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儿中药贴敷疗法

小儿中药贴敷疗法

来源:宝玛科技网
小儿中药贴敷疗法

1、吴茱萸肉桂涌泉穴贴敷配合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吴茱萸、肉桂颗粒剂食

醋调匀 , 于每晚睡前敷于患儿双足涌泉穴 , 40 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 , 治疗 5 天 , 在改善咽痛、拒食、流涎、咳嗽、口渴、便秘等方面 , 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 , 治疗组总有效率 95%,。

2、止嗽膏:麻黄,杏仁,黄芩,细辛,白芥子,法半夏,白蚤休,薄荷脑等,

制成软膏,外敷双肺腧,天突,膻中,双涌泉,双定喘治疗。

3、小儿鼻炎,取炒白芥子、甘遂、细辛、白芷、肉桂等,新鲜生姜汁调制,选

用大椎,双肺腧、双心腧、双膈腧贴敷,清淡饮食。

4、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三黄屏风膏贴敷, 1 号方:黄芪、白术、防风、黄精、 元胡、酒大黄; 2 号方:苍术、党参、茯苓、白术、山楂。临用采用生姜汁调成饼状, 1 号方敷于双肺腧、双膈腧、膻中 8h,2 号方敷于神阙穴,贴敷12h,每 2 周贴 1 次,每次连贴 3 天,总疗程 2 个月,共 4 次。

5、王氏玉屏膏治疗儿科杂病,主要由黄芪、白术、白芥子、细辛、肉桂、甘遂

〔1:1:::: 〕组成,研为细末,凡士林调成膏剂备用。 6、腹舒散敷脐治疗小儿再发性腹痛,腹舒散由元胡、枳实、白术、麦芽、丹参

按 2:2:1:1:1 研末 100 目组成,使用时白醋调成膏状贴敷神阙穴。 7、小儿急性扁桃体炎,釜底抽薪散涌泉穴贴敷,组成:吴茱萸、大黄、黄连、

胆南星各 3 克,研末,醋调成糊状,睡前温开水洗脚,贴敷时间不低于 8h, 连用 5天。 8、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腹痛散穴位贴敷,组成干姜、吴茱萸、元胡、木香、

黄连、莪术、炒白芍、枳实等分研末过 80 目筛,温开水调成糊状,用麻油涂 在神阙、天枢、中脘、关元、气海穴,贴敷 5h,每日 1 次 9、小儿湿热泻,加味葛根芩连汤贴敷,免煎颗粒葛根、黄芩各 10 克,黄连、甘

草各 6 克,呕吐严重者加半夏 6 克、竹茹 10 克,腹痛加白芍 10 克,木香 6 克,

陈皮 6 克,小便少者加车前子、茯苓各 10 克,舌苔厚腻者加藿香、佩兰各 10 克,纳差者加焦三仙各 10 克,发热者加银花、连翘各 10 克,参加适量

黄酒制成药饼,胶布贴敷神阙,双侧脾腧,每日 1 次,每次贴敷 4-6h ,连用 3 天。

10、咳嗽:麻黄 10 克,杏仁 12 克,白僵蚕 9 克,元胡 15 克,细辛 6 克,栀子 9

克,炒白芥子 9 克,鱼腥草 18 克,黄芩 12 克。将上药研细末装瓶备用,每次 3~5 克,用姜汁醋调成膏状,用医用贴贴于天突、膻中、肺腧,每天 1 次,贴 4 小时左右, 5 天为 1 疗程。

11、泄泻:丁香 15 克,肉桂 10 克,胡椒 12 克,吴茱萸 10 克,车前子 12 克,黄

连 6 克,砂仁 10 克,干姜 10 克,葛根 15 克。研细末装瓶备用,用时取少量,用姜汁醋调糊,填脐,用医用贴固定,每天一次, 3 天为 1 疗程。

12、便秘:生川黄 15 克,黄连 10 克,吴茱萸 2 克,芒硝 3 克。将上药研细末备

用,每次取 3~5 克,用凉开水调成膏状,贴于脐部外用胶布固定,每天 次, 3 天为一疗程。

13、食积:莱菔子 12 克,连翘 12 克,木香 15 克,丁香 9 克,枳实 30 克,元胡

12 克,焦山楂 15 克,鸡矢藤 18 克。研末备用,每次 3 克左右,用醋调糊,

贴脐部医用贴固定,每天 1 次,5 天为 1 疗程。

14、盗汗:朱砂 3 克,龙牡各 15 克,五倍子 12 克,黄柏 10 克。上药研末装瓶

1

1 / 2

小儿中药贴敷疗法

备用,每次 3 克左右,用姜汁醋及黄酒各半调糊,贴脐胶布固定,每晚 1 次, 7天为 1疗程。 15、①暖脐散:由白胡椒、丁香、肉桂等药物组成。配制方法:上药共研细面,

混合均匀,装瓶备用。功能:健脾除湿,和胃降逆,温中散寒,理气止疼,

主治风寒泻;伤食泻;脾虚泻;脾肾阳虚泻。用法:每次 1~ 2g,用热醋调成糊状敷于神阙穴上,贴 6~8 小时去掉,间隔 8 小时再敷。②泻痢平散:由黄连、苦参、薤白等药物组成。配制方法:上药共研细面,

混合均匀,装瓶备用。功能:除湿清热,降逆导滞。主治:湿热泻。用法:

每次 1~2g,用热醋调成糊状敷于涌泉穴上,贴 6~ 8 小时去掉,间隔 8 小时再敷。有轻度脱水者加服 ORS口服补液盐加水频服。用药期间均忌生冷油腻之品。疗程: 1 周。

16、小儿肺炎:薄荷 10g,枳实 12g,生半夏 6g,鱼腥草 30g,紫苏子 12g,枇杷

叶 10g,大青叶 20g,黄芩 15g,藿香 12g,麻黄 6g。将上述药材加以研磨,并用凡士林进行调和制成药糊。将制好的取少量药糊均匀的涂抹于医用自用 敷料上,根据病情需要贴于患儿的膻中、膏盲、肺俞及天突穴。贴敷前用火

罐进行拔吸再用姜蘸取白酒擦试皮肤方可进行贴敷。 每次贴敷 6~ 8h,每日 2 次,进行一疗程 (3d) 的治疗。贴敷中如出现红肿、 刺痛等病症及时撕下并妥善处理。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的患儿总有效率高达 98%,西医治疗组患儿 86%。

17、小儿厌食: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方用吴茱萸、木香、炒麦芽、炒神曲、苍术 各 10g,炒莱菔子 6g,砂仁 20g,炒鸡内金 5g;将各药物磨粉,过 80 目筛后按剂量混匀,每次取药粉约 10g,用优质米醋和蜂蜜调成湿软适中的膏剂,取蚕豆大小药丸贴敷在神阅中脘和足三里〔双侧〕穴上;夜晚睡前给药,晨 起去掉洗净,连续 7-10d 为 1 个疗程,连续治疗 2 个疗程。 18、小儿夜啼:吴茱萸醋调敷涌泉。 外敷重要穴位:

2 /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