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贵阳名小吃》开课部分教学设计

《贵阳名小吃》开课部分教学设计

来源:宝玛科技网
《贵阳名小吃》教学设计

跟岗学校:贵阳市达德小学 跟岗学员:付 静 指导教师:刘 敏 跟岗时间:2011-11-29

教学内容 开题阶段 1、引导学生从平时生活中感知贵阳名小吃。 2、让学生对贵阳名小吃感兴趣 3、确定研究课题及小课题 本班学生在整个四年级段,基础相对较好,学生活泼好动,胆大心细,做事积极向上,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小组长们比较有号召力,能很好的管理好各自的小组,是教师的好助手。 计划学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学 习 者 特征分析 教学重点 确定本期研究课题 教学难点 确定小课题 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时间:2011年11月29日 星期四 活动内容:确定本期研究课题 确定研究课题:贵阳名小吃 确定小课题: 板书设计 (1)、糍粑的历史 (2)、臭豆腐的制作过程 (3)、肠旺面有哪些价值 (4)、人们为什么喜欢吃春卷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开课部分 1、播放ppt让学生感知风味小吃。 二、新课部分 1、引导学生谈论自己所知道的贵阳名小吃。 教师行为 1、播放ppt让学生观看各地风味小吃。 师:同学们,今天你们吃了吗?早餐吃的是什么呢? (学生谈论) 今天,我们就来谈关于吃的,老师这里收集了全国各地有名的小吃,你们想不想了解一下有哪些有名的小吃吗? (出示ppt让学生观看) 师:你们看了视频之后有什么感想?谈谈视频中哪些是你熟悉的呢? (学生谈论) 师:现在,就请你们谈谈你所知道的我们贵阳的名小吃吧。 (学生谈论) 学生活动 学生谈论 学生认真观看视频 学生举手谈论 学生谈论贵阳的名小吃 设计意图和资源准备 让学生感知各地的风味小吃,为下一阶段活动任务作铺垫。 引导学生谈论身边的名小吃,培养学生热心身边的事物的习惯。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2、引导学生确定本期研究课题 3、引导学生确定小课题 预设小课题: (1)、糍粑的历史 (2)、臭豆腐的制作过程 (3)、肠旺面有哪些价值 (4)、人们为什么喜欢吃春卷 三、总结并布置任务。 教师行为 根据学生的谈论,引导学生确定本期研究课题。 师:从同学们的谈论中,可以看出,你们对我们贵阳的小吃了解的还真不少,但是,你们真的了解这些小吃吗? (学生质疑) 那我们本学期就来研究“贵阳名小吃”,你们觉得如何? 根据学生的谈论引导学生确定本期小课题。 师:我们要研究“贵阳名小吃”,首先就要知道我们贵阳到底有哪些名小吃,现在就让我们大家一起说说看。 (学生说,老师在黑板上板书) 师:今天我们确定了我们的研究课题以及小课题,你们到底想研究哪一个小课题呢,同学们在课后认真思考一下吧,我们下一节课针对你们的想法,进行分组。 学生活动 学生纷纷议论 学生讨论,并举手谈 设计意图和资源准备 引导学生确定本期的研究课题。 了解学生心目中对贵阳名小吃的知晓情况,为下一步活动的开展打基础。 跟刚研修学员教学实践记录表

时 间 实践班级 实践内容 实 践 形 式 及 内 容 不 足 之 处 或 出 现 的 问 题 2011-11-29 四(1)班 实践学校 指导教师 贵阳市达德学校 刘敏 《贵阳名小吃》开题阶段 实践形式:课堂教学 实践内容:指导学生讨论本期研究课题 由于大部分学生不了解贵阳名小吃,在引导学生谈论的过程中,出现了冷场的现象,在教学设计上忽略了这一点。这可能是在备课时备学生的环节考虑不详。 改 进 策 略 今后的备课时应多从学生的角度分析,只有在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下去设计教学,这样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开展活动。 导 师 意 见 指导教师签名: 学员教学反思

科 目 授课班级 听课教师 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 四(1)班 综合组成员 《贵阳名小吃》开题阶段 课 型 上课学员 时 间 活动课 付 静 2011-11-29 一、主题的设定 这次主题设计立足以人为本,以生活为切入点,针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引发学生的思考。这种设计,师生一起研究感受学习的快乐,体验成功的的喜悦。我与学生一起成长。 二、本次课的亮点 1、首先本节课呈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生成性”。例如:我和学生在总结归纳子课题时,根据学生的当堂反应,随机改变子课题。学生在确定研究主题后,根据日常生活的经验提出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问题归类法、兴趣保留法、小组选择法等方法将问题转化为不同类型的主题。通过分组、分工,学生更加明确了自己研究的方向,不再像只无头苍蝇,无所适从。而且,在分组过程中,学生提出了许多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更加振奋了他们探究问题的决心。各个小组有条不紊的分工、协作也充分显示了学生的组织才能。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课题为载体,完成了既定的目标:初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使学生学会与人合作、沟通和分享;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学生在综合实践中养成科学素养和科学的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为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2、这节课的灵活处理生成的问题,并且在分组活动中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 3、孩子们都“动”起来了,每位学生都参与到了活动中了,积极性很高,在方案汇报过程中学生的参与面很广,提出的问题都很有代表性和价值。 4、通过本次活动锻炼了自己,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认识也有了一个飞跃。这是一个认识——反思——再认识的过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