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之下音乐、美术教师的教学设计
2021年,“双减”号角响彻各地,一股教育变革之风卷向全国上下。这一次的“双减”改革举措在义务教育领域内影响重大。
我们应响应,精准施策,以提升综合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在课后服务中,在日常活动中,让孩子站在课堂正,站在舞台正,站在美育正,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探索,不断创新。采取一系列探索和举措,丰润美育内涵,以美育为主,促“音美”学科精彩回归。
一、“乐学堂”,以“三个规划”促进音美教学高质量
学校精准研发“乐学堂”,以“乐阅读、乐背诵、乐表达”为主题,采用“2015课堂教学模式”,即35分钟一节课,教师讲授20分钟,学生学练结合至少15分钟,使学生学的快乐的同时练的扎实。音美教育是“乐学堂”的重要承载,它独特的育人功能可熏陶浸染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学校大力推进音美“乐学堂”,以下面“三个规划”为基础积极提高音美学科教学的质量。
1.规划音美管理。
在中小学教育体系中,既要满足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还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从而达到丰富学生生活,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效果,所以音美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为此,学校将积极响应国家“五育并举”培养要求,对音美教学给子了高度的重视,
在遵循“开齐课程,开足课程,开好课程"的原则上,对音美教师专业成长做出明确规划,对课堂教学提出具体要求,对学生能力提升制定量化目标,以此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2.实践音美教研。
学校将落实“双减”的首要举措是推行“三个一”教研,即每学期一次大教研,使学期任务有计划;每周一次的学科教研,研讨课堂教学教什么,怎样教;每日一次微教研,结合具体学情,细化调整集体备课内容。
音美学科专业性较强,我们在教研室体音美组的指导下,抓紧抓实教研活动,相互切磋音美教学技能,大练音美教学基本功,对照音美新课程标准、结合学情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加强教学反思。发现问题,大家一起研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教研中,多收获,多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多提升专业素养,多体音美教学的最新动态、最新理念有更深的了解。
3.特色音美课堂。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音美课堂也有自己独特的小亮点,我们积极倡导“乐学堂”,把好两个关键点:
(1)课堂是生长的。音美课堂是开放的、灵动的、双向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展示美、表达美、歌唱美,让学生对每节课都有不同的感受、期盼、收获与进步。老师根据教材认真执教,因地制宜地开创多样化的教学内
容,不仅教会学生基本知识,更能培养学生各种技能,让学生做到节节有训练,堂堂有提升,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激发学生全面发展。
(2)课堂是快乐的。我们让学生在歌唱中、绘画中感受到乐趣,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快乐元素:是轻松、是畅意、是头脑的休养,是个性的释放。课堂中,老师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关心学生,给予学生帮助与提升,在宽松、愉悦、积极、进取的氛围中激活快乐因子,享受音美课程带来的无限乐趣!
音美教学在这个学校有共性,但各个学科也有自身独特的魅力。
(1)名师引领音乐课堂。学校音乐学科设有专职老师X人,近两年将培养出X位省级教学能手,她们将引领组内老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不断锤炼,以聆听音乐、音乐的感受与认知、音乐的表现与表达、音乐与创造力等方面为切入点,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即时性的教研、相互的探讨、不断的打磨,使音乐课堂成为师生技能展示的平台,个性发展的通道。
(2)特长导航美术课堂。省级能手的民间剪纸,区级能手的刮画,马勺脸谱。我们的美术课堂主张教师发挥长,各显其能,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趣味、审美格调,使他们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和表现美,创造美的双手。
二、“1+N”延时,以艺术教育为学生全面发展赋能。
“1+N”是学校构建的一项课程管理体系,在不同的领域内它们代表不同的内涵。在课后延时服务这个新兴的课程中,“1”指每周一次的社团活动,“N”指多种项目的选择。
为了让课后延时更好的服务于学生、家长,学校设身处地为家长着想,尽心尽力的为孩子们的发展着想,学校制定了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大力推行“1+N”课程。将社团活动融入到课后延时服务中,保证每个年级,每个班每天都开展一次不同活动内容的音美社团活动。
“多种项目”创设的初衷就是学生的兴趣爱好。为满足不同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学校的特色社团有30多项。美术组让热爱画画与手工制作的孩子都能找到成长的沃土,手工、剪纸、彩泥、书法、水彩、国画……让双减之下孩子的生活色彩缤纷;音乐组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充分发展个性的空间,民族舞、街舞、合唱、竖笛、葫芦丝等不同社团。美术、音乐各个社团培养着孩子们的兴趣,护佑着孩子们在“双减”的时代浪潮中,向阳而长、顺风而行。
三、“润美”特色活动,彰显音美教育的魅力
1.主旋律育人,厚植学生红色基因
为了落实区教体局“唱响主旋律”文件精神,学校以党的百年华诞为契机,将“校园唱响主旋律、班班课前有歌声”活动作为美育与德育有效融合的一大主题来设计,以主旅律传唱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润物无声的点化,使其了解历史,展现校园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活动中,X个教学班和音乐教研组全体老师共同参与,分三个层面进行推进:
(1) 听主旋律。音乐组老师们从学习强国经典歌曲曲库中,挑选小学生应知应会的歌
曲,创设晨间音乐、课间音乐等时空,在校园铃声、红领巾广播、大课间活动等多个平台,让孩子们度的聆听,将主旋律歌由浸润式的代入到学生们的身边。
(2) 唱主旋律。利用音乐课堂和课前歌声唱响主旋律。音乐课上,老师们从曲目的历
史背景到歌曲处理,用扎实的基本功和专业的知识将红歌的精神内涵印刻在孩子们心中。课前,孩子们纵情放歌,用嘹亮清澈的歌声、昂扬向上的激情唱出了对党、对祖国的深情赞美和感思。
(3)演主旋律。积极鼓励喜爱乐器的孩子们在家里演奏红色经典,全家总动员,亲人齐上阵,经典的歌曲融合着家庭的幸福。国庆节前,学校开展“校园演唱主旋律”展示活动,每个班级自选一首主旋律歌曲精彩演绎,在班主任老师们的精心编排下、一首首红歌深情唱响,真正形成“班班课前有歌声,人人唱响主旋律”的校园氛围。
2.以美育人,精心描绘学生艺术素养底色。
美术教育是人类社会一项重要的文化素质教育活动,是学校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该校美术教师通过美术课堂教学和美术活动等途径积极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为了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美,表现美的平台和空间,激发越来越多的孩子们勇于、乐于展示他们的画作,展现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的追求与向往。
(1)具体研讨方案
XX年X月X日,学生作品收集整理完毕,学校美术教师多次利用美术教研活动时间与校领导及区教研室体音美组教研员商讨实施方案,通过外出看画展实地考察学习,通过查阅网络资料、图片学习等方式,摸索自己学校与本次画展主题内容相符的可行的布展形式与方案。学生各种形式作品如何完美呈现。校领导和美术组教师一起画草图,想妙招。每一位美术教师根据自己的擅长,各自分工独当一面,人仙过海显神通,各个难题将迎刃而解。
(2)精心布展
X月X日,开始为期X天在市群艺馆布展。布展前学校领导与美术组全体老师两次前往群艺馆,根据展馆内部形状与实际情况,设计各个平面与空间的布展内容。展厅的各个位置,将以不同形式展出XX余件精彩美术作品,由展厅地面、增面、到项面,各个平面与空间都精心设计,达到全部作品都完美呈现。
(3)炫彩开幕。
在党的百年华诞之际,在孕育希望和放飞梦想的五彩六月,学校以主题为“艺韵飞扬童心向党”的少儿美术作品展精彩亮相于X艺术馆。本次艺术展,此次所有参与人员,将为全市儿童献上了一份最真挚的炫彩礼物,XX多幅作品都极具个性又不失童趣,均为我校美术课堂中,社团活动中,日常生活中学生的精品力作,展现了学校美术教师的智慧和高超的教育艺术,也充分展示了孩子们对生活的热爱、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对艺术的不懈追求
一次小小的展示机会,将对学生来说就是自我展示的大舞台。美术作品展,极大激发了学生们的艺术兴趣,为孩子们树立了自信心,培养了他们向善向美、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素养。対于全体美术组老师面言,一次展览的承办机会,正是每一位美术老师专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合作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考验,在布展的过程中美术组的每位教师在专业技能和业务能力方面都将得到质的飞跃。
美术作品进展馆活动,是该校美术教育的缩影,是学校美术教育走出校门的大胆尝试。它将会以积极的姿态展现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健康向上审美趣味的课标要求。
探索永远在路上,审美与美育相融,双减与提质并重。此次教学设计,以人为本,从学校到教师,再到学生,全面革新。今后,学校也会在“双减”之下继续前行,坚守基础教育的育人初心,担起新时代育人方式转变的使命,润美教育,让雏鹰在“双减”时代的天空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