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科技对社会的影响范例

科技对社会的影响范例

来源:宝玛科技网

科技对社会的影响范文1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消费水平的不断上升,环保问题也层出不穷,中国已经是受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随着雾霾天气在各大城市相继出现,环保意识越来越深入人心。环境污染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不只是环保部门的事情,而是需要全民全共同参与。为此,可以将金融活动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相协调,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绿色金融定义

绿色金融,是一个比较新兴的概念,国内学术界并没有统一的概念界定。目前关于绿色金融的内涵,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四种:一是《美国传统词典》(第四版,2000年)的解释,将绿色金融称之为“环境金融”或“可持续融资”,是环境经济的一部分,其基本内涵是,如何使用多样化的金融工具来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二是指金融业在贷款、贷款对象、贷款条件、贷款种类和贷款方式上,将绿色产业作为一项重点扶持项目,从信贷投放、投量、期限及利率等方面给予第一优先和倾斜的。三是指金融相关部门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通过金融业务的运作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从而促进环境资源保护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并以此来实现金融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运营策略。四是将绿色金融作为环境经济中金融和资本市场的手段,如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等。

三、我国绿色金融主要产品

1.绿色信贷

绿色信贷,是金融杠杆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具体化,其本质在于正确处理金融业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期构建新的金融体系和新的金融工具。一般是银行利用利率等优惠条件,来支持有环保效益的贷款项目,其对象包括个人和企业,例如房屋贷款、汽车贷款、项目融资和设备租赁等。

2.绿色保险

绿色保险又叫生态保险,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环境风险管理的一项基本手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一般是指保险公司对水、土地或空气等污染受害者进行赔偿的保险。对某些行业采取强制性的购买绿色保险措施,一方面可以在企业发生意外污染时,为其提供及时的赔偿;另一方面可以加强企业对环境风险的管理,减少环境污染事故发生。

3.绿色债券

绿色债券主要是一些国际金融组织和支持的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绿色债券,以其绿色题材、期限短(平均期限约5-6年)、较低的利率等优势吸引了一定的投资者。国际上已发行绿色债券的机构包括:世界银行、亚洲发展银行、英国绿色投资银行以及韩国进出口银行等。

4.绿色风险投资

绿色风险投资是把资金投向蕴藏着较大市场的资源节约型企业和环境友好型导向的高新技术开发领域,以期成功后取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商业投资行为。目前较大规模的国际绿色投资,主导方基本是国际知名金融集团,其主要投资领域一般是再生能源、水和清洁技术设备。近年来,我国投资于清洁能源的项目有所下降,其主要原因包括:支持力度低,绿色产业项目回报率偏低;国内市场化程度低,基础配套不全;投资者和消费者没有良好的认知及社会责任感。

四、我国绿色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1.相关法律法规和不完善

。面对存在的这些漏洞,需要国家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并培养绿色金融相关的专业人才,只有这样才能顺利有效地实施绿色金融。

2.信息沟通存在瓶颈

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是绿色金融能够有效实施的重要前提条件。目前,我国环保检查制度还不够健全,某些地方环保部门的信息针对性不强,加之相当一部分金融工作人员对环保法律法规了解不够等原因,造成了环保部门和金融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存在严重的瓶颈。为此,需要加强环保部门和金融部门之间的及时沟通,加大相关从业工作人员环保知识的培训力度,做到信息沟通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此外,对于环保部和金融部门,要统筹协调管理,并做到职责分工明确,健全管理机制和工作机构。

3.市场环境尚未成熟

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严重滞后,难以实行强制性的绿色保险机制。2013年1月,环保部和中国联合发文,指导15个试点省份在涉重金属、石油和化工等行业推行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首次提出了“强制”概念,但现阶段仍处于“指导意见”,并无法律效力。目前在我国实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只有少数城市的某些企业,因此,绿色金融市场仍需加大宣传和推广。

科技对社会的影响范文2

【关键词】 血塞通注射液; 血液流变学; 下肢深静脉血栓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Xue-sai-tong injection on the hemorheology of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with lower limb orthopedic operation and the nursing experience.Method:69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with lower limb orthopedic opera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February 2014 were injected with Xue-sai-tong injection,and intervened with specific nursing management.Result:No one had deep venous thrombosis occurred in the 69 patients.After treatment,indexes of whole blood viscosity,plasma viscosity,erythrocyte aggregation index and fibrinogen content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P

【Key words】 Xue-sai-tong injection; Hemorheology; Lower limb deep vein thrombus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Yiyang City,Yiyang 413002,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21.039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ower limb deep vein thrombus,LDVT)是周围血管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本病发病后会引起程度不同的全身反应,例如体温升高、脉率增快、白细胞计数增多等。当静脉血栓不断滋长、蔓延,累及下肢整个深静脉、浅静脉及其分支,甚者可引起强烈的动脉痉挛,若导致股青肿,数小时内整个患肢出现肿胀、发凉、紫癫、皮肤出现水泡、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甚至有出现休克、肢端出现坏疽而需要截肢的严重后果,后期因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影响生活和工作能力[1]。LDVT是骨科下肢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2],其中髋关节骨折、髋关节成形术和膝关节成形术达48%、51%、61%[3]。骨科术后形成LDVT的主要原因是血管内壁受损、血液高凝状态及静脉血流缓慢[4],以上原因均能够不同程度影响血液流变学指标。本文对2013年1月-2014年2月69例骨科下肢手术患者应用血塞通注射液,观察其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以及骨科下肢手术术后预防下肢DVT形成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下肢骨折手术住院病例69例,男36例,女33例,年龄22~60岁,平均(48.40±16.30)岁,股骨干骨折22例,股骨粗隆部骨折16例,股骨远端骨折8例,胫腓骨骨折15例,胫骨平台骨折8例。

1.2 治疗方法和检测指标 患者术后第1天起静脉滴注血塞通注射液(昆明制药),400 mg/(次・d),14 d为一疗程。常规使用抗生素抗炎。所有患者术前和术后15 d凌晨空腹8 h以上经肘静脉使用无添加剂真空采血管采取血标本3~5 mL左右,室温下静置2 h后,经处理后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数据由医院检验科统一提供。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PEMS 3.1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

2 结果

69例骨科下肢手术患者均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手术切口局部无渗血、无感染、无血肿或坏死,修复良好。结果显示,骨科下肢手术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其中全血黏度低切、红细胞沉降率和纤维蛋白原值增高最为明显。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护理方案

3.1 心理护理 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心理因素在各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中越来越受到临床医护人员的重视。骨科下肢手术患者的心理因素同样也影响着疾病的转归,故患者的心理护理在临床护理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骨科下肢手术患者,常因为遭受意外受伤及手术创伤的双重打击不能及时缓解,往往存在恐惧、急躁、抑郁以及焦虑等不良心理,对突发的躯体运动感觉功能障碍不能接受,经常忧虑躯体运动感觉功能障碍会影响到出院后的社会工作和日常生活能力等,而不良心理因素可以加重病情,甚至导致各种并发症,而疾病又影响着心理状态,非常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影响着疾病的正常转归,因此,临床护理人员应该根据骨科下肢手术患者的心理状况,对其术前加强健康宣教及必要的心理疏导,尽可能的消除其不良心理障碍,并介绍本院成功的案例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活动,制定健康活动计划,术后指导并鼓励患者主动进行早期肢体功能锻炼[5]。具体为:术前应进行预防宣教,向患者详细讲解下肢DVT发生的原因及后果,术后详细讲解静脉血栓常见症状及术后早期活动的重要性,克服患者的抑郁、急躁、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让患者以健康、向上、愉快的心情主动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及康复训练以预防LDVT的发生。

3.2 饮食护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护理是满足患者最基本生理需要的重要护理措施之一,是实施整体护理重要环节。护士应该在全面评估患者营养与饮食状况的基础上,确定存在的健康问题,制定护理计划,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帮助维持或恢复患者良好的身体。具体饮食护理原则为:(1)低脂、低胆固醇膳食:术后早期适当荤食摄入,控制血脂在适当水平,是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措施之一。饮食中少吃富含胆固醇的食物,脂肪占总热量20%为宜,并且以含多链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为主,动物脂肪不应超过总脂量的1/3。(2)高纤维膳食:膳食中纤维可与胆汁酸结合,增加粪便中胆盐的排泄,有减少血栓形成的作用。膳食纤维含量丰富的食物主要是粗杂粮、米糠、麦麸、干豆类、海带、蔬菜、水果等,每日摄入纤维量35~45 g为宜[6]。

3.3 观察护理 骨科下肢手术术后临床护理人员应该严密观察患肢末梢血液循环情况,包括患肢远端皮肤温度、颜色、足背动脉搏动、血氧饱和度以及毛细血管充盈情况等;定期测量患肢周径的变化,并同健侧肢体比较,做好记录。同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血压、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等,应高度警惕肺栓塞发生。

3.4 功能锻炼护理 (1)腓肠肌挤压:康复训练师左手将患者患肢抬高并固定患肢踝部,右手贴附于患肢腓肠肌做从下往上、有节律的挤压,以不引起疼痛为度,挤压与放开交替进行,频率为20次/min左右,每次持续3~5 min,约4~6 h/次。(2)足踝的被动运动:康复训练师左手固定患肢踝部,右手握住患肢前足做踝部关节屈伸运动、足内外翻、外伸运动和内屈、内翻、外翻、外伸组合而成的环转运动,频率为10次/min左右。如患者神志清醒,应指导患者行踝关节主动运动,用力背伸、趾屈,配合做深呼吸锻炼,可加速下肢静脉回流[7]。

3.5 机械护理 (1)高危患者可运用循序减压弹力长袜,通过弹力作用刺激小腿肌肉加速静脉回流,预防DVT形成;(2)尽早使用间歇充气压力泵,通过有节律的进行充气膨胀挤压、放气,形成对肢体组织的循环压力,达到促进静脉回流、加强动脉灌注、改善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包括微循环)、防止凝血因子的聚集及对血管内膜的黏附,增加纤溶系统的活性,预防深静脉血栓(DVT)、消除水肿,促进愈合,防止肌肉萎缩,改善周围血管功能的疗效;(3)足底静脉泵的及时使用,根据个体差异,每天2次或3次,每次12 h,疗程10 d,动静脉脉冲系统能在瞬间产生高速血流,消除静脉淤滞,促进血液回流,形成血液湍流对静脉瓣膜后方进行冲刷,防止血栓在这里形成[8]。

4 讨论

血液流变学(hemorheology)是研究血液宏观流动性质,人和动物体内血液流动和细胞变形,以及血液与血管、心脏之间相互作用,血细胞流动性质及生物化学成分的一门科学。血液流变学主要包括微观血液流变学和宏观血液流变学两个重要方面。前者研究血液有形成分的流变学特性,如红细胞的变形、聚集、表面电荷,血小板聚集性、血小板黏附性等,又称为细胞流变学(cellular hemorheology);后者有血液黏度、血浆黏度、血沉、血液及管壁应力分布。随着生物技术的高速发展,后者发展到从分子水平研究血液成分的流变特性,如红细胞膜中骨架蛋白、膜磷脂对红细胞流变性的影响,血浆分子成分对血浆黏度的影响等,故称为分子血液流变学(molecullar hemorheology)。血液流变学在临床中的应用广泛,从疾病的预测预防到疾病的诊断、治疗乃至预后判断;从相对集中于心脑血管性疾病的研究,拓展到对临床各科疾病的探讨;从宏观逐步深入到细胞乃至分子水平[9]。

作为临床上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深静脉血栓形成,又称血栓性深静脉炎,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属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深静脉血栓形成是骨科手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临床上轻者无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死亡[10]。。。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血液流变学机制主要有:下肢静脉血管内皮受损,全身血液高凝状态和下肢静脉血流缓慢。具体为:首先,血管内皮细胞在生理状态下具有防治血栓形成的作用,而当其损伤时引起血小板的聚集激活凝血系统,在下肢骨折病例中骨折可引起邻近血管的直接损伤除此之外,手术牵拉对血管的刺激也能造成间接损伤;其次骨折术后机体处于高凝状态可能是DVT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之一,术后静脉血D-二聚体增高是血液高凝状态的反映;再次,静脉血流缓慢在DVT形成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患者术后因为疼痛或肢体活动受限导致卧床和不敢活动肢体血液失去肌肉泵的泵血作用或肌肉泵的泵血作用减弱动静脉血流变慢甚至瘀滞,成为血栓形成的基础之一[12]。

血塞通注射液主要成分为我国传统名贵中药三七的提取物――三七总皂苷,具有活血祛瘀,通脉活络之功效。血塞通注射液广泛应用于临床,目前主要用于脑梗死,视网膜静脉阻塞,创伤性脑损伤,支气管肺炎[13-16]。现代医学研究显示其能够显著抑制血小板凝聚、降低血液黏稠度、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临床用于气滞血瘀、络脉瘀阻证[14]。曹洪等[17]采用股静脉结扎法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模型日本大耳白兔研究血塞通注射液在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及其机制,结果显示血塞通注射液可能能够通过减轻机体内脂质过氧化(MDA)及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SOD),以达到保护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抑制其损伤的作用,从而起到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黄有荣等[18]通过探讨静脉注射三七总皂甙注射液对左后肢体股骨近端骨折石膏外固定模型新西兰大耳兔创伤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发现三七总皂甙能够较好的降低血液黏度及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作用,说明三七总皂甙具有减少创伤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

在临床医学研究中,血液流变学常用的检测指标主要有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清黏度、红细胞比压积、血沉、红细胞变形能力(刚性/变形性)、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等7项,而临床上最基本和最核心的指标主要有4项: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和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19],而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等作为血液流变学的重要客观指标,可以作为监测病程、判断预后、指导用药的重要指标之一[20]。本研究中,笔者拟通过观察血塞通注射液对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和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4项最基本和最核心的指标,研究其对骨科下肢手术术后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以及预防下肢DVT形成的作用。结果发现血塞通注射液能够有效地改善骨科下肢手术患者术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和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缓解骨科下肢手术术后患者血液的“高凝”状态,有效地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同时中药三七具有止血之功效,不会引起血液凝固学异常,导致出血危险性增加。

国内对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及其可能所致的危害,大部分临床医护人员和高危患者均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因此,应加强对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研究并积极大力开展相关知识的宣传工作,同时针对DVT发病原因,笔者对骨科术后患者早期实施护理干预,从心理调护、饮食指导、功能锻炼和动态监测评估等不同角度最大程度地干预DVT形成的因素,达到预防DVT形成的目的,从而有利于患者肢体功能迅速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达到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这就要求临床护士在骨科术后患者的日常护理工作中,能够通过不断加强自身的业务水平,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全面且专业性的评估,切实了解专科疾病的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其可能的危害,并能够提供正确有效的防范。

参考文献

[1] 吕勃川.康脉Ⅱ号胶囊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分子机制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4.

[2] 占紫龙,艾江平,丰景斌,等.持续被动活动预防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评价[J].中国中医急症,2014,12(2):315-317.

[3] 万圣云,徐周纬,潘升权,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及诊断的研究进展[J].当代医学,2009,15(34):25-27.

[4] 曾祥永,周锡国,裴太蓉.骨科深静脉血栓形成因素及防治体会[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6):928-930.

[5] 陈嫣红,陈伟莲,刘伟琼.骨科大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J].当代医学,2011,14(27):4-6.

[6] 杨荷兰.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3,14(5):771-775.

[7] 宋利红.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4):347-348.

[8] 程金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的预见性护理[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2):55-56.

[9] 毛江洪,汪青山,钮心怡,等.临床血液流变学的研究现状[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3,15(5):148-151.

[10] Geerts W H, Pineo G F, Heit J A, et al. Prevention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the Seventh ACCP Conference on Antithrombotic and Thrombolytic Therapy[J].Chest,2004,126(3 Suppl):338S-400S.

[11]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预防骨科大手术深静脉血栓形成指南(草案)[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25(2):118-119.

[12] 占紫龙,艾江平,丰景斌,等.持续被动活动预防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评价[J].中国中医急症,2014,14(2):45.

[13] 嵇扬,沈娟,聂渝琼,等.血塞通注射液对二磷酸腺苷(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35(7):1405-1406.

[14] 陈锋,阳生光,蒋佩琴,等.血塞通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的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4,12(7):15-17.

[15] 罗国林.血塞通注射液在120例急性支气管炎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3):136.

[16] 刘清萍.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160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1):23-24.

[17] 曹洪,张颖,张功礼.血塞通注射液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实验研究[J].中医正骨,2008,12(5):6-8.

[18] 黄有荣,蒋攀峰.三七总皂甙预防兔创伤性肢体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9,13(3):15-17.

[19] 袁进,顾为望.血液流变学在临床疾病诊断、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7,25(7):406-409.

科技对社会的影响范文3

【关键词】社会因素;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5-243-01

翻译是一种以语言符号转换为形式,以意义再生为任务的跨文化交流活动,这种交流活动是发生在社会环境下的,又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演变丰富,翻译本身也就具有社会性,因而社会因素不可避免的对翻译活动起到多方面的影响作用。

社会发展呼唤翻译,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交流,而翻译在交流活动中起到了重要桥梁的作用。正因为有了翻译,人类社会才从封闭走向开放,打破彼此之间的阻隔和界限,翻译就是因人类交际所需而产生的。翻译作为人类社会历史上最悠久的活动之一,从早期的原始部落到现在的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从文艺复兴时期古典书籍的传播到如今东西方文学科技政治等领域的交流,翻译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翻译,欧洲文艺复兴之前,社会处于一种中世纪的黑暗文化环境下,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一直被当作是光明,进步的典范,因此为了满足社会的进步要求,翻译在15,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一次。,新兴资产阶级中的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希腊,古罗马艺术文化来宣传人文主义思想,从哲学,艺术和文学等方面涌现了许多翻译家。。,而在五四时期和期间,鲁迅,等翻译介绍外国文学的目的是引入新思想新文学改变旧思想旧文学。

社会的开放程度影响翻译。早在中国清朝初期之际,西方传教士对西学的翻译,首开西方科技引入的先河。晚清时期,清朝从与西方的对战的历史经验教训中意识到了科技上的落后,为了维护清朝通知,因此筹建洋务派来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从开办军事工业到洋务学堂派遣留学生,科技翻译到了一个新。当今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科技翻译正朝着分工明细化,专业化的方向迈进,以符合更高层次的交流需求。

科技对社会的影响范文4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新思维

1传统工艺美术概述

我国的历史是当前世界上持续久远的国家,国得以传承的工艺美术较其他国家而言,有着丰富的种类,这是全世界人类的财富。受到社会的变革、战乱及经济的发展,导致在我国很多的工艺美术淹没在历史长河中。当前仅存的工艺主要在民间,后续的传承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以雕刻、刺绣、陶瓷等工艺品为例,其主要是在传统的工艺制作基础上增加了富有当地特色的艺术,使得各地的生活能在作品中得以表达。这种艺术展现形式与当地的生活习惯、社会情况以及文化变革都有着非常大的关系。从我国的历史回溯,青铜器的鼎盛时期主要在夏商时期。该时期的青铜器技术相对成熟,以四羊方尊为例,当时的青铜锻造技术在四羊方尊在上得以体现。其整体的结构处理和细节处理,非常细腻。从侧面反映可以了解到,当时羊代表着权力,当时喜欢在青铜器上展现出羊的形象。对现在而言,这种工艺美术的价值,不单是审美的价值,同时能让研究人员通过对工艺品的研究,了解历史,了解夏商当时的社会、文化、风俗等[1]。

2传统工艺美术的现状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我国的传统工艺在创造与消亡中不断重复。特别到了近代,受到剧烈社会变革的影响,很多传统工艺已经失传,对人类而言是非常大的损失。由此可见,传统工艺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当前社会的发展,造成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有几个原因:1)需求量不断减少。近代的科技发展在人类历史上是非常突出的,整个社会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工艺品无法满足人们对生活的需求。特别是近些年,人们追求的是高科技产品,对产品的要求是方便、简单、操作性高。而传统的工艺品受其技术的,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更改重要的是在使用的过程中,这些工艺品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其进行保养,与现代的科技产品对比,有了较大的缺点。2)缺少创新的能力。传统工艺的传承依托于工艺品,而当前市面上的工艺品更多的还是沿袭传统的制作内容及方式,在制作题材及技术上缺少创新,未能很好地融入时代中,使得现代人们对其接受程度不断降低。这种现象使得传统工艺品不断面临着淘汰,传统工艺面临失传。3)传承原因。以往的传统工艺技术其难度一般较大,到了现代,很少有大范围的传承。这个现象主要是有工艺的制作难度、时间以及市场的需求变小等原因。久而久之,很多的技术逐渐失传。当前能得以保存的技术非常少,导致我国的传统工艺面临着断层的情况,为了解决该问题,文化创意产业下的中国传统工艺美术需要对其发展状况进行一定的变革,以达到工艺传承的目的。

3文化创意产业对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影响

文化创意产业以传统文化作为主体,在上面进行思想的创新,通过艺术和技术进行良好的结合,在满足实际使用需求的基础上,达到艺术美感的体现,同时确保工艺技术能得以传承。近些年,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影响下,传统工艺的相关情况得到一定的改变,主要是思想上进行了一定的变化。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对当前社会的新文化进行吸收,慢慢丰富工艺的创作元素,使其更加贴合百姓的生活[2]。在我国的引领下,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不断对世界各地造成巨大的影响。以传统服饰为例,近些年我国掀起了汉服的风潮。每当节假日,不少少男少女身穿汉服,进行踏青、采风。固然受到人们审美潮流的影响,但当前不少公司对汉服的制作,不再是采用传统的原料,而是根据服饰的特点,选用合适的布料进行制作,以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古代的民间传统服饰主要还是以麻布大衣为主,一是能起到保暖作用,二是耐磨损。当前最受欢迎的汉服却是襦裙、褙子等更能体现美的服饰。由此可见,人们对传统工艺美术的喜好,实用性是非常重要的判断条件之一,另一个判断条件则是传统工艺品的美感。在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结合当前人们对传统艺术品的需求,对其进行改变,使其符合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

4在文化创意产业下传统工艺美术思维创新策略

当前人们的生活不再是以往的衣食住行,在更多时候,人们对美好事物有着更多的追求,这也导致人们的艺术鉴赏能力不断在提升,促使着传统工艺对艺术的展现不断在变化,对其创造思维进行新的变革。通过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当前情况的剖析,笔者认为在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传统工艺的主要受影响因素在于艺术和技术两方面。只有在这两个方面进行创新,传统工艺才能得到更好地推广,为社会所接受。

4.1加强对艺术创作的创新

我国悠长的历史除了文字的记载及民间的口口相传,传统工艺美术也是其非常重要的载体。通过工艺美术可以对各个朝代的社会情况进行了解,对当时的生活、文化进行研究。同理,在当代,工艺美术需要发展,必须结合当前的社会状况及需求,采用新的创造理念、新的思想和技术,对传统工艺美术进行变革,使其成为现代的艺术品,展现它的实用性和观赏性[3]。

4.2对技术进行创新

传统的制作工艺是以当时的社会环境及制作材料、工具等进行艺术创作的。随着社会的变革,现代社会的节奏更快,工具和材料的发展也不断在进行。在进行艺术品创作的时候,需要结合当前的社会情况,对技术进行创新,采用当前社会特色的材料、工具进行创作,在原有的技术上进行升华,使得传统工艺在当前社会能进行变革,适应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速度,让历史的珍宝得以传承。以茶具的设计为例。我国的茶文化传承几千年,为了能更好地品尝茶叶,人们对茶具的制作也在不断发展。从最早的石器到瓷器再到现代的玻璃制品。从这些材料的演变可以看出,其主要的变化还是在于材料的选择。而材料的发展受限于科技的变化。传统的茶具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和其所属的区域也有着非常大的关系。茶具的设计制作,必然是当地人的思想体现,是其茶道的体现。通过对当地茶具的鉴赏,能更深入地理解当地人对茶文化的态度。而地区不同,茶具制作的材料也各不相同。在我国传统的茶具设计中,对设计的影响主要也是体现在设计师对茶文化的理解中。一是与生活的结合,对生活的体现。二是对材料的选择,对工艺的改进[4]。

科技对社会的影响范文5

关键词: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伦理道德;可持续发展

一、科学技术的伦理审视

(一)科学技术罪恶论

此种观点认为,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非但不能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正比,相反会使人们的道德越来越堕落。这种思想最早的代表为老庄学派。“只有无知无识的婴儿才保持着高尚的道德品质”老聃如是说。在资产阶级的伦理思想家中,也有一部分人认为,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的道德越来越趋于沦丧的地步。卢梭认为:科学艺术和文明的发展,是社会一切恶习产生的根源和资本主义社会越来越严重的道德败坏的诱因。“科学和文艺日益进步,可是人类变得愈来愈坏了”,“一切甚至道德本身,都诞生于人类的骄傲。因此科学与艺术的诞生乃是出于我们的罪恶。”这些思想,把科学技术看成人类道德堕落的原因,以致最终走上主张人类应当回复到无文化、无科学、无法律的自然社会的道路。虽然这种观点包含着对资本主义社会片面强调科学技术而不重视道德品质的批判,但也包含着对资本主义社会道德日益堕落的控诉。

(二)科学技术自善论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会使人们的道德水平自然而然的提高是这种理论的主要观点。爱尔维修和霍尔等人认为,道德和幸福的客观基础是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所谓道德是使自己和别人都有幸福生活的行为。他们一致认为,“人类行为的准则是利益和需要,这也是人类道德努力的准确尺度。人们的道德情感、道德观念的前提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发展,同时人们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观念也会依据社会的和个人的现实利益而变化。”同时,他们也都认为科技越发达,物质财富越丰富,就越能使个人得到幸福,越能使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达到和谐。

(三)伦理学的观点

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最终意义上说,必将有利于人类道德水平的提高。生产关系才是决定道德这一社会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所在。”这是在一定的生产力的基础上产生的,是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并随着生产力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推动劳动者能力的提高和生产工具的改进,导致社会生产力的变化,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引起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从而推动着人类道德进步的是科学技术的发展。

同样,科学技术在道德发展中的作用问题,必须被放在一定的历史范围内,加以辨证地考察。科学技术的发展,物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以及随之而来的整个社会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在客观上务必将比已往任何历史条件下更有利于人们道德水平和道德觉悟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即不能决定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也不能成为判断社会道德水平的直接依据和标准,虽然他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对人类的道德状况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判断一个社会的实际道德水平,应该主要以居于这个社会的主导地位的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为依据。无论哪个社会的道德体系,都主要以它的基本原则和行为规范来为这一社会的经济结构和相应的阶级利益服务。因此,判断社会道德水平进步与否,是不能只参考科技的发展的。

二、科学技术的环境之殇

科技对社会的影响范文6

【摘要】科学技术对伦理教育提出了新的风险,通过系统的伦理教育,形成对他人和社会所要承担的责任。激活伦理教育的功能,形成对后代及至整个自然界承担责任的伦理世界观。科技视野与伦理教育视野亟待对接,伦理教育既要应对现代科技风险带来的伦理难题,也要及时的调整教育向度以适应科技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科技风险;伦理教育;科技道德

新科技日新月异,科学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并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巨大财富与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科技知识本身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风险;科技开发活动中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科技成果运用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风险”[1],由此出现了种种反科技思潮。伦理学向来是伦理教育实施的理论基础和前提,伦理学领域发生了重大转向,伦理教育也要实现整体的转型。伦理教育需要到科技伦理那里挖掘资源,并以积极的姿态去主动摄取。今天,有必要加强科技伦理的研究与教育,树立科学的伦理教育观。科技风险语境下的伦理教育是有别于科学知识的教育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应突出地运用伦理感化和道德的手段,使人们学会关心,懂得尊重,对人、自然、社会充满正义感和责任感,做到追求真理和实现价值的统一。

1科技风险语境下的伦理教育目标是形成正确的科技观

科技伦理要求形成学生正确的科技观。当代社会,科技的迅速发展及其影响的日益深刻,科学技术的负效应,科技与社会的矛盾日益突出。科学伦理教育要培养学生认识科学的伦理本质,并以怀疑、批判、理性和实证的精神去探索未知的客观世界,揭示客观规律,以达到对人、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要使学生对科学技术有正确的理解。

由于人们的以及看问题角度的不同,对伦理与科技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看法和认识也不同,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即:人类社会的有序运作有赖于伦理,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但必须明确:科技不是一切。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对科技进行全面、理性地判断已成为时代的要求。

在科技发展背景下,学生既需要辩证的思维方法,而且也需要正确的科技观的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技观,也是他们学习科学知识的基础与前提。学生作为科学技术各学科领域的未来的潜在人才,应该具有思想道德和文化科学的双重素质,需要建立合理的科学与人文的知识结构,而这些素质的形成与知识的获得需要正确的科技观的支配。“学校德育的影响纳入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之中,强调社会氛围的净化,注重社会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建设,给学校德育以更多的发展空间。”[2]现代科技观实际上已成为一种文化影响、支配着学生,科技观教育要与高速发展的科技结合,科技观的培育要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作为社会未来建设者与人,学生必须树立起人与自然协调的新科技观,把分离出的科技重新放回到整体中,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一方面,将科技观教育的内容补充到相应的课程内容中;另一方面,在专业教学中体现科技观的教育目标,引导学生从伦理的视角看待不同的科技活动。

2科技风险语境下的伦理教育的重点是科技道德教育

。道德规范是从实践中产生的,逐渐形成同行认可的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科技道德规范已成为社会伦理的重要内容。

科技道德具有调节功能、教育功能、认识功能等多重功能。。。认识功能表征道德的认识功能并不是指对具体科学知识的认识,而是指在价值中反映出来的或者能阐明道理选择条件的那种知识。

。因为科技活动的特点和科技的本质决定了在科技社会中,不可能是法本位,它只能是伦理本位,而且这种伦理本位可能要一直延续下去。。学生只有具有科技道德,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才可能有造福人类的宽广胸怀,也才有人格的升华。

3科技风险语境下的伦理教育要及时应对科技发展的伦理问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