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教育培训心得体会范文1
一、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完善
为确保依市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顺利开展,我局对工作进行了认真部署,建立了以局党组、任组长,副任副组长,局机关各相关科、室及局下属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依法治市宣传教育月活动小组。从而在全局上下形成了领导干部共同抓,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良好工作格局。
二、法治教育加强,法律意识提高
1、加强领导干部依法治市学习
首先是领导自身重视,率先垂范,带头学法用法。一是制定和完善了中心组依法治市学习计划,坚持开展领导集中学法、定期学法活动;二是做好学习笔记和写好心得体会,保证学习时间和学习效果的落实;三是领导干部在依法治市时亲自进行讲授,以身作则,形成领导干部法治教育经常化、规范化。
2、抓好干部职工的教育培训
一是坚持学习制度化,充分利用每月学习日组织学习相关论述和精神;二是以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对全体干部职工进行主题教育培训,深入学习宣传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以及省、市依法治理相关文件精神;。
3、开展依法治市知识竞赛
通过开展竞赛活动,营造依法治市宣传的浓厚氛围。在依法治市宣传教育月期间,印发知识竞赛30题,实行有奖竞赛。加强干部职工学习消化功能,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提升干部职工的法治能力,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市活动深化发展。
三、加大宣传力度,活动形式多样
1、将宣传教育月与“法律进机关、进企业”相结合,大力开展法律宣传活动,通过学习宣传、法律法规咨询等多种形式,构筑起农机行业法律法规宣传与服务对象的沟通平台。
2、以农机“安全生产月”活动为契机,开展农机专题法治宣传活动,免费发放法治宣传纸200多份,给过往群众免费讲解农机法律法规知识,做到家喻户晓,形成良好的群众。
四、加强依法行政,创建服务型机关
法治教育培训心得体会范文2
关键词: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制度 特征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 启示
美国的高等教育起步较早,具有世界上最发达、最完备的高等教育体系。各级各类高等学校普遍重视学生事务及其管理,学生事务管理制度也相对比较完善,在运作方式、工作理念、队伍建设和法律法规等方面呈现出鲜明的特征。本文旨在通过对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制度的研究,借鉴其成熟的经验,提升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水平。
一、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制度概述
学生管理是指与非学术性事务和学生课外活动有关的所有概念、事项与活动的集合和总称,在美国称为“学生事务管理”。[1]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制度是在美国高等教育由殖民学院向现代大学转变过程中逐渐产生的,并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发展而日益完善起来。[2]美国学生事务管理的实践从无到有,经历了“替代父母制”、“学生人事”、“学生服务”、“学生发展”的多种模式后,最终形成了以“学生事务管理”(student learning imperative,简称SLI)为理论支撑的现代学生事务管理模式。SLI理论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个人发展为核心,提出“学生事务管理人员也是教育者”,是“学生问题的专家”。在SLI理论的指导下,美国根据学生事务管理的项目设置专门的人员,并建立了较完善的学生事务方面的专业培养体系,实现了学生事务管理从业人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高校学生事务及其管理受到了全美各级各类高校的普遍重视。美国目前已形成了相对完善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制度,并成为世界上公认的具有最发达、最完备的高等教育体系的国家。
二、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制度的特征
1.运作方式上体现出多样性和个性化。
美国历来崇尚自由和民主,这决定了美国高校没有统一的学生事务管理制度。把教育行政管理权交给各州议会和,各州有权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州的教育管理制度。因此,从制度层面上来看,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制度具有多样性。同时,美国高校也都普遍认为学生有权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去选择,学生事务管理制度旨在通过规范系统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怎样选择,而不是选择什么。这是美国的社会价值观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体现,结果又表现为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制度的个性化。当然,这种个性化是建立在严格的法律基础之上的。
2.工作理念上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管理权,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指导。
美国高校注重学校与学生间平等双向的交流,明确规定并执行学生正当的自限,强调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作用。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核心理念是为学生提供服务,指导思想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除了为学生提供注册管理、入学教育、住宿生活、学生纪律、经济资助、学生组织和学生活动、健康服务、个人咨询、就业指导等常规与指导以外,还为学生提供涉及种族、投资、疾苦、安全、艾滋病、性暴力等方面的法律咨询服务。[3]
3.从业人员学历层次高、专业素质强。
在美国的任何一所高校都设有专门负责学生事务管理的副校长,与分管教学、财务等事务的副校长共同对校长负责。学校和各学院也都设立学生事务工作办公室,专职负责学生事务管理。学生事务管理人员的聘任、提升具有较为明确的要求和程序。通常申请进入这一领域的工作人员需要具有心理咨询、职业指导、学生事务、学生发展等方面的硕士学位。若要取得中层的管理职位还必须拥有相关领域的博士学位,对晋升高级职务的还特别强调其过去学生事务管理的经历和经验。[4]为了满足学生事务管理的职业要求,美国高等教育还为这一职业领域提供职前和在职培训。美国每个州都至少有一所大学开办高等教育学生行政专业,培养学生事务管理的专门人才。在美国高等教育博士的培养计划中,也有针对学生事务的培养方向。
4.完善的配套法律法规。
作为一个法制比较健全的国家,美国针对高校学生事务工作制定了相对比较完备的各种部门法律和完善的行业规范,所以开展的学生管理工作不仅规范化,而且有极高的透明度和严格的程序,能极大地保证学校的德育教育。学生事务管理制度首先明确规定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处理学生也有严格的程序,律师、法官一应俱全,有学校纪律委员会这样的处理机构,有从听证会、辩论会到依法处理甚至上诉等系统严格的程序。[5]
5.学生事务专业人员协会的成立与专业期刊的出版。
美国大学人事协会(American College Personnel Association,简称ACPA)成立于1924年,现拥有来自500多个学校的近9 000名会员。在美国,辅导员和提供服务的人通常都加入ACPA。另一个主要的协会是美国国家学生人事管理者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tudent Personnel 。另外,还有美国大学招生咨询委员会、大学生健康协会等行业协会。学生事务管理人员在参与协会的过程中能获得专业的教育培训,交流工作心得,提高自身的专业地位和职业责任感。专业协会还创办自己的专业期刊或杂志,如ACPA的《高等院校学生人事杂志》和NASPA的《全国学生人事管理者协会会刊》等,出版研究成果和传播信息,为学生事务管理人员提供交流心得体会和反思的机会,使他们的工作得到外在的客观评价。
三、对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启示
1.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树立以人为本和服务至上的理念。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而且有制度作保障,为我国高校的学生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我国高校要将“以人为本”和“服务至上”的理念贯彻到学生工作中,把这一思想落实到学生教育管理的组织机构设计、制度安排、内容方法和程序中,从学生的需要、利益出发,自始至终贯穿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建立一个人性化的有效运行机制。。学生社团活动和学生事务服务项目也都要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
美国的很多高校都设置专业培养从事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在博士的培养计划中还有针对学生事务的研究方向。我国有些高校虽然设立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有的还设置硕士点,但是其培养目标和内容与学生工作并不一致。因此,我国还未能形成一条为高校学生工作输送人才的成熟渠道。。。这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高校学生工作发展所要追求的目标。
3.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和管理规范。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依法管理。学生事务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程度高,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完善的法律法规和管理规范。我国的《高等教育法》、《高等教育管理条例》为高校学生工作提供了法律法规上的宏观依据。但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规章制度还不健全和完善,在学生教育和管理过程中仍有很多空白,给管理工作带来困难。大量临时性的、阶段性的意见、通知、办法与法规同时并存,从而使高校学生工作标准不一,很难保证管理制度的权威性、持久性和连续性。因此,建立科学、完整的学生工作法律法规和管理规范,这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4.鼓励组建全国范围内的学生工作协会和专业化组织。
一个职业的专业化必须存在专业的群体来支持它的成员,界定恰当和不恰当的行为,并形成正式或非正式的奖惩措施。[6]美国学生事务的专业协会通过举办专业研讨和出版学术期刊,指导其成员提高和发展专业技能,推进了从业人员的专业化发展。。此外,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高教论坛》、《教育导刊》等专业性的学术期刊中涉及学生事务管理的版块还非常有限。。
参考文献:
[1]方婷.美国高校学生管理的法治化特点及启示[J].高等农业教育,2005.5.
[2]李永山.美国高校学生事务队伍专业化发展及其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2009.4.
[3]贾卫东,刘颖.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队伍对我国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启示[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4]蔡国春.中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模式比较及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