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排水工程

排水工程

来源:宝玛科技网


排水管道工程

1、施工准备

1)测量放线

施工前对建设单位的交桩,进行复核。临时水准点和管道轴线控制桩的设置应便于观测且必须牢固,并应采取保护措施。开槽铺设管道沿线的临时水准点,每50米不少于1个。

临时水准点、管道轴线控制桩、高程桩,并经过复核校正后方可使用。对沿线原有排水管道在施工中应接入新建排水管道中的,在施工前应对原管线标高进行复核,是否能衔接,若有不符应事先联系设计人员进行变更设计。

2)人工探挖

排水施工前,现场需进行人工挖探槽,探槽深度1.6米,底部宽度0.4m,顶部宽度2米。探槽横向按20米一道进行开挖,横向开挖两边长度各12米。纵向道路两侧各开挖一道,沿排水管涵走向进行开挖。在探槽密实土层边缘2m范围内不允许堆载,2m范围以外堆载高度不宜超过1.5m。探槽软土地层边缘不允许堆土,土方人工运输至临时集中点。

2 排水工程施工工艺及流程 1)工艺概述

钢板桩进场检验→打钢板桩→开挖→管道安装(含管道混凝土基础及钢板桩横撑)、检查井施工(含升井)→管道外包基础→闭水试验→人工回填及检测(30cm一层,10层左右)→拔钢板桩。 2)排水管道施工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场地整平(路面破除)支护板桩施工沟槽开挖管道基础管道供应水泥砂浆搅拌闭水试验沟槽回填管道安装砌筑检查井回填至管顶50cm支护结构拆除路面恢复渣土外运弃土外运支管预留井施工

图2-1管道施工流程图

3基坑支护

YB25-1~YB25-3段BH=2*1箱涵基坑及YA24~YA24-1段管道,沟槽深度约4.5m~5.0m,支护长度约65m,采用12m长度的拉森钢板桩加1道内支撑支护,桩中心距0.4m,密扣施工,内支撑位置为桩顶标高以下1.0m,桩顶标高为土路床顶标高。

YH0~YH4段BH=2.0*1.7箱涵、YX3~YX3-1段BH=1.5*0.8箱涵,沟槽深度3.0~3.5m,支护长度约114m,采用8.0m长度的[28b普通槽钢加1道内支撑进行支护,桩顶标高为土路床顶标高,庄中心距0.25m,密扣施工,桩顶以下0.5m处设置一道内支撑。

YB46~YB54段雨水管道及YE30~YE32段雨水管道沟槽,沟槽深度约3.0m~3.5m,支护长度约312m,采用9.0m拉森钢板桩加1道内支撑支护,桩顶标高为土路床标高,庄中心距0.4m,密扣施工,内支撑位置为桩顶标高以下1.0m。

支护施工采用钢板桩打拔桩机进行施工,步骤如下:

(1)定位桩的打设:路面开挖破除后,在钢板桩施工的4个角分别打设定位钢管,钢管打设深度与钢板桩深度相同;

(2)安装钢板桩插打导梁:钢板桩插打之前,在定位桩上焊接牛腿,安装第一道横梁,作为钢板桩插打时的导向架,以控制钢板桩的平面尺寸和垂直度;

(3)为确保每一片钢板桩插打准确,插打前在导向架上设置限位装制,大小比钢板桩每边放大1cm,插打时,钢板桩桩背紧靠导向架,边插边将吊钩缓慢下放,这时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用锤球进行观测,以确保钢板桩插正、插直;

(4)通过检测,确定第一片钢板桩插打合格后,然后以第一根钢板桩为基准,再向两边对称插打每一根钢板桩到设计位置。整个施工过程中,要用锤球始终控制每片桩的垂直度,及时调整;

(5)每一片钢板桩先利用自重下插,当自重不能下插时,才进行加压;

(6)钢板桩插打至设计标高后,立即与导向架进行焊接,形成整体;

(7)插打过程中,须遵守“插桩正直,分散即纠,调整合拢”的施工要点; 4 沟槽开挖

沟槽开挖前先进行放线,按放线位置对现状道路先进行切割机切割,然后用小型破碎机进行路面破除。管道破除外边线控制在管道外包基础外轮廓线外放100cm。沟槽土方开挖采取挖掘机开挖,在管线密集处、管道交叉处进行人工开挖,8T自卸汽车运土,一台挖掘机配备6台运输车,挖土均在夜间进行。若在工期要求下白天作业时,临时渣土运至临时渣土场,夜间组织外运。

(1)开挖方法采用机械分层均衡开挖及人工配合修整的方法。开挖宽度及深度根据设计确定。沟槽开挖渣土及时用自卸汽车转运出场。 (2)在开挖前,沟槽的断面、开挖的次序和堆土的位置由现场施

工员向司机及土方工详细交底。在挖土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在现场指挥并应经常检查沟槽的净空尺寸和中心位置,确保沟槽断面尺寸和中心偏移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3)为保证槽底土壤不被扰动、破坏或超挖,机械开挖时槽底预留200~300mm土层由人工开挖至设计高程,整平。槽底局部扰动或受水浸泡时,采用天然级配砂砾石回填。

(4)开挖要保证连续作业,分段围挡,分段开挖,开挖前围囹及拉杆须架设完成,并在沟槽边设安全网进行防护,并加装红色警示灯。 (5)基底位于粘土层时,可直接作为管基持力层;如基底位于杂填土、淤泥质粘土及素填土层时,沟槽范围均清除至粘土层后换填级配砂石并分层夯实处理。

(6)管线密集或交叉等地段开挖

主要在管道入户接入点,该段采用人工开挖,开挖时必须小心,用铁锹轻轻挖掘,不得用镐。发现土质发生变化时应改用木钎将覆盖物清除干净,以保证不损坏地下管线。

根据图纸信息和实地勘探资料,确定管线大概位置。然后通过开挖探沟,找出浅埋地下管线。确定管线位置前施工区域内不得堆放各种物资、设备,各种车辆机械不得驶入本区域,探沟开挖必须使用人工。

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并要合理安排开挖顺序,防止错挖或超挖。

管线开挖必须采用人工开挖,作业前进行技术交底,避免野蛮施工。

需要保护、加固处理的管线必须全部挖出暴露,不得遗漏;需要改线、废除的管线视情况全部或部分挖出。

沟槽宽度及深度要满足线缆保护的需要。

挖出暴露的线缆不得悬空,挖槽内清洁,无杂物、块石等。 要做好沟槽排水措施,开挖设临时排水沟、集水坑等,降雨后立

即组织排水。

严格开挖成果验收程序,当探沟开挖一段(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或5米,或3米)由区域当班施工员组织验收,记录清楚开挖区域、作业人员、管线状态(是否破损及老化程度、颜色等),同时操作者、区域当班施工员、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

开挖后对需要进行加固的管线基础进行加固。

由于现状管线横穿基坑造成局部断面支护结构无法施工时,为确保坑壁稳定问题,在靠近车行道侧基坑外坑壁喷C25挂Φ8@200(纵横)钢筋网的处理方式,挂网护面随挖随喷,钢筋网两端与钢板桩焊接,中部插入短土钉。土钉可采用Φ20@2000钢筋,单根长度1.5米。 5 临时排水措施

中山大道改造工程靠近长江,地下水位丰富,且武汉地区雨期较长,降雨丰富,须重视基坑排水情况。避免降雨、场外水流进入场地内造成基坑积水,或原状土体内的滞水、孔隙水和承压水、管线渗漏水等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流入基坑,使边坡失稳。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应做好场内周边的排水工作,在四周设排水沟,保持水沟通畅。在基底两侧挖排水沟、设置临时集水井的方法有效排除积水。集水井交错设置于基坑两侧,单侧间距20~30米,其具体设置参数及技术措施如下:

(1)距基坑边200mm处设截水沟,截水沟尺寸30*30mm,避免降水流入基坑,保证水沟水流不致于阻塞。

(2)管沟基底两侧设置30cm×30cm排水沟,每间隔30m排水沟设置一个集水井,集水井截面按照0.8m(长)×0.8m(宽)×1.0m(深),井壁用竹笼、木板加固,并设专人负责看泵、抽水,保证基坑及槽底无积水。

(3)积水坑内放置砾石、块石滤层,利用潜水泵从井内抽汲排除,排入周边的市政雨水管线。 6 管道基础施工

管基找平层采用10cm碎石垫层。碎石粒径5-40mm。测量中心轴

线,标高,并放出基础边线。找平层须符合高程及纵坡设计要求,井位基础符合设计井底高程。

依据设计要求,排水管d≤1200mm时,采用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Ⅱ级),橡胶圈接口,180°砂石基础。d>1200mm时,采用企口式钢筋混凝土管(II级),橡胶圈接口,180°砂石基础。

(1)管道基础用砂石采用天然级配砂石,最大粒径不大于25mm; (2)管道基础施工前,必须进行高程复测;

(3)基础表面应平整,采用小型机夯撑人工夯实紧密。管道基础在管身口部为应留凹槽,以便接口操作,接口完成以后,随即用相同材料填实;

(4)管道基础不能铺筑在淤泥或松填土上,如有淤泥层,应该清理后,补填相应基础材料。 7 管道安装 (1)施工前准备

管节铺设前复核找平层(基础)标高,清扫基础表面,排除槽内积水,在井位处排管,并预留足够的检查井内尺寸。在管道基础验收合格后安装,经测量放线定位后,在基础上用墨斗弹出中线位置。 (2)下管

管及管件采用20t汽车吊吊装,采取纵向施工,各施工机械均不得堵塞交通,管节堆放宜选择使用方便、平整坚实的场地,堆放时应垫稳。下管后应按设计要求调整管道坡度,管道纵向坡度就位完成后,用水准仪和经纬仪复核高程和中心线,检查垫块稳固无脱落以及管节口处无破损。排管时用水平尺校正管道坡度,每排一只管即用高程样板复核一次管底标高。管道要垫实稳固,排好后不得摇动。 (3)管道安装

在安装时,应将管节中心和高程逐节调整正确,安装完成后要进行复测,并随时清扫管道中的杂物。

采用管道卡环和手板葫芦等工具将管材接口安装就位。安装过程中定管、动管轴心线要在一条直线上,否则容易将胶圈顶出,影响安

装的进度和质量。 (4)管道检查

管节就位后,复核管节的高程和中心线,检查承口与插口之间的间隙量不得大于9mm。管节接缝处的承口周围不被涨裂,密封橡胶圈无脱槽、挤出、扭曲等现象,垫块不脱落,拉力放松后、管节无回弹现象,如上述检查不合格时,应返工重排。

(5)偎管

管道安装检查合格后,及时进行偎管,根据管道基础设计要求进行偎管。

闭水试验管道检测合格后,混凝土满包或半包基础施工。 施工顺序:凿毛→支模→混凝土浇筑→拆模→养护。每10m设置一道伸缩缝。 8箱涵施工

根据地勘报告:箱涵基础落在1-1杂填土、1-2素填土或1-3a淤泥质粉质黏土层(fak=55kpa)。落在1-1杂填土层

箱涵施工分两次进行浇筑。第一次施工至底板倒角上缘以上20cm处,设置橡胶止水带,第二次施工侧墙及顶板。箱涵每隔25米设置一道变形缝。变形缝设置如图6.6-2所示:

图6.6-2 底板板变形缝详图

箱涵模板的支撑选用普通钢管扣件脚手架。经过计算支撑体系搭设技术参数如下:

步距为90mm,横向间距90mm,纵向间距1200mm。侧墙采用止水

环对拉螺杆,对拉螺杆梅花形布置,横向间距60cm,纵向间距60cm;侧墙双侧外楞均采用双拼钢管,间距30cm,内楞均采用50x100mm木枋,间距30cm。底板模板的支设如下图6.6-3所示。 对拉螺杆3型卡扣件支撑钢管模板钢管(用于架立墙钢筋)木枋50X100MM钢管20钢筋(用于架立钢管)500垫层 图6.6-3 底板模板的支设 临时支撑木枋双拼钢管双拼钢管横杆立杆U托双拼钢管支护结构扫地杆对拉螺杆3型卡 图6.6-4 顶板及侧墙的模板支设

箱涵每25米设置一道3cm宽的沉降缝,缝内设橡胶止水带,同一沉降缝内橡胶止水带应采用一整条,且接口应置于箱涵顶板内。

8 检查井、雨水口砌筑

(1)砌筑检查井前必须将基础面清理干净,并定出中心点,划上砌筑位置及标出砌筑高度,便于操作人员掌握。砌筑用的砖在砌筑前浸水湿润。

(2)砖砌体必须砂浆饱满,灰浆均匀;预制和现浇混凝土构件表明平整光滑无蜂窝麻面;壁面处理前清除表面污物、浮灰等;盖板及井盖安装时加1:2防水水泥砂浆座浆及抹三角灰;回填土时先将盖板座浆盖好,在井墙和井筒周围同时回填,回填土密实度不低于95%。

(3)检查井内设流槽,流槽与井壁同时砌筑,流槽表面采用水泥砂浆抹光,流槽应与上下游管道底部接顺,当不设流槽,在井底浇筑C15砼,厚度与管壁相同。检查井接入的管口与井内壁平齐,当接入管径大于300mm时砌砖圈加固。

(4)井室砌筑时应同时安装踏步,踏步安装位置准确,在砌筑砂浆没有达到规定抗压强度前不得踩踏。

(5)在检查井的砌筑时同时安装预留支管,检查井砌筑到要求高度后安装盖板,盖板下座浆饱满,继续向上砌筑,砌筑到规定高度后安装井圈、井盖。

(6)检查井内壁采用防水水泥砂浆抹面,外壁采用水泥砂浆搓缝挤压密实。

(7)雨水口的砌筑要求同检查井。

(8)本工程所选用检查井均按照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执行。凡选用的国标砌体检查井,砌体井墙材料改为M10水泥砂浆砌M10页岩砖,井基为C30混凝土,井基下加铺10cm厚碎石垫层。盖板混凝土为C30钢筋混凝土。位于车行道下的检查井井盖采用重型球墨铸铁井盖及支座。

(9)质量标准:井底、井面的标高要准确,井身尺寸要符合设

计要求。矩形井井壁必须互相垂直,井形方正;如是圆井,应挂中心线校核井内径及圆度。砖砌井壁必须灰缝饱满、平整,抹灰应平顺密实,不得有空鼓、裂缝等现象,不得出现通缝。砌砖砂浆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9 闭水试验

(1)闭水试验前,先将试验管道灌水,24h后开始观察渗水量,渗水量的测定时间不小于30分钟。闭水试验管段按井距分隔,不大于1000m,带井试验。试验的管道及检查井外观质量已验收合格,管道未回填且沟槽内无积水,全部预留孔已封堵。管道两端的堵板承载力大于水压力的的合力,不得渗漏。

(2)当试验段设计水头不超过上游管内壁时,闭水试验的水头以试验段上游管顶内壁加2m计;当试验段设计水头超过上游管内壁时,闭水试验的水头以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加2m计,当计算出的试验水头不超过10m,但已超过上游检查井井口时,试验水头以上游检查井井口高度为准。

(3)闭水试验时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漏水现象。 10 沟槽回填及钢板桩拔除

(1)管道回填在闭水或闭气实验合格后进行。回填前应先将沟槽内砖、石、木块等杂物清除干净,沟槽内不得有积水,并保持降排水系统正常运行,不得带水回填;回填时必须将管下部两侧腋角部分砂石回填密实。

(2)井室回填与管沟回填同时进行,且不得夯漏,不便同时进行时,应留台阶形接茬。井室回填时沿井室中心对称进行,不得夯漏;回填材料压实后与井壁紧贴,路面范围内的井室周围采用石灰土、砂、砂砾等材料回填,回填宽度不宜小于400mm。

(3)管道基坑开挖后,及时进行基础施工,在结构强度达到100%方可两侧回填,管道及侧墙边回填土不得用重型机械压实,回填要对称均匀,分层回填夯实,回填土中不得含有植物根茎、砖瓦垃圾等杂

质,压实度符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相关要求,回填土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拆除支护。

(4)支护板桩拔除时,先用拔桩机夹住钢板桩头部振动1min~2min,使周围的土松动,减少土对桩的摩阻力,然后慢慢的往上振拔,拔桩时注意桩机的负荷情况,发现上拔困难时,停止拔桩,先行往下施打少许,再往上拨,如此反复可将板桩拔出。

(5)支护钢板桩结构拔除后采用1:3水泥砂浆灌注密实处理。 11废除排水管道封堵、拆除

将拟废除的排水管道两端砖砌封堵,在废除管道顶每隔5m打设一个注浆孔,注浆孔大小和灌注嘴大小一致,逆管道水流方向,由低到高依次从注浆孔注入粉煤灰+10%水泥砂浆将废除排水管道填实。部分填充不密实的部位,采取二次注浆处理。废除窨井用中粗砂填实,井盖、井座予以拆除。

管道施工旧管需挖除的,旧管拆除量按新建管道施工量计。 12 井口升井加固措施

道路路面加罩沥青混凝土后,需对路面上原有井口进行升井,升井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井圈的方案。具体做法如图6.5-2所示:

500双向土工格栅一层加铺沥青砼面层预埋Φ20螺栓(Φ20膨胀螺栓)650700650500双向土工格栅一层预埋Φ20螺栓(Φ20膨胀螺栓)砼面层加铺沥青H1200H3调平钢板新增C30钢筋砼环形板328C30细石砼现状井筒200H3328原路面结构层C30细石砼抹面抹面抹面抹面240700240H1

升井断面图

检查井提升加固时,先用切割机在原路面按下图示范围破除,再施工钢筋砼环形板,与原路面的间隙用C30细石砼填充,然后铺设一层双向土工格栅,最后安装井盖及井座。

采用预制钢筋砼环形板,安装时板底用C30细石砼调平,调平层厚度控制在25mm~50mm。

井座采用Φ20mm膨胀螺栓固定在环形板上,螺栓埋入深度不小于140mm。

双向拉伸土工格栅采用聚丙烯双拉塑料格栅,产品规格选用TGSG3030,材料性能满足国标要求。 13 排水导流

(1)管道导流

部分排水管道施工需采取临时导流措施,尽量利用现状排水系统,局部设导流槽。

方案一:平行式接入点导流

在导流段两端旧井处浇筑混凝土底板,砌筑砖侧墙,形成一个导流槽,将导流管Φ600HDPE管放入导流槽,管道埋入后对管道侧边进行塞砖封口,封堵口完成后对管道两边0.3米范围进行混凝土偎管浇

筑,然后将旧井与导流槽打通,水通过导流管流入下游导流槽及旧井,完成导流。导流管道侧面图、两端侧面图如图6.5-3、图6.5-4所示。

导流管道安放侧面图

排水导流管道两端侧面封堵示意图

方案二:新建排水管道汇入既有排水管道导流

首先采用C30混凝土封堵既有排水管道两端,然后接入Φ600HDPE,引至地表后形成回路导流。具体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排水管汇入点导流大样图

(2)支管导流

在管道附*行安装Φ600HDPE管,两端用结合井与现状管道连接,拆除现状管道,施工完毕后恢复。平面示意图如图6.5-6所示。

平面示意图

14 横穿排水施工保护措施

南京路~一元路间,横穿道路的排水管道一次施工到位。未封闭区间的排水新迁建管道拟采取夜间施工,白天在沟槽上铺盖钢板的形式,钢板采用6m×2m×40mm钢板。施工完成后回填至要求高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