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综合练习试题精选语文期末试卷.docx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综合练习试题精选语文期末试卷.docx

来源:宝玛科技网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综合练习试题精选语文期末试卷

时间: 90 分钟 满分: 100 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基础练习 (40 分 )

1. 看拼音,写词语

j ī xi è l ǐ ng y ùr óng y ù pi ě zu ǐ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chuī y ān cán k ù bi ā n p ào yō u y ǎ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2. 我能从每组中选出一个错误的语音,并改正 ① 迸 裂 ( bìng ) 抽 噎 ( yē ) (yì) ______ ② 破 绽 ( zhàn) 刻 薄 ( báo) (t òu) ______ ③妖娆(r áo) 打量(li áng) 粗犷(guǎng) ④ 充 沛 ( pèi) 颧 骨 ( guàn) (xi è) ______ 3. 比一比,再组词

wéi q nú ______ kǒ ng b ù ______

战 役

渗 透

______机 械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渴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4. 请按要求或提示填写词语

①比一比,再组词 崭 ______ 铰______ 卸______ 胭______ 暂

______ 绞______ 御______ 咽______ ②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根据提示写词语

1. 指______为______ 2.______ 轻______重

3.______

阳______火 4.______

出______庐 再写一个含比喻的成语

______; 仿照

2. 再写一个词语 ______。

5. 《七步诗》的作者是 ______时期的诗人 ______。在这首诗中,

诗人把自己比喻成 ______,把他的哥哥 ______比喻成 ______,用以指责 ______,表达了 ______。 6. 给下列的俗语、歇后语和名言依次填上意思相近的词语, 正确 的一项是()

①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 ______ ②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______ ③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______ ④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 ______

A.忐忑不安 实事求是 雪中送炭 集思广益

B.集思广益 忐忑不安 实事求是

雪中送炭

1 / 5

C.集思广益

忐忑不安 雪中送炭

实事求是

7. 下面句子与课文原句一样的一项是(

A . 那一条条被我们用脚踏出来的路, 才是我们每个人留在这世 上的真正名姓。 B . 生命的过程,大约就是学步和寻路的过

程。 C . 他呵,是刚敲响的鼓,却能把每一声都化成雷! D . 跨峻岭,不屈地透到地面上来。

②你看见过压在瓦砾和石块下面的一棵小草的生成吗?

③一粒种子的力量如此之大,如此如此。

④它的根往土壤里钻,它的芽往地面上挺。

⑤这是一种不可抗的力,阻止它的石块,结果也被它掀翻。

A . ②①④⑤③ B . ③②①④⑤ C . ③②①⑤④ D . ②①③ ④⑤

横瀚海,穿荒原,经绝壁,纵横十万里。

8. 能正确解释“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是( )A . 人都有一死,或者死得如泰山一样重,或者死得和鸿毛一样轻。 B . 人都是要死的,或者死得比泰山重,或者死得比鸿毛轻。 C . 人都是要死的,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 D . 人都是要死的,有的人死得和泰山一样重,有的人死得和鸿毛一样轻。

9. 判断正误。

1. (1)“你连一间小小的屋子都不扫,又怎么去扫天下

呢?”意思是说:你连一间小小的屋子都不扫,是不可以去扫天下的。

2. (2)《跳水》的作者是的列夫·托尔斯泰。 在文中,作者批评了船长用指着儿子, 逼儿子跳水的错误做法。 3. (3)《大自然的秘密》告诉我们:人是万物之灵,所以人不用遵循大自然的规律。

4. (4)《成吉思汗和鹰》中,成吉思汗从怒而杀鹰的教训中,悟出了一个道理:永远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

10. 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它为着向往阳光,为着达成它的生之意志,不管上面的石块如何重,石块与石块之间如何狭,它必定要曲曲折折地,但是顽强

11. 《匆匆》的作者是 ______,《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作者是 ______。

二、阅读理解 (30 分 )

1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正在这时,铃声响了。铃声从院子里传来,穿过走廊,闯进每个教室。

马蒂尼里

________起来,拥抱我, ________我的脸颊,在我脸上 留下了唾沫印儿,他们

________住我的手,________着我的上衣。达尼埃里把那几张瑞士邮票

________在我衣袋里,斯巴多尼把他 的笔帽也 ________给了我。铃声还是不停地响着,别的班级都已

经离开教室了。

“到时候啦,孩子们,咱们得走了。”

我本应该让他们排好队,但现在是不可能的了。全体学生簇拥着我,实际上是跑着出去的。 但是一到街上,孩子们像是烟消云散,转眼就不见了, 他们的爸爸、妈妈、奶奶、姐姐早把他们带走了。只剩下我一个,孤零零地站在门口,一副衣冠不整的样子,上衣还掉了一颗纽扣。谁会拿走我的纽扣呢?我脸上还有粘呼呼的唾沫印哩。

再见吧,学校。很久以后我再回来时,会遇到陌生的老师。那时候,我能找个什么借口才能回到那间老教室,才能拉开那个马蒂

2 / 5

尼里放 蜥蜴的抽 呢?

不管怎么 ___我 有聊以自慰的 西 ___达尼埃里的瑞士 票和斯巴多尼的笔帽 ___ 有 ___ 蒂尼里也可以保存一点 西 ___因 只有他 ___才会把我的上衣 扣扯去的 ___

等我回到家里,如果我做了什么后悔的事,那就是不得不洗去 上的唾沫印儿。

1. ( 1 )本文 自 文 ____________,作者是 ______的

____________。( )

A . 《学校的最后一天》 意大利 万尼·莫斯卡 B . 《在学校的最后一天》 美国 万尼·莫斯卡 C . 《学校的最后一天》意大利 大 ·欧文 D . 《在学校的最后一天》 意大利 万尼·莫斯卡

2. (2)文中横 上依次要填写的字 是( )

A.站吻拉抓塞放 B.跳吻抓拉塞塞 C.站吻抓啦放塞 D.跳吻拉抓塞塞

3. (3)文中没有 点的地方 加的 点是()

A.,:。,,,。 B.,,。,。,。 C.

,:,,,,。 D.,。,,,,。

4. (4)判断下面的 法是否正确

①“ 声从院子里 来,穿 走廊, 每个教室。” 句 用 了夸 的修辞手法,表 生之 要分 之前的 分 舍。

______②“孩子 像是烟消云散, 眼就不 了⋯⋯” 句 是 孩子 老 的 是一

冲 , 了自己的爸爸 就忘了老 ,是孩子的天性。 ______

③“只剩下我一个,孤零零地站在 口”是 老 和孩子 分开以后感到很失落,很孤 。 ______

④“一副衣冠不整的 子,上衣 掉了一 扣”是 些孩子太 皮,把老 的

扣都扯掉了。 ______ ⑤“如果我做了什么后悔的事,那就是不得不洗去 上的唾沫印儿” 句 是 “我”极想留下一些什么学生的 西作 永久的 念,所有没收上来的 西都已 了学生,只有 “唾沫印儿”是学生主 予的,“我”极 珍惜,不忍洗去,也就是含蓄地表达了老 学生的不舍, 学生的 。 ______

5.

(5) 系上下文解 。

①烟消云散: ______。

②聊以自慰: ______。

6. (6)第二自然段中孩子 和老 分 做了哪几件事? 按 序

写下来, 写表 了孩子 老 怎 的感情?

7. (7)你也即将离开母校,和你的老 分 ,有什么 想 你的 老 ? 写出自己的心里 。

13. 下文,回答

跨越百年的美 <

>

关于放射性的 ,居里夫人并不是第一人, 但她是关 的一人。在她之前, 16 年 1 月,德国科学家 琴 了 X 光, 是人工放射性; 16 年5

月,法国科学家 克勒 了天然放射性。 尽管 都 是偶然的 ,居里夫人却 此提出了新的思考:其他物 有没有放射性?就像是在海 上 到一个 壳, 人也 是把玩一下而已,可居里夫人却要研究一下 里壳是怎 生、怎 、怎 冲到海 上来的。 人摸瓜她 藤, 人摘叶她 根。是她提出了放射性 个 。两年后,她 了 ,接着 了 。 了(提 冶 ) 的 ,居里夫 搞到一吨可能含 的工 渣。他 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 ,一 一 地 行(提 冶 ),然后再送到化 室溶解、沉淀、分析。化 室只是一个(抛弃 弃)的破棚子, 日在烟熏火燎中 拌

3 / 5

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一天,疲劳之极的玛丽揉着酸痛的后腰,隔着满桌的试管、量杯问皮埃尔:“你说这镭会是什么样子?”皮埃尔说:“我只是希望它有美丽的颜色。”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 冶炼)出了 0.1 克镭。它真的有极美丽的颜色,在幽暗的破木棚里发出略带蓝色的楚光。

1. (1)选择文中括号里使用正确的词语。

(提炼 冶炼) ______纯净的镭 进行 ______

(提炼 冶炼) (抛弃 废弃) ______的破棚子 (提炼 冶炼) ______出了

0.1 克镭

2. (2)为什么说“关于放射性的发现, 居里夫人并不是第

一人,但她是关键的一人”?

3. (3)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 ______的修辞手法, 说明了

______。

4. (4)从文中划线的“终日”和“终于”两个词中, 你体会到了什么?

5. (5)玛丽和皮埃尔的对话说明他们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

进行如此艰难的实验,不是为了 ______,而只是为了 ______他们追求的目标是高远的。

1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迎着风走

①一群探险者听说某地新发现一个岩洞, 立即就赶去探险。当他们爬上山坡时,兴奋的心情难以形容。一进洞,他们便被洞中天然形成的钟乳岩所吸引,一路观赏:不知不觉越走越深。虽然岔路很多,他们却并不害怕,每到一个岔路口,他们都会留下一个标记。

②不知过了多久, 手电筒的光暗下去时, 他们还没有走到

岩洞的尽头。于是。他们决定往回走, 走来走去,才发现迷路了。

每一个岔路口都有标记, 每一条通道都似曾相识, 他们有些惊慌,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命运等待着他们。

⑧终于,他们的手电筒全熄灭了, 周围一片黑暗。一开始,他们还想寻觅洞口微弱的光亮,可是走到哪里都是无尽的漆黑,他们相互牵着的手已沁出汗水。夜光手表显示已是下午六点,外面应该暗下来了,靠光源找洞口的希望破灭了。而且,他们被饥饿包围着,原以为洞不会很深,所以,他们没有准备食物。绝望渐渐爬上他们的心头。

④沉默了—会儿, 领队忽然问谁有打火机, 有人将打火

机递给他。他点燃打火机,屏住呼吸,一动不动地看着那簇火苗,忽然,火苗稍微地倾斜了一下。领队看了一下.熄灭打火机,带着大家向与火苗倾斜相反的方向走去。就这样每到一个岔路口,

他都用打火机微弱的火苗捕捉那一丝微风。 大家仿佛看到了希望,可是,打火机里的汽油很快便用完了。人们的心再度沉了下去。

⑤领队忽然脱光上身, 站在岔路口,静静地感觉那极微弱

的风,其他人纷纷效仿。就这样,他们又走了许久。风渐渐大了起来,终于,他们找到了出口,人们纷纷赞叹领队的智慧与冷静。

⑥生活中,我们常常在挫折与磨难中陷入困境, 不知何去

何从。更多的时候,我们总是选择逃避,可是那样会让路越走越艰难。人生际遇就像故事中黑暗的岩洞,我们只有迎向生活的风雨,才会在没有光亮的情况下,找到光明的出路。

1. (1)选择划线多音字的正确读音。

兴奋

______(xīng xìng) 似曾相识

______(shì sì) 屏住呼吸

______(bǐng píng) 磨难 ______(nàn nán)

2. (2)“一群探险者听说某地新发现一个岩洞, 立即就赶去探险”这句话表现了探险者们 ______的心情,其中

“______和______”这两个词是关键词。 3. (3)认真阅读第③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4 / 5

①探 者遇到的困 是什么?

②哪句 最能表 探 者 的害怕?

4. (4)探 是怎 找到出口的?

5. (5) 系生活 , 你 最后一句 的理解。

三、写作 (30 分)

15. 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 束。回 六年的生活,你一定会有 多感慨,或高 ,或得意,或自豪,或 憾,或后悔,或困惑⋯⋯如果你能再做一回小学生,你将会怎 呢? 你以《如果,我能再做一回小学生》 ,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 歌以外,文体不限。② 句通 ,内容具体,感情 真 ,字数不少于 600 字。③文中不得出 真 的校名、人名。

5 /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