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卞和的读音

卞和的读音

来源:宝玛科技网

卞和的读音是:biàn hé。

卞和的拼音是:biàn hé。 繁体是:卞和。 简体是:卞和。 注音是:ㄅ一ㄢˋㄏㄜˊ。 结构是:卞(独体结构)和(左右结构)。

关于卞和的诗词

《卞和泣玉图》  《春秋战国门卞和》  《谕宝·圭璧无卞和》  

卞和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春秋楚人。相传他得玉璞,先后献给楚厉王和楚武王,都被认为欺诈,受刑砍去双脚。楚文王即位,他抱璞哭于荆山下,文王使人琢璞,得宝玉,名为'和氏璧'。卞和[biànhé]⒈春秋楚人。相传他得玉璞,先后献给楚厉王和楚武王,都被认为欺诈,受刑砍去双脚。楚文王即位,他抱璞哭于荆山下,文王使人琢璞,得宝玉,名为“和氏璧”。

二、引证解释

⒈春秋楚人。相传他得玉璞,先后献给楚厉王和楚武王,都被认为欺诈,受刑砍去双脚。楚文王即位,他抱璞哭于荆山下,文王使人琢璞,得宝玉,名为“和氏璧”。参阅《韩非子·和氏》、汉刘向《新序·杂事五》。引《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昔卞和献宝,楚王刖之。”唐李白《鞠歌行》:“玉不自言如桃李,鱼目笑之卞和耻。”

三、网络解释

卞和卞和,又作和氏,春秋时楚国人。是和氏璧的发现者。汉语大词典:春秋楚人。相传他得玉璞,先后献给楚厉王和楚武王,都被认为欺诈,受刑砍去双脚。楚文王即位,他抱璞哭于荆山下,文王使人琢璞,得宝玉,名为“和氏璧”。《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昔卞和献宝,楚王刖之。”唐李白《鞠歌行》:“玉不自言如桃李,鱼目笑之卞和耻。”参阅《韩非子·和氏》、汉刘向《新序·杂事五》。国语辞典:人名。春秋楚人。于荆山得璞玉献于楚王,两次见疑,左右足遭刖,后楚王乃使玉人琢之,果得宝玉,遂命名为「和氏璧」。见《韩非子.和氏》。卞和[biànhé]⒈人名。春秋楚人。于荆山得璞玉献于楚王,两次见疑,左右足遭刖,后楚王乃使玉人琢之,果得宝玉,遂命名为「和氏璧」。见《韩非子·和氏》。其他释义:1.春秋楚人。相传他得玉璞,先后献给楚厉王和楚武王,都被认为欺诈,受刑砍去双脚。楚文王即位,他抱璞哭于荆山下,文王使人琢璞,得宝玉,名为'和氏璧'。

关于卞和的词语

和稀泥  薛卞之门  鼓腹含和  和事老  和颜说色  和而不同  地利人和  画荻和丸  和而不唱  调和阴阳  

关于卞和的造句

1、卞和献玉、马跃檀溪、司马荐贤、三顾茅庐、水淹七军、李自成称王、王聪儿等历史事件和故事,都被打上了“襄阳”烙印,载入典籍。  

2、卞和献玉、马跃檀溪、司马荐贤、三顾茅庐、水淹七军、李自成称王、王聪儿等历史事件、历史故事,都被打上了“襄阳”烙印,载入历史典籍。  

3、于是,卞和不顾山高路险,一路追寻来到五道峡,找到了美玉。  

4、听到随侯珠,王轩脑子一炸,春秋有二宝,卞和之璧和随侯之珠。  

5、没事的时候叶辰就在想,找到和赤壁的卞和如果能活到今天,一定是一位杰出的赌石大师。  

关于卞和的成语

地利人和  和颜说色  和而不唱  调和阴阳  你唱我和  画荻和丸  和而不同  鼓腹含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