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试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作者:刘伟桥
来源:《新教育时代》2014年第08期
摘 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了解掌握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和特点和对策,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成长成才。本文旨在研究和探索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有效方法 途径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笔者把自身的实际工作体会与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一些研究成果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认为以下几种是有效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发挥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育是促进大学生树立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意识的主要途径。在教学计划内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讲授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对学生中较普遍的心理问题进行预防和集中辅导,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在教学中,教师能够发现并利用学科知识中有关心理教育的具体内容,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才能较好地实现学生心理素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这个中心任务。最终使广大学生都能以乐观向上、平和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面对人生[2]。
二、构建心理健康防护体系,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危机预警、危机干预能力,积极发挥朋辈心理辅导的作用
构建“学校——学院——班级——寝室”四级心理防护体系。当代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日益复杂,他们面临的学习、就业、经济和情感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然而处在人生发展关键时期的大学生们心理发展并不成熟,他们自我定位比较高,但社会阅历比较浅,极易出现情绪波动[3]。通过开展辅导员、班级心理宣传员和寝室长三个层面的培训工作,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危机预警、危机干预能力。学校应组织辅导员参加系统的心理咨询师培训,扩充学校心理咨询教师队伍力量。在学院层面组织开展心理宣传员和寝室长的培训工作,提高心理宣传员自助与同学间互助本领,积极发挥朋辈心理互助,一旦异常情况发生,能做到及早发现、及早干预。使心理健康教育防护体系的建立可以多角度、多层次,点面结合、立体交叉的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进行新生心理普查,建立心理档案,对建档学生进行跟踪、干预,确保学生身心健康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对新生进行心理普查,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是高校规范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是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系统化行为管理的最基本方法。心理档案的建立,既能从整体上把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又能及时发现一些有倾向性的问题苗头,为学校制定切实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奠定基础。进一步通过广泛收集学生的心理行为资料,完善心理档案,并对一些异常对象进行监控和追踪,及时地纠正其心理异常,从而全面促进大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
四、定期开展心理健康专题讲座,使大学生更广泛的获取心理学新信息、新知识 邀请知名的专家学者到校开展心理健康专题讲座,能够使大学生们了解到心理学界中的各种新信息、新方法,提高他们有效进行自我教育、自我保护、自我调适的主观意识。在大学生的不同时期、不同年级层次或不同类别的学生中设置不同内容和专题,如在一年级学生中开展适应性和交往方面的心理教育;在高年级学生中开展有关择业心理方面的教育;或对男、女生分别进行不同的心理教育等等。通过专题心理讲座、主题心理报告、心理沙龙等,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以及心理健康自我调适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适应社会和心理自我调适的能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五、开展心理训练活动,是针对特定学生群体的必要手段和方法
心理训练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教育过程。这种特殊性在于它不同于一般的教育以外在的影响力为主导,而是以投身于心理训练当中的个人的内在力量为主导。由于大学生身上存在的心理困惑具有很明显的共性,因此团体咨询和团体训练比较适合大学生群体。对大学生进行团体辅导、团体训练,要有针对性,分类明确。如个人成长小组;生涯规划与发展团体;经济困难学生的自信心训练;对独生子女学生的挫折教育等等。根据不同的辅导对象,科学合理地设计辅导主题、团队目标、参与人数、实施方案、效果评估等具体环节。还可以采取讨论、辩论、演讲等多种形式,全面系统地训练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六、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是新形势下开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
现在,计算机和网络已经更多的融入人们的生活,由于网络中的隐蔽性和虚拟性,学生们更敢于大胆地发表言论、自由的抒发情感,并且不必过分担心自己的隐私被暴露。一方面可以利用校园网心理健康主题网站等来召集学生们进行网络讨论。另一方面,学校心理咨询师及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加入校园BBS、公开邮箱等,与学生进行信息、情感交流或心理咨询,为他们解决心理的问题和困惑,提高学生的心理认知水平,培养大学生和谐健全的人格。同时积极介绍、引导学生浏览具有积极意义的心理健康服务网站,使学生能更广泛地获得有关心理学的知识和信息。
心理健康教育在整个教育结构中处于基础地位,并直接影响行为的效果,大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的探索与创新是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的有力保障。通过上述有效途径的实施,可以切实使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进入学生的头脑,并不断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适应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性、承受力、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引导他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更新观念,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雯. 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 北方经贸 , 2007,(08)
[2] 邱勇强. 试析有效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J]传承, 2009,(10) . [3] 周艳华. 浅析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 , 2008,(09) 作者简介:
刘伟桥,性别:女,吉林春市人,1986年出生,学历:大学本科,职称:长春中医药大学 药学院 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