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刘彭芝教育思想与实践》有感
首先非常感谢教委领导和学校领导,为我们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也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根据教委暑期工作会议关于在全区各个学校广泛学习《刘彭芝教育思想与实践》一书的工作意见精神,我校领导决定在全校教师队伍中深入开展“读、学、用《刘彭芝教育思想与实践》”学习月活动。在本次长达两个多月的学习中,我坚持做到深入阅读和仔细品味,感受着“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我认为这次的学习不仅使我们山区教师从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上得到了及时充电与更新,同时也使我们的教育灵魂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如果有人要问教育是什么?教育的意义又是什么呢?可能有人会说教育是职业,有人会说教育是事业,有人会说教育是科学,有人还会说教育是艺术。人们对教育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理解,但读完《刘彭芝教育思想与实践》一书,我认为在教育中涵盖一切、贯穿始终的,应该是“爱”。
“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这也正是刘彭芝校长的教育理念。刘校长认为“爱是自然流溢出来的奉献。有了爱,教育工作者才能视学校为家庭,视学生为子女,视同事为手足;才能有信念,有责任、有激情;才能把教育事业当作人生大事,全心全意,坚定不移,无怨无悔。”
爱和尊重是刘彭芝教育思想的基础,也是其教育情怀之魂魄。用刘彭芝校长的话来表述,“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爱是自然流溢的奉献;尊重是教育的真谛,尊重是创造的源泉”。
这种爱的表达既是无微不至的关心与呵护,又是不由自主的真情的流露,更是一种至高的境界。刘校长认为,“教育,是我的人生大事;爱,是我在教育岗位上进德修业的原动力。”有没有深爱、大爱,可能就是教书匠和教育家的显著区别之一,刘校长把爱 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之上,完成了由爱到大爱的升华。教育的爱体现在对生命的尊重、对人的尊重,由此满足了学生和教师的个性化、多样性发展需求,如此看来,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何附中能够成为一个神奇的校
1
园,国际性、全国性大奖在不经意间就会出现。
从教四十多年,刘彭芝一直生活在基层,工作在教育的第一线,始终是一个行动者、实践者,最终成为了一个著名的教育家。刘校长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人的发展,教育的真谛是对生命的尊重和爱,教育的意义在于把人的本质引申出来,引申出一个超越自己而站立起来的人,赋予人以更丰富的内涵,使人获得尽可能全面、充分、自由的发展,使人生活得更美好,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是让人的潜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让生命的能量得到充分释放,获得一种愉悦身心的成就感。
面对不同的挑战,承受着各种压力,刘彭芝校长每天都在无私无畏地战斗着,她每天的工作时间几乎都长达16个小时以上,如果以8小时工作日计,刘彭芝已经拼命奋斗了90年以上。但是刘校长却说,“我是为教育而生,为教育而活着的人。”
做老师时,刘彭芝希望做一名好老师,每当看到那些聪慧灵秀的孩子,她就会有想要融入他们的智慧、发掘他们的潜能的冲动,她的青春、她的全部心血都奉献给了自己的学生。从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之所以能成为一代名师的法宝:是她自然流露的爱与尊重,是她发自内心的对教育的渴望和信念。
当校长了,刘彭芝希望自己是一个好校长,她的理想是“办一所世界顶级的学校,一所令世人仰慕和向往的学校。它希望吸引世界各国的孩子到这里学习,当这些孩子离开学校后,都能成长为各个领域的杰出人才;在他们回忆起母校时是充满深情的,是无限留恋的。”这所学校会同世界其他一流名校,共同引领基础教育的未来。
无论是做老师,还是当了校长,几十年如一日不变的是刘彭芝校长的无私奉献和忘我付出,是她对学生的深厚爱心,是她对教职工的深度关爱,是她对教育事业的一腔热情,是她忧国忧民
2
的厚重历史使命感,并逐渐表现为对教育所产生的一种心灵状态,达到了一种心灵境界。
刘彭芝校长爱她的学生,爱她的同事,爱她的学校,更爱她的国家乃至人类,她要让她的学生接受世界一流的教育,她要让她的老师在世界一流的环境中成就世界一流的工作业绩,因此,刘彭芝校长每天的睡眠时间仅有三、四个小时,她的身上似乎蕴含着无穷无尽的激情和能量,感染了附中的干部教师,进而感染了附中的学生,同样也感染了我们广大的山区教师,感染了我。是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尊重学生和爱学生是教师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品质。只有具备这样的品质才能获得学生对你的信任;只有让学生体会到了你对他们的真心关爱,他们才会接受你的教育,接受你所传授的知识。
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学生,都能给予公正的爱,我始终觉得这样的人格才是真正伟大、有魅力的人格。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需要各种爱,既要有父母给予爱,更要有老师的爱,学生们在学校里最渴望的就是来自教师给予他们的那种发自内心的爱。其实这种感觉,我觉得我们每个人在学生时代都有这样的体会。记得我在上小学时候,只要老师拍一下我的肩膀或者摸一下我的头,我都会高兴很长时间,也特别愿意听这个老师的课。教育活动是双边的,只有你感到老师对你的爱,你就会深深的爱上这个老师。
让我们所有的教师一起来向刘彭芝校长一样爱我们的教育事业吧。让我们的爱使孩子们的内心感到温暖,能洒向每个学生,让我们的爱心如同太阳,照亮别人,也照耀自己,使整个世界熠熠生辉吧。
“以爱育爱”,一个学生如果能够在童年时期得到足够的爱,那么他的心灵中就会满爱,当他长大后,他就会知道感激,把这种爱洒向他人,回报这个社会。
让爱成为我们教师人格中最闪亮的部分吧。我一直在想,如果教师的人格是一种无穷的榜样
3
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则是这种力量的原动力。这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座右铭。只要有高尚的人格和对学生、对教育事业无私的爱,你、我、他,每个人都是一个教育家。
汤河口中学 张娟
2011年11月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