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重点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
题型: 单选30分、多选20分、判断20分、综合应用题30分
2011年、2010年试题及解析 模拟试题及解析
第一章 总论
一、统计的三种涵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二、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总体 个体、样本 样本单位、指标 标志、变异 变量
总体的基本特征 标志值 指标与标志的区别与联系
三、统计的工作过程 统计的认识过程
第二章 统计调查
一、统计调查的概念、种类、 .统计调查方案内容
调查时间、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
二、常用调查方式:普查、典型调查、 重点调查、概率抽样调查
三、概率抽样调查特点、抽样方法
四、原始资料和次级资料搜集的方法 邮寄访问法、面谈访问法
五、统计调查误差的种类: 登记误差和代表性误差。控制途径
第三章 统计整理
一、统计整理的概念
统计分组的定义、 原则、关键 简单分组、复合分组 统计分组体系。
统计分布的概念、表示方法:列表法、图示法:重点掌握直方图
二、变量数列组距式变量数列的编制方法:如何编?
(在综合应用题中出现)频数(次数)、频率;组距、组中值、组限
三、统计表、统计表的构成。
第四章 统计指标
统计指标概念、分类:
(一)按统计指标所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性质不同分类:数量指标、质量指标
(二)、统计指标按作用和表现形式不同的分类。
1、总量指标的种类 实物单位 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区别。
2、 相对指标的种类及简单应用
3、平均指标的概念:分类
平均指标的基本特点;
综合应用:算术平均数计算方法 加权算术平均数(方法要懂)。
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公式:必须要背下来。
4、标志变异指标 应用: 标准差定义及计算、标准差系数(离散系数)
第五章 时间序列
一、时间序列的编制原则、分类
二、时间序列的水平指标 :发展水平、平均发展水平、增长量、平均增长量
应用 : 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时间序列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方法
三、时间序列的速度指标 :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
(一)定基发展速度、(二)环比发展速度;关系
应用: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计算: 水平法
第六章 统计指数
一、统计指数的分类
二、综合应用:数量指标综合指数和质量指标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公式(6.1)(6.2)记住。
三、综合指数体系的因素分析
建立分析指数体系及绝对增减量关系式:公式----相对关系与绝对关系。
第七章 统计报告
统计报告的定义、特点、分类
统计报告的写作要求、写作流程:四种题目类型
第八章 统计实务基本概念
一、国家统计报表制度概念、分类。(重点)普查项目 管理机构
二、统计单位的概念;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应具备条件及二者关系、个体经营户
三、企业一套表的定义及相关概念、 统计范围 实施企业一套表的规划目标、基本思路
四、 主要统计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工业生产增长速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住宅销售价格指数、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粮食产量、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等统计指标的定义、统计(核算或编制)方法、资料来源、数据公布
第九章 统计标准
统计分类标准化的特点
常用统计标准类别及主要内容、适用范围
一、《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位数
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划分依据:实施时间 20个门类
三、 统计用区划代码 12位代码、
四、城乡划分代码定义
五、《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划分依据
六、《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
七、企业控股情况划分
第十章 企业主要统计报表
一、经济普查与非经济普查年份的基本单位统计方法。统计内容15项
二、从业人员及工资统计
从业人员范围 期末人数 在岗职工工资总额构成;综合应用:平均人数、平均工资
三、财务统计包括四部分:资产负债、损益及分配、人工成本及、土地和固定资产支出。
简单应用:(一)资产:(二)负债;(三)所有者权益;
四、生产活动统计
综合应用: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总体统计:增加值的概念及三种计算方法
农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建筑业总产值、批发和零售业总产值、住宿和餐饮业总产值
综合应用题: 1、频数、频率;组距、组中值;相对指标;加权算术平均数;平均发展水平、平均发展速度、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综合指数体系因素分析、各行业总产出及增加值的计算方法、增加值率、
统计法基础知识
题型: 单选30分、多选20分、判断20分、案例分析30分
2011年、2010年试题及解析 模拟试题及解析
第一章 统计法基本问题
统计的概念;四个基本特征、功能;任务
统计法的概念、两个特点、四种表现形式、作用
统计法的基本原则五项
我国现行的统计管理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统计调查管理
一、统计调查分类、特点 二、民间统计调查 特点
二、三类统计调查项目的制定及审批;
三、编制统计调查项目的原则六项。
四、统计调查制度的制定;
统计调查制度的法律效力。
统计标准的主要内容;
我国实行的主要统计调查方法、合法统计调查表的要求
五、统计调查证件种类
第三章 统计资料的管理和公布
一、统计资料的的审核;
保管统计资料的范围。
二 、统计资料的定期公布制度;
一、公布统计资料的权限。
第四节 统计资料的保密
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的保密。
第四章 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
一、统计机构的设置及职责。
二、统计人员的概念;统计人员的职权、职责;
统计人员的职责道德和专业素质要求:重点统计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内容。
二、统计从业资格重点节。案例 统计从业资格与统计专业职务
统计从业资格及其范围
统计从业资格认定的主管机关及其主要职责
统计从业资格与统计专业职务的区别
第五章 统计违法行为与法律责任
一、统计违法行为的特征、种类及表现:违法主体
(一)统计法律责任的概念及特征;
统计行政处罚的特点、原则、种类及适用。
1、处分的概念及特征。
(1)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的适用;
(2)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的决定机关。
第六章 统计监督检查与行政争议的解决
一、统计监督检查的特征、内容。
二、统计违法案件查处程序
立案.、调查、处理、结案
听证:1、听证程序的概念,2、启动听证程序的条件,3、有关听证程序的具体规定;
三、统计行政复议的概念、特征、范围和管辖、程序。
决定概念与种类、 执行
三、统计行政诉讼的概念、特征、范围和管辖
四、统计法 第六条、第七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三十五条。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二条
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 第二条、第、第二十五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