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垃圾飘过来》教学设计 课题内容 授课班级 太空垃圾飘过来 计算机1班 课时安排 授课类型 1课时 阅读课 学习主体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他们具有逆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具备利用科学手段进事物的分析能力,通过课程的实施,意在让学生理解其中的科学情分析 学道理,培养科学精神,加深学生运用科学的头脑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意识。 《太空垃圾飘过来》选自外研版《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五教学板块,本单元属科技类散文,文章在赞美人类探索太空伟大成就的同时,客观地说明了“太空垃圾”的产生、危害及其现状,提醒人类在前进的道路上必须重视“太空垃圾”对地球的隐患。 1.体会作者人格的形式外化所表达的情感;学习其准确严谨而又富有感染力的教学目标 语言。 2.能够准确分析本文层次结构,理解其中的科学道理。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热情,树立为祖国的繁荣和发展努力学习的信念。 教学重点 加深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增强职业学生的忧患意识。 教学难点 掌握科技散文的写作方法,概括说明太空垃圾构成的隐患。 教学方法 启发式、列数字、例举法、比较法 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具准备 课件、太空科普视频 教学过程 环节时长 预习 教师活动 课前小组作业: 1.观看教学课件。 2.让学生查找有关太空的资料。 3.充分预习课文。 学生活动 分小组搜集资料。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养成筛选信息、整理材料的习惯。 预设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为完成教学目标做准备。 教材分析 一、揭示课板书课题,质疑:当你第一次看到这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题,激发兴个课题时,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什么景象,料解答。 趣 有什么疑问? (2分钟) 引导归纳,体会题目的比喻写法。 二、初读课过渡:这太空垃圾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文,整体感呢?赶快打开书再读一读。 知 1.自由读文,要求:读通课文,遇到(10分钟) 难读的词、句多读几遍,想想课文主要写什么? 2.检查自学情况 展示词语: 陨落 逸出 遨游 防范 卓有成效 点名读(随机正音:陨、逸)—齐读(揉理解与感悟为一体) 3.用上述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领取学习任务。 认真诵读全文,使语文课的特点真正得以体现。 学生认真在课本上划出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 学生体会行文用词的准确及使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在文中找出具体的实例来证明太空垃圾——人类自设的隐患。 明确任务放手让学生初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借助需要检查的字词,了解梗概,一举多得。 三、再读课1.默读课文,找出太空垃圾的形成与文,了解结特点,用波浪线画出来。 构 2.说说课文的介绍和你想象的太空(10分钟) 有什么不同?指生说,出示句子: 通过先进仪器观测发现,目前在太空中大大小小的碎片约有3500万个,形成大约3000吨太空垃圾。 (这里运用倒叙让学生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 (1)自读交流读懂了什么。 (2)2001年3月,“和平号”陨落时形成的空间碎片会不会对太空中的航天器造成损害?特别是会不会掉到地球上人口稠密的地区? (3)思考太空垃圾的形成? 运载火箭和航天器在发射过程中产生的碎片,航天器表面材料的脱落,材料的逸出,火箭和航天器爆炸、碰撞过程中产生的碎片。 (朗读体会科技散文的结构是作家人格的形式外化。太空并非是一片净土) 深刻感悟文本,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简单地分析关键词语在文章中的作用。 通过分析过渡在文中的作用,有助于学生体会前后文之间的有机联系。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养成带着问题朗读文本的学习习惯,并能筛选出有效的学习信息。 四、研读课教师强调任务: 文,体会作过渡:这些太空垃圾以每千米的速度用 飞行,尽管它们的体积小,但由于速度很(15分钟) 快,一旦与正在工作的航天器相撞,也会把航天器撞毁。航天器从设计、制造到发射上天,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运行中哪怕出一点小问题也会造成难以估价的损失。 1.体会太空垃圾的危害性? 出示幻灯片: 1996年7月法国“樱桃”卫星被一块10年前本国的“阿丽亚娜”火箭末级爆炸后的碎片撞击,所幸没有击中要害,卫星严重倾斜,曾一度失去控制。俄罗斯的“宇宙1275”卫星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这颗卫星在与太空垃圾相撞后发生爆炸,变成了废铜烂铁。 由此可见:太空垃圾正在威胁着航天器的安全。 2.想象太空垃圾对地球、对人类的危害? 出示幻灯片: 如果大的碎片掉到地球上的人口稠密的地区,会给地球带来灾难;如果是携带核燃料的航天器陨落到地球上来,将造成核污染。 由此可见:对地球、对人类的危害更可怕 出示资料片: 2009年2月12日,俄美卫星太空相撞事件及13日央视新闻1+1点评,地球已被太空垃圾包围成为一个大大的脏毛球。太空垃圾以每年2%~2.5%的速度增长速度,以至到2300年太空 将出现交通堵塞现象,应引起全人类的重视。由此可见:“太空环保”任重道远。 学生思考学习任务,以小组为学习形式,分组讨论、交流。 太空垃圾正在威胁着航天器的安全。 太空垃圾对地球、对人类的危害 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认真分析资料片。 用典型事例说明其危害性,具体、真切。体会打比方的手法,及行文用词的生动。 引入帮助学生对太空垃圾危害的理解。并深刻意识到在未来的科技发展中,提高我国观测和规避空间碎片能力,控制空间碎片的增加的任务艰巨。 五、拓展延师质疑: 伸,思维升1.对于这些讨厌的太空碎片,目前只华 能看着它们逍遥法外,自由自在地飞荡(5分钟) 吗? 教师引导:如何理解“逍遥法外” 2.如何解决太空垃圾问题?能不能制作出像我们的电脑回收站这样的 “清洁工”? 出示资料: 美国科学家设计出了一个名为“空间工友”的航天器。 3.概括说明太空垃圾构成隐患的原因? 教师引导归纳:概括说明太空垃圾构成的隐患及处理建议,还可以用上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六、课堂小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环保的概结 念也在不断地延伸。人类在爱护地球家园(2分钟) 的同时,也要重视太空环境的保护。希望 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在宇宙中遨游时,面对的是一个干净、美丽的太空。 七、布置作(一)积累: 业 摘抄文中科学信息。 (1分钟) (二)拓展练习: 既然太空碎片有如此大的危害,人类是否应该停止探索太空的脚步呢?请你写写看法。(运用科技散文的写作方法) 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并分析问题。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学生踊跃作答。 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思维的内驱力,促进思维发展。 思考,小结,笔记。 围绕重点、难点,梳理教学内容。 记录写作要求,初步整理材料。 积累作业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整理材料的能力。 拓展练习让学生在读、说的基础上动笔实践。下笔成文。 教学反思教学开始我就提出悬念:太空是什么样子的?同学抽象思维活跃,大胆发言,我还打破了以往的教法,大胆运用倒叙法、使学生的逆向思维得以升华,显然,通过这样别开生面的教学方法讲解抽象的科技散文,激发了学生的科学兴趣,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在相互讨论中使问题更加清晰化、明朗化,最终让大家获得正确的认识。 太空垃圾飘过来 一、太空垃圾的形成: 在发射过程中产生的碎片,航天器表面材料的脱落,材料的逸出,火箭和航天器爆炸、碰撞过程中产生的碎片。 二、太空碎片的危害性: 对航天品的危害、对地球的危害 三、“太空环保”任重道远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