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育活动策划与组织》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开课单位: 体育系
课程代码: 044059
课程学时: 32
课程学分: 2
考核方式: 考查
先修课程: 体育概论
适用专业: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 《社会体育活动方案设计与组织》,张国华,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1
2. 《俱乐部的经营与管理》,徐坚白,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3. 《经营性健身场所服务营销与管理》,赵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3
,2007.6
二、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的
体育活动策划与组织是为社会体育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是社会体育专业知
识结构的主体部分。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的掌握体育活动策
划与组织相关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通过对体育活动策划与组织的相关概念
起源
意义 特征 管理和基本原理的介绍,结合我国体育活动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使学
生正确认识体育活动的功能,掌握体育体育活动策划与组织的运作程序
方法和手
段;提高体育活动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学会经营体育活动的方式方法。同时通过大 量的案例和评述,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分析能力。
三、课程内容、基本要求和学时
(一)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章
社会体育活动发展概述( 2 学时)
第一节社会体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1 学时)
1. 掌握国外大众体育的发展
2. 重点掌握我国社会体育活动的发展
--
--
第五章第二节体育活动策划理论( 1 学时)
1. 掌握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 竞技体育的和谐发展 2. 重点掌握社会体育活动未来发展趋势
第二章
社会体育活动方案设计与组织原则(
2 学时)
第一节以人为本原则( 0.5 学时)
1. 重点掌握社会体育活动的核心是促进人类的健康发展第二节适宜运动负荷与合理休息原则( 0.5 学时)
重点掌握负荷量与负荷量强度的合理配置第三节区别对待原则( 0.5 学时)
1. 正确处理社会体育活动参与者的统一性与差异性第四节循序渐进原则( 0.25 学时)
1. 重点掌握遵循用进废退的原则 第五节身体全面发展原则( 0.25 学时)
1.重点掌握科学合理选择社会体育活动的内容和方法与手段
第三章
社会体育活动方案设计与组织内容( 6 学时)
第一节健身体育( 2 学时)
1. 掌握项目运动选择 第二节康复体育( 2 学时)
1. 掌握康复体育的特点 第三节休闲体育( 2 学时) 1. 掌握项目选择的特点
第四章 社会体育活动常用指导方法( 4 学时)
第一节讲解法与示范法( 2 学时)
1. 掌握其特点
第二节完整教学法与分解教学法( 1 学时)
1. 掌握其特点
第三节预防与纠正错误法( 1 学时) 1. 掌握其特点
不同人群社会体育活动方案的设
计与组织( 8 学时)--
1.
--
第一节儿童少年体育活动( 1 学时)
1. 掌握其身心特点
2. 重点掌握适应其项目和内容及指导方法第二节青年体育活动( 2 学时)
1. 掌握其身心特点
2. 重点掌握适应其项目和内容及指导方法第三节中年体育活动( 2 学时)
1. 掌握其身心特点
2. 重点掌握适应其项目和内容及指导方法第四节老年体育活动( 1 学时)
1. 掌握其身心特点
2. 重点掌握适应其项目和内容及指导方法第五节妇女体育活动( 2 学时)
1. 掌握其身心特点
2. 重点掌握适应其项目和内容及指导方法
第六章 城市社区体育活动方案设计与组织(
第一节城市社区体育概述( 1 学时)
1. 掌握其特点
第二节城市社区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 1 学时) 1. 重点掌握其开展方式与组织形式
第七章 农村社区体育活动方案设计与组织(
第一节农村社区体育概述( 1 学时)
1. 掌握其特点
第二节农村社区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 1 学时) 1. 重点掌握其开展方式与组织形式
第八章 职工体育活动方案设计与组织(
4 学时)第一节职工社区体育概述( 2 学时)
1. 掌握其特点
第二节职工体育活动的开展( 2 学时)
--
2 学时)2 学时)
--
1. 重点掌握其开展方式与组织形式
第九章 社会体育活动方案设计与组织注意事项(
2 学时)
第一节社会体育活动方案设计与组织的计划与实施(
1 学时)
1. 重点掌握制订健身计划的流程与方法
第二节社会体育锻炼自我监督与健康运动处方( 1 学时) 1. 重点掌握自我监督与运动处方的实施方法和准则
( 二) 学时分配
章次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合计
学时
2 2 6 4 8 2 2 4 2 32
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情景教学、案例分析和分组讨论。
五、其他说明
无
撰写人: 张坤 (助教 )、李建军 (讲师 ) 教研室主任:
于超(主任)
系主任: 安星原(副教授)
--