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峡桥
——县新市军后代联谊会副会长 胡继凯
京山县新市镇水峡口村有一座古桥,现保存完好。 水峡口:这个名称、名字、地名;这个古老而神奇的地名;历史悠久、现名现实。水峡口对新中国的诞生作出过贡献,在抗日战争、战争这里是党新四军根据地,是京钟、京山县委活动中心、京钟县六合乡所在地。
水峡桥位于水峡口村正部位。水峡河中游,据《京山县志》、《光绪八年版》(注清光绪1875年—1908年光绪八年是1883年)。记载“京山县南五里杜溁修,明成化举人,任南昌、嘉兴知县此桥为单孔石拱桥。”“明年成化年(公元1465年—1487年)是明宪宗先见深的年号明代使用成化这个年号一共23年,成化皇帝朱见深是第八任皇帝”。“明代时因未修惠亭山水库距县南只有约五里。”而今京王公路(京山至王集)是9公里。
水峡河上游:东:源于马鞍山(牛屁眼)泉、观山(花篮沟)泉两股泉水流入曾家冲河;中:源于空洞山(白龙潭)泉聚入杨家冲河;西:源于虎牙头山(胡家头)(虎头)泉聚入长堰堤河;曾家冲、杨家冲、长堰堤三条河流交汇为三叉河;三叉河下10米即是尸骨泉是水峡河的主发源。尸骨泉位于水峡桥上游六十米,河水常年不息,清彻透明。
水峡桥下游50米有一座石墙滚水坝,坝全长46.8米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