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现代文阅读冲刺训练
作者:梅逢运 沈军英
来源:《作文评点报·中考版》2013年第20期
三斤鸡蛋和国家尊严 陈亦权
①塞舌尔是非洲的小国,经济非常落后,普通民众都以农业和渔业为主,庆幸的是这个群岛国家自然景色非常不错,有“印度洋珍珠”的美誉,来自世界各地的入境观光客非常多,而他们的消费也为这个国家提供着一些财政收入。
②帕特里克·皮莱是塞舌尔的外交和国际合作,虽然身兼二职,但毕竟国家又小又落后,所以帕特里克还是有非常多的空余时间,他最喜欢的休闲方式就是看书和上网。 ③2012年2月的一个晚上,帕特里克在网上闲逛时,无意中点击了一个商业网站,这个网站是由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塞舌尔商人建立的,在网站的论坛里,帕特里克看到了一则让他不开心的帖子。
④那则帖子是一位在法国波尔多市经营贝壳艺术品的塞舌尔公民发布的。帖子称,前几天的一个夜晚,他拿着零钱到超市里买了三斤鸡蛋,回家路上却碰到两个小流氓,他们挥着拳头向他“借钱”,最后,那两个小流氓拎走了他手中的鸡蛋。
⑤读了这则帖子后,帕特里克心情很沉重,他没想到自己国家的公民离开了故乡,在外地生活,去国外经商,还要被外国人欺侮,作为外交和国际合作,他觉得自己有必要为自己国家的公民讨回公道。
⑥第二天,帕特里克命令相关工作人员联系上了那位正在法国经商的塞舌尔人——雷萨格,证实确有其事后,帕特里克立刻打电话给波尔多市,要求对方查明,严惩歹徒。波尔多市工作人员则对此不认为是对的:“这么一点小事,何必劳烦外交亲自打电话呢?”
⑦帕特里克听出来对方似乎不够有诚意处理这件事情,就认真地说:“我们两国虽然素来没有什么经济合作,但长期以来也是相处没有冲突,没有事情,贵国如果不给我们一个满意的交代,我将对贵国实行制裁——不让任何一位法国公民进入我国旅游,同时,我也难保我们的公民不会对正在我国旅游的贵国公民强行索要三斤鸡蛋!”
⑧听了这番强硬的话,波尔多市终于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开始认真查处此事,结果只用了六个小时,通过调看室外监控,警局很轻易就擒获了两个小流氓——既替雷萨格要回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了购买三斤鸡蛋的钱,又对那两个小流氓施行了相应的处罚,最为重要的是,波尔多市向塞舌尔和公民表示了歉意,并许诺今后会多做一些为在法国的塞舌尔公民服务的工作! ⑨这一事件之后,帕特里克在接受塞舌尔一家电台采访时说:“这次是我们的公民失去三斤鸡蛋,下次我们的公民可能会失去生命,最终,我们的国家也会失去尊严。维护一个公民的三斤鸡蛋,就是在维护一个国家的尊严!” (摘自2012年第9期《年轻人》) 阅读训练:
1.阅读文章,请将第⑤⑥⑦段中的画线内容分别换成一个成语。
2.文章第①段为什么要介绍塞舌尔这个群岛国家自然风光无限,有着“印度洋珍珠”的美誉?
3.第③段“帕特里克看到了一则让他不开心的帖子”,“不开心”具体指什么?
4.第⑨段“这次是我们的公民失去三斤鸡蛋,下次我们的公民可能会失去生命,最终,我们的国家也会失去尊严”一句中,“三斤鸡蛋”、“生命”、“尊严”三个词语的顺序能不能调换?为什么?
5.你如何理解“维护一个公民的三斤鸡蛋,就是在维护一个国家的尊严”这句话的深刻含义?(80字左右) 千万别 折腾汉字 姚安隆
①这两年,总有人拿汉字说事。一会儿说繁体字要进课堂,一会儿又说用十年时间,放弃简化字、恢复繁体字。如果你像小沈阳那样问一句“为什么呢”,他会说出一大串的理由:第一,现在已是电脑时代,不存在书写困难的问题;第二,至今还在用繁体字,恢复繁体字,有助于海峡两岸的统一;第三,简化字太粗糙,破坏了汉字的审美效果。一副振振有词的样子,真像是真理在握似的。
②可是,了解一下汉字的历史,你就不能不对这种主张打个问号。作为一个符号系统,形态的繁简是有其自身的演变规律的。汉字诞生之初,曾经由简到繁,这是为了提高识别的清晰度,让每一个汉字都能具有鲜明的标志;但繁到一定程度便成了负担,于是从汉代开始,汉字在总体上由繁趋简,人们考虑的是学习和使用的便捷。讨论汉字繁简问题,是不能忽略这个大背景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③随便举个例子吧,比如“灰尘”的“尘”字。它在战国时候的写法,是三个“鹿”字构成品字形,再在上面“鹿”的两旁各加一个“土”字。这是一个会意字,意思是群鹿飞奔,尘土飞扬。就造字来说,这个字是造得很形象的;可是一个字要写三十九笔,在当时的书写条件下,简直是一场苦役。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逐步简化的过程:先是去掉一个“土”字,后来又去掉两个“鹿”字写成了“塵”;即使简化到这种程度,人们还是不胜其“繁”,民间又出现了俗体字“尘”。今天,这个字已经成为我们的简化字。“小土为尘”,何等聪明!它凝聚着我们祖先创造的智慧,也记录着汉字发展的轨迹。舍“尘”字不用而恢复到“塵”甚至是三“鹿”两“土”的战国形象,这不是开历史的倒车吗?
④不错,现在已经进入了电脑时代,可学习汉字,还是要从一笔一画开始的,并不因电脑而改变它的认知规律。有位语言学家曾告诉我,当年推行简化字,他曾到一所学校里告诉小学生,“以后你们再写学校的„学‟字,只要写八画的„学‟,不必再写十六画的„學‟”。这话刚一说完,课堂里便掌声雷动。想到这一场景,我总觉得推行简化字充满了人文关怀,( )是为了文化的普及,( )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否则,人们在一笔一画上,将要虚掷多少时间和精力。
⑤至于以繁体字推动海峡两岸的统一,其实也是一种幼稚的想法。文字是不能代替政治的。说闽南话,难道也要放弃普通话,推行闽南话吗?撇开这点不谈,就文字论文字,“以字促统”的想法是对民众文化心理的一种误读。我们不能因为通行的是繁体字,便认定民众反对简化字。事实并非如此。我曾见过一些要人的手迹,包括李在内,他们也用的简化字。有家上海书局,专门销售简化字版图书,生意并没有因为简化字受到影响。我有一位大学同学,他给在的哥哥写信,特意用繁体字,“”写成“臺灣”,结果被他哥哥传为笑谈,称他是不知变通的“迂老夫子”。在民众日益了解、日益亲近简化字的今天,我们却要“弃简投繁”,其结果只会造成混乱,说不定反而会干扰海峡两岸的统一进程。
⑥在人类文明史上,曾有四大古文字,如今唯有汉字硕果仅存。鲁迅先生曾高度评价汉字的美:形美以感目,音美以感耳,义美以感心。在长期的书写实践中,汉字还形成了独特的书写艺术——中国书法。从审美的角度说,每一个汉字都是结构匀称,笔画呼应的,繁有繁的风姿,简有简的神采。简化字虽然减少了汉字的笔画,但并没有损害汉字的特色,相反,有些字还有“削去冗繁留清瘦”的美感。说简化字粗糙,我看主要是一个习惯问题,一个心理问题。只要没有先入之见,你自然会发现,“黄四娘家花满蹊”是美的,“竹外桃花三两枝”同样也是美的。
⑦拜托,千万别折腾汉字。
(摘自2009年第4期《咬文嚼字》) 阅读训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第②段中的“这种主张”是指什么?
2.根据第④段内容,填入该段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既 又 B.不但 而且 C.不仅 还 D.不仅 更
3.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其表达效果是什么? 4.第⑥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5.本文开篇即树立了批驳的靶子,紧接着第②③段作者用______ 的论证方法,论述了______这一认识;然后用以下三点理由进行了有理有据的批驳:(1) ______ ;(2) ______ ;(3)______。 参:
《三斤鸡蛋和国家尊严》
1.背井离乡;不以为然;相安无事。
2.一方面让读者了解到塞舌尔这个非洲群岛国家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同时也为后文写塞舌尔外交和国际合作帕特里克·皮莱先生用“对贵国实行制裁——不让任何一位法国公民进入我国旅游”的手段,给法国波尔多市施加压力的内容作了铺垫。 3.一个塞舌尔公民在法国被两个小流氓抢去了三斤鸡蛋。
4.不能。因为这三个词语的含义一层比一层深。“公民的生命”比“三斤鸡蛋”宝贵,“国家的尊严”又比“公民的生命”进一层,所以不能调换。
5.略。(提示:可以从敬佩这位对国民的关心、对国家尊严的呵护等角度展开回答,阐发自己看法。) 《千万别折腾汉字》
1.繁体字要进课堂,要放弃简化字、恢复繁体字。 2.D
3.反问。增强了语势,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弃简投繁所持的反对态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4.引用两诗句形象而又富有诗意地表现了汉字无论繁简都具有无穷的魅力,同时与本段中的“繁有繁的风姿,简有简的神采”一句相照应。
5.举例论证 讨论汉字繁简问题,是不能忽略其自身的演变规律 (1)推行简化字充满人文关怀; (2)“以字促统”的想法是对民众文化心理的一种误读; (3)汉字无论繁简都具有无穷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