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狮子教学反思
3、学生实践、教师巡视辅导。
师:“好,看了这么多的作品,你们一定也想动手试试。可是要完成一个狮子大王面具时间较长,一个小朋友做,来不及怎么办?那就请小朋友们六人一组,由组长分配工作,根据本组带来的材料完成一个狮子面具。
最后提醒大家:注意颜色搭配、突出狮子大王的特点、小心使用剪刀、制作时产生的废纸不能乱扔。
师:好!开始动手吧!如果大家安静的制作,老师就播放动听的音乐,让大家在快乐的歌声里完成本组的作品。(播放音乐《锣鼓》)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比较、分析具体手工作品,学生自主地探究到狮子大王面具制作的方法和步骤,找到了正确的制作方法,并能大胆地运用不同材料表现狮子的头部特征,逐步掌握了通过用剪贴、绘画等艺术形式突出表现特点的方法,避免了学生表现方法单一、表现速度较慢的问题,促进了学生对表现方法多样性的理解,从而解决了学生制作中的最大难题。 (五)、作品展示与表演
1、组长代表本组展示作品,请其他同学评价: 哪个颜色最漂亮?哪个造型最威武?哪个造型最可爱? 2、请组长表演狮子大王的动作、声音。
【设计意图】:《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用自己的形体表达自己的
感受和认识,为的是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表达方式,并以此加深对美术作品的体验和印象。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学生表演狮子大王既是表达自己感受的一种方式,也是一个多元的评价方式,不但对各小组完成的面具作了全面的展示,同时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板书设计 狮子大王 特点 制作方法 鬃毛 剪 吊眼 贴 鼻、嘴大 画 牙尖 卷 半圆耳 撕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小学美术第二册造型表现的一课内容,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如何利用观察、比较方法,抓住狮子五官特点以及突出表现特点。 在观察、欣赏狮子及其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创新能力。通过画画、做做、演演狮子的形象,引导学生体验学习美术的乐趣,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动物狮子对于一年级儿童来说并不陌生,卡通片《狮子王》、民间舞狮表演、石雕狮子等生活中常见的狮子形象为儿童储备了比
较丰富的知识,但要一年级儿童在课堂中用身边的材料表现狮子却有一定的难度,这是本课需解决的一大难点。为此,在教学中我选择了自然界中狮子与其他动物的图片,便于学生对比观察狮子的特点。学生在制作中对狮子鬃毛的表现会有些困难,所以我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教材中的范作,引导他们了解其制作方法,同时还利用自制的范作和现场示范,让他们了解如何利用材料、搭配颜色进行制作。当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比如:学生准备材料过于复杂,没有对小组人员优劣均衡,备学生不够,致使完成的作品不够多、不够完整;其次对于学生课堂上的表现,本人应变处理能力还有待加强,需不断学习、总结经验,希望今后能做得更好。
大狮子教学反思篇三:威武的狮子教学反思 《威武的狮子》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内容是《威武的狮子》。本课的目标是通过学习让学生从狮子的毛发、眼睛、嘴巴、胡须等的观察、回忆与想象,领悟、突出狮子的“威武”特性,使学生充分感受狮子的雄强之美,并运用夸张、变形的方法来表现狮子的威武神情。而难点则是在于对狮子“威武”特征的把握与夸张的表现。
导入时,我能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教学,让学生在感受狮子的威武。在技法将解的过程中,我根据儿童“爱玩”的天性,设置了类似游戏的活动,以儿歌的形式导入“一个圆圆盘子上,放着一块三明治,放这两颗巧克力豆,它的味道真
正好„..”引起幼儿的兴趣。由于教学中学生没有很好的理解教师的意图,在教学的过程中出现了学生不配合的现象,导致这个教学环节丛丛走过场,效果不是最好。其次让孩子根据儿歌来跟老师空手画,随后把一幅完整的图片分割成好几份,分发到孩子的手中,让孩子根据歌词找对顺序,做好拼装,孩子在这一个环节很感兴趣,在画的差不多时,分小组进行绘画。孩子在绘画的过程中边画边唱着歌,能够较完整的完成此作品,但个别能力差的幼儿还需要老师的帮助。最后,让孩子根据圆圆盘子进行创想,圆圆盘子还可以变成什么?在创作过程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打开思维,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总之,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使学生能够在宽松和谐的教 学气氛中探究、合作学习,基本做到了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进行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