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朗读是心

朗读是心

来源:宝玛科技网
课堂教学中“有感情朗读”指导的有效性研究

红旗楼小学 杨世红

朗读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是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带着兴趣走进语文殿堂,感悟语文世界的一把金钥匙。对于初入学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朗读是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之间的桥梁,是语文能力发展的基石。《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第一学段朗读教学的目标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我认为“正确、流利、有感情”是朗读教学的规范,也是低年级朗读教学有效指导的三部曲。这三部曲须循序推进,步步为营,才能奏出低年级朗读教学的和美乐章。

一、指导用普通话正确地读——“磨刀不误砍柴工”

用普通话正确地读,是学生朗读课文最基本的目标,也是最低要求。要有效地指导学生用普通话正确地朗读,必须过好“汉语拼音关”.

汉语拼音是学生识字、学习普通话的拐棍。因此,低年级学生的汉语拼音教学切忌马马虎虎,要扎扎实实,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由正确熟练地拼读音节逐步达到“直呼”的水平。由于受方言的影响,有些孩子的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发不准。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拼音教学时,不能平均使用力量,要花大力气突破难点,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过好拼音关。

二、变换朗读形式,引导学生感受读书的乐趣

为了让学生把课文读好读到位,达到以读代讲,以读促解的目的,在阅读教学中就要采取多种朗读形式,如集体读、个人读、分组读、领读、导读等,但最能引起学生朗读兴趣,感受朗读乐趣的有以下几种朗读形式:

1、分角色朗读

即让学生读课文里描述的不同角色。如《春雨的色彩》一课,让学生戴上头饰,变成小燕子、麻雀、小黄莺,各自朗读它们争论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语句,此时,学生已把自己当成是课文里的一员去感受,去理解,所以读得入情入境。

2、表演式朗读

表演式朗读有两种:(1)分角色表演式朗读。即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再演一演。学生走进课文,用绘声绘色的朗读,形象贴切的表演,把课文所描述的情境展现出来,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如《小乌鸦和妈妈》、《自己去吧》、等生动有趣的课文,都可以采用这种朗读方式,能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2)动作表演式朗读。

3、竞赛式朗读

学生都喜欢参加竞赛,而且都希望自己在竞赛中获胜。因此,我在班上开展“谁是最佳朗读员”的活动,并贯穿于每一课的朗读教学中。竞赛式朗读最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从而促进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

4、想象式朗读

根据课文内容,边朗读边想象,把文字变成一幅幅活的画。如学生朗读《江南》这首诗时,我让他们闭上眼睛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结果有的学生说,我好像看到

一群小孩在青草地上放风筝;有的学生说,我好像看到春天来了,小草绿了,黄莺飞,燕子舞;还有一个学生说,我好像看到四海公园池塘边柳树那长长的柳枝在飘来飘去……想象式朗读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丰富的想像能力

5、配乐朗读

音乐能使人在浓郁的气氛中得到感情的熏陶和哲理的领悟。朗读课文时,用合适的音乐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以情激情,感染学生。针对小学语文不同类型的课文,我常常选择与课文内容的感情基调相宜的音乐进行伴读,使学生的情感引起强烈的共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及时表扬,激励进步

小学生最爱戴高帽子,一句表扬的话能让他们乐上半天,兴致勃勃。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朗读评价十分重要。当学生读完后,我常常及时表扬,激励他们进步。

朗读的指导方法灵活多样,这里仅谈谈个人的见解。我想,只要我们能够正确认识朗读教学,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精心地指导学生朗读,就一定能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学会学习,真正做到“以读为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