潮 期形及 成戍 为了乓 文献编号: 13—94SI( ()lfI)IIj一…j 一(14 明中叶以后,随着商业经济的发 类佛释人物或《辋川I图》《雪山图》 画剐 收于缴 展,以盐业为支柱产业的徽州逐渐崛 书有昌 幅是真迹),但收藏家们甘冒风险。 类的山水画作品,当然这些作品皆 吴其贞作为一个阅历较为丰富的职业 样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从其评语亦 可见对于晋唐书画的偏爱。 评曹霸《牧马图》云:“画一;l士 起,成为了江南经济重镇。经济上的 或是由中小名头填补进来的,或是旧 古董商人,每当观到晋唐画作时,同 强势,徽商对于儒雅之风的不倦追求, 舯 帆 仿本。而董源的真迹作品,已经由世 大收办 一的活 王维的一卷《雪霁图》自流传以 21(P35)。 使得徽州替代了苏州在书画市场上的 所难见,增加到了9件之多1领军地位,成为晚明书画收藏的中心。 力藏 主风习 本文试以晚明徽州古董商人吴其贞所 来,便引起了当时书画鉴藏圈的普遍 士带马而行。其马是为五明马也。骨  肉相匀,丰俊之甚。而用笔雄健,沉 著《书画记》为线索,揭示微商在不 关注,收传者包括了冯梦祯、钱谦益、同时代和风格书画上的趣好和选择。 也这州类彩 ,同 一程季白、吴新宇在内的大藏家、大文 着古雅,迥与宋人不符,为无上神品  。 ” 豪,董其昌、李目华等人亦牵涉其中。 之画。.高古之尚——晋唐书画受捧 替收 了风 根据自身的尚好和利益一直在规范着 察到晚明的艺术参与者——士大夫和 上有数株古木,水中有一低远山,此 虽然自宋代以来,书画理论家们 随着《雪霁图》的流传,我们可以体 代藏 苏尚 王维《雪霁图》:“中段画一山石, 中国画的审美秩序、左右着中国画的 商人收藏家,对于晋唐高古传统的热 外无物,是为清溪平远之景。盖作解 州的 ,形  诚态度。这种热诚的态度,一方面来 索皴。画法高简,笔墨洁净,秀媚爱 审美倾向,但由于一以贯之的“古法”情节,他们对于晋唐时代的高古画风,居 一  j}巾、万 位成 源于一贯的“尚古”传统,另一方面 人,为无上神品之画。”㈦㈣ 都含有一股另0样的情怀。“故诗至于 更是有着流行于明末的“南北宗论” 画面 神情蕴藉,不作摇曳体态,为绝俗神 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 推波助澜的作用。 市源 场于  ‘哪 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 明末鉴藏家对于晋唐书画情有独 品画也o”张萱《仕女鼓琴图》:“笔法清健, 下之能事毕矣。”苏轼在《书吴道子 钟的态度同样能在《书画记》中找到  普遍心态写照。而在崇古和复古氛围 晋唐古画共有38幅(不包括画册),领徵 二.精丽之风——五代、两宋院 倘若对晋唐高古之风的追求是明 画后》的这段感概便是后世理论家的 痕迹。至1655年为止,吴其贞所见 画流行 下的明代,整个收藏界对于晋唐的名 囊括了顾恺之、吴道子、王维、张萱 代鉴藏家的普遍尚好,那么徽州鉴藏 帖、名画显得格外地热衷——徽州地 等诸多名家,除去绢质剥落过甚和伪 家对五代、两宋院画的喜爱更多的是 区当然也包括其中。明代晋唐书画数 仿之作外,吴氏都对其给予了较高的 和本身的趣味联系在一起的。虽然明 量的激增便是一力证。以王维为例, 评价,多有“绝俗神品”“无上神品” 无论是青绿山水还是文人水墨, 清时期的徽商重视文化修养,号称儒 商。但是,在他们看来,富丽堂皇, 金碧辉煌的画作才能和自身雄厚的经 依据《宣和画谱》中的记载,王维的 之赞。 书画作品有126件,而在明清著录 中出现的约有260余件,整整超出 无论是道释人物还是仕女鞍马,徽州 济实力和富饶生活相得益彰。他们精 了1O0多件,其中有一半是明清两 收藏家对于晋唐时代的画作在题材上 心建造的私家园林,同样也需要精致 代收藏者加入进来的[1](P1 07-107) ̄所加 面并不挑剔。尽管晋唐书画中伪作充 的画作进行装饰。故自徽商们开始将 入的多是《维摩像》《画伏生像》一 斥(如吴氏所观顾恺之画作,没有一 目光放到这些“长物”上面起,他们 艺术史论 38 的趣味会自然地以皇家推崇的风格来 李景道《仕女图》:“画一仕女淡妆, 进行参照:“吾族世蓄古书画,往时 面如偃月,丰神研媚。笔法古雅,为 郭熙、范宽,元颜秋月、赵子昂,国 第一o” ’ 北宋山水画收藏方面,徽州藏家  P。”王齐翰、赵干的 倒是显示出兼容并蓄的态度。对李成、 吾新安所尚,画则宋马、夏、孙、刘、 神品画也。”两幅作品同样有着院体画的痕迹。据 范宽的作品和以赵大年、燕文贵为代 吴其贞的记载,《江山隐居图》在技 表的院体山水皆有涉猎。范宽《夏山 朝戴进、吴伟、吕纪、林良、边景昭、 轴价重至二十余金不吝也。” P。 金,热烈求索是相互呼应的。 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上一辈的徽州 陶孟学、夏仲昭、汪肇、程达,每一 法上是采用了具有标志性的斧劈皴,  。 ‘阳 这和微商们对三代之鼎彝尊量不惜千 幽然,逼似唐人,真神品也。”图》、李成《飞雪沽酒图》、郭熙《乔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徽州收藏家对于高 而《晴冬游骑图》“用笔苍秀,景趣 松山水图》都是流传在徽地的名作。 虽然吴其贞并未对《晴冬游骑图》的 举“文人画”旗号的苏轼、米芾作品 传世的《江行初雪图》,今藏台北故 情有独钟。流传在徽地的李公麟作品 还要多,达9幅之多,而且根据吴其 从《书画记》吴其贞对父亲的介 技法做更为详细的介绍,但是从赵干 并无兴趣,但是却对文人画家李公麟 鉴藏家对于院画的偏好。吴其贞录有 宫博物馆)中,可以体察到赵干细腻 甚至比冠名在宋徽宗笔下的院体画作 父亲所藏5件作品,分别为徐熙的《风 的笔墨。 芙蓉图 《粉红莲花图》、夏圭《夏 江泛棹图》、关仝《江村积雪图》、 富贵花鸟当首推黄筌。流传吴其贞乡 图》,吴氏的评价是:“气色尚佳, 徽州地区北宋时期的藏品,从数 贞的理解,这9幅作品竟然都为真迹, 量上来看,院体画占据了绝对大的比 精品也不少于3幅。如李龙眠《楞严 元人《野草图》。画尚高古,五代的 例。在花乌画方面,宫廷花乌画可谓 变相图》,“纸墨精彩,画法不工不简, 一枝独秀,其典雅精丽、媚致纤巧的 随类写形,或-¥g有两首以至五首者, 里最久的便是一幅黄筌的《古木幽禽 风格和逼于“真实”的艺术造型,成 皆奇形异相,曲尽天人。变态使观者 功地吸引了微州的收藏家。北宋时期 心惊目眩,应接不暇,诚为神品也。 此卷脍炙人口,为龙眠名画,宋时已 《击球图》:“写明皇、贵妃及 画寒林古木,山坡上下幽禽水乌游乐 宋徽宗所倡导的“宣和体”用笔道美, 也。”【4】 ’饶有趣味的是,五代徐 贵”意蕴,这正是徽州藏家们所追寻 其间,笔法精细,甚有秀色,为神品 设色艳丽,神态生动,具有浓厚的“富 价重千金矣。” 熙画风以野趣著称,但是在徽州鉴藏 的风格。流传在徽地的冠名为宋徽宗 高力土诸内侍十六人……神情形势得 家手中所藏三幅徐熙画作,同样是和 作品是较为普遍的,其数量占据了整 天然妙趣,真神品也。笔法秀嫩,与 黄筌的富贵花鸟一样,偏向于精巧妍 个北宋书画藏品十分之一的比例。此 楞严变相迥异。” 丽的风格。吴父所藏《粉红莲花图》: “丹墨如新,画一叶红莲,大径五寸, 外,徽州地区还多见徐崇嗣、刘案、 徽州地区南宋绘画的收藏情况,  易元吉等画院名手的作品。吴其贞评 花乌题材的以杨无咎《梅花三叠图》、刘案《游鱼图》日:“气色尚佳。一 吴炳《败荷白鹭图》为代表,同样延 续着富贵精丽的收藏趣味。至于山水 画,除却对北宋李成、范宽、郭熙三 ’ 是为初开者。取势峭属,气韵如生。 花下有一叶,又一幼叶尚未开放。皆 鲤鱼游于藻荇中,有许多小鱼随之。  用乳金分筋,以石青涂地,画法甚工 画法无殊于真,为神品也。”细” (P02)。另一幅吴其贞族兄吴元 法精媚,则无过此” (P1 2)。 赵昌的折枝花卉同样也是徽州鉴 大家的追慕之外,南宋四家的画作得 材,多作折枝花,以“写生赵昌”著 幅南宋绘画中,院画占了几乎九成 的比例,其中南宋四家的作品数量 踪迹。高居翰总结明末宋元之争的话 振所藏的徐熙《芙蓉图》同样是“笔 藏家所喜爱的题材。赵昌擅绘花果题 到了热烈的追捧。在徽地流传的84 五代时期的画院名手的作品同样 称,所画花果敷色平滑,明润匀薄,  ,通常都深藏不市,若见到自 地区的20幅五代时期的画作,近七 分爱’是徽州藏家兴趣之所在。流传在新安 活色生吞。由于赵昌对自己的作品十 为61件,且几乎找寻不到文人画的 成出自画院之手。除却黄筌、徐熙的 图 《文会图》,李景道《仕女图》, 己的作品流落市井,往往会自购以归 题时说道:“在华亭(松江)一地, 花鸟画,分别为周文矩《士女演乐 之,故有“昌之画,世所难得”一说。 以董其昌为首的文圈接受了乡先辈核 赵昌的传世作品《宣和画谱》著录了 良俊的领导,坚信元画较为优越,在 他们的拥护之下,造成了宋元两派失 。。’然而,在明晚的艺术中  王齐翰《江山隐居图》,赵干《观碑 154件,之后的《宋中兴馆阁藏画》图 《晴冬游骑图》。周文矩、李景 仅著录其作品27件。而徽州地区流 衡,使得拥宋的对立观点几乎遁于地  道的两幅作品应属其中精品,吴其贞 传的赵昌作品有《芙蓉图》《折枝桃 下。”评价亦不俗。周文矩《文会图》:“绢 花图》《牡丹图》《四时折枝花图》等 心——徽州,宋画院已经挂在了徽州  素甚是剥落,精彩犹存。画一株夹叶 精品,可见徽州鉴藏家们广泛收罗,人士雅集其下,席上陈设水果之类, 鉴藏家的厅堂之上,成为他们“长 论的压力,宋代院画的地位并没有糟 垂柳,微风荡荡,青翠阴阴。有十八 煞费苦心。吴其贞评赵昌《折枝桃花 物”中最重要的部分。纵然有南北宗 图》:“画一枝桃花,是为天桃也。 是为夏景也……画法精细,气韵生动, 上有千花万蕊,曲尽体态,鲜媚如生, 糕到无可救药的地步,在李目华所开 得其自然,为神品上画也。” 陶。 见之心解神恰。为宋代折枝花图神品 列的文人雅物的清单中,宋画院的收 ART&LIFE I《书画记》中的晚明徽州书画市场与收藏 39 藏价值是在元画和明沈周、文徵明之 分之一,且多为《修竹蕙兰图》《兰 家对倪画收藏更倾向于是一种跟风行 间的:“晋唐墨迹第一、五代唐前宋 竹图》《竹石图》之类的花乌题材和 为。至少在吴其贞看来,倪瓒的艺术 图画第二、隋唐宋古帖第三、苏黄 虞赵手迹第六、南宋马夏绘事第七、 《老君图》《公子游春图》《桐阴高 成就和黄公望是有一定的距离。黄公 从吴其贞的几条记载中我们可以发 评倪画多用“用笔秀嫩”“超格妙作” 士画家方从义 同样也引起了徽州藏 米蔡手迹第四、元人画第五、鲜于 士图》等人物画,山水题材要少得多。 望的作品多被冠为“神品”之列,而 国朝沈文诸妙绘第八、祝京兆行草 现徽州收藏家对于赵孟烦艺术成就 之语。‘另一位以“放逸”著称的道 书第九、他名公杂札第十……”’吴 的肯定态度。 其贞本人也没有吝惜对南宋诸家的 评赵孟烦《林山小隐图》:“绘 家的兴趣,徽地藏有方从义《云山图》 林山隐居躬耕之景。山石树木合董巨 赞誉,观刘松年《叱石头为羊图》: “背有流泉水痕,皆正面荡荡流来。 《东晋风流图》《山阴霁雪图》《秋风 而成。清润文秀,不让前人。……题 落帆图》《武夷泛棹图》等多幅精品。 此法为画家最难,非松年不能措手, 为神品也。” 。“ 马和之《豳风图》: “画法工细,飘逸秀嫩如行云流水, 脱尽近体,盖得李龙眠传授,为逸品 上。” P2∞ 马远《宫苑乞巧图》:“画 法工细,气韵浑厚,盖效小李将军, 为神品之画。” “ ’李唐《观碑图》: “画法精俊,气韵浑厚,神品也。“ 。 三.清雅文韵——元季书画的盛行 徽州鉴藏家对于元代作品的喜爱 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回顾徽州各收藏 大族书画所藏,元代画家的作品占据 了最主要的部分。然而明初之计,徽 州藏家的目光主要还是集中在宋代院 体画以及明代宫廷画之上。半个世纪 以后,王世贞记录道:“画当重宋, 三十年来,忽重倪元镇以逮沈周,价 增十倍。大抵吴人滥殇,而徽人导 之。” 。 ’徽州藏家在苏州趣味的 影响下,对元季诸家作品的收藏一发 不可收拾,在明末时已成蔚为大观。 据《书画记》所录,短短二十多年, 流传于徽州的元画多达229件,据 各朝书画之冠。为了搜求”元四家” 的名作,徽州鉴藏家不惜财力。经商 于扬州的徽州商人吴时英便是其中代 表,“博古重购商周彝鼎及晋唐以下 图书,即有奇,干金勿恤” ” , 徽人收藏风范可见一斑。在普遍的尚 逸崇元的气氛下,元代书画价格也是 一路水涨船高。 在诸多元代画家中,赵孟烦是较 受徽州藏家青睐的画家。虽然晚明 的文人评论家对赵孟燎事元多有诟 病,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徽商对赵 孟炳书画收藏的热情。在徽州地区 流传的二百余幅元画中,赵孟糖的 作品有26件,占据了元画部分的十 术生 专I艺术史论 识前后皆楷书。卷后祝枝山等数人题 无论元四家还是方从义,他们的共同 识,多贬其乏高洁,惟李日华先生题 点皆学法董、巨,换句话换来讲,他 云:‘尘俗糟粕岂能污其肠腹哉。’ 们都属于南宗一脉。明末对南宗一脉 盖欲空前人腐语而。”㈣ 。 的推崇已经在徽州收藏趣味中得到了 《老君图》:“前画一老君,画 有效反应。 法不工不简,有意到笔不到之妙。后 结语 书其清净经。书法端楷,风姿妩媚, 徽州书画收藏以经济立足,书画 盖得黄庭之三昧,为神品之书。” 圈的主导群体已经不再是吴门地区的 明代晚期,由于浙派和吴门画派 上层士大夫阶层,饶有资财的徽绅、 的后继无人,以董其昌为首的松江派 微商凭借经济优势,以氏族为单位开 成为了山水画的主流和正宗。董其昌 始了规模宏大的收藏。晚明画坛的“复 偏嗜平淡秀柔的风格,此外更总结性 古”思潮、以董其昌为首的松江派, 的提出南北宗论,尚率真,轻功力, 以及微商的个性和生活环境都左右着 崇士气,斥画工。作为南宗正统的元 微州鉴藏家们的收藏品好。而反之, 四家,地位得到了空间提高。徽州地 徽州鉴藏家对于不同风格的书画态度 区所藏元四家的画作吴其贞有记载的 体现出徽地所独有的鉴藏观,面对众 共计89幅,几乎占据了元代收藏的 说纷纭的晚明画坛,徽州鉴藏家对书 半。其中黄公望2O幅,吴镇22幅, 画收藏有着自己的理解和抉择。 倪瓒24幅,王蒙23幅,四家之间 相差不大。 就吴其贞个人而言,似乎更折心 注释: 于黄公望。在元四家之间,唯有录著 ①北宋未徽宗皇帝崇尚法度,仍 黄大痴的作品时显然格外的上心,除 将神品居首,以神、逸、妙、能次序。 了会仔细记录下画作纸张气色、画面 后来的书画品评著作在品评书画家 构图、后人题跋,还会添上一些自己 时,多用神品、妙品誉之至于排序, 的评论和观点——这在《书画记》中 一般习惯用神妙能逸为次.逸品虽排 是极为罕见的。吴氏更为藏有黄公望 最后,并非差等之意,而是指其特殊 《剩山水》一画激动不已,并认为元 ②方从义山水学米友仁、董源、 人山水当首推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巨然之法,后又参以赵孟须、高克恭, 为亘古第一画。 画风格潇洒.无尘俗之气 董其昌在元四家之名中出赵入 李日华:《味水轩日记》,万 倪,对倪瓒推崇备至,且置于赵孟烦、 历十四年一月十七日条。 黄公望之上。对“逸”的强调导致了 “江南人家以有无(倪画)为清浊”。 下转P59 徽州藏家受此风尚的影响,标榜清门, 追求风雅,以收购倪画为荣,家藏倪 画为高。但是,倪瓒的艺术成就却没 有在徽州得到普遍的认知,徽州的藏 40 编工艺品的附加价值,从而提升了产 品竞争力,使竹编产品成为促进武夷 艺术附加价值,是竹编艺术未来发展 的必然趋势。 结语 上接P40 地区经济增长的推动力。 3.文化价值 武夷创意竹编在传统竹编工艺 参考文献: 【1¨美1富开森.历代著录画目 (上)【M1.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 武夷山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深厚的 文化内涵为武夷创意竹编艺术的发展  的基础上发展,以文化创意的思路为 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和文化条件,武夷 社影印本,1994.【2刘金库.南画北渡【2】M】.石家 竹编产品注入新的文化品质,使竹编 山竹编艺人以传统竹编技艺为基石, 艺术品更加符合当下的生活方式和审 美需求。同时,将竹编工艺与当地传 统的工艺技术相结合,也为闽北历史 通过巧妙的构思,创新思路,研发创 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 [3】吴其贞.书画记,卷二IM】. 作出更具本土特色、更符合现代审美 情趣的竹编产品,在追求功能的多样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载体。在开发 与推广武夷仓lj意竹编文创产品的过程 中,武夷山竹编艺人必须要拓宽思路、 以更加开阔的视野为竹编产品寻求更 加符合现代社会审美需求的新形式, 因此,武夷创意竹编艺术也促进了闽 北乃至福建与国内外的文化交流。 四、武夷创意竹编艺术的发展趋势 虽然武夷山竹编艺术已经在传统 工艺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创作形式,但 其未来的发展不能局限地依靠武夷山 当地竹编艺人进行创作,而应该让设 计师与竹编艺人合作,利用当代设计 为传统的竹编工艺注入新的血液,打 破人们对竹编工艺的传统印象,重塑 新的审美意识。 (一)形式与功能结合 与其他传统手工艺一样,竹编独 特的工艺之美是大机器生产时代下的 工业产品所没有的,而现代设计所追 求的形式为功能服务的设计理念有效 的为现代生活需要的提供了最合适的 工业制品。因此,在竹编工艺中引入 现代工业设计的方法,将两者的优势 相结合,让竹编产品在保留自身的独 特性的同时,又能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二)树立品牌形象 站在当代消费文化的视角上来审 视,一个优良产品所要满足的除了消 费者的生理需求,还有心理需求,而 后者往往才是决定消费者购买行为的 关键。 0为武夷山竹编工艺建立品牌, 可以让竹编产品保持一致的设计思路 和目标,也能有效的传播武夷刨意竹 编艺术,增强影响力,拓宽市场。 设计是沟通传统与现代、技术与 艺术的桥梁。通过现代设计拓展产品 的功能,树立产品自身的品牌,增加 性的同时,还为竹编产品注入了丰富 [4】吴其贞.书画记,卷一[MJ. 的文化内涵,实现了竹编制品从实用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工艺品到文化创意产品的转型,让传 詹景凤.詹氏性理小辨:卷 承和发展同时进行,不仅活化了传统 四二:真赏『M]//四库全书存目丛 竹编技艺,还为闽北的历史、经济和 书.影印明万历刊本. 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6吴其贞.书画记:卷三【6lMJ. 日本民间艺术美学家、理论家柳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宗悦先生曾提出“尊重传统之意,并 【7】高居翰.山外山【M】.上海: 非是重复古代,若是那样就会陷于停 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 滞或带来倒退”。武夷创意竹编艺术 【8】吴其贞.书画记:卷四【M】. 是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的一个积极范例,传统技艺的拯救绝 【9】王世贞.觚不觚录:卷八【M】. 不仅仅是只注重技艺的传承而忽视发 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展创新,“与时俱进”不论何时都是 任何事物继续生存和发展的前提,现 代设计转型创新之路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I1l杨宛萤我国传统竹编工艺 鲁凯(1987一),男,湖北天门人, 之现代传承与产品创新研究ID1.江 硕士,现任教于四川大学锦江学院, 南大学,2013. 研究方向:中国古代美术史论。 12】徐华铛中国竹编艺术【M1.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10 3王桐和武夷山市竹产业 现状与发展对策Ul__世界竹藤通 讯.2()1 2(I)41. 【41胡捷竹编工艺在现代产 品设计中的巧用fT)】.景德镇陶瓷学 院.2()14 15l孙日瑶,刘华军.品牌经济 学原理『MI.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7:71 作者简介: 颜曦,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研究生 I 5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