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卷第15期总第205期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Journal of HUBEI Correspondence University Vo1.30.NO.15(Gen.NO.205) 2017年8月(上) Aug.(first half)2017 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研究 黄 陈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摘213164) 要]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实验室建设与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常 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通过科学设岗,合理定编;按岗聘用,灵活用人;培训晋升,扶持发展;科学考评,强化激励等 手段,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为加快和创新实验室建设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实验技术队伍;机制;发展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7)15—0027—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7.15.010 高校实验室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 项重任,已成为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拔尖人才的重要基 地,实验室在高校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高校实验室也经常形 象地被称之为“大学的灵魂”。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对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实验室管理处或资产设备处管理,实验教学由教务处管理, 实验室日常运行由二级学院管理,实验室至少有5个直接 领导单位,多头管理容易出现实验技术队伍建设互相推诿、 无人重视的问题。同时学校对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缺乏发展 高等院校的投入不断加大,高校实验室的装备不断更新, ……规划,实验技术队伍在教学中的作用被严重忽视。 (三)岗位评价体系不科学 高校实验室已由教学科研为主型逐渐转向技术密集、 知识密集和设备密集的综合型教学科研基地发展。然而, 与此相反的是管理这些先进仪器设备、支撑实验室有效运 转、为教学科研提供重要技术保障的实验技术队伍建设则 明显滞后,这已成为制约高校发展的瓶颈。 一目前,绝大部分高校对实验技术人员的岗位职责,并未 进行明确的界定,只是将所有实验人员归为一类,且以定性 描述为主,这就容易造成职责不明,要求不严。由于岗位职 责尚不明确,导致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也难以科学、客观、 准确地反映实验技术人员的绩效,考核标准不适应岗位特 点,过于强调承担实验教学工作量大小、科研成果的多少 等,而对于实验仪器设备维护、功能开发等方面的内容涉及 太少。 、制约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影响因素 影响和制约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发展的因素是多方 面的,归纳起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验技术队伍的数量不足 由于历史及的原因,高校实验室建设长期得不到 重视。一方面实验技术队伍的数量不足。高校实验室一直 被定位为教辅单位,实验技术人员属于教辅编制,实验技术 人员社会地位普遍偏低。尤其是高校在大规模推行绩效工 资改革后,实验技术人员的待遇与其他专任教师相比较而 (四)激励机制不完善 实验技术人员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实验室的建 设和管理等方面工作,实验室建设和学生能力的培养的成 果难以量化,工作量计算偏低。部分学校实验技术队伍的 校内津贴明显偏低,实验技术人员待遇和相关长期得 不到解决,实验室工作岗位缺乏吸引力。实验技术人员在 推优评先、荣誉奖励等方面要比专任教师获得的机会要明 显偏少。 言,明显偏低。实验技术人员为了谋求个人发展或者出于 社会地位和薪资待遇等方面的考虑,实验技术人员经常出 现离职或转岗的问题,流动性较大,实验室技术人员队伍经 常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另外,高校将大量的人才引进指标 投放到高层次创新人才和青年博士等专任教师的引进,使 得留给高校实验技术人员的指标数特别少。 (二)管理不合理 (五)业务培训未落实处 实验技术人员岗位编制少,每个学院的实验中心只有3 —4名的实验技术人员,却要承担一个学院上千名学生的实 践教学课程,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和管理,实验 室开放,实验室规划建设等相关工作,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 任务特别繁重。但是学校对实验技术人员培养提高重视不 够,实验技术人员的进修深造、培训提高、技术更新机会不 在高校的现行管理体系中,实验室管理出现了多头管 理的问题。实验技术人员的培训及经费由人事处管理,实 验室环境建设由后勤处管理,实验室仪器设备、Et常工作由 收稿日期:2017—5—8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资助项目“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模式及促进机制研究”(项目编号: 2015ZDIXM029)。 作者简介:黄陈(1975一),男,江苏射阳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后勤服务中心副主任,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继续教育和后勤 管理研究。 27 多,直接影响知识结构更新和技术技能的提升,进而影响到 了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水平、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效果、教 学质量的提高和科研工作的开展。 二、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路径选择 目前,国内高校对此做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主要 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相关工作。 (一)实施人才工程 一方面通过实施实验技术队伍人才工程,来吸引高端 实验技术人才进驻实验室。如浙江大学设立了“求是特聘 实验岗”、上海交通大学设立了“‘辉煌计划’的‘一级实验 技术岗”’、中山大学设立了“实验技术总监”和“实验教学 总监”。这些岗位的设立,表明高校对实验技术人才的高度 重视,不仅仅体现在称呼和头衔上,更重要的是在权利、权 益以及待遇等方面的确认和提升,大大增加了实验技术岗 位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挖掘现有实验技术人才资源,提升 其业务能力素质。各高校鼓励实验技术人才进行学历提 升、业务素质提升,选派骨干实验技术人才到国内外知名高 校、科研院所以及高科技企业的重点实验室进行学习,进行 能力提升;给予实验技术人才参加国内举办的各类实验室 研究建设发展会议的机会。 (二)创新用人机制 各高校对实验技术人才的用人机制进行了大胆的改革 和尝试,主要是在编制、职称、待遇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如 东南大学以“适度超编”的办法解决人员老化问题,新人职 的实验技术人员可评职称,基本实现同工同酬;上海交通大 学、武汉大学实行二级财务制度,学校核定五年编制,连同 人员经费一起打包下达各院系,由各单位根据发展需要自 行聘人;同济大学新人实行人事代理两年后可申请“入编”, 且实验技术人员“入编”的比例大于管理人员。 (三)强化激励机制 为了打破以往以职称、资历、年限为主要参考标准的薪 酬制度,各高校努力推进薪酬制度改革,纷纷实施岗位聘任 绩效津贴制度。教师的岗位津贴由两大块组成,一块为基 础津贴,另一块为奖励津贴。基础津贴又包含两大块,一块 为基础津贴A,主要以实验技术人员的历史贡献(职称、工 龄、资历等)为指标,用以满足教师的基本生活保障,起着保 障的作用;另一块为基础津贴B,主要以实验技术人员的能 力和岗位职责(承担相关工作的难易程度、处理相关问题的 能力水平、完成的实验教学工作量等)为指标,起着激励的 作用。奖励津贴以年度评估结果、承担的科研任务、发表的 学术论文等为指标,以教师的实际业绩来发放奖励。逐步 形成以业绩为主要参考指标的薪酬制度,进一步激发实验 技术人才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 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核心就是要立足现状,着眼 未来,稳定、培育、引进各类实验技术人才,让实验技术人才 觉得在实验室岗位同样可以做出成绩,同样大有可为,高校 相关部门要着力提升他们对实验室岗位的认同感和忠 诚度。 28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第30卷第15期 总第205期 三、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室技术队伍建设的实 践与探索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借鉴 国内其他高校的有效做法,通过多方面的大胆尝试和改革 创新,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实验室技术队伍建设思路。 (一)科学设岗,合理定编 实验室的工作主要包括实验、实习教学,实验室仪器设 备管理、维护维修,实验室开放运行管理,大型仪器设备开 放共享管理及运行操作,仪器设备功能开发及改造升级等 相关内容。学校根据实验室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性质和 任务差异,将实验岗位分为三大类:实验教学岗、实验管理 岗和平台建设岗,而对这些岗位又根据岗位职责和能力要 求,分为关键、重点、普通3类岗位,其中关键岗位占实验技 术岗位的比重约为18%,重点岗位占实验技术岗位的比重 约为30%,普通岗位占实验技术岗位的比重约为50%。实 验室岗位的编制数以专业数、师生比、省级以上实验教学或 科研平台数量等参数为依据,确保每个专业至少配备1名 实验技术人员,每个省级以上实验教学或科研平台至少配 备1名实验技术人员。 (二)培训晋升,扶持发展 学校非常重视实验室技术人才的发展问题,一方面加 大对实验室技术人才的培训。有计划地开展实验技术人员 的培训工作并使其制度化,制订系列培训计划,进行专业、 技术、管理、行为规范等全方位的培训,并把兄弟院校间的 交流、国际交流学习纳入计划中;有序选派实验技术骨干参 加专业领域大型会议、到国内外著名高校实验室或研究机 构学习深造,或到工程现场、大型设备生产维修企业学习和 实践等方式,开阔眼界、丰富实践经历,更新知识结构,夯实 理论基础,提高专业水平。另一方面畅通职称晋升发展通 道。为吸引、留住高技能优秀人才,学校根据岗位特点和实 际需要,设置了研究员岗位,让具有高级实验师职称的实验 室技术人才也可以晋升到研究员的职称,破解了职称晋升 的“天花板”效应。 (三)合理考评,强化激励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从2014年年起开始对全校的教学 实验室进行绩效考核。每年年终,实验室管理处、教务处、二级 学院三方联合组成专家组对教学实验中心进行全面考核和评 价。考核内容涉及与管理、制度与执行、实验教学、实验队 伍、仪器设备、环境与安全等6个一级指标,32个二级指标,54 个三级指标,专家组根据考核评价表对各教学实验中心提供的 相关资料逐项打分。对实验技术人员的考核,主要侧重于日常 实验室管理,实验教学,自制实验设备,仪器设备管理、维护、功 能开发,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教学科研项目,研究论文等几个方 面进行考核和评价。考核以实验技术人员的实际业绩为导向, 同时考查其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既有定性描述,也有定量评 价,使考核具有客观I生、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考核结果作为岗位 聘任、职务晋升、职称晋级、评奖评优、培训进修等方面的重要 参考依据。 (下转第31页) 第3O卷第15期总第205期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Journal of HUBEI Correspondence University Vo1.30.NO.15(Gen.NO.205) 2017年8月(上) Aug.(first half)2017 不在,无时不有”。高职院校在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教育实践中,要利用不同时机和场合,要积极营造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育人环境,鼓励广大学生从课堂学习、社会 实践中来体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意旨,并将之融 入到自我价值、理想、信念中,外化为自我的优良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刘佳.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研究[J].高教学刊,2016(6):240—241,244. [2]魏静.高职院校思政课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探析[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t6(4):47-49. [3]徐筱明.微媒体视阈下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探析[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6(3):1—4. [4]李德敏.西方文化渗透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17) [5]韩震.“民主、公正、和谐”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兼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及其原则[J].红旗文稿, 2012(6). [6]范辉.科学构建“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系统[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 Research on the Infiltr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AN Yin—yi (Wuxi Institute of Commerce,Wuxi Jiansu 214153,China) Abstract: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is an important flag to lea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but also an impor- tant content of deepening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of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identity.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s an im- portant base for training high skilled tlents,tahe sociliast core values of understanding,and cognitive behavior of the col— lege students,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of.The restriction of the current education diicultifes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he urgency and signiifcance of promoting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education of sociliast core values,and the specific measures is put forward on the path of practice runs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of educ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eoHeges;sociliast core values;challenge;necessity;practice path (责任编辑:章樊) (上接第28页) 参考文献: [1]史海峰.高校实验室队伍建设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4):223—225. [2]胡梦雄,梁海鹰.浅析高校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17(6):20—21. [3].公共实验室技术队伍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J].管理观察,2016(13):37—39,42. [4]汪爱河.新升地方本科院校实验室管理队伍建设的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15(3):160—162. [5]郭国英,张栋,牛玉虎等.山西医科大学生化实验室队伍建设研究[J].实验室科学,2016(3):195—197. [6]孙强,杜冰清,江姣姣.高校实验室管理机制与人才队伍建设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245—247. [7]朱为国,孙全平,吴建华.高校重点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和绩效管理创新与实践[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6(1):52—54 [8]刘祥港.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队伍建设探索[J].中国轻工教育,2016(6):41—43. [9]陈恒.高等院校实验室队伍建设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7):27—29. A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xperimental Technical Team in Universities HUANG Chen (Changzhou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Changzhou Jiangsu 213164,China) Abstract:The experimental technical tea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ersonnel training,scientific research,socil serv— aice,laboratory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Changzhou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adopts to determine the au. thorized strength for the job,flexible employ the experimentla technical tlent,sauppot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xperimen— tl technicala tlent by traianing and promotion;strengthening incentive by scientific evaluation and SO on,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experimental technical team,to accelerate the innovation of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university laboratory;experimental technical team;institutional mechanism;development measures (责任编辑:封丽萍)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