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数学课的作业布置

数学课的作业布置

来源:宝玛科技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数学课的作业布置

作者:刘 莉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0年第04期

作业是学生练习的主要形式,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都离不开做作业。布置作业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励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新理念下的作业布置应兼顾基础知识的巩固与学生能力的发展,赋予作业新的生命活力,才能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体验快乐,形成能力,学会合作,体验自主。 一、从枯燥走向有趣——体验快乐

数学知识的学习离不开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用数学知识解决,而数学学习的重要目的就在于用数学来解决日常生活和日常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所以教师一定要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富有情境的作业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智力水平去完成。增强趣味性,要体现出题型多样,方式新颖,内容的创造性。 1. 绘画式作业

结合教学内容特点,设计一些绘画式作业,用绘画方式巩固、应用所学知识。如在学完《认识图形》、《轴对称图形》课后,布置学生设计相关的图案,以巩同知识,发挥创意,体验数学的趣味。

2. 情境式作业

可以给一些枯燥的作业创设一定的情境,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复习完“计量单位”的知识后可以设计这样一道以“小明的一天”为情境的填空题:

今天早上7( ),小明从2( )长的床上起来,用了10( )很快刷完了牙,洗好了脸,吃了大约200( )的早饭。就背起2( )重的书包,飞快地向400( )以外的学校跑去。路上碰上了体重55( )的小胖子方方,和他一起到了学校。

将枯燥的“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的题目改为富有情境的作业,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3. 游戏式作业

游戏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之一,将所学的知识寓含于游戏中,可以提高学生作业的积极性。如教学完乘法口诀后,可设计“对口令”游戏,也可以编排口诀操,让学生与同学家长玩,在玩中学习,体验知识的魅力和成功的喜悦。 二、从课堂走向实践——形成能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 课题式作业

针对学生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心理,可以以“小课题”的形式,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自己的实践、探索解决问题,然后把探索过程记录下来。例如,教完《长方体的表面积》后,可以布置小课题“有趣的包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把研究的过程、结果、问题记录下来作集体交流。这样的作业不但能解决实际问题,而且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调查式作业

教师从现实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去调查、实践,提出新思路、新方法、新方案,并记录下来。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思维能力。例如,在学完《统计》后,可以让学生统计家里一个月的开支和家长的收入情况;在学习《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之前,布置学生调查、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然后到课堂上交流。

调查式的实践作业有利于学生求真、求实,回归生活,既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应用知识的能力。

3. 实践性作业

小学生的推理、抽象能力比较差,在学习抽象的规律性的数学知识时,教师应借助必要的操作活动。比如在教学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后,让学生动手量一量红领巾的长和高,然后算出它的面积。

操作性富学生感知,也是探究、发现规律性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对现象、实物、数据进行分析、推理、判断和计算,合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从个体走向互动——学会合作

《标准》中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1. 师生互动型作业

作业布置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不应是教师的“专利”,也可以是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一个试验区,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作业题目,可以有优生命题、同桌互选、学生自选等多种形式,这样更能突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有时老师也可以与学生一同做作业,在真实的情境里实现师生的“同心、同行、同乐”。 2. 家长合作型作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些学生不能完成的作业,可以让家长参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作业具有浓浓的“亲情感”。例如,学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后,让学生算一算自己家的面积。由于学生年龄较小,操作比较困难,可以让家长参与一起完成。在这种具有亲情的氛围中,学生学会了交流、合作,知识、技能、情感都得到了发展。 3. 学生互动型作业

小课题研究、做社会调查、办数学报之类的作业都离不开学生间的合作。为完成这一类作业,学生既分工,又有合作,在互动中促进了交流,在交流中学会了合作。 四、从被动走向主动——学会自主

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小学数学本身是抽象的,如果离开了学生的自主参与,离开了学生的拼拼、比比、摸摸、看看、量量、画画,以及操作实践,要想很好地建立表象认识是相当困难的。作业布置提倡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促成学生的积极有效的自主参与。没有了学生的积极有效参与,也就谈不上有什么积极有效的教育效果。 1. “超市”式作业

精心设计布置“超市型”作业,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自主选择,给学生作业以“自选权”,实现“人人能练习、人人能成功”,使每一层次学生都得到训练、发展。 2. “自编测验”式作业

自编测验型作业是指教师在帮助学生学会内容整理后逐步在题型与内容上建立联系,从而指导学生自编学习测验题。自编测验作业形式不仅发挥了考试评价中的交流作用,而且也帮助了学生学会知识的归类和整理,同学间的互测,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健康的竞争意识,愉悦身心,提高了他们的自我价值感。 3. 拓展式作业

拓展型探究作业是以某一类知识为起点,把与其有联系的相关知识也容纳进来而设计的目的明确,层次清楚,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的系统作业。目的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某一类知识全面、深入的了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