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冀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期末考试(汇编)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动物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菜青虫总是取食白菜、甘蓝等十字花科植物 B.失去雏鸟的红雀连续给浮到水面求食的金鱼喂昆虫 C.黑猩猩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爬到箱顶取下高处的香蕉 D.刚出生的小袋鼠爬到母亲的育儿袋里吃奶
2、下列营养物质中,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 ) A.维生素、无机盐、水 C.糖类、脂肪、蛋白质
B.脂肪、无机盐、糖类 D.脂肪、维生索、水
3、“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插柳”采取的方法是( ) A.嫁接
B.分根
C.扦插
D.杂交
4、比较大肠杆菌、酵母菌、黑藻叶片细胞和人体口腔上皮的细胞结构,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只有口腔上皮细胞不具有细胞壁 C.只有大肠杆菌不具有细胞核
B.只有黑藻叶片细胞具有叶绿体 D.只有酵母菌具有细胞质
5、珊瑚虫和血吸虫的共同特征是( ) A.背腹扁平 C.身体呈两侧对称
6、蜜蜂采蜜可以帮助植物( )
A.去除多余的花蜜 B.传播花粉 C.传播种子 D.保存花粉 7、下列有关生命演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原始生命是地球上生物的共同祖先 B.人类起源于古猿最直接的证据是化石
C.人类进化的过程为:南方古猿→直立人→能人→智人 D.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8、用基因组成是Aa的青州蜜桃枝条为接穗,嫁接到基因组成为aa的青州蜜桃
1 / 8
B.身体呈辐射对称 D.有口无肛门
砧木上,所结蜜桃果肉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的概率是( ) A.25%
B.50%
C.75%
D.100%
9、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是( ) A.蝙蝠
B.蜘蛛
C.鸟类
D.昆虫
10、下列都属于腔肠动物的一组是( ) A.海蜇、水螅 C.绦虫、血吸虫
11、鲫鱼游泳时动力来自于( ) A.胸鳍的摆动 C.腹鳍的摆动
B.背鳍的摆动 D.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 B.珊瑚虫、涡虫 D.涡虫、水螅
12、当血液通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氧含量发生变化。下列能正确表示该变化的曲线是( )
A. B.
C. D.
13、细胞遗传信息主要存在于(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14、侧柏是园林绿化常用的树种,属于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比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都能产生种子
C.受精过程都脱离水的
B.种子外都有果皮包被 D.根茎叶内都有输导组织
15、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观点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为了适应污染的环境,桦尺蛾的体色由浅色变成深色 B.昆虫的保护色和食虫鸟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C.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去吃高处的树叶,因此颈变得很长 D.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的身体就产生了白色变异
2 / 8
16、“飞禽走兽”中“禽”和“兽”分别属于哪一类生物( ) A.都是哺乳动物 B.哺乳类和鸟类 C.鸟类和哺乳类 D.都是鸟类 17、小敏同学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对应的解决方法,正确的是( )
A.物像不清晰——调节光圈 B.物像偏右下方——向左下方移动玻片 C.视野较暗——用平面镜反光 D.物像太小——换高倍目镜或高倍物镜 18、下列植物中属于种子植物的是( ) A.水绵
B.葫芦藓
C.油菜
D.肾蕨
19、血红蛋白的特性决定了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 A.运输氧气 B.运输二氧化碳
C.运输养料
D.运输废物
20、从鱼鳃流出的水和从鱼口流进的水相比,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发生变化是( )
A.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C.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增多
B.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D.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减少
21、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影响和改变着环境。下列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荒漠中的植物-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 B.雨露滋润禾苗壮
C.蚯蚓能松上壤,提高土壤肥力 D.南极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 22、家兔的牙齿分化为( ) A.门齿和臼齿 C.犬齿和臼齿
B.门齿和犬齿 D.门齿、臼齿和犬齿
23、下列动物行为从获得途径上看,不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A.老马识途
B.飞鸽传书
C.孔雀开屏
D.惊弓之鸟
24、与其它动物相比,哺乳动物后代成活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 A.用肺呼吸
B.胎生、哺乳
C.心脏四腔
D.体表被毛
25、哺乳动物是最高等的一类动物,有很强的生存能力,下面相关述错误的是( )
A.胎生、哺乳提高了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率
B.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
3 / 8
C.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能对环境的复杂多变及时作出反应 D.不断变化的体温,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扩大了分布范围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和________。
2、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__________,身体和__________都分节。
3、水生动物的运动方式一般为__________,蜗牛的运动方式为__________,鸟类的运动方式以__________为主。
4、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 ,完成该活动的神经结构是__________ .
5、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叫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分为_________因素和_________因素。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36分)
1、如图是生物兴趣小组成员王同学在学校展示的部分动物图片,据图回答问题:
(1)若将图中动物分成AC和BDEF两类,则分类依据是______。
(2)E和F是典型的肉食动物,F撕下肉后直接吞下,E将肉类切下、撕咬并咀嚼后才下咽,决定两者进食方式不同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动物E的牙齿有______的分化。B与D产的卵表面都有卵壳,但B后代存活率明显高于D,这是由于产卵后,B有孵卵和______行为。
(3)D的角质鳞片与C的______(填结构名称)能防止体内水分散失,以适应干燥的陆生环境。生理功能上,动物______(填字母)的神经系统有完备的体温调节中枢。
2、图(一)为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图(二)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4 / 8
(1)人体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是图(一)中的[____]_____,[____]_____不仅是气体的通道,而且还能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和______。 ....
(2)图(二)所示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_____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进行______交换。
(3)图(二)中a代表的物质是_____,血液从毛细血管的[4]端流到[5]端后, 成分变化是_____气体含量增加。
(4)图(二)所示的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时,图(一)中[3]_____应处于_____状态。
3、图依次为家鸽、鲫鱼、青蛙、蝗虫、大熊猫五种动物,请据图回答问题.
(1)A类多数能飞翔,与其生活相适应的特征有:身体呈______型,可以减小飞行时空气的阻力;体表被覆________;前肢变成________;_________发达,牵动两翼完成飞翔动作。
(2)B生活在水中,它的呼吸器官是鳃,在市场上买鱼,如果鳃的颜色是鲜红色,则是新鲜的鱼,这是由于鳃里面有丰富的___________,可以进行气体交换 (3)C肺不发达,需要借助______辅助呼吸,幼体必须生活在水中,用______呼吸.
(4)D的体表有______,具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水分蒸发等作用.
(5)E在生殖发育方面的特点为__________.
(6)图中体内无脊柱的动物是_______________.(请填写字母)
5 / 8
四、实验探究题。(共1个小题,共14分)
1、生物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想探究酵母菌生长繁殖所需要的条件,设计了下面一组实验。室温下,在A、B、C三个烧瓶中均加入等量的酵母菌,其他条件如图,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实验中,A、B两组装置的变量是_____,以葡萄糖为变量的一组对照实验是_____。
(2)一段时间后,能产生气体的是_____瓶,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了_____气体。打开该瓶瓶塞,还会闻到一股酒味,说明同时还产生了_____。
(3)实验说明酵母菌的生长繁殖需要_____。
(4)酵母菌在人类的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试写一例:_____。
6 / 8
参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C 2、C 3、C 4、D 5、D 6、B 7、C 8、D 9、D 10、A 11、D 12、D 13、D 14、B 15、B 16、C 17、D 18、C 19、A 20、B 21、C 22、A 23、C 24、B 25、D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7 / 8
1、观察法 实验法 2、外骨骼、附肢
3、游泳 爬行 飞行 4、反射 反射弧 5、生物 非生物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36分)
1、是否存变态发育 门齿、犬齿、臼齿 育雏 外骨骼 BE
2、1 肺 2 膈肌 收缩
3、流线 羽毛 胎生哺乳 D
四、实验探究题。(共1、水 AC A 面、酝酿
呼吸道 清洁 一 气体 二氧化碳 氧气翼 胸肌 毛细血管 皮肤 鳃 外骨骼1个小题,共14分)
二氧化碳 酒精 有机物、水分 制作面包、发 8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