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早期干预预防脑卒中肩手综合征

早期干预预防脑卒中肩手综合征

来源:宝玛科技网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年 第19卷 第73期59

·临床研究·早期干预预防脑卒中肩手综合征

李彦霞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医院,内蒙古 巴彦淖尔 015200)

要:目的 通过早期干预预防脑卒中肩手综合征,降低肩手综合征发生率。方法 对2013年至今我院收治及转入治疗的74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干预与常规护理对预防肩手综合征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早期干预有效预防肩手综合征以及出现肩手综合征后正确的干预对愈后起到良好的效果。结论 早期干预可降低肩手综合征的发摘

生率,减轻肩手综合征的程度。

关键词:早期干预;脑卒中;肩手综合征

中图分类号:r7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19.73.034本文引用格式:李彦霞.早期干预预防脑卒中肩手综合征[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3):59-60.

0 引言

脑卒中(cerebral stroke)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cerebral vascular accident,CVA)。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的持续性(超过24h)、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损。根据其病理机制和过程分为两类:出血性脑卒中(脑实质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缺血性脑卒中(血栓形成性脑梗死、脑梗塞)。脑卒中起病急骤,局灶神经功能缺失,为一组具有共同特征的疾患,不是一个疾病诊断。脑卒中会出现多种功能障碍,约70%脑卒中患者在发病1-3个月发生肩痛及相关功能障碍。常见的有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又称偏瘫后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RSD)。表现为肩痛、肩部运动障碍、手肿痛,后期出现手部肌肉萎缩,手指关节挛缩畸形。严重影响瘫痪上肢的功能康复,甚至患手功能永远丧失。

头转向患侧,健侧上肢带动患侧上肢向患侧转动,并带动躯干向患侧转,同时健侧足踩在床面用力使得骨盆和下肢转向患侧。向健侧翻身:动作要领同前,只是偏瘫侧下肢的起始位需要他人帮助,健侧位的摆位同前。

1.2.4 心理情感的干预护理。脑卒中起病急,患者和家属难适应,患者的运动功能、言语功能、摄食吞咽功能有可能发生障碍,也会出现认知、心理、日常生活能力障碍,患者感到痛苦、恐惧、悲观,甚至想放弃治疗,医护人员,家庭,社会对患者心理、情感支持尤为重要。①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使患者情绪稳定。②进行心理疏导(集中或个别,最好有患者家属、朋友、同事参与)、科普。正确的康复能让患者重新回归社会,乐观面对生活,积极配合治疗。③认知行为干预:首先评估患者的认知能力,鼓励患者练习自我活动技巧,增加成就感,每一份进步,都给予积极的肯定,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应用放松技巧、音乐疗法,达到心理上的自我调整。④家庭与社会参与:脑卒中患者恢复过程中,家庭成员的积极配合和社会力量的参与,对患者康复起到重要作用。1.2.5 防止意外伤害。在搬运患者或协助改变体位时,托住患者的肩、背、腰及臀,避免牵拉上肢变换体位或进行搬运;防止肩关节过度外展,牵拉,损伤肩关节周围组织;避免患者上肢长时间垂悬,预防患手外伤。

1.2.6 勿在患侧上肢输液,防增加循环压力和发生渗液。1.2.7 物理治疗及传统疗法。重点针对患侧上肢的伸肌(如肱三头肌和前臂伸肌),改善患者伸肘、腕、指功能。常用方法:功能位电刺激、肌电生物反馈和低中频电刺激、局部机械性刺激(如拍打等)、冰刺激等以及针刺、按摩等法。选择患侧上肢伸肌和下肢屈肌改善其相应功能。

1 方法

1.1 良肢位摆放。早期保持床上正确体位,能有效防止和对

抗痉挛姿势出现,保护肩关节。患侧卧位、健侧卧位和仰卧位交替使用。①患侧卧位(首选体位),患臂前伸,前臂外旋,将患肩拉出,避免受压和后缩;手指伸展,掌心向上,手中不可有物,以免诱发抓握反射,强化患侧手的屈曲痉挛。②健侧卧位,胸前放软枕,患肩充分前伸,肘、腕、指关节伸展放于枕上,掌心向下。③仰卧位(尽量缩短与其它体位的时间),患侧肩下垫厚软枕使肩部上抬,以防肩胛骨向后挛缩,上臂外旋稍外展,肘、腕关节伸直,掌心朝上,手指伸直并分开,整个上肢放于枕上。④床上坐位,置一横过床可调小桌,桌上放软枕,患侧上肢抬高放在软枕上。坐轮椅时,患侧上肢应抬高。⑤站立或行走,将患侧上肢吊挂,避免自然垂悬引起肩关节脱位或过度牵拉。1.2 肢体运动

1.2.1 被动运动:预防关节活动受限,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感觉输入。活动顺序:从健侧向患侧。一般从近端大关节到远端小关节,循序渐进,动作轻柔缓慢,一般每日2-3次,每次5分钟以上,范围、强度以患者不感到疼痛为宜。重点进行肩关节外旋、外展、屈曲,肘、腕、手关节伸展。被动活动因人而异,患手过度被动活动,可导致关节及周围组织损伤。不适当的被动活动是导致肩手综合征的重要原因。1.2.2 床上活动:①双手叉握(Bobath握手)上举运动:双手叉握,掌心相对,患手在上。在健侧上肢帮助下,做双上肢肘、肩关节伸、屈、上举运动;②翻身:向患侧翻身:双手叉握,肩前伸,屈肘90°,健侧下肢屈膝、屈髋,足踩在床面上,

2 资料

选择2013年以来我院收治及转入治疗的脑卒中患者74例(男38例,女36例,年龄31-78岁。其中脑出血40例,脑梗死34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CT或MRI检查)。干预小组:由医师、康复师、护师、家属、患者共同组成。

74例患者中,采取常规护理治疗29例(男16例,女13例,年龄31-63岁),采取早期干预护理患者45例(男22例,女23例,年龄31-78岁),对以上患者治疗效果数据整理分析。依据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测评上肢数据,常规治疗组测评平均得分67分,其中:小于50分2人,50-84分17人,85-95分8人,96分以上2人。早期干预治疗组测评平均得分分,其中:小于50分1人,50-84分11人,

投稿邮箱:sjzxyx88@126.com

60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o1.19 No.73

中华护理杂志,2010,45(2):187-1.

[3] 张弘,江园,李飞.对《康复医学》第4版教材中康复定义一节的

分析[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3,12(3):312-314.

96-99分IV轻度运动

障碍

85-95分26人,96分以上7人。早期干预治疗预防肩手综合征效果显著。

表1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分级标准

运动评分分级临床意义

<50分I严重运动障碍

50-84分II明显运动障碍

85-95分III中度运动障碍

[4] 龙林子,张真容,闫冰,等.服务性学习在《康复护理学》教学中的

应用[J].护理研究,2017,31(8):993-995.

[5] 王丽萍.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J].人人健康,2016(18):28.[6] 陈志琴,鱼东海.早期综合康复对预防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

疗效分析[J].农垦医学,2007,29(4):281-282.

[7] 李小六,邢晓燕,赵晓鸥,等.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干预对运

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17(1):-65.[8] 范丽婵,张薇平.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

位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2):97-98.

[9] 赵翠松.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预防脑卒中偏瘫病人肩痛的作用[J].

护士进修杂志,2004,19(3):199-200.

[10] 严伟,韩玮,刘厚林.不同康复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后偏

瘫侧肩痛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0,19(5):435-435.

3 结论

早期开始干预,降低了肩手综合征发生率,早发现,早

治疗(3个月内是最佳治疗期),将肩手综合征控制在I期,避免转入II期,一旦进入III期,将难以控制病情,落下终身残疾。其作用、意义显著,在临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预防脑率中后肩-手综合征中的作用

[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6):3493-3495.

[2] 李慧,姜亚芳.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J].

(上接第57页)

瘀、理气止痛;对脾胃虚弱的患者,采用了黄芪建中汤加减来温中和胃;对脾胃阴虚的患者应用了益胃汤汤加减以养阴益胃。根据本次实验结果[6-11],采用中医治疗方案的中医组患者,其治疗有效率相较于单纯使用常规疗法的西医组明显提高,且不良反应的发生也要好于西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中医辨证治疗对RE患者有着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且不易导致不良反应,患者预后好,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4] 李良玉,周兰利.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J].光

明中医,2017(12):1693-1695.

[5] 张友平.反流性食管炎中医综合治疗临床分析[J].中外健康文

摘,2012(50):9-9.

[6] 王斐,梅雨玫,韩树堂.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心得[J].医

学信息:中旬刊,2010,05(11):3422-3423.

[7] 张云乔,刘浩.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药治疗[J].医学信

息,2013(29):653-653.

[8] 杨春桥,张国庆,顾伯林,et al.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20

例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11(8):26-27.

[9] 李淑红,唐艳萍,李淑云.中医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辨证论治探讨

[J].吉林中医药,2010(8):661-663.

[10]  李美,杨幼新.中医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

杂志,2016,41(1):197-199.

[11]  邓传璋,闫寒,向晓娣,et al.中医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研究进展

[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8):77+79.

参考文献

[1] 丁沛,刘菊,胡蓆宝.中医综合疗法在反流性食管炎治疗中的应用

[J].中医杂志,2012,53(10):879-881.

[2] 杨杰.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研究[J].中医学

报,2014,29(3):414-416.

[3] 赵欣,王东红.浅谈中医对反流性食管炎的认识和治疗[J].光明

中医,2012,27(9):1875-1876.

(上接第58页)

疾病的进展以及恶化,将会导致患者出现排尿后滴沥不尽、排尿中断等临床症状,与此同时,患者一旦长时间憋尿,将

会严重影响膀胱经血运、前列腺血运以及水肿等。因此,临床上通过采取激光治疗的方法,利用激光热效应进行凝固气化,切除前列腺组织,进而吸出膀胱组织粉碎。同时,加以前列腺切除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避免膀胱穿孔以及括约肌的损伤,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4]。经过本次的大量分析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两组结石直径<1.5 cm的碎石成功率并无十分显著的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结石直径在1.5-2.4 cm以及>2.4 cm的碎石成功率均高于参照组。两组结石直径<2.4 cm以及在1.5-2.4 cm之间的碎石所需时间并无十分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结石直径>2.4 cm的碎石所需时间显著低于参照组,均且对照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

投稿邮箱:sjzxyx88@126.com

意义。因此可见,临床上通过采取经尿道手术进行治疗,不仅能够缩短治疗时间,同时,还能够提高治疗成功率。

4 结论

总的来说,通过对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患者采取不仅缩短了结石碎石所需时间,同时,还能够提高结石碎石的成功几率,值的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元.经尿道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的效果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02):87-.

[2] 石阳.经尿道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的临床效果分

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3):68.

[3] 谢燕平,孙王洪,王婷,等.经尿道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

胱结石临床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26):3778-3779.[4] 赵健.经尿道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的临床效果分

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3):17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