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水利工程的效益范例

水利工程的效益范例

来源:宝玛科技网

水利工程的效益范文1

    水利设施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建成后,不仅能够获得巨大的经济,而且对环境、社会、政治等方面都能产生有利的影响。例如在环境方面,水利工程的建设可以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等;在社会方面可以改善城乡饮水水质、促进工农业的发展等;在政治方面,通过兴修水利可以提高这些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保证供电供水等[1]。。过去,对水利建设项目的评价大多集中于经济效益却忽视了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等公共效益进行评价,其实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公共效益进行科学的评价是对保证水利工程质量,鉴别工程优劣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这个背景下,对水利工程的公共效益进行科学的评价,目的是希望能够帮助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实施起到积极的作用。

    2.基本原理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是基于模糊数学的一种评价方法。而模糊数学是在1965年由美国自动控制专家L.A.Zadeh教授提出的,是描述、研究、处理模糊事物的数学。该综合评价法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即用模糊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做出一个总体的评价。它具有结果清晰,系统性强的特点,能较好地解决模糊的、难以量化的问题,适合各种非确定性问题的解决[2]。

    水利工程的公共效益和影响是极其广泛并多层次的。由于评价指标因素种类多、性质各异,不存在统一的量纲,就会出现有的可以量化,有的易于定性等此优彼劣的情况,加之地区差异和行业差别,就注定了这种评价是以经验判断为基础的综合评价[3]。所以综合评价公共效益简单可行的办法之一就是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是将模糊数学应用于判别事物和系统的优劣,使得难以量化的定性问题能够转化成定量分析,即根据给出的评价指标,经过模糊变换后对其做出综合评价。

    3.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运用层次分析法将公共效益的成果因素进行分层,第一层为标准层,即公共效益;第二次为子标准层,依次为: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可持续性影响,分别以表示;第三层为最底层,最底层个要素以来表示。具体的指标评价体系设计如图1:

    水利工程建设的公共效益()

    社会效益 环境效益 可持续性影响

    :项目建成后,区域内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水平;

   

    :项目对当地国民生产总值增加的影响; :环境质量指数;

    :项目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保护程度;

    :项目对减少自然灾害变化率的影响;

    :项目建成带动水域沿岸主要产业的影响;

    :项目对资源利用和远景发展的影响;

    :项目对当地提地的使用情况的影响;

    图1水利工程建设公共效益评价体系

    4.模糊综合评价分析

    4.1建立模糊评价数学模型:

    (1)因素集。评价对象各因素组成的集合,用大写字母U表示为:

    ,表示被考虑的因素;

    (2)评语集。对评价对象做出的评语组成的集合,用大写字母V表示为:

    ,表示评价结果。

    (3)单因素评判。对单位因素作单因素评价,得到V上的一个模糊集:建立一个从到的模糊映射:。

    表示因素对评语的隶属程度。由可诱导出模糊关系,得到模糊矩阵,称为单因素评价矩阵,也叫做综合评价的变换矩阵。

    这样,当权数分配和变换矩阵已知时,应用模糊矩阵的复合运算即可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得出一阶综合评价模型。,为模糊评价结果。

    依据本文描述,因素集按公共效益种类划分为3子集,记作,且满足每个子集的因素为,分别表示在第二层次的权数分配、单因素评价矩阵、综合评价结果。

    得到二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为:

    其中,为中3个因素的权数分配;为中个因素的权数分配;和分别为和的综合评价的变换矩阵;则为的综合评价结果。

    。

    4.2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美国运筹学家托马斯·塞蒂(T.L.Saaty)正式提出。它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化、层次化的分析方法。步骤[4]如下:

    (1)分析系统中各指标之间的关系, 建立系统的递阶层次结构;

水利工程的效益范文2

【关键词】水利工程;经济效益;环境效益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水利事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水利工程的建设必须要兼顾经济发展和生态维护问题, 将水利灾害治理和资源环境保护两方面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进一步保障其发展的可持续性。

1 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

1.1 发电效益

水利发电属于可再生的清洁能源, 其运行期比其他能源(火电、油电、核电等)在生态的保护和资源的节约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例如:葛洲坝水利枢纽就大大缓解了该地区用电紧张的需求,并促进了华中电网的形成,以及华中电网与华东电网的联网。

1.2 航运效益

水利工程的建设,使得上游的水位被抬高,形成良好的深水航道;而枢纽下游,由于水库调节,枯水期流量加大,航深增加,洪水期的洪峰削平,流速减小,对航运有力的中水期持续时间增长。具体来讲,可以增加通航船舶的吨位和载重率;淹没滩险,消除了单行控制航道,扩大航道的通过能力;使得原本不通航的河流成为通航河流; 使得季节性的通航河流成为全年通航河流;降低水位的变幅,有利于港口、码头的建设;减少了航运成本,节省能源等。

1.3 减少洪涝损失

不论是专门的防洪水库或非防洪水库都能够起到削洪减灾的作用,同时也避免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大大减轻了人力、物力、财力的重大损失,使人民安居乐业,生产稳定。例如:三峡水利工程的防洪库容就达到222 。

1.4 灌溉效益

水利工程的建设,也有着灌溉的功能,其有利于改善灌区的生态条件,供水直接为人的生存服务,提高了粮食的产量。

2 水利工程的生态效应

2.1 水利工程对生态的正面影响

(1)跨流域的调水工程有利于解决调水地区的洪水灾害,挽救地区性的生态危机。例如: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对缓解南涝北旱所导致的生态恶化问题具有显著的这作用。

(2)大型的蓄水库有利于防沙除涝,增加库区的空气湿度,从而进一步改善周边的生态环境。例如:前苏联的中亚与哈萨克的沙漠,因为调入了大量的水,如今部分地区已经发展成为了繁茂的绿洲。

(3)水利工程还有利于优化水质,减少污染。通过长距离的输送或是中、长、短期的储蓄,都能够使得水体复氧过程充分,从而使得水体潜在的环境容量资源得到丰富。例如:在我国黄河上游所修建的龙羊峡、李家峡等特大型蓄水发电水利枢纽,其对于黄河水的净化起到显著的效果。

2.2 水利工程对生态的负面影响

2.2.1 阻隔江河

大坝或电站等人为工程将水域截然分割(未修鱼道),阻断了水生动物(主要是鱼类)的自由活动。因此,水利水电工程对水环境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阻隔作用。它具有非连续性、一处阻断、完全隔绝的特征。

2.2.2 改变水体中的生物群落

由于水利工程具有人工径流调节的作用, 因此使得自然河流丰枯的水文周期规律被改变,导致河流的流量、流速趋向均一化,主流、急流、浅滩相间的格局被打破。2.2.3 减少入海径流

兴修蓄水、调水工程,使得河流入海径流量减小。一方面,随着入海径流的减少,入海的营养物质也相应减少,影响河口鱼类的繁殖;另一方面,由于河流沿途带来污水,藻类在海口暴生形成赤潮,鱼类等水生生物因缺氧而死。同时,由于河口是河流向海洋的过渡段, 当径流量较小时, 潮流作用相对较强,海水将沿河上溯,盐淡水发生强烈混合,大大影响河口水生生物和浮游生物的生存,它们不能适应盐分多变的环境;易造成滨海地区土壤的盐碱化,影响植物的生存;影响滨海地区的河水与地下水,淡水资源的危机逐渐显现。

2.2.4 容易诱发地震

国外有不少水库蓄水后引起诱发地震, 记录到的己有数十次之多。如:美国的米特水库,非洲的卡里巴水库,亚洲的曼格拉水库、柯因纳水库、库洛别水库,欧洲的马拉丰水库、克列马斯塔水库等。

2.2.5 对气候的影响

水库蓄水以后,库区水体增加,水面扩大,以及下垫面改变,必然会影响到库区及邻近地区的小气候。这个问题涉及学

科多,难度大,世界各国长期争论,迄今没有完全解决。

2.2.6 对居民健康的影响

修建水利工程可以给人们生活健康带来有利影响, 但同时也有其不利的一面。许多调查证明,人工湖泊(水库)是危害人类健康的疫源地之一。例如:埃及的阿斯旺高坝蓄水以前,尼罗河三角洲的血吸虫病很少。蓄水后,发病率由6%上升到60%。40 多年前,美国在田纳西河建造第一座人工湖,引起疟疾大流行,使沿岸1/3 的居民发病。

3 发挥水利综合效益的途径

水利工程关乎社会经济命脉, 水利工程效益又具有随机性、综合性、发展性、复杂性等特点。可以说,发挥水利工程效益万分重要,但形势又错综复杂。在追寻更好的水利工程效益的道路上,有两个基本点要把握住:①现代化;②可持续。

3.1 走现代化水利的道路

纵观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从开始的防洪防汛、农田灌溉到近代的水资源保护、水生态圈的保护与恢复。鉴证了人

们在水资源利用的观念上从传统慢慢向现代转变得进程。

3.1.1 树立现代化水利观念

传统水利工程注重的是改造自然,为我所用;而现代水利更为注重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其工程建设的目标即为

流域内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避免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因此,必须树立现代化的水利观念,明确真正的水利效益。

3.1.2 采用自动化管理方式

现代水利工程应采取自动化的管理方式; 利用信息网络技术、系统科学理论以及系统工程方法去研究并解决水利工程中的一些问题。同时,由于自动化管理水平的提高,水利工程的管理机制也应更加精干高效, 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

3.2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2.1 可持续水利发展必须坚持的原则和工作思路可持续发展水利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这集中体现了我国新时期治水文化方面的进步和发展。其遵循的原则和工作思路主要有: 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我国水利工作的核心思路,统筹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在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同时,加强对水资源的节约与保护,推进节水型社会的建设,提高水资源的承载力以及水环境的承载力。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加强对河流健康的维护,进一步改善周边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共同发展。

3.2.2 可持续水利发展必须引入市场机制

水利工程建设的目的应是除害兴利、造福人民。因此,必须要通过制度建设强化宏观管理和, 加强水库水源地和水质保护,加强区域水资源的联合调度和需水管理,引入市场机制建立健全合理的水权制度和水价制度, 实现工程水利向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

4 结语

综上所述, 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应紧密结合在一起。从我国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在重视水利自身发展的同时,更加重视水利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在重视水资源治理、开发和利用的同时, 更加重视对水资源的节约、保护、配置;在重视工程建设的同时,更加重视工程的管理,更加重视管理手段的现代化等。

参考文献

[1]周震,孙建峰.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J].河北水利,2010(06):23~24.

水利工程的效益范文3

关键词:水利施工;管理控制;现状分析;具体措施

Abstract: Hydraulic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is a long-term, complex system, and main task. Especially in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competition in the market today, enterprises must constantly strengthen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i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and management level, mak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to create a higher comprehensive benefit, and constantly enhance their profitability. Only in this way can realize the enterprise better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control; 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 specific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V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1-0020-02

前言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系统组成十分复杂,影响因素多变。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目标是组织高效益的施工,使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合理配置,保证施工生产的均衡性,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手段,以实现生产出合格工程产品和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综合效益。本文主要针对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1、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分析

1.1 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问题

在水利工程施工现场存在着诸多的安全隐患,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充分,安全检测仪器等配套设施不足,在施工过程中安全技术方面经费投入的力度不够,没有建立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这些都制约了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1.2 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方面的问题

1.3 水利工程项目存在的质量问题

水利工程项目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由于建筑施工单位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没有充分认识到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重要性,管理手段和水平较为落后,相关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够,工程在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没有严格把关,都加剧了工程管理的难度。

1.4 目标管理问题

目标管理不严格,主要表现如:成本管理不落实、控制不到位;质量管理重结果轻过程、或重形式轻本质;安全管理凭经验、少科学、缺系统管理;进度工期控制更是合同约定是一套、现场施工又一套,随意性大而缺乏严谨的计划、缺乏系统的控制手段,签订合同时对工期的承诺为迎合业主的要求而不管科学性,实施时缺乏有效措施而放任自流。

1.5 现场管理问题

现场缺乏科学、系统的组织、安排与监督,自主性、规范性管理少、应付性大,从而使目前为数不少的施工项目现场管理很乱不堪。

2、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具体措施

2.1 施工安全管理与控制

①控制两个关键,保证安全生产:施工安全管理应抓住两个“关键”, 即关键施工对象和关键施工工序。关键施工对象包括:危险施工部位)如高空悬挑部位施工、大坝围堰筑堤施工、导流洞引水洞衬砌封堵施工、土石方爆破开挖施工、深基坑开挖支护施工等。关键施工工序包括:大体积砼浇筑、大型构件吊装作业、钢筋焊接加工、构配件吊装运输、材料、脚手架工程等。对以上两个“关键”实行安全检查制度及专人安全盯岗制度, 真正做到制度落实、检查落实、责任落实。

②坚持标准化管理,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生产控制:坚持标准化管理是水利施工安全生产的基础性工作,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执行标准化,规范化施工是安全生产最强有力的保证。项目施工中应将每一天的施工对象,作业人员及作业程序,安全注意事项及安全措施等,执行标准化要求和规定,使作业人员在施工前和施工中的每时、每刻都能做到施工地点明确,施工对象明确,工作要求明确,安全注意内容明确,杜绝因情况不清,职责不明,盲目施工导致的安全隐患。

③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利工程施工作业现场是安全管理最终落实点,也是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最终发生的地点,必须严格把握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进行安全施工。建立和健全各类现场作业管理制度,如责任制;抽查制;安全交底;防火、安全用电制;机具、设备安全使用管理制度;安全纪律等。应设专职安全检查员监督实施,发现任何安全事故隐患和苗头以及违章操作,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并严肃查处。严禁各类无证上岗;严禁非专业人员从事专业工种;严禁非电气人员安装维修电器电路;严禁闭杂人员进入高空悬垂、危险作业;易燃易爆品堆场堆库,应尽量远离人员密集区,避免发生各类意外伤害。

2.2 加强施工合同管理

①要对合同进行预管理,即在签订合同前,严格审查项目的招标文件,对工程项目进行计划立项和编制。

②要遵循合同签订的规范和程序。在每份合同签订前,涉及到的内容都应当经过相关部门的检查会审,合同双方一定要本着平等协商的原则,保证施工合同的合法性、合理性。

③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中,要遵循合同的内容,规范设计变更的审批程序,对施工的质量、造价和进度等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

④重视和完善水利工程施工后期的合同清算工作。

2.3 重视施工质量的管理与控制

①与水利工程施工相关的各个组织和单位,要立足于水利工程项目的实际和要求,在不违反国家、地方及行业技术标准和规程的前提下,对施工组织计划进行认真编制,确保其科学性、合理性,为水利工程的顺利施工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②要把工程项目进行分阶段、分项管理,将质量管理的职责落实到部门和个人,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施工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并加强对施工环节的检查与验收,确保每个施工环节的质量都能符合合同的标准,达到用户的要求。

③要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在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的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是实现水利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的重要手段,它能够对与施工相关的信息进行汇总和分析,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同时可以安装相应的实时监视系统和预警系统,使现场施工的质量在实时监督和控制之下。

2.4 环境保护

为保证水利工程施工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施工过程中,一是要尽量避免“扰民”行为,保证周边居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二是要注重对周边环境的保护,减少环境污染,例如对植被、水源地等方面的保护等。

2.5 发挥质监机构作用

①质监人员要提高素质,使工程质量监督由掌握规范准确,督促执行规范得力,责任心强,坚持原则、脚踏实地工作的人员组成。要加强质量监督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业务培训,考核上岗制度,提高质监队伍整体素质。

②质量监督要与施工许可制度、竣工验收备案制度、施工图审查等制度有机结合,形式应多方位、多形式,效果应能督促各方建立各自的质量体系,规范质量行为,超前控制,督促及时整改。要配备必须的检测设备,搞好检测,加大到施工现场随机抽检、见证取样的次数和重要隐蔽工程及关键部位质监频率。

③要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贯彻情况的监督检查。要扩大质监范围,在做好质监工作前提下收好质监费,促使质监工作开展费用列支的需要。

④为实行严格、公正、有效监督,领导重视,赋予水利质监机构职能是前提,因此要争取行政主管部门领导重视和支持以及参建单位的配合。

水利工程的效益范文4

一、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安全管理现状

1、工程标准低,工程质量差

建国以来,我国修建了许多小型水库,这些小型水利设施在防洪、灌溉、供水、发电、保护生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我国防洪工程体系和水利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小型水利设施大多建于20世纪50~70年代,限于当时的经济技术条件和社会环境,工程普遍标准偏低、质量较差,加上工程运行与维修养护经费不落实,管理粗放.老化失修严重,病险率高,致使每年都有数量可观的小型水库垮坝失事。

2、对管理认识不足,资金投入少

多年来,部分地方和有关部门对加强农村小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没有真正把加强农村小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措施,摆上工作的议事日程。农村小型水利基本建设资金筹措难度加大,投入资金呈递减趋势,跟不上农业发展的需要。

3、产权主体不明确,管理责任不落实

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基本沿袭着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与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农业生产需求极不相适应。小型水利工程产权主体不明确,导致了管理责任不明确。国家规定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由地方负责,地方则把责任转移到基层,基层又认为水利建设是水利部门的职责,水利部门又只能依靠国家和地方投入,如此循环,导致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责任落空,工程有人用无人管,只是在抗灾紧急时刻采取一些应急措施,其余大部分时间处于无人管理状态。

二、加快农村小型水利改革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现行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经营管理愈来愈不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新形势,存在责权不明,产权不清,建没、管理、使用严重脱节,致使工程老化失修,甚至废弃闲置,直接影响到农村生产发展,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因此,发挥现有水利设施的综合效益,改善农村农业生产条件,发展农村经济,进行农村小型水利改革十分必要。

三、加强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管理的对策

1、加强安全检查,推进规范管理

加强年度检查制度;加强巡查和维修养护;加强安全意识,严格运行管理。

2、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采取多种形式和措施,努力构建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水利从业队伍,逐步建立健全符合农村小型水利队伍建设和管理,建立健全水利合作组织发展的框架体系。积极推行节水灌溉,尽快研究制定有利于节水灌溉发展的经济补偿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的管理制度和实施方案,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3、多渠道筹集资金,调动群众积极性

在争取国家对小型农村水利基本建设资金投入的同时,县应从全县预算内新增财政收人中增加安排部分资金,设立小型农村水利设施建设专项补助专项资金,并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农产投资投劳开展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给予奖励补助,发挥好扶持资金的激励、引导作用。

4、明确责任主体,落实安全责任

小型水利设施安全管理的各项责任必须有明确的责任主体。包括相应的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水利设施主管部门或水利设施所有者(业主)及水利设施管理单位。各地要进一步明确各责任主体的安全管理责任,要逐级、逐库签订责任书,将责任落实到人。

5、搞好前期工作,加快除险加固

重视小型病险水利设施除险加固前期工作,提高前期工作质量,加快前期工作进度;加大地方水利资金对小型病险水利设施除险加固的投入力度。

6、积极推行水利设施降等运行与报废制度

对符合降等运行或报废条件的小型水利设施予以降等或报废。需降等运行或报废的小型水利设施,水利设施主管部门或所有者应按有关规定履行报批手续,并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四、加强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管理的技术措施

水库大坝应采用新技术处理,有了明确的管理措施并能长期坚持,才能使水库安全保坝的技术措施得以实施,而有了有效的技术措施才能解决水利设施隐患。

1、用新材料土工膜作防渗处理

大多数小型水利设施在建库时由于各种历史原因造成地基与基础、山坡与坝体结合处理不好,目前普遍存在渗漏,严重的形成集中流后由坝脚逸出。如果用机械灌浆和开挖回填等方法,机械无法进场且工程量和造价大。采用土工膜防渗效果好,操作简易,成本低。

水利工程的效益范文5

【关键词】水利工程,设计方案,注意问题

一、前言

水利工程设计对于水利工程的安全、高效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水利工程设计是一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过程,我市的水利工程设计项目虽然有着很优秀的案例,但是大部分小型水利工程设计中都存在着缺陷和不足。因此,我们必须在实践中做好小型水利工程设计方案的思考。

二、水利工程设计方案的制定步骤

当前,随着水利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对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的技术要求和质量要求逐步提高,而水利工程设计方案是工程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以后作业的开展和工程的质量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在制定方案前,要首先对施工场地、施工环境进行了解,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施工设计方案。一般设计方案是按照拟定方案、设计方案、对比方案三个步骤进行的,具体为:

(一)拟定方案。在进行方案的拟定工作前,要首先对工程的规模、目标、建筑物的分布情况、施工地点的环境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了解,然后拟定出几个可以相互对比的几个方案。

(二)设计方案。通过对施工场地的建设环境以及施工要求进行了解,然后参考拟定方案和资金的投入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方案计划、资金投入计划、施工时间计划等。

(三)对比方案。通过全面的对制定出来的设计方案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出不同方案存在的优点和缺点。

(四)选取方案。在各个不同方案进行对比后,总结各个方案的优缺点,然后制定出最适合的设计方案。

三、影响设计方案设计的因素

对方案的设计产生影响的因素相对较多,包括气象条件、水文条件、地质条件、施工的工期、总体的布置、工程的用地以及工程的投资等等。同时,还包括水利工程前期的论证以及投资、进行施工时技术方面存在的风险以及环境与社会的影响等等。随着市场经济不断的深入,在进行方案的设计以及选择时主要的影响因素就是经济方面的因素。但是,在前期的统计以及估算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相对较大,不仅仅要考虑经济方面的因素,还要对施工中技术方面的风险、社会的效益以及环境的影响进行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对方案设计产生较大影响。在进行方案的设计时,要充分重视这些因素,特别是环境较为脆弱、人口较多的地区。

四、水利工程设计方案需注意的问题

1、缺乏基本的资料

在对水利工程的方案进行设计时,往往缺乏基本的资料,这些基本的资料对方案的设计非常重要。一般情况下,在对水利工程的方案进行设计时,基础资料包括施工地区水文方面的资料、气象方面的资料、地质方面的资料以及水资源方面的资料等等,在方案中确定主要的参数以及相应的公式时这些资料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资料的缺乏或者不完整会使分析得出的数据与工程实际相差较大,使设计的方案达不到相应的标准。因此,在进行方案设计的时候,要对基础资料的收集高度重视。

2、缺乏经济的论证

在对水利工程进行可行性的论证时,要综合的论证以及分析各个方面的指标,通过合理科学的分析能够保障水利工程顺利的进行施工。目前,对水利工程经济方面的效益在不断的提高重视,也就是说在对水利工程进行可行性的论证时,一个关键的环节就是对水利工程进行全面详细的经济论证。

3、施工组织设计不合理

在对水利工程的方案进行设计时,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施工组织设计的不合理,大多水利工程设计时施工组织设计按套式化,对具体工程施工中组织方面具体的问题没有进行详细考虑,严重的影响了工程进度。。

4、概算编制不准确

在对概算进行编制时,存在一定的缺陷。;其次,在将费用进行计算的时候依旧依据旧的标准,使设计的费用与实际的情况相差较多;最后,没有对单价进行准确分析,不能依据市场的价格进行准确分析,同时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运用以往单价进行分析,没有依据市场的价格进行调整,导致单价与市场的价格相差较多,有些工程为争取国家投资采用高套或低套定额编报工程造价,使工程投资受到严重影响。

五、相应的解决措施

1、完善基础的资料

目前,在水文计算的规范中,明确规定了水利工程的设计工作。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严格详细的审核水文方面的资料。因为水利工程的设计工作受到许多方面的影响,如环境影响、人为推算以及基础的资料累积等等,在结果的方面会出现差异,在进行审核的时候对需要使用的资料进行审核,保障设计工作的真实以及可靠。在审核需要使用的资料时,要满足设计的相关要求。

2、在设计方面实行招标制度

通常情况下,水利工程的业主将设计的工作进行直接的委托,在设计的市场中没有相应氛围进行合理公开的竞争,导致不能够保障设计的质量,也不能保障设计完成的时间,同时双方的责任没有进行有效明确,因此,要在设计方面实行招标以及投标制度,使业主能够公平、公开以及公正的选择最优的设计单位。

3、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查

许多水利工程在进行施工时,没有对施工的图纸进行审查。从目前水利工程的审批来看,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对设计进行初步的审批之后依旧存在,其中有一些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施工图纸审查的时候,主管的部门不知道如何进行审查,一方面不知道是否需要进行优化以及修改,另外一个方面不知道施工的图纸是否合理。因此,要对施工的图纸进行严格审查,使工程施工中不必要的施工有效减少。

4、注重方案设计的对比

水利工程设计过程需要经历拟定方案、设计方案、比较方案、选择方案的过程,其中比较方案对于选取科学合理的水利工程设计方案具有重要作用。水利工程是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一项工程,工程设计对于后续的施工有决定性作用,设计的合理、科学则施工更加安全、顺利。在比较方案的过程中,工程管理者能够权衡所有设计方案,充分考虑方案的可行性分析,避免设计失误而带来的经济等的损失。除此以外,注重方案设计的对比能够改善方案设计的不足之处,优化设计方案,使水利工程设计方案更加科学合理。在比较方案的过程中,需要多角度的考虑问题,要考虑建设施工条件,工程所用费用,工期长度等问题。总之,注重方案设计的对比对于水利工程创新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有话方案设计必不可少的环节。

六、结束语

小型水利工程虽然投资小,设计不复杂,但量多面广,设计方案的优劣决定了工程投资的大小,决定了工程在以后运行中的成本以及发挥的效益。因此,加强对水利工程设计方案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王玉焕. 浅议水利水电工程水工设计方案对比分析[J]. 科技致富向导. 2010(15)

[2] 殷杰.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水工设计方案对比研究[J]. 科技资讯. 2010(24)

[3] 黄屹. 探讨水利工程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29)

水利工程的效益范文6

关键词: 造价控制;造价管理; 水利工程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ject cost control in two advantages, not only can save investment, also can promote the owner, the design, the construction unit to strengthen human, material and financial resources management, making limited resources to get plenty of use, maximize economic benefit and social benefit. This paper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project decision stage, introduced the design stage, construction stage and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cost control settlement stage th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Keywords: cost control; Cost management;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 即项目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和竣工阶段。统计资料显示, 在项目决策阶段及设计阶段, 影响造价的可能性为30% ~50% , 而在实施阶段仅为5% ~25% 。显而易见, 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就在于项目实施之前的项目决策和设计阶段。项目决策是决定因素, 而设计则是关键因素。控制工程造价就是在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工程施工阶段、竣工结算阶段把建设工程造价的发生额控制在批准的工程造价限额以内, 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 保证项目投资目标的实现, 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各项技术经济决策都对项目的工程造价有着重大的影响, 特别是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建设地点的选择、工艺的选择、设备选用等, 都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据有关资料统计, 在项目建设各阶段中, 投资决策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最高, 可达到70 % ~80 % 。因此, 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 它直接影响着各个建设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是否科学合理。决策阶段造价控制与管理的重点是:

(1) 积极做好项目决策前的准备工作, 认真搜集有关资料。

(2) 切实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合理确定工程的规模及建筑标准; 编写具有较强说服性和可行性的立项申请, 争取项目早日立项。

(3) 科学地进行工程项目的效益分析, 编制工程投资估算报告。投资估算编制要有依据, 尽可能地全面, 并从现实出发, 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利因素及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使投资基本上符合实际并留有余地, 真正起到控制项目总投资的作用。

2 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工程设计是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进行全面规划和具体描述实施意图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工程项目建设的灵魂, 是处理各种经济关系的关键性一步, 是确定和控制水利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重点阶段。

2.1 优化设计方案

业主单位在审查设计报告时, 要重视设计方案的优化, 要从实际出发, 以提高投资效益为前提, 选用先进的技术和成熟的工艺。一般来说, 先进的技术方案劳动生产效率较高、质量较好, 但所需要投入的资金较大。因此, 业主单位要认真进行经济分析, 以确定先进适用、经济合理、切实可行的工艺技术方案。

2.2 实行限额设计

所谓限额设计, 就是按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投资估算来控制初步设计, 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同时, 各个专业在保证达到使用功能的前提下, 按分配的投资

限额控制设计, 严格控制不合理变更, 保证不突破总投资额。分解投资和工程量是实行限额设计的有效途径和主要方法之一。限额设计是将上阶段设计审定的投资额和工程量分解到各个专业, 然后再分解到各单位工程和各分部工程, 通过层层分解实现对投资限额的控制和管理, 同时实现对设计规范、设计标准、工程数量及概预算指标等方面的控制。初步设计阶段应按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进行限额设计, 使概算不超过投资估算。其间主要是对工程量和金属结构设备及机电设备的控制。为此, 限额设计工程量应以可行性研究

阶段审定的设计工程量和设备、材质标准为依据,对可行性研究阶段不易确定的某些工程量, 可参照通用设计或类似已建工程的实物工程量确定。在初步设计限额中, 各专业设计人员要增强工程造价意识, 严格按照限额设计所分解的投资额和控制工程量, 在保证使用功能的条件下进行设计, 力求将工程造价和工程量控制在限额内。为鼓励设计人员做好设计方案选择, 应引入竞争机制, 实行设计招标,促进设计人员增强竞争意识, 克服和杜绝方案比选中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3 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是建筑物实体的形成阶段, 是人力、物力、财力消耗的主要阶段。水利工程由于受工程量较大、涉及面较广、施工周期较长, 以及材料设备价格因素的影响, 工程实施阶段往往会

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费用。因此, 要提高质量, 控制造价, 发挥投资效益, 在工程实施阶段就要加强工程建设的管理和监督, 加强对工程项目建设的全方位、全过程的造价控制。

3.1 有效控制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

在工程建设项目中, 发生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是不可避免的, 但要进行有效的控制。为了避免施工图中产生漏洞, 除审核时把关外, 还应进行图纸会审, 把问题消灭在开工之前。设计变更应尽可能提前, 变更发生得越早, 损失越小; 反之, 就越大。为此, 必须加强设计变更管理, 尽可能把设计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初期, 尤其对影响工程造价的重大设计设计变更, 更要用先算账后变更的办法解决, 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

3.2 严格审核工程施工图预算

根据施工图设计的进度计划和现场施工的实际进度, 及时核定施工图预算。对于预算超出相应概算的部分, 要加以详细分析, 并找出原因及时与项目负责人沟通, 调整或修正控制目标, 对工程造价实行动态控制。

3.3 深入现场, 收集和掌握施工资料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 审核人员和费用控制人员要经常深入施工现场, 对照施工图纸了解施工情况, 及时与监理、总承包方及施工人员进行座谈,收集了解工程的有关资料, 及时掌握现场施工动态,协助业主审核因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发生的费用,相应调整控制目标, 并为最终的工程总结算提供依据。

4 竣工验收与结算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竣工结算是业主和施工单位都十分重视的一项工作, 竣工验收与结算阶段造价控制和管理工作的重点是:

( 1 ) 核对竣工工程内容。它包括工程是否符合合同条件要求, 是否验收合格, 合同中约定的结算方法、计价依据、取费标准、主材价格等与承诺条件是否一致。

(2) 核对隐蔽工程的验收记录。工程项目的所有隐蔽工程均需要进行验收, 实行监理的工程要经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 隐蔽工程的工程量应与竣工图的工程量相一致。

(3) 落实设计变更签证。设计变更要有原设计单位负责人签字, 并经建设单位和监理工程师签字。重大设计变更要经原设计批准部门审批, 否则不应列入竣工结算。

(4) 现场按竣工图、设计变更、现场签证进行工程量核实。

结束语:水利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投资控制的实质, 就是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经济及法律手段, 解决工程建设活动中技术与经济、经营与管理等实际问题。只有在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 采用科学的计价方法和切合实际的计价依据, 合理确定投资估算、初步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 才能提高投资效益。在水利工程实施的各个阶段, 要增强控制造价的意识, 认真分析和利用建设周期中的重要信息, 减少或避免

建设资金的流失, 最大限度地提高水利建设资金的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