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分析非洛地平缓释片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分析非洛地平缓释片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来源:宝玛科技网
2019 年第 6 卷第 84 期2019 Vol.6 No.84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25

分析非洛地平缓释片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董新洪

(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一四四团医院, 石河子 832036)

【摘要】目的 评价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氢氯噻嗪治疗,研究组使用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对比两组血压控制效果,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随访一年,研究组血压控制率95.00%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0%、8.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的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非洛地平;高血压;氢氯噻嗪;血压控制率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84.25.02

高血压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对于高血压药物治疗仍是首选,而治疗高血压的药品种类多,选择效果好、安全性高的药物显得非常重要[1]。本次研究以120例 高血压病人为例,评价非洛地平缓释片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50 mg,每日1~2次,用药2周后,根据病情可适当调整药物剂量,增量每日不能超过100 mg。研究组给予非洛地平缓释片(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30415,规格为5 mg/片),初始剂量为5 mg,每日1次,嘱病人于早餐前服用,连续使用2周后根据病情适当调整药物剂量,范围在2.5~10 mg。两组均连续用药8周。

1.3 观察指标随访一年,嘱病人每1月检测一次血压,血压控制率=年度末次血压控制在140/90 mmHg的数量/各组研究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纳入标准: (1)符合WHO提出关于高血压的诊断标准[2];(2)严格遵循医嘱用药者;(3)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1)失访者;(2)中途停药者;(3)不同意参与研究者。其中,对照组男27例,女33例,平均年龄(62.45±12.45)岁;研究组男30例,女30例,年龄(63.12±12.87)岁。本研究上报我院伦理委员会,并获得批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氢氯噻嗪片(吉林省银河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23053,规格为25 mg/片)治疗,初始剂量为

2 结 果

随访一年,研究组血压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0%、8.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血压控制率、不良反应发生率[n(%)]

组别研究组(n=60)对照组(n=60)

x

2

血压控制率57(95.00)50(83.33)4.22720.0398

不良反应

头痛1(1.67)0(0.00)1.00840.3153

心悸0(0.00)2(3.33)2.03340.1538

恶心/呕吐1(1.67)3(5.00)1.03450.3091

总计3(5.00)5(8.33)0.53570.42

P

口切除术,创伤小,对仪器设备无较高要求,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有助于缩短疗程。另外,低位小切口切除术中,采取超声刀方法,将甲状腺血管及组织切开,不仅可缩短切除时间,也可缩短血管结扎时间,术后瘢痕小,美观,预防并发症[5]。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都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低位小切口切除术在治疗甲状腺瘤方面的应用价值高于传统手术,不仅

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借鉴。

参考文献

[1] 肖大光.低位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与传统手术的临床疗效[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69):114.

[2] 裴秋立.甲状腺瘤给予低位小切口切除术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

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29(04):2-4.

本文编辑:赵小龙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6

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2019 年第 6 卷第 84 期2019 Vol.6 No.84

3 讨 论

高血压的治疗目标是保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通过改善病人生活方式、给予降压药物降压,积极处理或预防并发症,可取得理想的效果。就用药来说,降压药物的种类有很多,不同的药物降压的效果不同,对患者产生的影响也可能不同。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随访一年,研究组血压控制率95.00%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0%、8.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与氢氯噻嗪比较,使用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更好,安全性也能得到保障。氢氯噻嗪是临床常见的利尿药、抗高血压药,通过排钠利尿,造成体内钠离子和水的负平衡,促使细胞外液和血容量减少,血管平滑肌舒张,从而起到降压的作用。非洛地平是一种有着高选择性的长效钙离子拮抗剂,可经钙通道进入血管平滑肌,帮助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阻止血管收缩反应,起到扩张动脉的效果[3]。之所以非洛地平的降压效果更好,可能是因为非洛地平的生物利用度高,经口用药后进入人体2~5 h即可起作用,且血药浓度稳定且持久,

同时非洛地平对心肌正常的收缩不产生影响,对静脉平滑肌无作用,由此用药时不会引起血压下降导致的心悸、体位性低血压等,安全性更高[4]。而氢氯噻嗪的血药浓度下降较快,无选择性作用,可能导致一些轻微的不良反应,但本次研究中可能因样本量少,未在这方面体现出来。

综上所述,相较于氢氯噻嗪来说,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的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邬 瑾.非洛地平缓释片在中国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J].中

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20(47):7127-7132.

[2] 林金秀,吴可贵.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关于高血

压治疗指南[J].中华高血压杂志,1999(2):97-100.

[3] 周晶晶,马小春.卡托普利联合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老

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效果评价[J].河北医药,2018,40(4): 502-505.

[4] 黄 颖,赵春丽,韦永强,等.非洛地平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

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3(14):3883-3885.

本文编辑:刘欣悦

(上接23页)

2.2 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

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包括医源性隐睾、切口出血、阴囊

肿胀及皮下气肿。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6.9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n=43,例)[n(%)]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x2P

医源性隐睾

10--切口出血

21--阴囊肿胀

41--皮下气肿

01--发生率(%)7(16.28)3(6.98)4.208P<0.05

3 讨 论

传统临床采用开放式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但效果并不理想。有学者研究发现,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患儿腹股沟斜疝术后复发率高达15%左右,且开放式手术容易引起精索及其周围血管神经损伤,从而影响患儿生育能力[3]。随着腹腔镜手术的开展,解决了传统手术复发率高、术后并发症高的问题,从而受到医师患者的青睐。

近年来有学者结合临床经验,将观察孔和操作孔合二为一,通过单孔进行观察和手术操作,大大降低了腹膜撕裂、出针的风险,尽可能缩小内环口,从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实现最大限度的微创目标[4]。本文对我院患儿进行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双孔腹腔镜手术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也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这是由于单孔腹腔镜手术将操作孔和观察孔合二为一,减少了戳孔,避免了腹膜撕裂、出针风险,从而降低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加快术后康复速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术中发现单孔腹腔镜

手术对手术者操作技术要求更高,而术中发现内环口皱褶较多的患儿,双孔腹腔镜操作又优于单孔操作。

综上所述,经脐单孔腹腔镜与传统双孔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均有效可行,其中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患儿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可靠,更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 辉,黄 河.经脐单部位双孔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的

疗效(附102例报告)[J].中国内镜杂志,2017,23(7):104-108.[2] 李会玲,向承红,李晓霞,等.单双孔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效

果比较[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17,11(3):211-213.[3] 李世聪,梁 彪,韦 凯,等.改良单孔腹腔镜与双孔腹腔镜治疗小

儿腹股沟斜疝的对比研究[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9(3): 24-25.

[4] 吕其刚,孙小刚,李金良,等.单孔腹腔镜疝气针与常规两孔法

治疗儿童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比较[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56(2):51-55.

本文编辑:赵小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