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面巾的拼音

面巾的拼音

来源:宝玛科技网

面巾的读音是:miàn jīn。

面巾的拼音是:miàn jīn。 结构是:面(独体结构)巾(独体结构)。 注音是:ㄇ一ㄢˋㄐ一ㄣ。 繁体是:面巾。 简体是:面巾。

关于面巾的成语

纶巾羽扇  

面巾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面巾miànjīn。(1)用于洗脸的毛巾。(2)死者覆盖在脸上的布。面巾[miànjīn]⒈用于洗脸的毛巾。英facecloth;facetowel;⒉死者覆盖在脸上的布。英clothcover;基础解释:面巾,用于洗脸的毛巾,死者覆盖在脸上的布。

二、引证解释

⒈死者覆面的方巾。参见“面帛”。引徐珂《清稗类钞·服饰·面巾》:“面巾,本就死者覆面之巾而言,以绢为之,方尺二寸,即《仪礼》所谓幎目,盖古之通礼也。”⒉洗脸的布。引徐珂《清稗类钞·服饰·面巾》:“今之洗面者,亦称面巾。大别有二,一以水洗面时所用,一为拭尘秽时所用。”艾芜《印度洋风土画》:“这时麻面小伙子拿着湿漉漉的面巾,从甲板上走了上来。”⒊麪巾:亦作“麵巾”。即面筋。参见“麪筋”。引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三折:“本待发心吃斋去,则是无处买麵巾。”

三、网络解释

面巾面巾习称“毛巾”。毛巾的一个品种。综合释义:死者覆面的方巾。徐珂《清稗类钞·服饰·面巾》:“面巾,本就死者覆面之巾而言,以绢为之,方尺二寸,即《仪礼》所谓幎目,盖古之通礼也。”参见“面帛”。洗脸的布。徐珂《清稗类钞·服饰·面巾》:“今之洗面者,亦称面巾。大别有二,一以水洗面时所用,一为拭尘秽时所用。”艾芜《印度洋风土画》:“这时麻面小伙子拿着湿漉漉的面巾,从甲板上走了上来。”麪巾:亦作“麵巾”。即面筋。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三折:“本待发心吃斋去,则是无处买麵巾。”参见“麪筋”。汉语大词典:亦作“面巾”。即面筋。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三折:“本待发心吃斋去,则是无处买面巾。”参见“面筋”。《汉语大词典》:面筋(面筋,面觔)  拼音:miànjīn亦作“面觔”。亦作“面筋”。食品名。用面粉加水拌和,洗去其中所含的淀粉,剩下凝结成团的混合蛋白质就是面筋。宋沈括《梦溪笔谈·辩证一》:“濯尽柔面,则面筋乃见。”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七:“﹝仲殊﹞所食皆蜜也。豆腐、面觔、牛乳之类,皆渍蜜食之。”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谷一·小麦》:“面筋,以麸与面水中揉洗而成者。古人罕知,今为素食要物。”《红楼梦》第六一回:“春燕说荤的不好,另叫你炒个面筋儿,少搁油才好。”(1).死者覆面的方巾。徐珂《清稗类钞·服饰·面巾》:“面巾,本就死者覆面之巾而言,以绢为之,方尺二寸,即《仪礼》所谓幎目,盖古之通礼也。”参见“面帛”。(2).洗脸的布。徐珂《清稗类钞·服饰·面巾》:“今之洗面者,亦称面巾。大别有二,一以水洗面时所用,一为拭尘秽时所用。”艾芜《印度洋风土画》:“这时麻面小伙子拿着湿漉漉的面巾,从甲板上走了上来。”面巾:亦作“面巾”。即面筋。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三折:“本待发心吃斋去,则是无处买面巾。”参见“面筋”。国语辞典:洗脸用的毛巾。面巾[miànjīn]⒈洗脸用的毛巾。⒉覆盖死者脸上的方巾。英语faceflannelortowel,shroud(overthefaceofacorpse)​德语Waschlappen(S)​法语gantdetoilette辞典修订版:洗脸用的毛巾。覆盖死者脸上的方巾。

关于面巾的造句

1、先薄薄涂一层均匀按压,较高部位的鼻子、颧骨再加涂一层,涂前先用面巾纸吸掉油分和脏污。  

2、蚁群奋不顾身争前恐后的朝黑白而剑客二人扑来,二人不停的吞酒喷火,烧死不少蚂蚁,黑气冒出来二人没戴面巾不曾中毒这才相信离盛贤所言。  

3、复卷机、面巾机配套使用根据所需的长度、宽度、分切自动磨刀,有活动台板装置。  

4、只有克里内克丝面巾纸才叫的。  

5、最好是先用湿的卸妆面巾清洁皮肤,然后再上妆。  

关于面巾的单词

washrag  face cloth  facecloth  Kleenex  washcloth  

关于面巾的词语

侍执巾节  雨巾风帽  巾帼英雄  角巾素服  侍执巾栉  葛巾布袍  魏文手巾  巾车之恩  巾帼须眉  方巾阔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