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
2、知道磁感线可以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3、知道地球周围有磁场以及地磁场的南北极。
过程与方法:
观察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感知磁场的存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进一步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
1、知道磁铁的指向性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2、知道什么是磁场,磁感线,地磁场,磁化。
教学难点:
1、磁场和磁感线的认识。
2、被磁化的钢针磁极的判断。
教具准备:
条形、蹄形磁铁,铁,钴片,镍片,钢针,投影仪,挂图,大头针,小磁针,多媒体计算机,铁架台,细线。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请同学们看资料:指南针的历史,了解磁的发现和利用,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1、磁现象
演示:把铁,钴片,镍片,塑料尺橡皮等器材放在桌上摆好,用条形磁铁、蹄形磁铁分别接近它们,观察到什么现象?
学生观察后答复:磁铁能吸引铁片,微弱的吸引钴片和镍片,不吸引橡皮和塑料尺
讲解: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磁铁的这种性质叫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
想想做做:
用铁屑,铁架台,细线,条形磁铁做演示实验〔小组合作,组长汇报,教师点评〕
2、磁场
演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提问:两个磁体并没有相互接触,它们怎么能发生相互作用呢?
讲解:原来在磁体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物质,能使磁针偏转。这种物质看不见,摸不着,我们把它叫做磁场。
磁场的根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发现,在物理学中,许多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可以通过它对其它物体的作用来认识。如空气的流动、电流等。像磁场这种物质,我们用实验可以感知它,所以它是确确实实存在的。
想想做做:
一根条形磁体外面包一块布放在桌面上,它的N极在哪端?用一只小磁针来探测一下。
如果把几只小磁针放在条形磁体周围不同的地方,磁针所指的方向相同吗?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汇报〕
3、磁场的方向
如果把几只小磁针放在条形磁铁和蹄形磁铁的周围不同的地方,磁针所指的方向相同吗?
通过实验认识小磁针在磁场中各点的指向不同的,这是因为磁场是有方向的。
在物理学中,把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用为那点磁场的方向。
如果在磁体周围放许多小磁针,这些小磁针在磁场的作用下会排列起来,这样我们就能知道磁体周围各点的磁场方向了。
4、磁感线
磁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如何形象地表示磁场呢?
演示:〔用铁粉演示磁场的分布〕在玻璃板上均匀地撒一些铁粉,然后把条形〔或蹄形〕磁铁放在玻璃板下方,轻轻敲击玻璃板,观察铁粉的排列情况。
分析讨论观察到的现象:铁粉被磁化后变成了一个个小磁针,它在磁场中的排列情况,反映了磁场的分布情况。
把小磁针在磁场中的排列情况,用一些带箭头的曲线画出来,可以方便、形象地描述磁场,这样的曲线叫做磁感线。
用磁感线描述条形磁铁和蹄形磁铁的磁感线。
在磁体外部,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
磁场是客观存在的,而磁感线是假想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5、地磁场
提问:指南针为什么能指南北呢?
讲解:说明地球的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地磁场。
展示课件,显示地磁场的存在及磁感线的指向、分布,说明人们对地磁场的认识,并介绍地磁场的有关资料,通过观看课件,同学们学到了那些知识?《电功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功率的意义、定义、定义式及单位;
2、理解额定电与额定功率;
3、知道电功率的公式P=UI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
1、观察体验电能表铝盘转动快慢与用电器功率的关系;
2、观察体验用电器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电功率的概念;额定功率;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
教学难点:
电功率的概念、额定功率。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出示100W的灯泡,观察上面所标的字样,体会其所反映的含义。然后接入电路中,观察电能表铝盘转动快慢,再换接电炉,观察电能表铝盘转动的快慢,两者进行比拟,引入用电器消耗电能快慢的问题。
二、电功率
可先提问:怎样比拟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快慢。学生讨论后可归纳为:
①取相同时间,比拟消耗电能多少;
②取消耗相同电能,比拟所用时间多少。
在比过程中可类比“速度〞概念
根据第一种方法,引入电功率定义,并从以下几方面完善对电功率概念的认识:
①意义〔强调是“快慢〞而非“多少〞〕
②定义
③定义式〔点明-用电器在工作时功率不变,与“W〞“t〞无关〕
④单位〔两套单位不能混用,焦、秒、瓦特为一套,千瓦时、时、千瓦为一套〕
加深对电器功率的认识与体验:一是了解“毫瓦〞,二是提出“电功率大的用电器是不是就耗电多?〞
学生讨论:P=W/t 变形为W=Pt,明确W是指消耗电能的多少,P是指消耗电能的快慢,它们是不同的两个物理量。
例:1KW的空调工作1h,它所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学生解题,共同评议,注重解题的标准,同时比照功率用“瓦〞,时间用“秒〞×
106J)
三、额定功率、额定电压
提问:一只100W的灯泡功率是保持不变吗?
实验:将电池组、3.8V小灯泡、变阻器与开关用导线串联起来,将电压表并联在小灯泡两端,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观察其亮度怎样随电压而改变。
通过实验,让学生讨论明白:
①用电器的实际功率是可改变的
②电功率随电压而改变
然后给出“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的概念,注意让学生理解“正常工作〞的含义
讨论:
①实际功率有几个?额定功率有几个?
②什么时候实际功率恰好等于额定功率?
③灯的亮暗是由实际功率还是额定功率决定?〔比拟“PZ220-40”与“36V,40W〞正常工作时的亮度〕
最后出示一些用电器的铭牌或说明书,让学生找出并体验额定功率,并点明实际电压高于或低于额定电压时的危害。
四、电功率的测量
由前面“额定功率〞知道,用电器实际功率随电压而改变,而根据欧姆定律I=U/R可知,通过的电流亦相应改变,给出电功率公式P=UI,强调中P与U、I的关系。
通过例题对公式中各量的单位、计算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予以强调。
思考:怎样根据公式来测量用电器的电功率?
小结:
由学生总结学到了什么知识,并就学习中的问题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