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1.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内容包括:规划开发强度分析、影响预测与评价、(b ) 、资源与环境承载力评估。
A. ;评价生态状况、环境质量的总体水平和变化趋势。B. 累积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目C.辨析制约规划实施的主要资源和环境要素
D. 规划概述、规划的协调性分析和不确定性分析
2.环境影响减缓对策和措施包括(c ) 、影响最小化及对造成的影响进行全面修复补救等三方面的内容。
(》A.影响最大化。B. 影响忽视。c.影响预防
D.影响加大
3. (d )是量化了的环境目标,一般首先将环境目标分解成环境质量、生态保护、资源利用、社会与经济环境等评价主题,再筛选确定表征评价主题的具体评价指标,并将现状调查与评价中确定的规划实施的资源与环境制约因素作为评价指标筛选的重点。
❽A. 环保目标
B.评价目标●C.工作目标◎D.评价指标:
4.《环评法》第七条规定,( a)_ 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写该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
。A.土地利用(i)B.地级市◎C.直辖市◎D. 省会城市
5.现状调查与评价-般包括自然环境状况、社会经济概况、资源赋存与利用状况、( b) 等内容。
➊A大气环境质量状况B. 环境质量和生态状况。C.水环境质量状况
D. 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2.多迭題[本題型共 4道題1
1.戯略坏坪必須面対高度的不磆定性,具体是指:哉略快策通せ指写、改変人的行カ来改変其所渉及的夏朶系統;和(bcde)。
o A.哉略決策的空同范團内的自然坏境子系統也存在不磆定性;
B.社会、経済的条件不硝定性;c.大坏境変化的不硝定性;D.外部的不磆定性;E.技木友展的不硝定性。
2.戯略坏坪的核心目示是將坏境影呵量化,沢別規刻対坏境可能六生的影呵,預測其影呵的(a ) 和(d ), 并且將影呵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
■A.范圃
B.規模■c.大小
D.強度E.面釈
3.在我国,規刻坏汗内容渉及(acde ) 、( ) ( )、(_ )幵岌建没,エ韭、衣止、畜牧韭、林止、能源、水利、交通、城建、旅游、自然姿源幵岌等主要経済岌展部冂。
ロA. 土地利
B.
D.流域E.海域
4.在規刻綱要編制畍段,通述対規刻可能渉及内容的分析,收集与規刻相美的法律、法規、坏境和六止,( abcde), (),(),(),(),反饋給規則編制机夭。
A.対規刻区域迸行現切踏勘
B.收集有美基拙数据
c.初歩凋査坏境敏感区域的有美情况D.沢別規刻実施的主要坏境影呵
E.分析提出規刻突施的瓷源和坏境制釣因素
3.判断题[本题型共 4道题]
1.规划方案的综合论证只包括环境合理性论证。
❽Y.对
N.错
2.对一-些重要性较弱、实施后对环境影响相对较小的规划,可以用“ 篇章”的形式。
❽Y.对
N.错
3.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在规划编制阶段,对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过程。
Y.对N.错
4.战略环境评价中存在高度的不确定性已成为国内外环评界的共识。
◎Y对
N.错
主要内容 基本概念 环评管理 评价要点 技术方法
一、基本概念 评价
Assessment/Evaluation: a systematic determination of a subject's merit, worth and significance, using criteria governed by a set of standards. 基于一定准则和标准,确定对象价值、意义、状态的系统的分析判断过程 评价的基本要素:对象、指标、标准
影响评价 Impact Assessment (IA): a structured process for considering the implications, for people and their environment, of proposed actions while there is still an opportunity to modify (or even, if appropriate, abandon) the proposals. 系统考虑某项拟议行动的潜在影响并提出改进对策的评估过程 以识别和分析影响及评估影响显著性为核心 一般性的问题:何种影响?哪些影响更需要关注? EIA不是基础研究,是应用研究 环境影响评价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IA): the process of identifying, predicting, evaluating and mitigating the environmental effects of development proposals prior to major decisions being taken and commitments made. 规避决策可能造成的潜在环境影响,预防性地决策过程或辅助决策手段 环境影响:物理-化学、生物、文化、社会、经济 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 分析决策对象性质与特征 描述环境基线与现状 预测决策驱动下环境可能的变化趋势 提出决策调整对策和预防性环境措施 决策层级 :具有明确目标、优先级、原则和实施机制的路线图 规划:依据方向制定的各类资源分配的优先领域、重点任务和措施 计划:根据和规划提出的一定时期内的工作目标、具体行动和投资计划等实施方案 项目:工程建设、/规划实施等某项活动的实施、投资或设计方案 以决策为对象的环境影响评价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对拟议中的建设项目在兴建前即可行性研究阶段,对其选址、设计、施工等过程,特别是运营和生产阶段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和分析,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为项目选址、设计及建成投产后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Strategic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SEA):战略决策的环境评价 规划/计划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分类 SEA与EIA比较 项目 性质 职责主体 EIA 具体的、操作性 项目建设者 SEA 战略性、理念性 规划决策者 决策支持 空间尺度 时间尺度 评价内容 评价方法 数据来源 评价基准 不确定性 评价后 决策后要求程序 微观、局部的 短-中期 物理、化学、生物 技术的、定量模式 实地调查、样本、地方 最佳实践/标准 较低 建设、运行 推动决策、贯穿决策过程 宏观、全局性 中-长期 社会、经济 综合的、定性+定量 统计、规划、 目标 较大 战略行动、项目 重点领域 重点行业 战略环评发挥的作用 内蒙古自治区“十一五”规划环评:GDP增长下调2个百分点,煤炭产能下调1亿吨/年 环渤海沿海重点产业发展战略环评:西岸禁止新布局火电,北岸统筹石化基地;滨海新区、曹妃甸错位发展;禁止煤化工准入 大渡河水电梯级开发规划环评 规划调整方案与原规划方案水库淹没实物指标比较 项目 涉及乡镇/座 涉及集镇/座 移动人口/人 淹没耕地/公顷 淹没房屋/平方米 工矿企业/个 铁路/公里 小水电站/千瓦 规划调整方案 1 16 31456 1909.3 2322453 11 11 87120 原规划方案 4 25 121367 4179.9 7161921 12 50 245015 差值 -3 -9 -911 -2270.6 -4839468 -1 -39 -1575 二、管理制度 战略环境评价全球进展 美国《国家环境法案》(NEPA, 1969):所有联邦机构都应考虑和评估立法建议和重大项目环境影响 Year Organizations Forms of SEA 19 WB: 环境影响评价方针 Regional EA (REA); Sectoral EA (SEA) 1990 EEC: 第一个SEA导则 1991 UNECE: 跨界SEA US: Programmatic EIA (PEIA) OECD: 技援项目评估 Canada: PIA (Cabinet approval) UNDP: 将环境评估作为规1995 Environmental Overview (EO) 划工具之一 UK: EA of development plans (council level), EU: SEA指令2001 (2001/42/EC) Sustainability Appraisal (SA) of regional planning the Netherlands: E-test (legislation), SEAn (TA program), Strategic EIA (SEIA, for spatial plans) 环境影响评价法律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2014.4.24修订,2015.1.1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10.28修订,2003.9.1施行)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559]号令,2009.8.12通过,2009.10.1施行) 环评入(环保)法 第十四条 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制定经济、技术,应当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听取有关方面和专家的意见。 第十九条 编制有关开发利用规划,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发利用规划,不得组织实施;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设。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规划是中国过程的核心机制 《环评法》确立了规划环评的法律地位,是当前我国战略环境评价的主体形式 规划环评定义:在规划编制阶段,对规划实施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并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过程 《条例》进一步完善了规划环评管理制度 规划环评制度要点:适用范围 “一地三域十专项” 综合规划类: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的规划 专项规划类: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和自然资源开发等专项规划 制度要点:分类管理 综合性规划和专项规划中的指导性规划:编写环境影响篇章或者有关环境影响的说明 非指导性的专项规划: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 制度要点:介入时间 综合性规划和专项规划中的指导性规划: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非指导性的专项规划:应当在该专项规划草案上报审批前,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制度要点:评价内容与依据 评价内容:规划实施对相关区域、流域、海域生态系统产生的整体影响;对环境和人群健康产生的长远影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以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 评价依据: 技术导则:环保部 技术规范:其他部门根据技术导则制定 制度要点:跟踪监测
规划编制机关应当组织环境影响的跟踪评价,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向规划审批机关报告。
环保部门发现产生重大不良影响的,应及时向规划审批机关提出采取改进措施或者修订规划的建议。 规划审批机关应及时组织论证,根据论证结果采取改进措施或对规划进行修订。 制度要点:审查机制 责任主体:规划编制机关 审查主体:环保部门 审查内容和程序
基础资料、数据,评价方法,分析、预测和评估情况,对策和措施,公众意见,环评结论等 规划存在重大环境问题,不予通过报告书;报告书质量存在重大问题,修改并重新审查 审查效力:规划审批机关作为决策重要依据。不予采纳,逐项书明说明并存档。可以申请查阅。 规划环评管理体系
规划环评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