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小的人物 崇高的主题”群文阅读学案 阅读主题 渺小的人物 崇高的主题 阅读内容: 都德《最后一课》、郑振铎《最后一课》、老舍《最后一课》、孙犁《荷花淀》、西蒙诺夫《蜡烛》。 阅读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思想内容,感受小人物的崇高爱国主义情操; 2、分析人物描写方法,归纳人物形象; 3、分析背景交代对文章主题提升的作用; 4、环境描写对在文中的具体表达作用; 5、仔细揣摩细节描写的表达效果; 6、比较分析伏笔与铺垫在文中的具体表现及作用。 阅读步骤 第一课时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先用25分钟自读五篇文章,边读边将生字词写在表格上,再用10分钟小组合作完成整个表格。 提示:归纳文章思想内容时,一定要抓住文中交代背景的语句,把文中所写的故事放在国家和社会的大背景中来理解,方能准确归纳出文章的思想内容。 文章标题 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 荷花淀 孙犁 老舍 郑振铎 作者 都德 归纳文章思想内容 生字词 蜡烛 西蒙诺夫 第二课时 一、了解人物描写方法(属于细节描写的要注明),分析人物性格。 用30分钟边研读文章边填写下表,全部研读完毕后,就不清楚的地方在组内合作解决。 提示:人物描写方法包括语言、外貌、动作、神态和心理等五种描写方法。 文章标题 最 后 一 课 最后一课 最 老舍 郑振铎 都德 作者 人物描写例句及表达作用 归纳人物性格 后 一 课 荷 花 淀 蜡 烛 第三课时 一、分析文章环境描写及其表达效果。 同学们平时在写作时,往往会走入两个极端,一是不会描写环境,从头到尾都是枯燥的流水账;二是只为写景而写景,所写的环境没有特点,没有达到特定的表达效果。 请同学们用跳读的方式,在15分钟内找到各篇文章中环境描写的语句,并将其填写在下面表格中,分析其表达效果。再用5分钟在组内进行交流。 提示: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西蒙诺夫 孙犁 课文标题 作者 最后一课 都德 精彩的环境描写句子及表达效果 最后一课 郑振铎 最后一课 老舍 荷花淀 蜡烛 孙犁 西蒙诺夫 二、学习伏笔与铺垫的表现手法 伏笔与铺垫都是文章常用的行文表现手法,都是为下文服务的,铺垫、设伏笔,都是解释某句或某段话在结构上的作用。 请同学们用10分钟时间在各篇文章中找出属于伏笔或铺垫的句子,用横线划出来,并分析其表达作用,属于伏笔的要找出与其相照应的情节或语句来。 三、语文知识积累检测 1、郑振铎的《最后一课》中有四个空白,能在文中横线处依次选择正确的一项是( ) A、坚毅 镇定 坚决 沉毅 B、坚毅 镇定 沉毅 坚决 C、坚毅 坚决 镇定 沉毅 D、沉毅 镇定 坚毅 坚决 2、注意仔细揣摩下列句子中近义词的细微区别。 (1)学生们也沙沙地不停地在抄记着,心无旁用(心无旁骛),笔不停挥(笔耕不辍)。 (2)黑板显得格外的光亮,粉笔是分外的白而柔软适用。 (3)当头一面旭日旗,血红的一个圆圈,在迎风飘荡(飘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