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绿色技术创新

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绿色技术创新

来源:宝玛科技网
第28卷总第119期 科学・经济・社会 Vo1.28,Sum No.119 2010年第2期 SCIENCE・ECoN0MY・SOCIETY No.2,2010 【科学与哲学】 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绿色技术创新 秦书生 (东北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辽宁沈阳110004)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强HA-与自然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蕴含着深刻的生态 文明思想。绿色技术创新是科学发展观指导技术创新的必然选择。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绿色技术创新既注重经 济发展,也注重社会发展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我国的绿色技术创新有许多制约因素,解决这些问题,要以科学发展 观引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机制,建立健全支持绿色技术创新的法律法规制度,为企业绿色 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绿色技术创新;生态文明;人与自然 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15(2010)02—0123—04 On Gree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the View of Scientiifc Development QIN Shu—sheng (Research ofCen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hilosophy,Northeastern e ,Shenyang 110004,China) Abstract:View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is a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Emphasized Oil the harmonious develop- ment between man and nature,view of scientiifc development contains profound thinking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Gree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fo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view of scientific develop— merit.Not only does focus on economic development,but also pays attention to social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sustain— bale development.There ale many constraints in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 China.To solve these problems,we should guide the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of enterprises with view of scientiifc development,estbalish and perfect the relevant policy mechanisms,estbalish and improve the support for gree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ystem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create a good environment for the enterprise green technical innovation. Key words:View of Scientiifc Development;Gree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Ecological civilization;Human and nature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 经济增长的高速度,盲目投资,搞低水平重复建设,既浪费了 谐发展,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指导意义。当前生态文 资源,又破坏了环境,人口过量增长更是带来了严重的社会 明建设中,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大 问题。严峻的环境问题迫使人们反思传统的发展观,用新的 力发展绿色技术,大力推行绿色技术创新。 思维范式去思考发展问题。以同志为总的党中 央,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一、科学发展观的生态文明意蕴 设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和全 我国曾在传统发展观指导下一度不切实际地片面追求 面、协调、可持续,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 收稿日期:2010一O1—12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2009年度高等学校科研项目“生态文明建设视野下的绿色技术创新研究”(2009JD29);2008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基 金项目“科学发展观的哲学研究”(1.08AZX002)。 作者简介:秦书生(1963一),男,河北衡水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科学技术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23 观。 三方面效益的协调统一。 科学发展观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文明思想。生态文明是 一种继工业文明之后的“以生态产业或产业生态化为主要特 三、我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困境 目前,随着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对资源、环境的 损害也在日加严重,资源能源危机、环境污染问题没有得到 征文明形态”, 其核心问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问题。生 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在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 的具体表现。科学发展观把人类的经济利益与生态的可持 续发展相结合。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生态文明观是一 致的,即:人类要关爱自然,同自然共生同荣,人类在尊重自 然、保护自然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来实现经济增长与 很好的解决。人们试图运用绿色技术创新手段解决资源与 环境问题,但是发现制约我国绿色技术创新的因素很多,主 要有: 社会发展。 当前,我国面临着十分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经济社会 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建设生态文明是科学发 展观的内在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在科 学发展观指引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将会极大促进我国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二、绿色技术创新是科学发展观指导技术创新 的必然选择 人类的任何一个实践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进 行的,不管自觉不自觉,在实践活动指导思想的最深处,总有 某种哲学思想在那里起支配作用。工业文明以来,人们坚持 “增长优先”的发展观,把发展简单地理解为经济增长,把经 济增长又片面地归结为物质财富的增长过程。这个时期,在 传统发展观指导下单一地追求经济价值的技术创新观一直 主导着技术创新发展的方向。传统的技术创新在推动经济 迅速发展和繁荣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损害 了人类的持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传统技术创新的内在矛 盾与缺失日益显现。 针对传统技术创新造成的资源、能源危机和生态破坏, 科学发展观为当代技术创新指明了方向。科学发展观指导 下的技术创新要努力倡导技术发挥正效应而抵消负效应,凡 是有利于生态文明的技术创新都是我们要大力发展的,而不 利于生态文明的技术创新,纵使能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都 是我们坚决要摒弃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技术创新应是 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发展的技术创新,能够保护环 境、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这种技术创新就是 绿色技术创新。 绿色技术创新是科学发展观指导技术创新的必然选择。 绿色技术创新是一种旨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全新的 技术创新模式,是符合可持续发展需要的一种技术创新。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绿色技术创新在技术创新过程中 全面引入生态学思想,充分考虑技术对生态环境影响和作 用,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纳入到技术创新的目标体系中, 既注重经济发展,也注重社会发展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既要 保证技术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又要确保环境清洁和生态平 衡;既要讲究经济效率,又要关注生态和偕和追求社会公平。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绿色技术创新要达到经济、社会、生态 1 24 1.我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技术基础较为薄弱,特别是 中小型企业创新能力有限,生态工艺应用较少,技术选择环 境较差,创新能力普遍不足。 。 2.企业经营者及管理人员环保意识相对薄弱,企业经营 者对绿色技术创新的认识不够,缺乏相应的管理手段和技术 措施。 3.实现绿色技术创新的经济、生态、社会三者统一的综 合效益难度很大。有很多的技术创新在功能上、收益上相互 和脱节。企业利用技术创新为其创造利润,追逐经济效 益最大化,而生态效益是远期的,其收益者是广泛的,企业作 为绿色技术创新主体难以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 益三者的统一。因为绿色技术创新强调系统设计和整体配 合,努力使整体效益达到最大化而不是追求单一的经济效 益,这就导致了开展绿色技术创新较为困难。 4.环境成本的价格体系尚未建立,环境资源生产要素化 进程缓慢、各种资源比价不合理等,使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和 扩散应用在经济上缺乏吸引力,阻碍了创新和扩散。_2 5.我国目前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国际绿色标准采取率比 较低。我国的国家绿色标准等同于国际标准不足一半,覆盖 面远远不够。这使得我国绿色技术创新产品难以打入发达 国家市场,又使得本国成为非绿色产品的倾销地,损害了本 国消费者的利益,污染了环境,也挫伤了绿色技术创新主体 的积极性。 6.绿色技术创新推广的支持力度不够,法规不健 全。我国对绿色技术创新推广的扶持与鼓励不够,缺乏 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激励、扶持和优惠经济、财政、税收、金融 支持,导致绿色技术创新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直接用于 绿色技术创新的资金很少。没有对绿色技术创新投资 动力不足这一问题采取相应的有效的解决措施,而使得绿色 技术创新激励不完善、灵活性和针对性不强,且手段单 一等。 7.绿色技术市场不健全、不完善。我国绿色技术市场不 健全、不完善,市场竞争中存在的不平等、不规范的现象使得 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侵权行为十分严重,挫伤了绿色技术创新 的发展动力。 8.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不强。消费意识决定消费行为, 绿色消费能够促进绿色生产。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识不强 阻碍了我国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 9.缺乏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监督机制,公众对企业 绿色技术创新监督不足,压力不够。 足够的资金投人。企业要加大对绿色技术研发所需人、财、 物的投入力度,明确绿色技术创新方向,重点组织开发有普 四、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绿色技术创新对策 在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 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 遍推广意义的绿色技术等,不断提高单位资源消耗产出水 平,尽快使资源消耗从高增长向低增长转化,使污染排放量 从正增长向零增长转化,从源头上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和环境 的巨大压力。 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和关键环节是建 设生态产业文明。而要建设生态产业文明,就是要在生产方 企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展绿色技术创新,要加强产 学研合作推进绿色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的进程。在我国,高 式上,转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工业化生产方式,以绿 色技术创新为手段实现企业的生态化转向,使生态产业在产 业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贯彻落 校及科研院所是从事科学研究、知识创新、技术开发及传播 知识的主体,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企业的最大特点是贴近 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生 态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绿色技术的支撑,因此,大力开展绿色 技术创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如何才能保障科学 发展观扎实深入地贯彻到这项工作去呢?关键在于建立健 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制度、和机制。针对我国绿色 技术创新面临的困境,必须加快制度、、机制的建设和创 新,在思想上、上、制度上和管理上形成有利于绿色技术 创新的支持环境。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1.树立生态文明观,增强绿色技术创新意识。科学发展 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贯彻落实科学发 展观,就是要树立生态文明观,增强绿色技术创新意识。目 前在我国,企业、及社会公众的绿色技术创新观念滞后、 绿色技术创新意识淡薄,公众、执法者对破坏生态环境现象 视而不见,严重阻碍了绿色技术创新的健康发展。因此,要 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企业、和社会公众的 环境意识,增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意识,从而促进企业技术 创新的绿色转向。国家应加强宣传和教育,使企业经营者、 科技人员、工人、环保部门以及各级机关和领导认识到 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要意义,把与开发绿色、无污染、有益健康 节能、与自然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的绿色技术创新 观念作为一种文化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影响人们的思维方 式。要以科学发展观引领企业经营者树立绿色营销理念,通 过绿色技术创新走循环经济的道路。只有在全社会树立绿 色技术创新意识,人们才能用正确的方式支持生态文明建 设,才能实现绿色技术创新。 2.企业内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展绿色技术创新的 有效途径。企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展绿色技术创新,必 须纠正过去那种单纯靠投入、加大消耗实现发展和以牺牲环 境增加产出的错误做法,而要依靠绿色技术从根本上预防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产生,遏制生态恶化,真正做到在保 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使发展更少地依赖地球有限资源, 更多地与地球承载能力达到有机协调。 企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展绿色技术创新,必须加大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投入。由于绿色技术创新具有高风险 性,企业应积极建立自身绿色技术创新的资金筹措系统,通 过大力推行资本经营、开拓证券投融资渠道、建立企业绿色 技术创新风险基金等手段,保证对绿色技术创新各阶段拥有 市场,了解市场的需要,能前瞻性地掌握市场发展所产生的 潜在需求,使其研究开发的目标更具针对性。但是在我国, 由于企业大都技术力量薄弱,研究开发能力低,绿色技术创 新能力不足。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大多依赖于高校和科研 院所所开发的技术。所以,产学研合作是推进绿色技术创新 的有效途径,能够加快绿色技术创新进程。我国应大力加强 产学研合作,“把企业在资金、人力等方面的优势与高校和科 研院所在科研方面的优势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在资源配 置方面的长处,通过产学研的最佳结合,实现优势互补,最大 限度地调动各自的积极性及创造性”, 以加速绿色技术创 新及其成果产业化的实现。 企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展绿色技术创新,还要注重 引进国外先进的绿色技术,提高企业绿色技术的自主创新能 力。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绿色技术,是我国提高绿色技术创 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应当有 选择性地引进并借鉴国外先进的绿色技术,并在吸收和消化 的前提下,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整合再创新与后续开发。 绿色技术的引进要以增强自主研究开发和创新能力为核心, 最终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从而达到预 期的目的。 3.加大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支持。贯彻落实科 学的发展观,就要为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的 外部环境,从的宏观上,的制定上,为企业的绿 色技术创新发展提供支持。 第一r,要加大绿色技术创新投资。绿色技术创新成 果的开发和推广不仅投资大,运行成本高,而且具有高风险, 因此在资金筹集上有很大的困难。由于绿色技术创新的作 用范围广,投资大,见效长,风险高,在绿色技术市场成熟之 前,依赖市场调节供给的难度较大,因而它需要在投资 上的支持和宏观经济的激励。有资料显示,我国的绿色 技术创新资金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应逐步提高以满足企 业绿色技术创新对资金的需要。必须加大对绿色技术 创新的投资,最终形成绿色技术创新投资的动力机制和建立 绿色技术创新投资的资金支持体系。 第二,要通过排污收费、排污权交易、排污许可证制 度等手段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排污收费、排污权交易等 通过市场而起作用,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刺激效果取决于 1 25 实际收费额及相应法规措施等各种因素。目前我国的排污 法规制度,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企业大力发展绿色技 收费标准很低,有的企业宁愿交排污费也不采取措施治理污 术,推行绿色技术创新。 染,由于收费低,大大削弱了对企业的制约作用。应调整有 绿色技术创新法律支撑制度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 关,对污染严重的产业、企业和工艺系统实行生产工艺 整合了环境法、科技法、民法、经济法、行等不同部门的 排污许可证制度,以促进严重污染工艺的改造及老化设备的 法律内容。结合自我国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着 淘汰。应逐步提高排污收费标准,使那些生产污染环境和危 手:(1)明确绿色技术创新立法的原则和内容,在立法上应该 害人体健康产品的厂家无利可图,迫使其开展绿色技术创 围绕绿色技术的目的,体现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些新特点,并 新。 强化现有各项与保护环境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有关的法律、法 第三,应从财政、税收等方面对绿色技术创新给予 规制度;对现行的法律、法规制度中不适应绿色技术创新的 优惠。应支持绿色技术的研究、开发和企业的清洁 内容进行全面或部分修改。(2)废止或修改不利于绿色技术 生产,实现“绿色”信贷。激励性税收优惠更适合推 创新长远发展的部分法律、法规制度,为推进绿色技术创新 动绿色技术创新的目标。税收已经日益成为国家促进绿色 预留法律创设空间。(3)规范审理涉及绿色技术创新的司法 技术创新的有力工具之一,激励性税收优惠能合理降低 活动,加强有关环境问题的执法工作以及做好环境法律、法 绿色技术创新的成本,增强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的主动 规的普法工作。要建立科学的执法监督制度,依法强化监督 性。另外,“由于中小企业实力较弱,除了在税收上对中 管理,坚决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小企业实施绿色技术创新给与一定的优惠外,还应鼓励金融 机构给与一定的支持,予以积极贷款支持,各级金融部门应 参考文献: 根据经济效益和还款能力等不同情况区别对待,择优扶持, [1] 陈家刚.生态文明与社会公平[N].中国环境报,2007—10— 贷款期限上的优惠等等”。 18(2). 4.建立健全支持绿色技术创新的法律法规制度。绿色 [2]张庆普.我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主要对策[J].学习与探 技术创新的发展需要国家法律的保障,以减少或消除阻碍绿 索,2001,(3):89~90. 色技术创新的因素。目前我国有许多企业只追求企业短期 [3]张瑾.论高校科技创新[J].科技・人才・市场,2003,(03): 效益,破坏自然环境。因此,要想改变这种唯利是图的局面, l7. 需要通过建立健全支持绿色技术创新的法律、法规制度 [4]龚建立,王飞绒.在中小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中的地位和 来进行宏观,积极引导企业自觉、主动地进行绿色技术 作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114. 创新。因此,必须建立健全支持绿色技术创新的法律、 (文言编发) (上接第118页) 管理部门应及时确认建立UUGI,并尽早在我国城 (7):89—92,101. 市普遍推广运用。由此努力,坚持数年,必将显著提高我国 [4] 陈祥荣.不断深化城市管理全力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 城市的环境质量。 [J].中国城市环境卫生,2008,(6):20~21. [5] 李皓.绿色城市的地面设计[J].科技潮,2006,(7):28—29. 参考文献: [6] 周宏.城市天然植被的功效和价值[J].城市问题,2009, (5):78~81. [1]周民良・中国城市的环境污染与可持续性发展[J]-中国地质 [7] 黄步成.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城乡环境实现新的跨越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14~2O. [J].中国城市环境卫生,2009,(2):1~4. (2]唐宁.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与综合治理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 企业,2008,(18):167,169. [3]周宏.日本生活垃圾的管理及处理[J].城市问题,2007, (曹陇华编发) 12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