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元日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元日反思第1篇】 《元日》教学反思
12月8日,校级语文公开课正常开展,我执教古诗《元日》,感慨颇多。
第一次执教古诗公开课,经过教研组的评议,也吸收了大家许多的智慧,感觉很有收获。
首先,我在教学中还是没有做到重心下移。《元日》是王安石描写宋代百姓如何过春节的热闹场景。考虑到年代久远,我当时设计时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要认知手段,帮助孩子了解当时百姓过年时的热闹情景,殊不知,成也多媒体,败也多媒体,这些画面运用过多,反而束缚了孩子的想象,以至于孩子在理解诗意时被多媒体牵着鼻子走,而没有更好地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很好地理解古诗。所以,在平时教学中,要多根据学生的学情,多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设计教学,我想,这样的话,学生回答问题当然会丰富得多,学习也会轻松得多,而教学上,肯定会达到重心下移的效果。
其次,在教学中总结的学习方法步骤,不能一成不变,要善于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比如这课中的古诗四步学习法(a熟读诗文;b理解诗意;c体会诗情;d朗读背默),在中年级,要重在第二步即理解诗意上花时间,而到了高年级,就重点在体会诗情上下功夫了,要求学生联系作者的时代背景等多方面来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意境,体会作者所
表达的情感。当然前一步的理解诗意则是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带而过了。
最后,向同行学习,学习一同上课的童老师,他善于向孩子传授 解题方法,特别是这堂课中在指导预习方面提出的一系列明确的要求步骤,要求步骤到位了,学生才能一步一步地完成学习任务,发展自己的能力。
一堂公开课上下来,总是有许多的遗憾,我们的要求是不断地在反思中,减少这些遗憾,使自己上新台阶,同时也促使学生不断向前进。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元日反思第2篇】
总评:同样是《元日》,在不同的年级,教学目标大不相同,教师对整首诗的把握也不一样。二年级的教学更注重生字词的学习和对古诗的初步感悟,而五年级的教学则更加注重文化和文学,课外拓展的内容更加丰富,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了一个很大的提升。
这也带给我一个启示,教书不仅是教教材,教材只是一个工具。面对不同年级的教学,教学目标的确定尤为重要,只有有了精准的教学目标做引导,才能够做到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教材,我们的教学都不会偏离航线。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元日反思第3篇】 《元日》教学反思
板书课题后,让学生想一想“元日”指什么?不少学生意见不同,有的说是指元旦的一天,有的人说花钱的一天。这时我让学生看图然后再反复读课题,又读了三遍课题后有同学站起来说,他认为过春节。这时有的学生一想也开始赞同了他的意见,我舒了口气随即赞同了杨宝的意见。
这首诗的诗句不太好理解,因此我让学生再看图,学生都说会想到自已的家。再让学生朗读古诗,从古诗中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学生能够说出来了,既然能解其情,就好办了,学生再反复读诗句并结合注释,很快就明白了第一句的意思,第二句也好懂,为此我先让学生读“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结合图学生很快明白了。也体会到了诗人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